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第五单元生物的其他类群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目标】能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理解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课前预习】1.“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中分别描述了昆虫的哪种行为?( )A.觅食行为、繁殖行为B.攻击行为、觅食行为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觅食行为、防御行为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A.昆虫分泌性外激素吸引异性B.蚊子飞动时发出嗡嗡声C.蜜蜂发现蜜源后跳圆形舞D.老母鸡“咯咯”地召唤小鸡3.用性引诱剂杀农业害虫是利用了A.取食行为B.学习行为C.迁徙行为D.昆虫之间的通讯4.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B.狗辨主客、尺蠖拟态、鹦鹉学舌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D.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途5.攻击行为和防御性为的本质区别是( )A.行为过程是否引起死亡B.行为结果有无伤C.行为双方是否同种D.行为双方是否主动6.下列一组均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蜘蛛结网B.蜜蜂筑巢、老马识途C.小狗算术、海豚顶球D.狮子捕食、乌贼喷墨你能说出下列动物的行为有何不同吗?一、动物行为的分类: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习探究】(一)1.概念: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也叫本能)一、先天性行为(1)是指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2)这些反射活动不需要后天的训练就能引起的(3)是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由遗传固定下来的,对个体和种族的生存有重要意义。讨论:上面各图有何共同点?2.特点:取食繁殖防御迁徙3.先天性行为的主要类型(1)取食行为:响尾蛇的红外感应器能灵敏地感知鸟类的位置。(2)防御行为:当天空飞来鹰时,母鸡会鸣叫,小鸡会迅速逃走。乌鸦群鸣叫???????????????????????????????????????????????????????????????????????????????????????????????????????????????????????????? 尺蠖的拟态乌贼释放墨汁鸟类的筑巢和求偶(3)繁殖行为:筑巢、求偶、孵卵、育雏等(4)洄游行为:指鱼类有规律的迁移活动。(5)迁徙行为:动物因食物或季节节律等而迁移的活动。(6)攻击行为:为争取食物或领域等引起的行为。(二)动物的学习行为1.概念: 在遗传物质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注意: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2.特点:(1)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2)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3)是动物和人类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反应方式。 1.蚯蚓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取食的行为是行为,这种行为有利于蚯蚓个体的生存,能使蚯蚓更好地避开刺激,趋向刺激,从而更好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学习有害有利对比分析资料1和资料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于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资料分析先天性生存资料分析:2.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这种先天性行为虽然非常简单,但却是生物出生时必不可少的。小袋鼠爬到母袋鼠育儿袋内的行为是____行为,这对小袋鼠的____非常有利。资料2 美国红雀喂养雏鸟的行为是____行为,这种行为是由_____决定的,并不会因雏鸟的丧失而消失,故红雀喂养金鱼的行为是_____行为而不是___行为。学习先天性遗传物质先天性局限性:红雀的这种先天性行为对本物种没有任何意义,有时候甚至是一种浪费。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分析资料3,说说先天性行为有没有局限性。大山雀的这种行为是行为,能自己寻找食物,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学习4.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门口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5幼小的黑猩猩能模仿成年黑猩猩,用一根蘸水的树枝从洞穴中取白蚁作为食物。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属于学习行为。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它会把几个木箱堆起来,然后爬到木箱上去摘香蕉。判断行为:6.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有差别吗?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吗?①不同动物的学习能力是有差别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也就越强。②学习行为有遗传因素的作用,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美国红雀鸟喂鱼大山雀偷喝牛奶想一想:上图各是什么行为?对比美国红雀和大山雀,先天性行为有哪些局限性?思考二、动物行为的意义1.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2.学习行为使动物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一般说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超强,学习行为越复杂。三、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观察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根据行为的结果一、动物行为的类型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2.据行为获得的途径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二、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课堂小结1.“鸟类的黑手党”--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其他小鸟的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对小鸟的这种行为解释正确的是( )①是先天性行为②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③是学习行为④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C【解析】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由题干信息可知:小鸟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雏鸟是处于繁殖期的动物表现出来的繁殖行为,它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2.(2013菏泽)“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分别属于动物的A.攻击行为,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繁殖行为C.防御行为,繁殖行为?D.防御行为,觅食行为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动物行为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动物的行为。“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蜻蜓点水”是产卵行为,都属于动物的繁殖行为。例题3.对下表探究动物的绕道取食实验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B.丙的学习能力最强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D.动物层次越高“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C【解析】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可以通过尝试和错误产生学习行为,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就越复杂,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反之,动物越低等,形态结构越简单,学习行为就越简单,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多。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最高等;甲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多,所以甲最低等。因此选项C动物行为与遗传物质无关的说法错误。【课后练习】1.下列不属于鸟类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繁殖行为的是()A.求偶、交配B.占区、筑巢C.胎生、哺乳D.孵卵、育雏2.根据行为获得的途径,下列行为与“猴子骑车”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A.孔雀开屏B.候鸟迁徙C.蜘蛛结网D.老马识途3.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躲避敌害、争夺栖息地和繁殖后代B.躯体运动产生的过程是:神经传来的兴奋→骨骼肌收缩→牵引骨绕关节活动C.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D.“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用野外采集的幼虫和新鲜白菜叶作为实验材料4.“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C.迁徙行为、繁殖行为D.取食行为、繁殖行为5.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A.刚出生的野雁就会追随母亲B.鸡孵蛋C.鹦鹉背单词D.蛇冬眠6.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A.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B.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C.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D.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7.孔雀开屏和仙鹤起舞的主要目的是A.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B.雄性吸引雌性,利于繁殖C.驱赶敌害D.寻找食物8.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A.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B.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C.蜘蛛结网捕捉昆虫D.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9.动物的动作、声音的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10.牛耕田,马拉犁,狗拉雪橇,对这些动物行为的解释是 ( )A.本能B.先天性行为C.后天学习行为D.聪明才智11.动物体在__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叫做动物的行为.不依赖于个体生活的经验,通过遗传和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行为属于__行为.12.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13.非洲的大草原上,有几只狮子在围捕一只羚羊,羚羊拼命逃跑,羚羊的行为是__行为,狮子的行为是__行为;孵化后的小鸡,立即就能行走,这属于__行为;而生活在森林中小猩猩跟它的妈妈学会用小木棒来获取白蚁作食物,这是__行为。14.蜜蜂采蜜、蚂蚁筑巢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所控制的行为,称为行为,而鲸或海豚在人的驯养下表演顶球、跳跃等动作,称为行为。15.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__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__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课后练习】答案1.C2.D3.D4.D5.C6.CC7.B8.A9.B10.C11.内外刺激先天性12.观察法实验法13.防御取食先天性学习14.先天性后天性(或学习)15.遗传物质进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