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名篇名句默写专题益阳期末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诗经?氓》中写女子与男子,少时多欢聚,“ ”;而当年的海誓山盟,现在却“ ”。(2)苏轼《赤壁赋》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时写战船连接千里,接下来又写“ ”;同时也写到了曹操的英雄形象,临江洒洒,“ ”。(3)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规定“受上赏”的条件是“ ”,而“受中赏”的条件“ ”。郴州一检(三)名句名篇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本题共6分,每空1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 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3)《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句子是“?????????,???????????”。?16.(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新邵县期末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写出自己身居闹市而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只要“____________”,就能有让听的人听得特别清楚的效果;只要借助船只,不会游水,也“____________”。(3)《逍遥游》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____________”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还用朝菌不懂得月初到月底和“____________”的例子来说明“小年”。【答案】 (1). 问君何能尔 (2). 心远地自偏 (3). 顺风而呼 (4). 而绝江河 (5).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6). 蟪蛄不知春秋【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偏、抟、蟪蛄。【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岳阳一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深刻地揭示出饱经磨难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意义。(2)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穿荷叶荷花制作的衣服来表明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志向。(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16.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长郡中学月考六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 ”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 ”,喟叹终日。(2)《孔雀东南乜》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 , ”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3)《赤壁赋》中客人解决了思想问题,于是同苏轼“ , ”,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16.(1)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2)尔卜尔筮体无咎言(3)相与枕藉乎舟中 不知东方之既白雅礼中学月考六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l)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作者内心踌躇的原因是“ , ”。(2)李白《蜀道难》中描绘了蜀道山高路险,“ , ”两句从听觉上带给人强烈的震撼。(3)苏轼《赤壁赋》中客人演奏的箫乐非常悲哀.他发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难以解决,希望像明月一样永恒,但事实是“ ”,因此只好“ 。’’16.(1)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雅礼中学月考五试卷(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的赫赫战功的两句是: , 。(2)《爱莲说》中作者借莲花对君子大加赞美,用” ”来赞美君子美德远播,用“ ”来赞美君子可敬而不可侮慢。(3)《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求学时“苦中有乐”的句子是: , 。16.(1)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香远益清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以巾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衡阳八中月考3(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蜀道难》中用鸟兽愁难虚写衬托蜀道雄奇险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回环曲折表达了诗人自己的痛苦惆怅,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答案】 (1).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4). 猿猱欲度愁攀援 (5). 此情可待成追忆 (6). 只是当时已惘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忧、尚、猿猱、度、攀援、惘然。【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