资源简介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2017·邵阳模拟)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B.人体可以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C.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D.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2.(2017·邵阳模拟)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细胞分裂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为N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3.(2017·邵阳模拟)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B.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慢C.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D.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4.(2017·邵阳模拟)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LS1基因的表达受到MYC2和EIN3共同影响B.茉莉素通过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玩够的出现C.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5.(2017·邵阳模拟)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杀虫剂的使用时基因pen发生突变的根本原因C.昆虫发生抗药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6.(2017·邵阳模拟)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C.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二、解答题7.(2017·邵阳模拟) 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发现,离体的叶绿体中加入“氢”接受者,比如二氯酚吲哚酚(DCPIP),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蓝色氧化状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研究者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溶液种类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叶绿体悬浮液 1mL ﹣ 1mL ﹣DCPIP 0.5mL 0.5mL 0.5mL 0.5mL0.5mol/L蔗糖溶液 4mL 5mL 4mL 5mL光照条件 光照 光照 黑暗 黑暗上层液体颜色 无色 蓝色 蓝色 蓝色(1)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 ,这些氢在暗反应的 过程中被消耗.(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A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A与C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 ,设置B和D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DCPIP .8.(2017·邵阳模拟)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a)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1)控制卵色的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 ,变异家蚕产生的卵细胞中黑卵所占的比例为 .(3)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应该用图中的限性黑卵雌蚕与基因型为 的雄蚕交配,筛选 卵发育的后代即为雄蚕.9.(2017·邵阳模拟)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 y),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用字母回答).(2)如果对该区域某种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 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 A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J/(cm2 y).(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增强.10.(2017·邵阳模拟)如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成分 含量蛋白胨 10.0g乳糖 5.0g蔗糖 5.0gK2HPO4 2.0g显色剂(伊红 美蓝) 0.2g琼脂 12.0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道1000mL(1)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有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 美蓝换成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 .11.(2017·邵阳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1: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完整植株,并能开花结果.资料2: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朱国萍等人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用有效方法以脯氨酸替代甘氨酸,结果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0﹣12℃,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更具刚性.资料3:“试管婴儿”自诞生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也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途径.(1)资料1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技术.由离体的细胞获得完整植株,需经过 过程,其理论基础是 .(2)资料2中提到的生物技术属于 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葡萄糖异构酶空间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发生了改变.(3)资料3中的“试管婴儿”,它实际上结合了体外受精、 和 等多种技术手段.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病毒【解析】【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A错误;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正确;C、寨卡病毒的核酸只有RNA,故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C错误;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错误.故选:B.【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答案】D【知识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DNA分子的复制【解析】【解答】解:A、“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则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一半被标记,一半未被标记,由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分配是随机的,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N,A正确;B、若进行减数分裂,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的N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正确;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C正确;D、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不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错误.故选:D.【分析】1、“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则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一半被标记,一半未被标记,由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分配是随机的,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2N.2、因为题目中不能确定是进行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所以都要考虑,要注意:若是有丝分裂,分裂两次,DNA复制2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2N;若是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DNA只复制1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N.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了一次,亲代DNA复制一次成为两个DNA分子,亲代的两条母链分布在两个DNA分子中,若子细胞中都含有3H,可能是进行减数分裂,也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3.【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解析】【解答】解:A、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正确;B、据图示可知,加入呼吸底物后,耗氧速率明显增加,故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B正确;C、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数量少,C正确;D、实验中加入的结构是线粒体,所以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D错误.故选:D.【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的反应式是:ADP+Pi+能量 ATP.4.【答案】C【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解析】【解答】解:A、分析图解可知,HLS1基因的表达受到MYC2和EIN3共同影响,即MYC2抑制该基因的表达,EIN3促进该基因的表达,A正确;B、茉莉素通过作用于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MYC2,进一步达到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B正确;C、图示信息看出,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抑制HLS1蛋白的合成,C错误;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D正确.