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 教学设计1、说教材《创作新图画》是《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的时,如何利用已知工具灵活、创造性的绘制图画;利用多窗口“复制图块”的技巧,组合新图画。尽管在第六课中体验过“复制图块”的操作,但第六课中“复制图块”的操作仅涉及了图块的移动,并未涉及到对图块进行缩放的操作。,最后通过课后两道练习题来巩固本课所学工具的使用,让学生产生愉悦体验,始终对信息技术课保持浓厚兴趣,把信息技术课教学延伸至德智体美育中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发展。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熟练掌握“图块”的选定、复制、移动、缩放、删除等操作;掌握在不同窗口中进行画面合成的技巧;根据已知工具灵活地处理、创作图画。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画笔来描绘自己内心,表达出自己的审美观,在交流中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增进情感。把电脑课教学延伸至德智体美育中去,让学生独立画图,培养学生的耐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在不同窗口中打开文件;2、熟练掌握“图块”的选定、复制、移动、缩放、删除等操作;利用不同窗口中进行“图块的复制”的技巧组合新图画。教学难点:1、根据已知工具灵活地处理、创作图画;2、利用“图块复制”技巧合成画面。2、说教法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前面的课他们对“画图”软件的基本绘画工具进行了一些了解,并学习了一些画图软件的使用技巧,这节课我将引导学生们对“画图软件”的高级技巧进行学习。本课内容计划用1课时完成,内容比较多,所以在课前需要作充分地准备,以精讲,重指导,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知、行结合完成好本课的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工具栏,颜色处理均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画图过程中,大部分孩子仅会利用已知工具进行绘画,也缺乏对画图创作的综合处理能力。不善于开动脑筋,缺乏探索精神。本课所涉及的“打开”文件和“复制图块”分别在第四课和第六课中学生已经初步体验过,大部份孩子操作较熟练,但是以上操作均在限制在单窗口中进行,而本课的两个知识点均要求在双窗口中进行,预知学生会有一定的困难。3、说教程“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可操作的任务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具体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一、新课引入1、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你们一定掌握了许多画图的本领,这里有两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分别是小明和小华,他们想考考大家,看看我们班的同学是否善于思考,会动脑筋?小明画了一个西瓜,你知道他们分别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吗?小华画了一个月亮,你知道他们分别用什么方法画出来的吗?2、这两个图形不能用画图工具直接画出,那我们怎样才能通过他们的考验呢?二、新课学习(一)探索半圆和月亮的画法1、老师出示课件,展示“西瓜和月亮”,并给予启发和建议:(1)观察“西瓜和月亮”形状,跟工具栏上的什么工具画出的图案有相似的地方?(2)可以用多种工具来组合绘制图画;(3)可以通过学案的讲解学习。(4)同桌的同学可以讨论。2、学生活动:学生讨论画半圆的方法并完成“西瓜和月亮”。请完成的学生讨论演示。3、孩子们真能干,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工具栏上的工具,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的时候,我们还要开动脑筋,利用这些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4、作品交流。现在,我们来看看你们漂亮的作品吧。老师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老师适当提出建议。(二)探索组合图形的方法。1、孩子们,只要我们善于开动脑筋,相互帮助,就能解决困难。今天,我们就顺利地帮助了小明、小华同学,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孩子们还想挑战新的任务吗?2、教师出示任务二。小明同学画了一片树叶;小华同学画了一只瓢虫。3、他们想:如果这只瓢虫飞在树叶上,该是多么生动的一幅图画啊!孩子们,让我们来帮小明和小华完成这个愿望,帮助他们把两幅图组合在一起,好吗?【树叶和瓢虫的文件老师已经发在了同学们的桌面上】。4、学生活动:孩子们看书探索完成任务二。5、老师巡视了一周,孩子们的确遇到许多困难,没关系,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1)老师先请一位孩子,用我们第四课学习的“打开”文件的方法,在两个画图窗口中分别打开“树叶”和“瓢虫”。(2)现在,我们要把这只漂亮的“瓢虫”放到树叶上去。还记得第六课“复制图块”的方法吗?我们可以用“复制图块”的方法把“瓢虫”复制到“树上”上。请一位孩子上来示范。(孩子边操作,老师边讲解)第一步:在“瓢虫”窗口选取“选定”工具,把“瓢虫”选定,再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第二步,切换到“树叶”窗口,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命令(为什么瓢虫后面有白色的区域呢,因为没有选择透明背景);第三步,移动“瓢虫”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大小。(3)学生通过示范后继续完成任务二。(三)巩固提升1、孩子们,刚才我们已经帮助小明、小华完成了任务。现在,请孩子们打开桌面的文件夹“资料”包,看看里面有些什么漂亮的图画?孩子们回答:有草地、蝴蝶、荷叶、青蛙、蜻蜓、花草??2、孩子们,你们可以用刚才学习的方法,组合出哪些丰富多彩的作品?学生回答:草地上飞舞的蝴蝶;荷叶上跳跃的青蛙;花草上的蜻蜓??3、孩子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接下来,请孩子们用我们刚才学习的“画面合成”的方法来描绘这些美丽、丰富的图画吧。3、学生活动:学生完成活动三。4、作品交流。老师展示学生面画合成后的作品,学生进行点评,老师适当给出建议。三、课堂小结1、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得到了哪些启发?孩子们讨论汇报。2、老师小结:(1)在没有能直接画出我们所需要的图形的工具时,我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工具栏上的基本工具,想出其它的方法画出来。(2)如果在一张纸上画出所有的图形就不便于修改和调整,这时,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画图窗口先绘制出单个的图画,然后采用画面合成的方法,不仅修改容易,也可以组合出丰富有层次的作品。课件12张PPT。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1)画椭圆(2)直线—半圆(3)擦去(清除)多余部分画半圆1、先画两个圆形2、两个圆形拼装出月亮3、擦除多余部分画月亮任务一:绘制西瓜和月亮请同学们打开桌面“任务一:绘制西瓜和月亮.bmp”文件根据学案完成任务 复杂图形都可以由多个基本图形组合完成小窍门第二关任务二:合成画图(1)打开两个画图窗口;(2)分别打开树叶和瓢虫;(3)在“瓢虫”窗口选取“选定”工具,把“瓢虫”选定,再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复制”命令;(4)切换到“树叶”窗口,单击“编辑”菜单,选择“粘贴”命令(注意改变透明背景);(5)移动“瓢虫”到指定位置,并调整好大小。·画面合成·画面合成 当我们要画比较复杂的画图时,我们可以用画面合成的方法!我也能创作利用老师给的素材创作快乐的池塘百花园我今天学会了利用多种工具绘制复杂图形合成画图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 教学设计.doc 第九课 创作新图画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