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古代散文与诗歌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语文选修】古代散文与诗歌欣赏《梦游天姥吟留别》课件(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这样评价他:
梦游天姥吟留别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成诵,积累知识。
2.能力目标:鉴赏意境,提高能力。
3.情感目标:丰富情感,体味人生。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素有“诗仙”之称,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25岁始在各地漫游,结交名流,希望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实现“济苍生”“安社稷”的抱负。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诗歌名句:
天生我材必有用,  
 
《将进酒》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仰天大笑出门去,
《南陵别儿童入京》
,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宫女如花满春殿,
《越中览古》
千金散尽还复来。
长风破浪会有时
随君直到夜郎西。
我辈岂是蓬蒿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
只今惟有鹧鸪飞。
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奉诏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能够施展才能,有所作为,
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受到排挤,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离开长安后,与杜甫、高适游山东,在兖(Yǎn)州话别,准备南游吴越,临行作本诗,借以表白心情。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
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
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
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对自由的神仙世界的追求。
瀛洲
天姥
剡溪
渌水
脚著
谢公屐
倚石
澹澹
石扉
訇然

魂悸
长嗟
觉时
读准字音
yínɡ

shàn

zhuó


dàn
fēi
hōnɡ
luán

jiē
jué
文体知识
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言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本诗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
写作思路
请找出诗歌中关键性的过渡性语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一、
吟咏诗韵,
整体感知
请找出本诗的过渡句。
由现实转入梦境:
“我欲因之梦吴越”。
由梦境转入现实: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一、梦游之
由——
叙述
二、梦游之
景——
描写
三、梦游之
叹——
议论、抒情
意境赏析

诗歌记述了哪些事?

描写了哪些意象?

意境有何特点?

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在赏析中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天姥山
向天横-苍天
拔五岳-五岳
掩赤城-赤城
倾天台-天台
雄奇高大壮丽
联想、夸张、
对比、以虚衬实
寄托了作者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
“瀛洲”
用神山陪衬,表现天姥山的神奇色彩。
二:入梦之由是什么?
第一段
两组对比(入梦之由)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对比、夸张、衬托、以虚衬实
峻拔雄伟
热情向往
天姥
天台
瀛洲
感情:
手法:
意境:
第二自然段描绘了几幅图景?
并用1-2个词概括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要求:(先听录音思考2分钟,再交流讨论3分钟)
三: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月下
之景
日升
之景
明净
清幽
壮美
雄奇
黄昏
之景
夜晚
之景
神奇壮丽绚烂辉煌
离奇
险怪
兴奋
轻松愉快
陶醉
乐而忘返
向往自由
追求乐土
迷惘
困惑
第二段第一层(山脚)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飞到哪儿?
送到哪儿?
那儿有什么?
意境:
感情:
清丽幽静
心驰神往
湖月
剡溪
猿啼
第二段第二层(山腰)
所穿所登
所见所闻
所迷所惑
意境:
感情:
壮美雄奇
流连忘返
所惊所险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第二段第三层(洞天仙境)
洞天雷
洞天门
洞天境
洞天仙
:列缺霹雳
:洞天石扉
霓衣风马
虎瑟鸾车
麻列纷下
日月照
金银台
洞天仙境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意境:
感情:
神奇壮丽
追求向往
蓄势:
第二段第四层(恍然一梦)
魂归枕席
魂魄动
起长嗟
惟枕席
失烟霞
感情:
失望痛苦
忽….
恍….
惟….
失….
四: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主旨?
(五分钟讨论,分组回答)
第三段(蔑视权贵)
点什么题——别君
追求什么——须行
厌恶什么——安能
感情:
手法:
蔑视权贵
直抒胸臆
(1)
追寻美好、及时行乐。通过梦,他及时苏醒,与过去的生活彻底决裂,不事权贵,回归山水之间,追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精神境界。
(2)蔑视权贵、旷达乐观。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表达向往自由乐土之情。写梦中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极端丑恶,写对梦中仙境的向往正是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憎恶。
上李邕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五:拓展延伸
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