故选: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茉莉素能够作用于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MYC2,该因子能够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而MYC2和EBF1蛋白均抑制EIN3的作用.乙烯能够促进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EIN3的作用,从而导致HLS1蛋白的合成,形成顶端弯钩.5.【答案】C【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析】【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发生在使用杀虫剂之前,B错误;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及多害少利性.2、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生殖隔离是不同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6.【答案】B【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解析】【解答】解:A、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原来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20%,A错误;B、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能反映出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B正确;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种群数量的多少,C错误;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7.【答案】(1)类囊体薄膜;C3的还原(2)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有气泡产生(3)需要光照;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解:(1)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叶绿体产生的氢在暗反应中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可以维持叶绿体的渗透压,避免使用蒸馏水使叶绿体吸水涨破.A试管有叶绿体和光照,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3)A与C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光照,B和D试管作为对照实验,说明DCPIP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分析】据表分析:光照和叶绿体悬浮液存在的前提下,DCPIP才能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据此分析作答.8.【答案】(1)碱基序列不同(2)易位;(3)aaZZ;白【知识点】伴性遗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解析】【解答】解:(1)控制卵色的基因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2)图中变异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所以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变异家蚕产生的卵细胞(AZ、AWA、Z、WA)中黑卵所占的比例为 .(3)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应该用图中的限性黑卵雌蚕(aaZWA)与基因型为aaZZ的白卵雄蚕杂交,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普通家蚕一条常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家蚕的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变异家蚕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类型有 4 种:常染色体(含A基因)、Z 染色体;常染色体(含A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A基因);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A基因)、Z 染色体;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A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A基因).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aaZWA)和白卵雄蚕(aaZZ)杂交,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即后代的基因型为aaZZ和aaZWA,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9.【答案】(1)E(2)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3)20%;400(4)大于;抵抗力【知识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解析】【解答】解:(1)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E不属于生物群落.(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所以调查某地区的田鼠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3)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200÷1000×100%=20%;A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0﹣600=400J/(cm2 y).(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所以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图中①表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②表示流入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③表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④表示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10.【答案】(1)碳源、氮源、水、无机盐(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灭菌(3)鉴别;酚红指示剂(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解析】【解答】解:(1)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2)微生物培养时,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感染;对于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如:人的双手需要消毒处理;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3)伊红美蓝是鉴定大肠杆菌的试剂,因此该培养基从用途上属于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则需要保证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即将蛋白胨换成尿素;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使用酚红指示剂.(4)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1、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因此实验中要做好消毒和灭菌.2、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11.【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和再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蛋白质;基因(3)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知识点】蛋白质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胚胎移植【解析】【解答】解:(1)资料1中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资料2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葡萄糖异构酶空间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改变.(3)“试管婴儿”的培育主要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新植体.2、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3、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4、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1 / 1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2017·邵阳模拟)据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称,南美洲新生儿小头症患者数量猛增,很大程度上与寨卡病毒有关,已经构成了国际卫生紧急事件.寨卡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进行传播的虫媒病毒,下列关于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寨卡病毒的RNA位于其拟核中B.人体可以通过浆细胞产生抗体清除该病毒C.寨卡病毒的核酸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核糖核苷酸D.可用含有各种营养物质的普通培养基大量培养该病毒【答案】B【知识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病毒【解析】【解答】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无拟核,A错误;B、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B正确;C、寨卡病毒的核酸只有RNA,故彻底水解的产物包括核糖、磷酸和碱基,C错误;D、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错误.故选:B.【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2.(2017·邵阳模拟)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正常细胞分裂后.