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
选择题
(8分)
1.
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没有贯串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的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B.《儒林外史》把王冕的故事作为全书的“楔子”,是以王冕为例,揭示功名利禄对读书人灵魂的毒害,表达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判。
C.《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他将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D.《儒林外史》主要写明清时期读书人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2.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日常书信一般包括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六个部分。
B.《唐雎不辱使命》选自《三国志》,这部书是西汉刘向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
C.《送东阳马生序》是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创作的一篇赠序,旨在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D.《左传》传说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
3.
下列画线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战于长勺?
?
?皆集于此
B.公与之乘?
?
?小大之狱
C.再而衰?
?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D.何以战?
?
?必以信?
4.
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是(?
?

A.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C.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D.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二、
填空题
(10分)
5.
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所识穷乏者得我________
呼尔而之________
(2)所欲有甚生者________
万钟我何加焉_______
(3)二者不可兼________
所识穷乏者我与________
?
6.
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
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2)《儒林外史》第三回回目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真才”指
的是________(人名),“胡屠户行凶”指的是________(事件)。
7.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
(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_______
(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
(4)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
8.
根据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该加点词的成语。
(1)乞人不也________
(2)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之________
(3)则可以辟而有不为也________
(4)所欲有于生者________。
三、
解答题
(20分)
9.
阅读秋瑾的《满江红》,完成问题。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________的典故来说明自己终于冲破家庭牢笼。词中“蛾眉”这里借指________。
(2)“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中的“殊未屑”一词写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
(3)请从写作方法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四句词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
10.
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以:寡人欲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
?
而君五十里之地存者(?
?
?
?

?
?
?
?徒有先生也(?
?
?
?
)?
??君为长者(?
?
?
?

徒:亦免冠跣(?
?
?
?
)?
??以有先生也(?
?
?
?

夫:此庸之怒也(?
?
?
?
)?
??专诸之刺王僚也(?
?
?
?

怒:此庸夫之也,非士之怒也(?
?
?
?
)?
??怀
未发(?
?
?
?
)?
使:秦王人谓安陵君曰(?
?
?
?
)?
??安陵君因唐雎使于秦(?
?
?
?

而:挺剑起(?
?
?
?
)?
??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
?
?

之:而君以五十里地存者(?
?
?
?
)?
??愿终守(?
?
?
?

?
?
?
?夫专诸刺王僚也(?
?
?
?
)?
??长跪而谢曰(?
?
?
?

者:以君为长(?
?
?
?
)?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
?
?
?

然:虽(?
?
?
?
)?
??秦王怫怒(?
?
?
?

四、
文言文阅读
(18分)
1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本文作者是元末明初文学家__________(人名)。
(2)下列画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无从致书以观(得到)
B.不敢稍逾约(超过)
C.礼愈至(周到)
D.负箧曳屣(捧着)
(3)作者家贫却能“遍观群书”的原因是什么?
(4)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
(5)结合作者的求学经历,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谈谈你从本文获得的启示。
?
12.
(甲)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读音的一项是(??)
A.然未勒归无计???而或长一空
B.管悠悠霜满地???倾楫摧
C.宠辱忘???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D.山岳形???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燕然未归无计???勒:雕刻
B.人不,将军白发征夫泪???寐:睡觉。
C.薄暮,虎啸猿啼???冥冥:昏暗。
D.去怀乡???国:国家。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4)《渔家傲·秋思》和《岳阳楼记》文中都有精彩的景物描写,虽为同一作者,但语言表达各有特色,在不同的情感中又都蕴含着家国情怀。请结合选文,完成下表。
文段
景色特点
语言特点
情感
迁客骚人
作者

