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积累与运用。(28分)1、下列画横线的字注音及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诘问(jié)粗拙(zhuō)矜持(jīn)颔首(hán)B.镶嵌(qiàn)憎恶(zèng)惶恐(huánɡ)门槛(kǎn)C.胸脯(pú)疮疤(chuānɡ)侮辱(wū)伛偻(yǔ)D.忿然(fèn)愧怍(zuò)门框(kuàng)震悚(sǒnɡ)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竹竿取谛蹬三轮微不足道B.烦燥紧绷鹅卵石自言自语C.烦琐塌败青石板言外之义D.哀悼霹雳泥水匠大庭广众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这个十岁的小朋友,在大庭广众之下演讲,说唱俱佳的表现让人赞赏不已。B.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C.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今后批评人时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当着众人的面批评人。D.庖丁解牛的神技,说穿了,也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4、刚院里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你因故不能前往,下列对同学回答得体的一项是()(3分)A.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B.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如果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C.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D.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场毕业典礼。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D.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有责任做好表率。6、下列有关课文内容及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3分)A.《阿长与<山海经>》通过欲抑先扬的手法,既刻画了阿长好事粗俗、迷信可笑的一面,又凸现了她朴实善良、仁厚慈爱的天性。B.《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她的代表作有散文《干校六记》、译作《堂吉诃德》等。C.在《台阶》一文中,父亲物质理想得以实现,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结局,引发了读者的多元思考。D.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为谥号,“陈康肃公善射”中的“康肃”即为谥号。7、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精神的丰富包括两个方面。②这里说的情感是广义的,不只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具体的情感形态,而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验。③那样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④智力是认识和思考能力,情感是感受能力。⑤作为一个人,你不但要运用你的思考能力去做事还要运用你的感受能力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意义。⑥一个是智力生活,落实到拥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真正的事业;另一个就是情感生活。A.⑤③②⑥①④B.⑤③②④①⑥C.①⑥②④⑤③D.①⑥②⑤④③8、古诗词默写。(7分)(1)独坐幽篁里,。(王维《竹里馆》)(2)《逢入京使》中,诗人以夸张手法写出思念家园的悲伤之情的句子是:,。(3)《晚春》中,诗人借柳絮榆钱不甘示弱加入留春行列表达应乘时而进、创造美好未来之意的句子是:,。(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爱美的外婆依雁①乡下也有雅致的生活,许多后,我回忆寄居在外婆身边的童生活时,对这一点印象颇深。②外婆说,院子里一定要有花,要有草。当外婆的院子里真的红红绿绿、香香甜甜时,清贫的生活仿佛一下子变得闪亮起来。而当蝴蝶、蜜蜂飞来,我就觉得乡下的生活能把一个小孩子的孤独寂寞酿成蜜。③外婆的院子里有菊花、水仙、芍药……都是一些容易成活的花,外婆甚至还在院中挖出了一个小小的水池,在里面种上藕,夏天便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可供观赏。④外婆院子里的风仙花开得特别繁茂,爱美的姑娘们过来采花瓣染指甲,把整个村子里姑娘的指甲都染红了,汲水、洗衣、淘米时,片片红指甲灿若云霞,让人不由得看呆了。我的指甲也染成红的了,玩泥巴时,红指甲配黄泥,外婆看着我笑,我有点害羞,将手指深深地埋入柔软的黄泥中。⑤爱花的人穿衣服也不马虎,我没有新衣,外婆就把旧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叠得有棱有角放在衣橱里,拿木瓜来熏染,让衣服染上一丝淡淡的香味。这样一熏,穿起来更俊更美了。清贫的生活里很难在衣服上锦上添花,外婆就在衣服的破处绣上一朵花,或者把补丁变成一朵花。今天回忆起来,外婆还真有点诗人气质呢。⑥小时候,舅舅们吃饭时总会将米粒撒到桌子上,更出格的是他们常常用筷子故意敲击碗沿发出刺耳的声响。外公骂了又骂,他们还是不改。外婆察觉出其中的一些秘密,悄悄收去所有的粗瓷餐具,换作细瓷的,细瓷餐具白得像雪,外面还印着逼真的娇嫩花朵,画很美,像三月里的桃花。