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19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语文版)2019年中考语文冲刺复习:古诗文默写七年级下册(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2019年中考总复习之古诗文默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学生版)
学校: 班别: 姓名:
1.客路青山外, 。(王湾《次北固山下》)
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
”。
3. ,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5. ,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 , 。”
7. ,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8.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
”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 , ”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 ,
”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9.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王湾《次北固山下》“ , ”的句子既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匆匆,又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11.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 。(纪昀《河中石兽》)
13.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 ,
”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 , ”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4.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15.棹数小舟, ,寻十余里,无迹。(纪昀《河中石兽》)
16.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 。(纪昀《河中石兽》)
17.初为霖雨之操, 。(列子《伯牙善鼓琴》)
18.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 ,
”。(《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 , ”(《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19.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 。吾于何逃声哉。(列子《伯牙善鼓琴》)
20.品读王维,读出的是“ ,坐看云起时”的闲静;品读刘禹锡,读出的是“斯是陋室, ” 的淡泊。
21.曲每奏, 。(列子《伯牙善鼓琴》)
2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
23.伯牙所念, 。(列子《伯牙善鼓琴》)
24.辛弃疾《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诗句是: , 。
25.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6.《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 , ”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27.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28.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饮酒》所说的:“ ? 。”
29.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
30.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 ”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
32.北风卷地白草折,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3.杜甫《春望》中写战火连续不断,家信久盼不至的两句诗是“ , ”。
34.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描写八月飞雪时,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的诗句是: , 。
36.刘禹锡乃一代“诗豪”,诗文俱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旧更替之意,体现人生哲思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 。”《陋室铭》一文中类比古代贤士,流露高洁志趣的句子是:“ ,1 。孔子云:‘ ’?”
37.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爱莲说》中有言“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石陶渊明高洁情致的象征,他爱菊咏菊,在《饮酒(其五)》中写他栖居南山、篱下种菊的句子是: , 。
39.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40.在被争名夺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 , 。”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41.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 ,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43.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从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 , ”的闲适(陶渊明《饮酒》);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 , ”的春意雪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4.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纪昀《河中石兽》)
45.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4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 , 。”
47.诗人常在诗中嵌入数字……,杜甫《春望》中用“ ,
”来形容战争岁月,家书的珍贵及对亲人的思念。
48. ,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9.《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 , 。
50.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 ? ”。
51.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 , ”。
5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3.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 , ”;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 , ,是离愁”。
54.杜甫在《春望》中写道“ , 。”反映出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55.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56.《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 。
5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的名句是: , 。
58.山随平野尽, 。(李白《渡荆门送别》)
59.全民阅读工程在某市全面启动之后,机关、学校、机场、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千家阅读窗口,那景象真可谓“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60.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纪昀《河中石兽》)
61.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陶渊明《饮酒》(其五)“ , ”,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62.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纪昀《河中石兽》)
6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 , 。
64.报君黄金台上意, 。(李贺《雁门太守行》)
6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美好品质的名句是: , 。
66.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6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想象描写雪花的句子是:“ , 。”
68.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如杜甫《春望》中“ , ”确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69.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王湾)
70.《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 ,1 。
71. ,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72.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 ”。
73.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7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 ”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75.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 , ”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76.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7.《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 , 。
78. ,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
79.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掭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 , 。
80.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 , ”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81.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8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8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 , 。
8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5. ,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86.河汉清且浅, ?(《迢迢牵牛星》)
87.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 , 。
88.《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来洁去还洁清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89.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90. ,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1.面对离别,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吟诵“ , ”,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眷念之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叹“ , ”,则表达了对归京友人的不舍之意。
92.仍怜故乡水, 。(李白《渡荆门送别》)
93.《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 , , ”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94.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9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 , 。 ”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机趣横生,意味深长。
9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苏轼的“ ,西北望,射天狼;”是豪迈者的气魄;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 ”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 ,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 ”是奉献者的赞歌……
97.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 , ”,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98.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出情景交融的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小桥流水人家”。
99.人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里的“ , ”来赞美人们洁身自好,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100.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 , ”。(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101.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
102.“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诗句是: ,

10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居住环境之雅的句子是: , 。
104.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105.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 ,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 , 。(《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106. ,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107.陶潲明《饮酒》中表现陶渊明悠然自得的名句是: , 。
108. ,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09.壮哉中国,壮在多伟男。虽然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说“人不寐, ,抒发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且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斗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 ”,道尽了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 , ”,表明了誓死报国的忠心。
110.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11.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拟人,抒发诗人感时伤别之情的两句诗是: , 。
112.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113.送别诗有三送:人送、目送、神送,其中“神送”为最高境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最好的例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与之异曲同工。
114. ,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115.《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同: , 。
116.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7.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 , 。?