阴雨晦暗
运用②________(句式),使节奏感强,而不呆板

胸襟旷达
抱负远大
③________
晴朗明丽


①________
质朴凝练
思念家乡?壮志难酬
五、
古诗词鉴赏
(8分)
?
1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醉里”“梦回”写出词人对过去军旅生活的留恋。请结合全词,概括词人回忆了哪些有关军旅生活的场景。
(2)辛弃疾善于化典入词,请从用典的角度赏析“马作的卢飞快”一句。
14.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定风波·罗绮满城春欲暮
????????[北宋]范仲淹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口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
????????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辈无欢绪。
????????(注释)①聊逸豫:偶尔寻一点欢乐;②归时数:由时运注定;③争:怎么;④我辈:我等,我们,一说“我悲”。
(1)这首词在流传的过程中缺了一个字,请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在词中口处,填入你认为最合适的字,并简述理由。
(2)这首词中“功名得丧归时数”一句与《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情感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
六、
现代文阅读
(18分)
1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利胚”师傅老葛
明前茶
①“小时候,家中还没有洗衣机,洗了粗重的床单被罩,母亲都喊孩子们去帮忙绞拧。但她不许我沾手,因为,我要学利胚。”
②三十年前,老葛还是小葛的时候,就深受管束,父母不让他掰手腕玩,不让他帮家里割稻子、扬谷子、捣年糕,不让他做任何有可能扭到手腕,或导致手部震颤的活计,原因就是“你师父说的,孩子的手腕要是不小心吃到力,利胚这一行就不能做了”。
③利胚,是制作薄胎瓷的重要一环。以一只敞口薄胎白瓷碗为例,拉胚师傅做好器型以后,碗还是混沌初开的模样,厚墩墩的,憨态可掬,碗口、碗腰、碗底处都有少许蓄泥,拿在手上有点坠手。而利胚就是把这胚体尽可能地削薄,只留下薄薄的一层胎骨。一只一百克的碗,利胚后只剩不到二十克。在利胚的过程中,器型的风骨开始呈现。清冷孤傲的气韵,并非上品,极品薄胎瓷看上去有一种很柔和的暖,“微微冒汗”。这种毫不孤冷的视觉效果,完全由利胚师傅所赋予的弧线来体现。
④利胚的第一步是磨刀,小葛上到小学六年级,就开始学习磨刀。光这一步就学了两年。利胚用的刀,其实都是用细长的钢条再次淬火,经锻打锉磨而成。这是每位利胚师傅安身立命的吃饭家伙。师父不会把他用熟了的刀给你,因为你使不惯。每个人的手形不一样,利胚的速度不一样,“咬刀”的习惯也不一样。老葛跟我解释说,瓷器的造型和弧线千变万化,所以刀刃的弧度必须跟随器型变化。胚体越修越薄,刀刃越要与泥胚的弧线咬合得天衣无缝,不然,“哧”的一声,你精修了两个钟头的胚体,一秒钟就被修废了。
⑤三十年光阴倏忽过去,小葛变成老葛,跟随他的利胚刀,从二三十把,变成一百多把,板刀、条刀、挽刀、底足刀、外形刀、蝴蝶刀,这些刀就像他的兵器一样,每天都要在手中掂量磨砺。老葛在他的工匠生涯中,养成了习惯:每天都要磨刀,一磨就是一下午。从他吃完午饭开始磨刀,家人就知道,无事不可扰乱他的心神。这三十年,老葛成长为顶尖的利胚师傅,靠的就是高度的自律:他从不喝酒,因为酒精容易使手腕震颤;他从不看情节粗暴的影视剧,怕自己沉溺分神;他也从不在白天工作,因为利胚时需要绝对的心神宁静。
⑥下午把刀磨好,前半夜老葛都在喝茶、读经,看他从西安碑林带回来的碑帖拓片。他并不练习书法,他只是看,捕捉那笔锋的走势,水墨的速度,连笔的弧度。他细细观瞧,即使酷暑天,身上也凉荫荫的没有一滴汗。这样,到了后半夜,他做利胚的心气就养成了——身体微倾,耳朵紧贴在钢条刀具的另一端,靠听走刀的声音判断胎体的厚薄。此时市声已消,灯火渐暗,猫走在瓦楞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刀条擦过泥胎卷起飞扬的细浪,瓷泥特有的涩味钻入鼻孔。老葛已经锻炼出这样的本能——无需盯着泥胎反复观瞧,只要耳听手摸,就能判断胎体的厚薄。听一下刀在泥胎上走的声音,如果是“噗”,说明胎体尚厚;如果是“嘶”,说明开始走薄了,越往后,声音变化越是在毫微之间。
⑦景德镇的薄胎瓷源于宋代影青瓷,那时,这种瓷器就有“滋润透影,薄轻灵巧”之说。明代万历年间,陶瓷大师吴十九创制了一款“卵幕杯”,“薄如鹅卵之幕,莹白可爱”。说的就是吴大师能将茶杯的厚度,利薄到犹如鹅蛋壳里面的那层卵衣。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靠的就是利胚师傅的功夫。
⑧午夜,老葛的左手,一直小心翼翼地托举着泥胎,犹如正托举一个脆弱的婴儿。他在这四个小时中不喝水,不看手机,不上厕所,不交谈。他只是沉浸在自己的节奏和旋律里,如此忘我,直到一气呵成。