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核DNA分子数可能为N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为N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答案】D【知识点】减数分裂概述与基本过程;DNA分子的复制【解析】【解答】解:A、“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则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一半被标记,一半未被标记,由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分配是随机的,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N,A正确;B、若进行减数分裂,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的N条染色体都被标记,B正确;C、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因为DNA只复制1次,所以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3H,C正确;D、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3H,则该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则不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D错误.故选:D.【分析】1、“将某一经3H充分标记核DNA的雄性动物细胞(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H的培养液中培养”若细胞分裂两次,DNA复制两次,则有丝分裂后期,所有染色体一半被标记,一半未被标记,由于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时,染色体分配是随机的,所以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2N.2、因为题目中不能确定是进行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所以都要考虑,要注意:若是有丝分裂,分裂两次,DNA复制2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保持2N;若是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DNA只复制1次,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为N.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DNA复制了一次,亲代DNA复制一次成为两个DNA分子,亲代的两条母链分布在两个DNA分子中,若子细胞中都含有3H,可能是进行减数分裂,也可能进行的是有丝分裂.3.(2017·邵阳模拟)有学者欲研究影响玉米根尖细胞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B.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慢C.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慢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D.实验中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答案】D【知识点】细胞呼吸的概念、方式与意义【解析】【解答】解:A、线粒体中进行氧化分解的物质是丙酮酸,因此没有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A正确;B、据图示可知,加入呼吸底物后,耗氧速率明显增加,故过程②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底物不足,B正确;C、④过程氧气浓度降低的速率较慢,但加入ADP后,⑤过程氧气浓度的下降速度加快,说明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数量少,C正确;D、实验中加入的结构是线粒体,所以加入的呼吸底物是丙酮酸,D错误.故选:D.【分析】1、有氧呼吸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2、真核细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3、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释放能量,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到ATP中,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的反应式是:ADP+Pi+能量 ATP.4.(2017·邵阳模拟)埋在土里的种子萌发时,为了防止出土过程与土壤直接接触而造成机械伤害,会形成一种“顶端弯钩”的构造.如图是外源激素茉莉素、乙烯对“顶端弯钩”形成的影响,MYC2和EIN3是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其中“→”表示促进,“ ”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HLS1基因的表达受到MYC2和EIN3共同影响B.茉莉素通过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玩够的出现C.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促进HLS1蛋白的合成D.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答案】C【知识点】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遗传信息的转录;遗传信息的翻译【解析】【解答】解:A、分析图解可知,HLS1基因的表达受到MYC2和EIN3共同影响,即MYC2抑制该基因的表达,EIN3促进该基因的表达,A正确;B、茉莉素通过作用于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MYC2,进一步达到抑制EIN3的功能,从而抑制顶端弯钩的出现,B正确;C、图示信息看出,MYC2可以通过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来抑制HLS1蛋白的合成,C错误;D、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茉莉素和乙烯在顶端弯钩形成中具有相互拮抗的作用,D正确.故选:C.【分析】分析题图可知,茉莉素能够作用于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MYC2,该因子能够促进EBF1基因的表达,而MYC2和EBF1蛋白均抑制EIN3的作用.乙烯能够促进协助基因转录的蛋白因子EIN3的作用,从而导致HLS1蛋白的合成,形成顶端弯钩.5.(2017·邵阳模拟)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杀虫剂的使用时基因pen发生突变的根本原因C.昆虫发生抗药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知识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解析】【解答】解:A、由题图可知,pen基因突变后、杀虫剂的靶位点发生变化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甲虫产生抗药性突变发生在使用杀虫剂之前,B错误;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后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变化,可能导致翻译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改变,进而引起生物性状发生变化;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不定向性、低频性及多害少利性.2、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生殖隔离是不同种群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相互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6.(2017·邵阳模拟)下列关于生态学相关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B.科研人员在调查某河流污染情况时发现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C.某农场丰富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良好环境,鼠的大量繁殖引来鹰的捕食.黑线姬鼠种群数量的下降说明了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答案】B【知识点】种群的特征;群落的演替【解析】【解答】解:A、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出生个体数占原来种群总个体数的百分数或千分数.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种群的年出生率=20÷100=20%,A错误;B、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该结论不能反映出种群的空间特征,能反映出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B正确;C、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是指某种群数量的多少,C错误;D、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动植物物种丰富,其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错误.故选: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二、解答题7.(2017·邵阳模拟) 1937年植物学家希尔发现,离体的叶绿体中加入“氢”接受者,比如二氯酚吲哚酚(DCPIP),光照后依然能够释放氧气,蓝色氧化状态的DCPIP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研究者为了验证该过程,在密闭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溶液种类 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叶绿体悬浮液 1mL ﹣ 1mL ﹣DCPIP 0.5mL 0.5mL 0.5mL 0.5mL0.5mol/L蔗糖溶液 4mL 5mL 4mL 5mL光照条件 光照 光照 黑暗 黑暗上层液体颜色 无色 蓝色 蓝色 蓝色(1)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 ,这些氢在暗反应的 过程中被消耗.(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而不使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A试管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3)A与C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 ,设置B和D试管的目的是为了说明DCPIP .【答案】(1)类囊体薄膜;C3的还原(2)避免叶绿体吸水涨破;有气泡产生(3)需要光照;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知识点】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解析】【解答】解:(1)自然环境中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产生氢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叶绿体产生的氢在暗反应中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过程.