118.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周敦颐《爱莲说》)
119.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 , 。
120.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
121.《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122.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123.《迢迢牵牛星》诗中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 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 , 。
12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 , 。
1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借雪中所见烘托送别的惆怅与牵挂。
126.山气日夕佳, 。(陶渊明《饮酒》)
12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28.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 ?
129.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得想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 , 。
130.“ , ”,如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顷刻之间“最美叔叔”、“最美女孩”、“最美教师”,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作答)
131.予独爱莲之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32.《迢迢牵牛星》表现织女思念牛郎,无心织布,整日以泪洗脸的诗句是 , 。
133.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描写视野开阔、动感最强的句子是 , 。
135.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13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 , 。
137.“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伯牙善鼓琴》中“ , ”,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2019年中考总复习之古诗文默写(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教师版)
学校: 班别: 姓名: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它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如何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8.诵读经典诗文,可以修身养性。读一读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启迪我们在水光山色之间净化心灵,保持本真;读一读李白的《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励我们乘风破浪,施展抱负;读一读《孟子》,“舍生而取义(者也)”告诉我们在生命与大义发生冲突时该如何选择;读一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提醒我们要像莲花一样做到洁身自爱,不显媚态。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王湾《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句子既写出了时序交替的匆匆,又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1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纪昀《河中石兽》)
13.万物的声音常常牵动诗人的情思,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写下“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的诗句,以声衬静,表现出环境的清幽和内心的宁静;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通过嗅觉和听觉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用“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诗句表现出对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1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5.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纪昀《河中石兽》)
16.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纪昀《河中石兽》)
17.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列子《伯牙善鼓琴》)
18.风雅是一种生活情调,也是一种精神追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一束花,一抹山,这种随意自然是风雅;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杯酒,一轮月,这种潇洒浪漫是风雅;刘禹锡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陋室铭》),一架琴,一卷经,这种恬静淡泊也是风雅。
19.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列子《伯牙善鼓琴》)
20.品读王维,读出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静;品读刘禹锡,读出的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的淡泊。
21.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列子《伯牙善鼓琴》)
2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诗人目送友人离去、流露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伯牙善鼓琴》)
24.辛弃疾《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的诗句是: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25.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6.《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2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8.要避开喧嚣,不必归隐山林,精神超脱,也能进入幽避旷远之境,就像陶渊明《饮酒》所说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1.《春望》中的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
32.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3.杜甫《春望》中写战火连续不断,家信久盼不至的两句诗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4.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5.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描写八月飞雪时,将北风看作春风,将雪花比作梨花的诗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6.刘禹锡乃一代“诗豪”,诗文俱佳。《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表达新旧更替之意,体现人生哲思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陋室铭》一文中类比古代贤士,流露高洁志趣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8.《爱莲说》中有言“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石陶渊明高洁情致的象征,他爱菊咏菊,在《饮酒(其五)》中写他栖居南山、篱下种菊的句子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0.在被争名夺利、权钱交易、互相吹捧以至于尔虞我诈的污浊风气渐渐侵蚀了人际关系的社会,能洁身自好,拥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灵魂尤其显得可贵。(用《爱莲说》中的语句填写)
4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43.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新燕啄春泥,我们从白居易感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生机;夏意醉琅琊,我们随欧阳修感受“佳木秀而繁阴”的清凉;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陶渊明《饮酒》);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意雪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4.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纪昀《河中石兽》)
45.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46.无论处于怎样的成长环境,我们追求洁身美好的高尚情操都不能改变,应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7.诗人常在诗中嵌入数字……,杜甫《春望》中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来形容战争岁月,家书的珍贵及对亲人的思念。
48.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9.《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
50.陶渊明《饮酒》中用问答形式表明内心清静就能远离喧嚣之意的句子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1.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体现君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格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3.思乡、离愁是永恒的话题。崔颢在《黄鹤楼》中吟咏道:“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感慨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李煜在《相见欢》中长叹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54.杜甫在《春望》中写道“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反映出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5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56.《陋室铭》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7.周敦颐的《爱莲说》中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庄重质朴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9.全民阅读工程在某市全面启动之后,机关、学校、机场、车站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千家阅读窗口,那景象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空)
60.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纪昀《河中石兽》)
61.乡居的日子是一钵闪烁的黄金,行云飞鸟是一幅绝美的图画。陶渊明《饮酒》(其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日落鸟还,传达了归隐之悠然。
6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