⑨利胚成功的喜悦是怎样的?老葛说,形同十二岁那年的春天,在油菜花田里伸出手去,一只蝴蝶停在他的手背上。他失去了欢呼雀跃的本能,只是感受那痒酥酥的幸福。
(选自《人民日报》)
(1)小金同学读了此文,想上网具体了解什么是“利胚”,却发现《百度百科》没有“利胚”这个词条。《百度百科》下有一功能,读者可以自己编辑输入相关词条的解释。请结合本文第③段,代小金对“利胚”作解释。(不超过20字)
(2)根据要求赏析画线句子。
①他从不喝酒,因为酒精容易使手腕震颤;他从不看情节粗暴的影视剧,怕自己沉溺分神;他也从不在白天工作,因为利胚时需要绝对的心神宁静。(句中连用三个“从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②此时市声已消,灯火渐暗,猫走在瓦楞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从描写的角度说说这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3)这篇文章写技艺精妙的“利胚”师傅,为什么只用“小葛”和“老葛”来称呼?
小贴士
小说中人物的称呼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它们或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或寄寓了作者的态度,或暗示了文章的主旨。这些称呼有些是作家们妙手偶得的,有些是他们反复斟酌的,读小说时要用心体会称呼的作用。
(4)这篇文章中,小东读出了“幸福”,小阳读出了“坚持”,你读出了什么?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
16.
倾听草木的呼吸
①烟花三月,没有下扬州,只一路北上,抵达在北京的鲁院,与草木在一起。一个人,走遍院子的每一个角落,安静极了。听得见阳光落地的声音。浴在蓝色的光里,某些无可名状的情绪被洗净,身体与灵魂如水一样清透。
②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
③轻轻踏在大地上,一步一步,踏稳了走,放慢了走。每一棵草木都在春阳中舒缓呼吸。
④小院花欲燃,“燃”不单是梅的艳红,,更是一种奔放热烈的开放姿态。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梅种很多,丰厚梅花、淡丰厚梅花、杏燕梅花、白蝴蝶梅花、垂枝梅、复瓣梅花等等,以前从未见过。梅是贴近女子的花,以梅为名,是梅的幸,也是人的幸。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⑤悄悄靠近一棵玉兰树,看看她,也让她看看我。玉兰花大雅大俗的美,惊艳满树。这是一种古老的花,也是贴近生命气息的花。屈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将玉兰推向春秋。“已向丹霞生浅晕,故将清露作芳尘”,这是玉兰花的幸。玉兰的香是清香,无药味;玉兰的花是柔软的,即使落地,踩上去也不是脆的。捡拾几片落花,摊在手心,默然对视,想听懂她干干净净的语言。她开时极盛,谢时决绝,有一种清绝的孤勇与优雅。唐人言“晨夕目赏白玉兰,暮年老区乃春时”。若女性晨夕赏阅玉兰,嗅其芳香,可人老心童,留驻岁月。其实,这不是歌者妄言,若以本真之心感受,诗吟出来了,春也留驻了。
⑥花树之外,是荷塘水畔的两株垂柳。嫩黄的颜色,已泛出春暖的绿,像正在成长的青少年。每一日都在变化,柳烟、柳色、嫩黄、嫩绿、黄绿,而今,已是蓬蓬勃勃的绿了。它们在水边相依,在水里拥抱,穿树而过的风,是他们亲和的呢喃吗?一边花谢,一处柳绿,一水相依,两样风物。花儿的殷红与嫩柳的青色,水汽一般氤氩,坐在花红柳绿的云气上,仿佛连自己也花红柳绿了。
⑦不伤花谢,不羡柳青,花柳为木,树生盎然,这是朴素真纯的生命风度。小时候盼望长成一棵树,长大才明白。人不能成为树不是因为不能像树一样高大,而是缺失树干净、坚守、温暖的灵魂。所以,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⑧我不是树,但行走草木间,总能看见自己的灵魂,干干净净。我在这世界里渐渐欢喜,散着长发,往深处而去,风不冷,只是远,远得吹不来暖,也带不走寒。这是自然常态,也是人间常态。
⑨还有荷塘和竹林。等着再暖一些,等着夏天来了,荷花会开,竹子也会青。鸟儿也不甘寂寞。它们在你看得见、看不见的地方鸣叫,叫出三月的小欢喜。我懊恼楼太高,树太低,站在窗前,伸长了耳朵,用眼睛聆听。每每被鸟鸣诱惑,离开书桌,雀跃下楼,小院生长在土地上的欢腾立刻包裹了我。夕阳从城市的高楼缝儿洒进来,
院子沐浴在柔和宁静的光里,这光紧紧地包裹着院子的安宁与吉祥,外物难侵。
⑩这是一个相生共荣的院子,花树、鸟鸣、沉默的大师们。这是小院的福气,更是我可以安居在小院的福气。我愿自己也是这里的草木,生长在三月的土地上,每天发出一节一节上拔的声音。哪怕一点点,一点点。
?三月,是春天最后的笙歌。玉兰轻轻地为三月画了一个花朵的句号,又轻轻地带了一下,带出一抹一抹的绿,绿起人间四月天。三月如桃花一样,红灼灼的,缤纷惹人;四月则似青柳,绿葱葱地,教人如何不喜欢?仓促的红尘之外,我与草木在一起,一起呼吸,滋养性灵。时间如舞台,一直在,在或不在的,是我们。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须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
