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备课教师 授课教师年 级二年级课 题古诗两首《夜宿山寺》课 时第1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认识“宿、寺”等7个生字,会写“危、敢、惊”等3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朗读和背诵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体验,展开想象,探究诗歌的丰富意蕴。 3.理解“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的意思,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重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图文结合,在反复品读中联系生活经验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变得更为丰富。板 书 设 计前置研究集备思路个性设计导入设计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谁读过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能试着背一首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李白夜晚住宿在山上寺院时所写的诗。出示课题:夜宿山寺。导学环节一、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全诗,学生注意听不认识字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初读全诗,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二、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危 惊 歌。 请同学们自己先读一读。 2.这些生字谁会读? 指名认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惊”字的读音。 3.去掉拼音,小组检查认读生字。三、将生字宝宝放回诗中,多读几遍。 1.学生自由读诗。2.指名读词:高百尺、摘星辰、高声语3.指名朗读全诗四、借助插图,了解诗意 1.出示课件或文中插图,找一找,集备思路个性设计导学环节山寺在哪里。 2.假如你就站在这山顶寺院的高楼上,你会有什么感觉?相机出示前两行诗。 3.指导朗读前两行诗。 (1)老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4)全班配乐齐读。4.站在这高楼上,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神仙。相机出示后两行诗。(1)学生自由读后两行诗;(2)指名配乐读;(3)教师配乐范读; (4)全班配乐齐读。五、创设情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1.教师配乐描叙诗境,学生想象画面。 2.学生自读整首诗。 3.指名扮演小诗人,表演读。 4.师生配乐合作读。六、选择作业(三者选其一) 1.自选乐曲配乐背诵全诗。 2.给诗配画。 3.李白还写过哪些诗,找一找,读一读。拓展设计1.解释词语 百尺: 。 危: 。 恐: 。 2.危楼( ),手可摘( )。( )高声语,恐惊( )。用自己的话说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意思。 。课后反思 小学课时集备教案备课教师 授课教师年 级二年级课 题古诗两首《敕勒歌》课 时第2课时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 认识“庐、笼”等8个生字,会写“阴、似”等5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注意多音字“见”。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重难点1.背诵古诗。2.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板 书 设 计敕勒歌 苍苍 茫茫 静 (辽阔无边) 草低 见牛羊 动 (茂盛肥壮)?前置研究集备思路个性设计导入设计一、看图激趣,揭示课题1.师: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草原去看看。(课件出示:大草原图片并配乐)2.师: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3.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字概括了我们说不完的话语,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敕勒歌) 师简介《敕勒歌》:是敕勒族的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导学环节一、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结合注释,读通古诗。2.检查生字(板书:似 庐 笼 苍 茫) 3.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要注意读准平舌音“似、苍”,后鼻音“笼、苍、茫”。另外,“见”在这里是“出现、显露”的意思,应该读作“xiàn”。4.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学生自读整首诗边读集备思路个性设计导学环节边想,你看到了哪些景物?(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①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③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三、再读本诗品悟诗意1.让学生再读课文,由诗入画。2.教师有感情地描述诗境: (课件展示草原风景,教师配乐朗读)3.交流: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体悟诗情,感受草原风光的辽阔壮美,激发学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四、学生背诵本诗拓展设计1.解释词语 似: 。 穹庐: 。 盖: 。 2.用自己的话说说“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意思。 3.制作一期以“草原”为主题的手抄报。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