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初中学段 语文学科 九年级九上第四单元知识建构 九上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是小说。他们都写了少年时代的经历,这些人生经历与体验,让一个人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推动自我成长。这些文章艺术技巧精湛,思想内涵深刻,通过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感知叙事手法,加深对小说内涵的理解。 本单元在教材中的位置课题 特点 深度 《故乡》 对比、插叙,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 作者对旧中国及其人民命运的无限关切与深沉思索 《我的叔叔于勒》 对比、插叙、悬念和叙述的视角 揭示残酷的社会现实 《孤独之旅》 散文化的小说和心理描写 心灵成长,自我觉醒 阴晦 鄙夷 嗤笑 难堪 惘然 恣睢 拮据 栈桥 牡蛎 褴褛 阔绰 嘟囔 糟蹋 别墅 煞白 眺望 瓦楞 猹 弶 秕谷 窜 獾猪 颧骨 潮汛 huìb?chīkānw?ngzì suījūzhànmǔlánchuòdū nangtàshùshàtiàoléngchájiàngb?cuànhuānquánxùn单元基础知识之字音愕然 应酬 毡帽 瑟缩 规矩 折本 撩逗 炊烟 掺杂 èyìngzhānsèjushéliáochuīchān单元基础知识之字音 船篷 萧索 影像 祭祀 伶俐 障壁 世面 惘然 隔膜 女婿 端详 恭维 胡茬 家底 觅食 嬉闹 空旷 乖巧 驱除 镰刀 温顺 重叠 蓬松 暴风雨 十拿九稳 郑重其事 与日俱增 置之不理 歇斯底里 单元基础知识之字形单元基础知识之文学常识《故乡》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鲁迅,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草房子》,作者曹文轩。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细米》等。曹文轩曾获国际安徒生奖。小说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单元目标1.梳理小说情节。2.分析人物形象。3.初步感知小说的艺术写作。4.感受小说展示的人生经验,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获得自我成长的教育。 “ 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但要我记起他的美丽,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仿佛也就如此。于是我自己解释说: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这只是我自己心情的改变罢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记叙议论抒情相互渗透,紧密结合,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也加深了我们对小说的理解。“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小说结尾处的议论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于勒败光家产被送去美洲——去美洲后成为有钱人,写来信件,成为被期待的对象——生意失败,沦为流浪汉——家人发现真相,避之唯恐不及期待于勒(开端)——插叙于勒的过去和全家期待他归来的原因(铺垫)——船上发现于勒(发展)——得知于勒变成破产成了穷光蛋,幻想破灭(高潮)——躲避于勒(结局)丰富了文章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后文进行了铺垫。一、梳理小说情节期待于勒(开端)——插叙于勒的过去和全家期待他归来的原因(铺垫)——船上发现于勒(发展)——得知于勒变成破产成了穷光蛋,幻想破灭(高潮)——躲避于勒(结局)从于勒形象的变化这一角度梳理:去非洲前:败家子——去美洲后“有钱人”——真想揭穿:穷苦的水手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这一角度梳理:听到于勒发财,一家人盼望他早日归来——发现于勒成为又老又穷的水手,又急又气,弃他而去0102对比的使用更好的突出了小说的主题。