?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
(1)结合文章,说说标题“倾听草木的呼吸”的作用。
(2)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第②段“这个院子,就是一个世界,这么小,也这么大”的含义。
(3)请简要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语句“白玉兰也在燃,花瓣舒展,花香浓烈,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4)文章最后一段“这是三月草木告诉我的语言”,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草木告诉了我们什么。
七、
写作
(40分)
?17.
根据下面的材料、题目及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在90年代即将到来的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冬在中国北京召开的大会上,鲜明地提出迎接未来一个世纪的口号:“学会关心。”父母、老师乃至全社会都关心爱护我们,而我们是否需要学会关心,怎样去学会关心,请你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题目:谈“学会关心”
要求:(1)思想正确,观点明确。(2)结构完整,语句通顺。
【参考答案】
B
B
A
D
5.(1)同“欤”,语气词,动词,给(2)比,对(3)获得,同“德”,感恩、感激
6.
杜少卿,范进,胡屠户一巴掌将听到“中了”后神经错乱疯了的范进打醒,恢复正常。
7.
“辟”通“避”
“辩”通“辨”
“得”通“德”“与”通“欤”
“乡”通“向”
8.
不屑一顾
为非作歹
患难与共
欺人太甚
9.
四面楚歌,女子
“殊未屑”表明作者对贵妇人的生活并不留恋,反倒予以蔑视的心理。
示例1:词人运用“列与烈”两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出自己虽然身为女子不在男儿的行列,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的远大抱负和凌云壮志。
示例2:运用短句,节奏明快,豪迈雄健,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译文:
我在京城小住时日。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我也终如汉之破楚,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其实!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但是我的心。想想平日,常为别人而热,心胸狭窄?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在这莽莽红尘之中?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11.(1)宋濂
(2)D
(3)作者向藏书的人家借书,回来后不辞辛劳地抄书,并且能按时归还书,所以才能“遍观群书”。
(4)以同舍生奢华的生活与自己节衣缩食的艰苦生活作对比,从而表现作者专心致志、以苦为乐的学习态度。
(5)示例:①学习要勤奋刻苦;②对老师要有礼貌,要虚心求教;③要想学有所成,必须克服困难,做到有恒心,有毅力。
12.
(1)A
(2)
D
(3)(1)沙滩上的海鸥,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儿游来游去。
(2)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
(4)①壮阔荒凉(肃杀)②骈散结合③忧国忧民
13.(1)①与部下分享酒食,听悲壮粗犷的军乐,秋日在沙场上检阅军队;②骑快马,拉满弓,在战场上与敌人厮杀。
(2)运用“的卢马”的典故,写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使人联想到将军在战场上意气风发、英勇无畏的形象,既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又抒发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14.(1)示例一:百,理由:前面一句提到去“百花洲”寻花,想必此处百花齐放。示例二:残,理由:“春欲暮”,暮春时节,花欲残。示例
三:桃,理由:后面一句“恍然身入桃源路”提到“桃源”,看到桃花想到世外桃源。
(2)相同:都表达作者淡泊功名,不计较自身得失成败的豁达胸襟。不同:“功名得丧归时数“羡慕归隐生活,认为时运天注定,有