第一次用这些餐具吃饭时,外婆郑重其事地说:买这些碗和盘子整整花去了外公半个月的工资。她还问我们这些碗和盘子你们觉得好看不好看?我们说好看,真的好看啊!外婆说:那就高高兴兴地多吃一碗吧。奇迹出现了,此后舅舅们再也不将米粒随意地撒到碗外面,也没有用筷子敲击餐具了,他们甚至还学着清洗碗筷,将碗上的花朵洗得水灵灵的,一尘不染。⑦后来,我无意间在一本书中读到这样一段话:“即使是一个青花瓷碗,也要做得花团锦簇,似乎米饭是盛在花朵中,令人内心怀着感激,不敢浪费……”我不由想起了外婆,在众多的餐具中挑选出那样的碗和盘碟,她的那颗慧心是多么细致、多么美啊!⑧因为爱美爱生活,外婆就连放在暗处的大床也要工匠在上边雕出一些花样图案……这就是我的外婆。我童生活在外婆家,原来是生活在美丽之中呀。⑨看过一篇文章,作者在赞美自己神往的古城时这样写道:“城市是一座整体的艺术品,不是展览馆中的孤悬在墙壁上的欣赏对象,而就是你日日使用的碗碟、柜子、拉手等一切家什,从童到晚,人一生都被雅致的氛围熏陶着,寓教于乐,寓教于人生。”其实我的人生也是这样的,从童生活开始就接受着外婆美的教育,尽管那不是刻意的,但对我一生的审美取向,却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9.“乡下也有雅致的生活”中的“雅致”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10.请找出表明“我”小时候未真正感受到“外婆美的教育”的句子,并抄写在横线上。(找出两句即可)(4分)11.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品析语言。(5分)(1)汲水、洗衣、淘米时,片片红指甲灿若云霞。(从修辞的角度)(3分)(2)因为爱美爱生活,外婆就连放在暗处的大床也要工匠在上边雕出一些花样图案。(从词语“就连……也……”的角度)(2分)12.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第⑥段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4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16分)花世界里的人丁立梅 他是小镇上有名的老中医,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六十开外了。? 他的家,稍稍有些偏僻,在一条巷子的深处。三间平房,很旧了,简陋着,却有个大大的院落。旁边住宅楼一幢接一幢竖起的时候,有人劝他搬家,他不肯,他是舍不得他的大院子。? 大院子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他尽情地种草养花。院子里除了一条小道供人走,其余的地方,均被他种上了花。这还不够,他还要把花搬进屋子里。客厅一张条桌上,摆满各式各样的花盆,甚至连吃饭的碗,都用来盛花了。他是花世界里的人。? 他也种一些奇奇怪怪的药草,清清淡淡的,开小小的白花或黄花。他把这些药草捣碎了,制成各种药丸,给上门求诊的人吃。他的药丸,效果十分显著,尤其针对小儿的腹泻和咳嗽,几乎是药到病除。? 他在民间的名声,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十里的地方,无人不知。他家的院门前,整天车马喧闹,人来人往。外乡人也赶了老远的路来,让他给看病。他坐在簇簇的花中间,给人把脉,轻轻雅雅地说话。他在药方子上,写上瘦长瘦长的字。他一粒一粒数了药丸,包上,嘱咐着病人怎么吃。他的收费极低,都是一块钱两块钱的。有时,甚至不要钱。他说,乡下人不容易。病人到这时,病好似去除掉大半了,他整个的人,都袭着花香,是那么的让人放心。? 那时候,我在他所在的小镇工作。我的孩子小,三天两头生病,我便常常抱着孩子去敲他家的门。有时,半夜里,他被我从睡梦中叫醒,披一件衣,穿过一丛一丛的花,来开门。薄薄的月光飘着,远远望去,清瘦的老先生,很有种仙风道骨的样。? 其实,不止我半夜里去“吵”过他,小镇上有孩子的人家,大多数半夜里都去“吵”过他。他总是毫无怨言,无比温和地给孩子看病。为了哄哭闹的孩子,他还特地买了不少孩子爱吃的糖果放家里,以至于孩子一到他家,就熟门熟路地去拉他家橱柜的门。孩子知道,那里面,藏了许多好吃的。? 我们过意不去,要多给他钱。他哪里肯收?他摸摸孩子的头,说:“宝宝,你长大了,记得来看看爷爷就好了。”? 在他的照拂下,我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小镇上许多的孩子,健康地成长起来。我离开小镇,一别七八年,小镇上的人和事,渐渐远了,却常常不经意地想起他,清瘦的样子,温温和和的笑容,还有他那一院子的花。? 前些日子,有小镇人来城里办事,我们遇见。我们站在街边一棵梧桐树下,聊小镇过往的人和事。我问起老先生。那人轻轻笑,说,他走了,走了已有两年多了。? 那人说,他的葬礼浩大得不得了,四面八方的人,都赶去给他送葬。送他的花篮,多得院子里摆不下,都摆到院墙外去了,绵延了足足有半里路。? 那人说,他有颗菩萨心,好人有好报的。? 我微微笑起来,想老先生一生与花为伴,灵魂,当也变成一朵花了吧。这世上,你若种下善的因,定会结出善的果。文章第⑦-⑨段分别写了老中医哪几件事?(6分)结合语境,赏析下面两个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1)他的收费极低,都是一块钱两块钱的。(2)他摸摸孩子的头说,宝宝,你长大了,记得来看看爷爷就好了。15.文章后面写到“我”遇见来城里办事的小镇人,其作用是什么?(2分)16.根据文意说说标题《花世界里的人》的含义。(4分)三、古诗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0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解释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2分)(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徐以杓酌油沥之(3)惟手熟尔(4)康肃笑而遣之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2)尔安敢轻吾射!