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司马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司、跌”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词语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2.结合注释,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简约的特点。 3.紧扣重点词句,通过想象画面,感悟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重点】 练习停顿读,读出文言文韵味。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体会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介绍文言文特点 1、出示司马光砸缸的图片,引出司马光的名字。提出复姓。请同学们简单地介绍自己对司马光的了解。引出课文。说说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说明不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司 庭 登 跌 众 弃 持 皆,自由读。 3、师诵读。教师领读。 二.读好停顿,知节奏 1、古文和现代文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停顿上,只有停顿的准确,才能正确理解文章的意思。 第一种划停顿的方法:“群儿戏于庭”的停顿,谁在干什么?在谁的后面画停顿。学生自己默读课文划停顿。 “足跌没水中”连贯的动作后面加停顿。 2、回忆平时理解小古文都有哪些好方法:看插图、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等。 3、同桌讨论理解“光持石击瓮破之”,理解司马光智勇双全的优秀品质。“瓮”借助图片来理解,“迸”借助注释和生活实际理解。 通过出示一套司马光的邮票中的关键词语,让学生再次复现课文中的相关句子。 配乐背诵课文 出示古代智童的故事 介绍《宋史·司马光传》宋史记录宋朝历史,为两千人做传记,其中就有司马光。出示小古文《破瓮救友》让学生读两遍,大胆猜测文中又是一个怎么样的司马光。渗透“读书使人明智”的观点。 2.出示图片孔融让梨和曹冲称象,出示小古文《道边李苦》,让学生自由读,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古代智童的故事。告诉学生“智”,就是每天增加一点知识。 再次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 读《道边李苦》运用看注释的方法,理解大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