消极避世的情绪;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更多的是忧国忧民,积极进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15.(1)利胚:将刚做好的碗胚塑形,削薄至合适厚度。
(2)①三个“从不”运用反复手法加强语气,强调了老葛的付出,也反映其高度自律和对利胚的热爱,表现了作者对老葛这一利胚艺人的敬佩之情,也解释了他能成为顶尖利胚师傅的原因。
②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夜晚宁静的气氛。并照应上文,烘托了老葛对工作的专一、负责,表现了他可贵的敬业精神。
(3)“小葛”和“老葛”,一方面说明了人物的成长,另一方面暗示了利胚艺人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因而用代号称呼,寄寓了作者对手工艺人敬业态度的赞美,也点明了利胚艺人培养的不容易。
(4)示例:“我”读出了“人生”,我们的人生也和老葛一样,也许一生为追逐一件事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不惜头破血流,但是最后得到成功的果实时,早已没有了年少的欢呼雀跃,只有来自成熟后的我们的那一句淡淡的“真好”,一生虽然在一件事上拼搏奋斗,但是却不后悔。
16.(1)①运用拟人的修辞,表明对草木的关注、欣赏,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②交代文章的写作对象;
③点明写作内容;
④暗示文章的主旨;
⑤引起读者思考和阅读兴趣。(答出三点即可)
(2)“这么小”指的是院子本身的空间小;“这么大”既指这个小院丰富多彩的草木世界,又指小小的草木世界包含着丰富的精神世界,给人丰富的人生启迪。(意近即可)
(3)①“燃”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花瓣舒展和花香浓烈;
②“燃”以动写静,突出白玉兰花开得奔放,落得决绝;
③运用短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
④表达了作者对白玉兰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出三点,意近即可。)
(4)①花人两相映,自然才美,生物才活,人类才安生;
②以本真之心去欣赏草木之美,人就会青春长驻;
③先得学着好好做人,而后,学着做一棵向着阳光的树;
④当生命属于我们时,万不可贪求所欲,肆意挥霍;也无须过分矜持,错失美意。当遵从一心,踏浪而往,纵千山万水,也要抵达。(答出三点,意近即可。)
17.[参考例文]谈“学会关心”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
了关心的社会中,
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了“学会关心”的问题,作为21世纪的接班人,"学会关心”已作为一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关心,是一个人责任感和人性的集中体现。在有着5000年光辉历史的中国,“关心”
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美德被人们弘扬:《三字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融四岁
,能让梨”。一个4岁的孩童就知道将好东西让给老人、父母、兄弟,这实际上就是一
种对长辈、
兄弟的关心。“天下亡,匹夫有责。”这句话就体现了一种责任感,
-种对社会的关心。龚自珍曾经吟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康有为、梁启超也曾本着对国家的关心,进行了有名的“百日维新”。从古至今,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又有多少青年人,关心着自己的国家,参军抗日,渡江作战;建国后的今天,又有多小华侨同胞心系祖国,
重返故....关心,是联系人与社会的纽带,
给朋友的一声问候,给父母的一杯热茶,都会使社会洋溢着温暖;关心,是一种胶合剂,多一
份关心,人与人之间就会多一
份亲密,人与人就会更亲近。在世界跨入21世纪时,我们这些正值青年的人,难道不该学会关心别人吗?时值灾年,我们向灾区捐款捐衣,为了让同龄人都能上学念书,我们拿出了心爱的文具,取出了舍不得花的零用钱。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但有人认为“捐钱、送礼”就是关心,那便错了。这只是关心的一个方面。关心更重要的是发自内心的爱和关怀:当同学生病难受,你去探望,
这是关心;当别人犯了错误,你大胆指出,帮其改正,这是关心;当你主动拾起地上的一-团纸,这是关心;你主动拧紧水龙头,认真进行值日,外出义务劳动,都是你内心萌发的一种关....总之,关心对周围人,对友人,对学校,对社会,对国家都是必不可少的,它给人欣慰,使社会进步,这是人们心灵的语言。关心是一种微妙的爱,是一种责任感,是每个人应具备的品质....让我们学会用真心去关怀每个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