63.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新事物终将替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65.周敦颐的《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美好品质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6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奇特想象描写雪花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8.翻开厚重的古诗词书卷,驻足就能看见“忧国爱国”的茕茕身影,俯身便能听见“报国建功”的铿锵之音。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确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情感。
6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王湾)
70.《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72.杨绛(1911-2016),我国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她一生简朴,家中不装修,一直是水泥地面,白灰墙壁;她笔耕不辍,著作等身,捐资助学,不求回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75.在《陋室铭》一文中,刘禹锡写出了自己在陋室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之后,又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两句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的心情。
76.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7.《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达的意思相反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8.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迢迢牵牛星》)
79.岑参《白歌送武判官归》中写在中军营里设置酒宴,用有西域特色的管弦乐器齐鸣和响来增掭苍凉悲壮豪气的诗句是: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80.在战争年代,当与亲人消息隔绝,久盼音信不至时,人们常用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诗来表达心声。
8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82.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8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5.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86.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87.家书,蕴含着亲情的温暖,铭刻着战火的记忆,承载着华夏的文明。请写出与“家书”有关的古诗词(连续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8.《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来洁去还洁清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89.陶渊明在《饮酒》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90.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迢迢牵牛星》)
91.面对离别,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吟诵“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眷念之情;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咏叹“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则表达了对归京友人的不舍之意。
9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93.《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9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95.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语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援引古人古迹、古语自慰自勉,机趣横生,意味深长。
96.经典诗词,常以它无声的力量抓住你的心灵: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豪迈者的气魄;陶渊明的“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是归隐者的超然;岑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是送别者的柔情,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奉献者的赞歌……
97.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意蕴丰富,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自然理趣,刘禹锡《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98.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出情景交融的境界,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99.人们常用周敦颐《爱莲说》里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赞美人们洁身自好,超世脱俗,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
100.南京市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校园里汉字学习的热潮,这种景象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请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诗句填空)
10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刘禹锡《陋室铭》)
102.“诗鬼”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03.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描写居住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0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刘禹锡《陋室铭》)
105.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王湾对“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次北固山下》)新旧交替的感悟中。
10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107.陶潲明《饮酒》中表现陶渊明悠然自得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08.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109.壮哉中国,壮在多伟男。虽然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且看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主人公杀敌为国、守卫边疆的豪情斗志;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尽了为国建功,报效君王的雄心壮志;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明了誓死报国的忠心。
110.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111.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春望》中以花、鸟拟人,抒发诗人感时伤别之情的两句诗是:感时花溅泪,眼别鸟惊心。
11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爱莲说》)
113.送别诗有三送:人送、目送、神送,其中“神送”为最高境界。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就是最好的例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之异曲同工。
1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
115.《西江月》中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同: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相间映衬的两句诗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18.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
1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北方边地风狂雪早的句子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12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121.《西江月》诗中,畅谈丰收,欢快之情与自然之景融为一体的诗句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22.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123.《迢迢牵牛星》诗中形象地表现了有情人被分 隔两地,隔河相望,难以相会的痛苦的句子是: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24.《渡荆门送别》中描绘夜间、黄昏时江面上美丽景色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2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借雪中所见烘托送别的惆怅与牵挂。
12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127.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128.纪昀在《河中石兽》中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依靠主观想象而妄下定论的句子是: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29.五月中旬的一个夜晚,西宁突降大雪,清晨当你走出家门,看到绿树枝头挂满的雪花,不由得想起了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30.“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顷刻之间“最美叔叔”、“最美女孩”、“最美教师”,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大美大爱”的龙江精神。(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作答)
13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32.《迢迢牵牛星》表现织女思念牛郎,无心织布,整日以泪洗脸的诗句是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13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4.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描写视野开阔、动感最强的句子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35.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136.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37.“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伯牙善鼓琴》中“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