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蛋白质染色体DNA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一、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氨基酸(21种)蛋白质(排列顺序多样性)脱氧核苷酸(4种)DNA(结构不太清楚)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年代: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仍占主导地位观点: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格里菲思实验一:肺炎链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斯R型菌S型菌实验一: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②S型活菌①R型活菌③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④R型活菌+S型死菌S型R型实验结论: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④R型活菌+S型死菌分析思考加法原理S型细菌的化学组分图多糖脂质蛋白质……DNARNA多糖脂质蛋白质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分析思考R型活菌+S型活菌S型细菌S型菌R型菌?细菌的培养技术实验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艾弗里实验结论:DNA是转化因子,即遗传物质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分析思考减法原理实验二:肺炎链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如何增殖?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繁殖。1.如何获得被标记的噬箘体?为什么不直接用被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2.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离心后的T2噬菌体颗粒分布于上清液还是沉淀物中?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呢?4.分析放射性物质如何分布?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思考·讨论】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合作探究DNA分子蛋白质分子C、H、O、N、SC、H、O、N、P(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同位素标记法: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第一步:在分别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大肠杆菌(获得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和被32P标记的大肠杆菌)。第二步:用被35S和32P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T2噬菌体(获得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被32P标记的噬菌体)。第三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和被32P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第四步:保温、搅拌、离心、检查放射性的位置。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沉淀物中留下被侵染的大肠杆菌。使吸附在大肠杆菌上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分离。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合作探究提出假说:进入大肠杆菌。实验步骤:A组: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观察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分布。B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搅拌离心,观察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分布。结果预测:如果A组,B组,表明DNA进入大肠杆菌;如果A组,B组,表明蛋白质进入大肠杆菌;如果A组,B组,表明DNA和蛋白质都进入大肠杆菌。蛋白质或者DNA还是蛋白质和DNA都进入了?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放射性很低上清液放射性很高,沉淀物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放射性很高,上清液低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合作探究A组B组实验三: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赫尔希和蔡斯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合作探究现象:A组;B组。则表明DNA进入大肠杆菌。放射性主要分布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沉淀物中有少量[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A组:35S标记蛋白质B组:32P标记DNA观察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放射性情况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①吸附:用尾部的末端吸附在细菌的表面②注入:向细菌内注入DNA,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③合成:噬菌体的DNA利用大肠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控制合成自身的DNA和蛋白质外壳④组装:蛋白质外壳和DNA分子组装成子代噬菌体⑤释放:噬菌体增加溶菌酶的释放,用以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促使细胞裂解,从而释放出成熟的子代噬菌体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1.如何获得被标记的噬箘体?为什么不直接用被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未标记的噬菌体?2.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离心后的T2噬菌体颗粒分布于上清液还是沉淀物中?被感染的大肠杆菌呢?4.分析放射性物质如何分布?二、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合作探究恰当选择实验材料实验的思想方法:科学技术的支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实验材料的选择: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去观察噬菌体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离心分离技术敢于质疑、合作创新1.①个体很小,结构简单,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易于观察因遗传物质改变导致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②繁殖快,细菌20~30min就可繁殖一代,病毒短时间内可大量繁殖。2.从控制变量的角度,艾弗里在每个实验组中都特异性的去除了一种物质,然后观察在没有这种物质的情况下,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变化。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彻底去除细胞中含有的某种物质(如糖类、蛋白质、脂质等)。3.艾弗里:细菌培养技术、物质的提纯和鉴定技术。赫尔希:噬菌体的培养技术、同位素标记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等。RNA蛋白质感染不感染烟草花叶病毒三、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实验四: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实验[实验结论]RNA是遗传物质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无细胞结构真核生物(含DNA、RNA)原核生物(含DNA、RNA)病毒DNA病毒RNA病毒遗传物质是RNA遗传物质是DNA课堂小结【案例介绍】根据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可将病毒分为RNA病毒和DNA病毒两种类型,有些病毒对人类健康会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种新病毒出现后需要确定该病毒的类型。确定新型冠状病毒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拓展应用请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方法,设计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