(2)实验中制备叶绿体悬浮液使用蔗糖溶液可以维持叶绿体的渗透压,避免使用蒸馏水使叶绿体吸水涨破.A试管有叶绿体和光照,除了颜色变化外,实验过程中还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3)A与C的比较可以说明氢产生的条件是需要光照,B和D试管作为对照实验,说明DCPIP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自身不会变色.【分析】据表分析:光照和叶绿体悬浮液存在的前提下,DCPIP才能接受氢后变成无色还原状态的DCPIPH2.据此分析作答.8.(2017·邵阳模拟)家蚕是二倍体生物,雄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蚕的性染色体为ZW.研究发现,雄蚕比雌蚕食桑量低,产丝率高.为了达到只养雄蚕的目的,科研人员利用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卵色的一对基因(A、a)采用如图所示方法培育出限性黑卵雌蚕.(1)控制卵色的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2)图中变异家蚕的变异类型为 ,变异家蚕产生的卵细胞中黑卵所占的比例为 .(3)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应该用图中的限性黑卵雌蚕与基因型为 的雄蚕交配,筛选 卵发育的后代即为雄蚕.【答案】(1)碱基序列不同(2)易位;(3)aaZZ;白【知识点】伴性遗传;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解析】【解答】解:(1)控制卵色的基因A与a是一对等位基因,两者的根本区别是碱基序列不同.(2)图中变异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所以家蚕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变异家蚕产生的卵细胞(AZ、AWA、Z、WA)中黑卵所占的比例为 .(3)为了更早地进行雌雄筛选,应该用图中的限性黑卵雌蚕(aaZWA)与基因型为aaZZ的白卵雄蚕杂交,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普通家蚕一条常染色体上A基因所在的片段移接到W染色体上,家蚕的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该变异家蚕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成类型有 4 种:常染色体(含A基因)、Z 染色体;常染色体(含A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A基因);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A基因)、Z 染色体;常染色体(因缺失不含A基因)、W 染色体(含易位片段的A基因).用培育出的限性黑卵雌蚕(aaZWA)和白卵雄蚕(aaZZ)杂交,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即后代的基因型为aaZZ和aaZWA,精子与白卵发育为雄蚕,精子与黑卵结合的发育成雌蚕.9.(2017·邵阳模拟)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 y),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用字母回答).(2)如果对该区域某种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 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 A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J/(cm2 y).(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CO2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逐渐增强.【答案】(1)E(2)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3)20%;400(4)大于;抵抗力【知识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功能【解析】【解答】解:(1)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E不属于生物群落.(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所以调查某地区的田鼠的种群数量,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3)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200÷1000×100%=20%;A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0﹣600=400J/(cm2 y).(4)此草原正向森林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增多,生物量增大,所以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中排出的CO2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逐渐增强.【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是生产者,B是初级消费者,C是次级消费者,D是分解者,E是无机环境.2、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图中①表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②表示流入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③表示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④表示自身呼吸散失的能量.10.(2017·邵阳模拟)如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请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成分 含量蛋白胨 10.0g乳糖 5.0g蔗糖 5.0gK2HPO4 2.0g显色剂(伊红 美蓝) 0.2g琼脂 12.0g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道1000mL(1)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有 .(2)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因此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填“消毒”或“灭菌”).(3)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 (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若要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还需将伊红 美蓝换成 .(4)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 .【答案】(1)碳源、氮源、水、无机盐(2)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灭菌(3)鉴别;酚红指示剂(4)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知识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解析】【解答】解:(1)微生物培养基的基本成分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2)微生物培养时,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感染;对于培养基和培养皿需要进行灭菌处理,如:人的双手需要消毒处理;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3)伊红美蓝是鉴定大肠杆菌的试剂,因此该培养基从用途上属于鉴别培养基;若要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则需要保证培养基中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即将蛋白胨换成尿素;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需要使用酚红指示剂.(4)微生物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析】1、微生物实验操作的关键是无菌操作,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因此实验中要做好消毒和灭菌.2、培养基按其特殊用途可分为加富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11.(2017·邵阳模拟)阅读下列资料,回答相关问题:资料1:1958年,美国科学家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放在培养基中培养,得到了完整植株,并能开花结果.资料2:葡萄糖异构酶在工业上应用广泛,为提高其热稳定性,朱国萍等人在确定第138位甘氨酸为目标氨基酸后,用有效方法以脯氨酸替代甘氨酸,结果其最适反应温度提高了10﹣12℃,使蛋白质空间结构更具刚性.资料3:“试管婴儿”自诞生就引起了世界科学界的轰动,甚至被称为人类生殖技术的一大创举.也为治疗不孕不育症开辟了新途径.(1)资料1中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 技术.由离体的细胞获得完整植株,需经过 过程,其理论基础是 .(2)资料2中提到的生物技术属于 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葡萄糖异构酶空间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 发生了改变.(3)资料3中的“试管婴儿”,它实际上结合了体外受精、 和 等多种技术手段.【答案】(1)植物组织培养;脱分化和再分化;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蛋白质;基因(3)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知识点】蛋白质工程;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胚胎移植【解析】【解答】解:(1)资料1中将胡萝卜韧皮部的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步骤.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资料2属于蛋白质工程的范畴.该工程是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的技术.在该实例中,引起葡萄糖异构酶空间结构改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发生了改变.(3)“试管婴儿”的培育主要采用了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分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外植体 愈伤组织 胚状体→新植体.2、植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应用:植物繁殖的新途径(微型繁殖、作物脱毒、人工种子)、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单倍体育种、突变体的利用)、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3、试管动物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4、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学生版).docx 2017年湖南省邵阳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