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课后练第三单元检测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9分)[xiān xiǎn] 鲜艳( ) 鲜为人知( ) 新鲜( )[shèng chéng] 乘车( ) 一乘轿子( ) 乘法( )[lǒng lóng] 笼罩( )马笼头( ) 鸟笼( )·········xiānxiǎnxiānchénɡchénɡshènɡlǒnɡlónɡlónɡ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符 号 美 酒记 录保 存放 牧fú hàoměi jiǔfànā mùbǎo cúnjì lù符 号 弓 箭历 史创 举shè jìwěi dàzhì huìchuànɡ jǔlì shǐ智 慧三、选择题。(8分)1.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积累(lěi) 屠(zhě) 苏来厉 税物局B.作(zuò)坊 灵魂(hún) 建社 阅鉴室C.前爪(zhǎo)携(xié)带 画册 咖啡馆D.首都(dū) 拱(ɡǒnɡ)形 异乡 当案馆C2.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精美的图案 详细地记录 B.美丽的水花 悠闲地溜达 C.积累的经验 完整地保存 D.闻名的建筑 热烈的街市D3.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反义词依次是( )。(1)这种设计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2)鲁迅先生说:“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 人的生命。”(3)赵州桥今天看上去依然十分美观。 A.减小 节约 丑陋 B.加重 浪费 标致 C.加重 浪费 丑陋 D.减小 节约 标致C4.填入句子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 )。(1)我国的南海( )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2)这种设计( )减轻了河水对桥的冲击力,( )节省了石料。(3)( )明天天气好,我们( )去东山春游。(4)( )我们的生活富裕了,( )仍然不能铺张浪费。DA.既……又……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B.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 既……又……C.不但……而且…… 既……又…… 虽然……但是…… 如果……就……D.不但……而且…… 既……又…… 如果……就…… 虽然……但是……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7分)1.仿照下面一段话的表达特点写一段话。(3分) 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 ?·······我家里的人,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还有的喜欢弹琴。2.判断下面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打“√”,不是的打“×”。(4分)(1)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 )(2)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 )××(3)照片上的人只有黄豆粒那般大小。 ( )(4)落叶飘飘悠悠,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飞舞。 ( )×√五、课文回顾。(18分)1.古诗宝库。(12分)(1)《清明》的作者是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借问酒家何处有? ”。我知道清明节有 的习俗,还知道我国的传统节日有 节、 节等。杜牧牧童遥指杏花村踏青、扫墓端午中秋(2)王维写的《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诗句 “ , ”成为了千古名句。诗中的“九月九日”是_____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重阳(3)《元日》的作者是宋代的 ,题目中的“元日”指 ,诗中出现的一种酒的名字是“ ”。?王安石正月初一屠苏2.按课文内容填空。(6分)(1) 时代的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 。?(2)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 设计并参与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 多年了,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 ,是我国宝贵的 。?东汉 造纸术李春一千四百智慧和才干历史文化遗产六、口语交际。(4分) 一群游客来赵州桥参观,需要一名导游,请你试着用下面的词语来向游客们介绍赵州桥。世界闻名 雄伟 创举 美观 ? ? ?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它不仅雄伟而且美观,它的桥洞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七、阅读理解。(19分)(一)纸的发明(节选)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1.选文中的“ ”一词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学问高,这样的词语还有: 、 。(3分)?2.帛的优点是 ,缺点是 。(2分)?学富五车 满腹经纶才高八斗轻便价钱太贵3.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做成的书,缺点是什么?(2分) 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4.选文用“学富五车”的典故,说明了( )。(2分) A.书读得越多,越富有。 B.书读得多,装了很多车子,可见用竹片、木片做的书太笨重了。B(二)颐和园的廊和画 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颐和园的长廊向世人充分地展现了中国古代杰出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 这第一绝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如果坐在飞机上看,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着的蝙蝠。为什么要把它建成蝙蝠形呢?因为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面刻蝙蝠的习俗,而蝙蝠倒挂就表示“福到了”。 第二绝是位置绝。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从气候上看,冬天,万寿山挡住了北边的寒风;夏天,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的凉风。因此,夏天天气再热,长廊中也是凉风习习。从环境上看,长廊依山傍水,构成美丽的图画。当人们在长廊里行走时,就会发现,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变化无穷。 长廊的第三绝是结构绝。长廊是斗拱结构,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竟没用一个钉子。这是先辈们留下来的精湛技艺!在273间长廊里,一景一画,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1.根据意思选择相应的词语。(3分)依山傍水 变化无穷 凉风习习(1)指微风从外面徐徐吹进来,给人以凉爽、惬意的感受。 ( )(2)所处的位置靠着山,挨近水,多形容环境优美。 ( )(3)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 )凉风习习依山傍水变化无穷2.文中的“三绝”指的是: 绝、 绝、 绝。 (3分)?3.短文第3、4、5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是 。这三个自然段又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2分)? 结构造型位置先总后分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4.“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的意思是( )。(2分) A.人在长廊里走动,景物也在慢慢移动。 B.人在画面中,和景物一起移动。 C.人在长廊里面走,眼前的景物也随着人的移动而变化。C八、习作。(25分) 你去超市或者菜市场时看到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衣着、动作都有怎样的特点?你是怎么想的?请围绕下面这句话把当时的情景写清楚。 超市(菜市场)里,真是热闹非凡。你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