环境描写有烘托气氛渲染心情二、赏析环境描写【例1】我们上了轮船 ,离开栈桥 ,在 一片平 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的海上驶向远处。【例2】我们面前 ,天边远处仿佛有一 片紫色的阴影 ,从海里钻出来。环境描写可烘托渲染环境描写有烘托气氛渲染心情【例1】“觅食之后,忽然有了兴致,就朝着这片天空叫上几声。”【例2】“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例3】“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的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只芦苇被风折断的咔嚓声。”环境描写,既是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因素,也象征性地展现了小说的思想主题。【例1】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 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 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 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 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 【例2】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 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 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 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 碧绿的西瓜。 环境描写有烘托气氛渲染心情环境描写当中的对比有突出主题的作用三、分析人物形象(一)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1)“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2)“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分明地叫道:‘老爷!……’”(3)我父亲突然好像不安起来,他向旁边走了几步,瞪着眼看了看,挤在卖牡蛎的身边的女儿女婿就赶紧向我们走来,他的脸色十分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二)抓住对比,分析人物形象【例1】少年闰土:“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手捏一柄钢叉狠狠向一匹猹刺去。”【例2】中年闰土:“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 顶 破毡 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例1】父亲: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例2】母亲: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例3】若瑟夫: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例1】“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例2】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例3】他惊喜的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人生的长河中,无论是豆蔻年华,还是耄耋之年,成长,都将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就像一片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奋力舒展开来,成长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成长,要体验,要感受,要承担……万般滋味,只有在成长的荆棘路上才能真正感悟。谢谢!