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本文通过陈尧咨善射、卖油翁酌油入葫芦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B.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展现出陈尧咨的自大、卖油翁的自信。C.文章详写陈尧咨恃技骄傲自大,而对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则略写,突出了各自的性格,也突出了文章中心。D.“康肃笑而遣之”中的“笑”是陈尧咨对卖油翁高超技艺以及所说道理的认可,同时也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20.卖油翁面对陈尧咨的反问,说出“无他,但手熟尔”,对自己纯熟的酌油技艺,同样说出“我亦无他,惟手熟尔”。请你分别谈谈这两句话有何作用。(4分)四、写作(5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是什么给了你前行的动力?是什么让你拥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是什么鼓舞着你在风雨中依然奋力张开飞翔的翅膀?是什么让你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请以《的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立意自定;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一、1-5DDBDD6-7AC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析能力。A.“取谛”应写作“取缔”.B.“烦燥”应写作“烦躁”。C.“言外之义”应写作“言外之意"。D项词语书写全部正确.3.【解析】B项,“微不足道”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一提。而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跨过了一道高难度的门槛,所以使用不当。6.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及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阿长与<山海经>》一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A项中“欲抑先扬的手法”表述错误。7.C【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能力。解答此题可采用排除法。阅读所给语句可知,其主要论述的是“精神的丰富”的内涵。句①是总起句,指出“精神的丰富包括两个方面”,句⑥是对这两个方面的具体说明,因此,句⑥应为第二句。排除A、B两项。句④提到两种能力,即“认识和思考能力”“感受能力”,句⑤论述运用这两种能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故句⑤应紧随句④,排除D项。8.(1)弹琴复长啸(2)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二、(一)9.居住的小院充满生趣:采花瓣染红指甲;衣服干净整齐熏染香味,补丁处绣上花;吃饭的餐具精致美丽:暗处的大床也雕出花样。(每点1分,任意答出三点即可)10."今天回忆起来,外婆还真有点诗人气质呢。”"我童年生活在外婆家,原来是生活在美丽之中呀。”11.(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将姑娘们的红指甲比作灿烂的云霞,形象地写出了姑娘们经凤仙花染过的指甲的美丽样子(1分),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爱美爱生活的主题(1分)。(2)“就连…也…有强调的意思(1分),表明外婆爱美爱生活的情趣深人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或“对美的追求达到极致”),哪怕连暗处的大床也要追求美,从而将外婆爱美爱生活的形象凸显了出来(1分)。12.两处对比:外婆和外公教育方法的对比,舅舅们吃饭态度前后的对比。作用:强调了外婆美的教育方式更能让孩子们接受,而且收到的成效更为显著,从而更加突出地表现了外婆细致美丽的慧心。(一处对比1分,作用2分)(二)13.他半夜给“我”的孩子看病;他半夜给很多孩子看过病,还特地为孩子准备糖果;他不愿意多收患者(家属)的钱。14.(1)“极低”突出老中医收费很少,表现了他悬壶济世为病人着想的崇高品德。(2)“摸摸孩子的头”是动作描写,表现了老中医的慈爱。15.既交代了老中医去世的情况,又从侧面表现出老中医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敬,同时也为结尾升华主旨做了铺垫。16.老中医爱花、种花,一生与花为伴;暗示老中医有花一般美丽、可贵的品格。三、17.(1)放下。(2)慢慢地。(3)只是。(4)打发。18.(1)(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2)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19.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文章略写了陈尧咨恃技骄傲自大,详写了卖油翁酌油技艺的高超,C项理解分析不正确。20.“无他,但手熟尔”写出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不以为意,为后文写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情节作铺垫。“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则刻画出卖油翁的气定神闲、谦虚,反衬前文中陈尧咨的傲慢、自矜,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