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导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难点〗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进程〗一、导入新课二、有关资料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嘉定二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但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陆游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2、写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三、预习设计1、请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课文填空⑴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⑵静以修身,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盖以诱敌。⑷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3、根据理解填空⑴诸葛亮《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刘禹锡《秋词》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⑴刘禹锡,字_____,___代文学家,有“_____”之称。晚年在洛阳,和_______为诗友,并称“刘白”。⑵李商隐,字,号,代诗人。与合称为“小李杜”。有《》传世。⑶陆游,字_____,号_____。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_____著名爱国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__________》、《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5、给加点字注音僵()卧戍()轮台夜阑()四、朗读诗歌视频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五、疏通诗意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六、赏析诗歌1、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七、课堂总结1、板书设计2、主旨归纳3、写作特色八、拓展延伸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你能列举几首吗?九、课堂检测1、根据理解默写⑴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⑴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⑵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答:⑶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⑷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十、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诗歌。2、预习《潼关》。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句的含义,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3、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学习重点〗1、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难点〗理解诗歌内涵,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学习时间〗1课时〖学习进程〗一、导入新课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初期都能励精图治,中晚期开始下滑,于是涌现出杜甫、白居易、陆游、辛弃疾等一批批文人,他们空怀报国之志却不得施展,于是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一腔情怀。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力主抗金,志在恢复中原。然终其一生,“但悲不见九州同”尽管陆游的爱国热情惨遭打击,但其爱国志向始终不渝。这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节课,我们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感受诗人老当益壮的乐观,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吧!二、有关资料1、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嘉定二年(1210年)去世,留绝笔《示儿》。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但诗中最突出的主题就是爱国主义精神,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陆游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2、写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三、预习设计1、请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一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课文填空⑴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⑵静以修身,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____,盖以诱敌。⑷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3、根据理解填空⑴诸葛亮《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刘禹锡《秋词》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学常识填空⑴刘禹锡,字_____,___代文学家,有“_____”之称。晚年在洛阳,和_______为诗友,并称“刘白”。⑵李商隐,字,号,代诗人。与合称为“小李杜”。有《》传世。⑶陆游,字_____,号_____。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_____著名爱国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__________》、《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5、给加点字注音僵()卧戍()轮台夜阑()四、朗读诗歌视频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五、疏通诗意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把全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六、赏析诗歌1、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2、“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这首诗刻画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七、课堂总结1、板书设计2、主旨归纳3、写作特色八、拓展延伸你还知道陆游的哪些诗?你能列举几首吗?九、课堂检测1、根据理解默写⑴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一诗中,诗人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系起来,以梦述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问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⑴诗中“僵”与“孤”,写出了诗人当时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⑵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句略作赏析。答:⑶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⑷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诗中尚字表现了诗人强烈而至死不渝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全诗气势豪壮,感情真挚,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十、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诗歌。2、预习《潼关》。参考答案三、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⑴博学而笃志⑵俭以养德⑶乃悟前狼假寐⑷便引诗情到碧霄3、⑴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⑵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4、⑴梦得唐诗豪白居易⑵义山玉溪生唐杜牧李义山诗集⑶务观放翁南宋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剑南诗稿5、jiāngshùlán五、1、⑴躺卧不起,形容老病为自己哀伤,这里指以衰老自弃想着,想到守卫边关。戍,守卫。轮台,这里代指边关。⑵夜深,夜将尽风雨交加,和题目中“风雨大作”相呼应;当时南宋王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风吹雨”也是时局写照,故诗人直到深夜尚难成眠披着铁甲的战马。2、我僵直地躺卧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为国家守卫边疆。夜将尽了,我躺在床上倾听风雨的声音,披着铁甲的战马驰过冰河征战疆场的情景又进入梦乡。六、1、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僵卧”说明陆游年事已高,早已不是为国效力的年纪,“孤村”表明他已远离朝堂,与世隔绝,一“僵卧”一“孤村”,凄凉之极,为什么还“不自哀”呢?因为他依然心怀国家,想为祖国尽一份力,表现了陆游对国家的忠诚和报国情怀。2、“风吹雨”一方面交代了特定而真实的时间和环境;另一方面这种特定的时间和环境又象征着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如同风雨飘摇的海上孤舟,随时都有覆灭的危险。3、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报效祖国的愿望和爱国热情。4、刻画了诗人年近古稀、僵卧在床但仍满怀雄心要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七、1、一、二句:点明处境及心态,直抒报国情怀!三、四句: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现实→梦境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虚实结合,通过抒写诗人以贫病之身,尚思老骥伏枥而志在千里的拳拳之念,充分表达了诗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爱国情怀。同时又反衬出现实的严峻和可悲。3、⑴表现方法上采用“寄情于梦,虚实结合”的写法。⑵“风吹雨”同时象征南宋王朝随时将颠覆的命运。⑶这首诗语言朴实明快、豪放流畅、通俗平易。八、示儿陆游(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九、1、⑴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⑵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⑴“僵”与“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是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其志坚定不移.⑵写时间、环境和现实生活中的诗人形象。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爱国之情。⑶表达了作者要为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强烈愿望。⑷C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导学案(学生版).doc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导学案(教师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