九上第四单元拓展阅读雨伞?莫泊桑 倭雷依太太是个节俭的妇人。她是知道一个铜子儿的价值的,并且为了累积零钱她有着一肚子的严格原则。她的女佣人从那些经手采买的食品上面刮点儿油水无疑地要费着大事;她丈夫倭雷依先生也要费尽极端的困难,才能在皮夹子里留点儿零花钱。然而他们家境却是很宽裕的,并且没有儿女。不过倭雷依太太看见那些白的小银元一个一个从她家里走出去就感受一种真切的痛苦。那简直是她心上的一条伤口,所以每逢她应该花一笔略为可观的钱,即令是断不可少的,她总有一两夜睡不安稳。 倭雷依不住地向他的妻子说道:“你手笔应该放宽大一些,既然我们永远吃不完我们的进款。” 她答道:“未来的意外,谁也不知道。多留几文总比少留好些。” 那是一个四十来岁的矮妇人,爱活动,爱清洁,面上略带皱纹,并且时常要生气。 她丈夫因为她使他忍受的种种节约时时觉得不平。其中的某一些特别使他感到痛苦,因为那都是伤了他的自尊心的。他是陆军部的一个主任科员,一径待在部里不走开,而原因不过是服从他妻子的命令,借此增加家里那些用不完的年金收入。 然而两年以来,他永远提着那柄打满了补丁的雨伞使得同事们发笑。他终于被他们的轻嘴薄舌恼昏了,只得强迫他妻子替他买一柄新的。她替他买了一柄八个半金法郎的雨伞,那是某家大百货商店做广告的货品。部里同事们看见那是成千成万扔在巴黎市内无人过问的东西,因此又来重新另开玩笑,倭雷依先生只好忍着一肚皮闷气痛苦的熬着。那柄伞简直毫不经用。不到三个月就成了废物,在他的部里,大家都把这件事当成笑料。有人并且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歌,从早到晚,从那座大建筑物的楼上到楼下,大家都听见有人唱着。 倭雷依气极了,吩咐他妻子买一柄价值二十金法郎的薄绸子的新伞,并且要她带了发票回来做证明。 她却买了一柄十八个金法郎的,愤愤地红着面孔交给她的丈夫,一面说道: “你有了这柄,至少要用五年。” 扬扬得意的倭雷依在办公室里真正挽回了面子。 到了他夜间回家的时候,他妻子用一种放心不下的眼光瞧着雨伞向他说道:“你不应该把橡皮圈箍在上面,那是要勒断丝经的。这应该由你自己留心照顾,因为我不能够不到几天再买一柄新的给你。” 她拿着新伞把橡皮圈捋开,把伞衣摇散。但是她又吃惊了。在伞衣上发现了一个鹅眼大小的圆洞,那是一个被雪茄烟烧出来的焦痕! 她喃喃地念道:“那上头是什么?” 她丈夫没有回过头来安然答道:“谁呀,什么东西?你说什么?” 现在,怒气塞住了她的嗓子,她简直说不出话了:“你……你……你烧焦了……你的……你的雨伞。你……你……你真发痴了!你想把大家弄得倾家荡产!” 他自己觉得面色发青了,转过身子向她问:“你说什么?” “我说你烧焦了你的雨伞,瞧吧!” 她如同要和他相打一般扑到他跟前,激烈地把那个圆圆的小小焦痕放在他的鼻子下面。瞧见那个焦痕,他不免呆住了,吞吞吐吐说道:“这……这……这是什么?我不知道!我什么也没有做,我向你发誓。我不知道这柄雨伞是怎么搞的一回事!” 她现在嚷起来了:“我猜着你在部里,一定拿着这柄伞玩耍,你做了变戏法的,你打开了给他们看。” 他答道:“我只撑开了一回,教他们看看这柄伞真漂亮。就是这样。我向你发誓。” 但是她气得跳起来了,向他狠狠地大闹了一场,使那些爱和平的男子觉得家庭比弹丸如雨的战场还可怕一些。她量了大小,在旧雨伞上割了一块颜色不同的旧绸子补上去;第二天倭雷依委屈地拿着这件经过修理的雨具出门了。到了部里,他就把它搁在柜子里,心里把它当做可怕的回忆一样不大惦记它了。 但是,他在傍晚时候回到家里,他的妻子便双手接住雨伞撑开来看,她发现伞已损坏得不可收拾,气得嗓子都噎住了。雨伞上穿了无数的小孔,那明明是烧成的,仿佛有人把烟斗里没有熄灭的灰倒在上面一样。东西是断送了,断送到不可救药的地步。她一言不发地检查着,真气得一个字也吐不出。他也一样,他检查着损坏的情况,他发愣了,吓糊涂了,狼狈不堪了。 两人互相瞧着,他只好低着眼睛,随后,她把那件破玩意掷到他的脸上,她的嗓子从愤不可遏之中恢复过来,她高声喊道:“哈!短命鬼!短命鬼!你特意这样做!真得让你看看我的厉害!你将来再也得不着这东西……” 于是一出闹剧重新开幕了。暴风雨似地演了一个钟头以后,他终于能够解释了。他发誓说他一点也不知道,说这件事只能是由于恶意或者报复而来。门上铃子一响可把他救出来了。原来那是一个到他们家里吃夜饭的朋友。倭雷依太太把情况告诉了那个朋友。至于再买新伞,那算是拉倒了,她的丈夫再也不会有伞好用。 那个朋友对她讲道理:“那么,太太,他的衣裳岂不断送了,衣裳当然比雨伞更值钱。”那个矮小妇人依然是气愤愤的,她说道:“那么他只准用厨房里用的雨伞,我没有新绸伞给他。”听见这种意思,倭雷依生气了,他说:“那么我就辞职,我!我是决不肯拿着厨子的雨伞到部里去的。”那位朋友接着说:“拿这个去换一块伞面吧,那并不很贵。”倭雷依太太依然是忿忿不平的。她喃喃地说:“至少也要八个金法郎才能换面子。八个加从前十八个一共是二十六个!