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朗读诗歌,预习字词,理解诗歌大意。 2.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渴望和平,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做到正确识音、辨字、释义;积累本课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内容,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出塞》)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战争,多么敏感的字眼;战争,人们痛苦的回忆。战争,是残酷的;战争,是沉重的;战争,更是无奈的!这节课,让我们轻吟《出塞》,走进那一段战火纷飞的历史,去感受战争带来的无奈与痛苦吧。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翘舌音“征”,前鼻音“秦”和后鼻音“项”。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秦”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塞”等字时,可以用猜字谜的方式;学习“征”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字谜示例: 赛下贝不见,用土填下面。意为险要地,有它敌胆寒。(谜底:塞) 形近字歌示例: 征:二人同出征,治病须对症。心急来作证,心急直发怔。 催:崔巍剑门关,辉煌又璀璨。历尽摧折后,催生新发展。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塞”的中间三横间距均匀,撇捺伸展。 “秦”的上部三横间距均匀,撇捺舒展。 “征”的“彳”窄长,上撇短下撇长。 “催”的右部“山”扁而上斜,“隹”的四横间距均等。 “醉”的左右等宽,左边宜短,右边宜长。 “杰”的上下宽窄相等,上部“木”盖住“灬”。 “亦”的横长,两点对称。 “雄”的左窄右宽,右部“亻”位置稍高,竖要长。 “项”的左短右长。 (3)归类识字。 形近字归类示例: 正:征(征战)—证(证人)—怔(发怔) 崔:催(催促)—摧(摧毁)—璀(璀璨) 卒:醉(喝醉)—猝(猝死)—碎(破碎) 隹—雄(雄壮)—难(困难)—准(准备) 页:项(项目)—顶(头顶)—顺(顺便) (4)多音字。 还 教 当 (5)重点词语释义。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教:令、使。 凉州词:唐代曲名,起源于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一带。 夜光杯:用美玉制成的杯子,夜间能够发光。这里指极精致的酒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举杯痛饮,却听到马上弹起琵琶的声音,在催人出发了。 沙场:战场。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后来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自杀。 不肯过江东:项羽在与刘邦的斗争中失败,有人劝他东渡长江,再作打算。但他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江,自杀身死。江东:长江在芜湖、南京间作西南、东北流向,古人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为江东。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有感情地朗读《出塞》,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 (1)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呢? 明确:王昌龄(698—757),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2)“出塞”是什么意思? 明确:到边关去守卫边疆。这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诗常用的题目。 (3)用自己的话翻译古诗。 明确: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请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呢? 明确:想象作者希冀“龙城飞将”出现,早日平息战乱,回转家乡,读出对和平的渴望。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诗的第一、二句。 (1)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互文。 (2)这两句诗提到了哪些景物?你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一幅画面? 明确:这两句诗提到了明月、边关,人。我脑海中浮现出将士被迫告别亲人,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边关守卫边疆。 (3)诗人为何要提到明月和边关呢? 明确:大概是守卫边关的将士们白天军务繁忙,到了夜深人静时,面对这苍凉的边关,举头望见那明月,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家乡和亲人来。 (4)诗人为什么在“明月”和“关”前面加上“秦时”和“汉时”两个表明时间的词? 明确:说明边塞的战争经历了很长时间,经历了许多朝代,从未停止。 (5)这两句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了诗人对边关将士们的同情。 2.学习诗的第三、四句。 (1)“龙城飞将”是谁? 明确:汉朝名将李广。 (2)这两句写出了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 明确: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战乱,安定边防。 (3)在这冷清的月色下,望着茫茫的黄沙,耳听着呼呼的风声,边关的诗人和将士们心中会涌起什么怎样的心绪呢? 明确:恨敌人入侵;很想早日打败敌人,与家人团圆;怨朝廷腐败。 3.分析这首诗的中心主旨。 明确:这首诗主要写诗人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体现出了诗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期盼以及对征战将士们的信心。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出塞》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_______。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明确:王昌龄 唐代 边塞诗人 从军行七首 出塞 闺怨 (2)搜集一些边塞诗歌,积累其中的佳句。 明确: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关山月》) 2.总结。 读了《出塞》,我们感受到诗人多么希望朝廷能早日任用像李广这样的良将,多么渴望早日平息战争,使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啊!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人们都有同感啊! 六、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七、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出 塞 第二课时(《凉州词》 《夏日绝句》)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听写词语:边塞 秦朝 征夫 词语 催促 陶醉 杰出 亦然 雄壮 项目 2.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出塞》,短短一首诗却让我们体会到了常年战争带来的苦难与诗人对和平的希望。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凉州词》和《夏日绝句》。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凉州词》,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 (1)什么是“凉州词”? 明确: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呢? 明确:王翰(687—726),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边塞诗人。其诗载于《全唐诗》,仅有14首。 (3)用自己的话翻译古诗。 明确:葡萄美酒倒满了华贵的酒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在沙场上醉倒了请你不要笑话我,古往今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 (4)请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5)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朗读这首诗呢? 明确:带着豪放诙谐、视死如归的旷达和厌战的情怀。 2.有感情地朗读《夏日绝句》,结合生字词释义,思考问题。 (1)大家对这首诗的作者有什么了解呢? 明确: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2)用自己的话翻译古诗。 明确:活着的时候应当作人中的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3)请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明确: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三、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1.学习《凉州词》,思考问题。 (1)“饮”是饮的什么? 明确:“饮”的是酒。 (2)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 明确:听过(没听过)。琵琶声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听了感觉非常急促。 (3)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明确:“葡萄美酒”“夜光杯”。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烦恼?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明确:战士们厌恶战争的悲痛情绪。他们想借酒忘掉战争带来的疾苦及对家乡的思念。 (5)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用原句回答) 明确:没有。因为“欲饮琵琶马上催”。 (6)鉴赏诗的第一、二句。 明确: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第二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7)鉴赏诗的第三、四句。 明确:这两句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表达诗人的悲凉之意,也流露出了对将士的命运的同情之心。 2.学习《夏日绝句》,思考问题。 (1)你是怎样理解“人杰”“鬼雄”的? 明确:“人杰”,人中豪杰;“鬼雄”,鬼中的英雄。 (2)诗人此时此刻想表达出一种什么情感? 明确:诗人此时此刻想表达出这份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 (3)赏析诗的第一、二句。 明确:这两句诗诗人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4)从哪两句诗看出诗人怀念项羽? 明确: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那从哪一个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明确:从“思”字可以看出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6)诗人为什么如此怀念项羽呢?谁能向我们介绍一下项羽这个人物? 明确: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这种宁死也不屈的精神怎么不叫诗人深深地怀念呢? (7)赏析诗的第三、四句。 明确:这两句诗写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旗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 (8)试分析这首诗的中心主旨。 明确:诗人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四、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1.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内容。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凉州词》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边塞诗人。 明确:王翰 唐代 (2)《夏日绝句》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明确:李清照 宋代 婉约 2.总结。 我们欣赏古人,我们佩服古人,我们会把他们传承下来的爱国热情继续加温,让崛起的中国更加强大。 五、练习设计,巩固提升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知识构架 凉州词 夏日绝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