花二十六个金法郎买一柄雨伞,真是发痴!是胡闹。”那位朋友是一个可怜的小资产阶级,忽然得着一种灵感,他说道:“教您的保险公司赔偿吧。只要这损害是在您家里发生的,公司应当赔偿烧了的东西。” 听到这种主意,矮小妇人的怒气完全平息了,她思索了一分钟,就向丈夫说道:“明天,你在到部以前,先到慈爱保险公司教他们验明这柄雨伞的情况,再要求赔偿。” 倭雷依跳起来说道:“算什么话,我这一辈子也不敢去!那十八个金法郎是丢定了的。没有什么可说。我们不会因为这就送了命的。” 第二天,他携着手杖出门了。幸而天气晴朗。 倭雷依太太独自坐在家里,对于十八个金法郎的损失依然无法自慰。她把雨伞搁在饭厅的桌上,自己从四面瞧了一周,却得不到一个解决的方法。保险赔偿的念头时时刻刻回到她的心上来,不过,保险公司那些接待顾客的先生们的嘲笑意味的眼色,也是她不愿意去领受的,因为她一到社会上总感到畏怯,所以在必须和陌生人谈话的时候,她一出场就弄得手足失措,她脸上可以毫无来由地红起来。 然而这十八个金法郎的损失使她肉痛得像是被人割了一刀。她不想再去转念头了,不过这损失却始终沉痛地锤着她,怎样办呢?光阴一小时一小时地过去了,她简直打不定主意。随后忽然如同懦夫变成了勇士似地,她得着她的解决方法了。“我一定去,去了再说!”不过应当在雨伞上花点功夫,使它所遭的灾害更为严重一点,那么她所提的主张才容易得到支持。于是她从壁炉台子上取了一根火柴,在伞骨之间把伞面烧去手掌大小那么几块;然后仔仔细细地把剩下的绸伞面卷起再用橡皮圈箍住,自己披上围巾,戴上帽子,提起快步走下楼来,向着保险公司所在的黎伏力街走。 不过她越是走得和公司相近。她的脚步越发慢下来。自己怎样去说?旁人怎样来回答她?她在黎伏力街注意房屋门牌的号数了。和她相距还有二十八家。很好呀!她可以思索。她越走越慢了,突然发起抖来。原来她走到公司门前了,门上金晃晃的几个字标着:“慈爱火险有限公司。”已经走到了,好快!她停了一会,又发愁又惭愧,走过去,又走回来,随后又走过去,走回来。她终于暗自默想:“然而我应该进去。早到一点总比迟到一点好些。” 不过走进那栋房子里的时候,她发现自己的心正跳着。她走到了一个宽大的厅子里了,厅子的周围有许多窗口,每个窗口里面只看见有一个人露着脑袋,身材以及其他部分都被一道格子墙遮住了。一位先生手里拿着许多纸片在厅子里经过。她停住脚步向他羞怯怯地低声问道:“对不起,先生,哪儿是顾客要求赔偿烧毁了物件的地方,您能够告诉我吗?” 他大声回答:“在二楼靠左首,损失科。”损失这二字,更使她害羞了,她很想逃走,预备什么话也不说,甘愿牺牲那十八个金法郎。但是想到这个数目,她心上的勇气又上来了一点,她上楼了,一面喘着气,走一步停一下。 在二楼上,她瞧见了一张门,她叩门了。里面有人清朗地喊着:“请进来。”她进去了,看见那间大的屋子中间,有三位气概庄严身挂勋表的先生站着说话。其中有一位向她问:“您有什么要求,太太?”她找不着她的字眼了,吞吞吐吐地说道:“我来……我来……为的是……一件火灾的损失。”那位先生恭恭敬敬指着一个位子请她坐下一面说道:“请您费心坐一会儿,我立刻和您谈话。”他依然转身向着那两位先生继续谈话了,他说:“先生们,超出四十万金法郎以上的数目,本公司自信对于二位是不受约束的。我们不能承认您二位这种追还原数的要求,使我们格外多付十万。并且估价……”那二人中间有一个把他止住说道:“这就够了,先生,法院将来会作决定。我们此时只有告辞吧。”于是他们恭恭敬敬行了几次礼便都出去了。 唉,倘若她敢于和他们一同出去,她便会那么做了,什么都放弃就此跑了!但是她能够那么做吗?那位先生走近前来鞠躬问道:“贵干是什么,太太?”她困难地支支吾吾说道:“我来是为了……为了这个。” 那位经理用一种天真的诧异神态,低头望着她举给他看的那件东西。 她用一只发抖的手试着捋开橡皮圈。费了好些劲儿才达到了目的,于是连忙撑开了那副只剩下残破面子的雨伞残骸。 经理恻然说道:“我觉得这东西损坏得不轻。”她迟疑地高声说道:这东西送掉我二十个金法郎。”他吃惊了,说道:“真的!要这么多?”“是的,这东西以前是很好的。现在我想请您检查它的情况。”“很清楚,我看得到。很清楚。但是我不知道这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 她不放心了,以为这公司不肯赔偿这种小东西,于是说道:“但是……这柄伞被火烧了……”经理并不否认“我看得很清楚。”她张着嘴发呆,不知道如何说下去,随后,忽然明白自己忘了把来意说清楚,于是连忙说道:“我是倭雷依太太,我们在慈爱公司保了火险,现在我是为了要求赔偿损失来的。”她害怕旁人干脆地拒绝她,又连忙添上一句:“我只要求您为我补上一个新伞面。”这可把经理窘了,说道:“但是……太太,我们不是卖雨伞的商人。我们不能亲自担负这类的修理事情。”这个矮小的妇人觉得自己的事有着落了。自然应该奋斗。她可以奋斗了!她没有恐惧心了。她说道:“我只要求修理的费用。我自己能够去办。”经理先生好像有点糊涂了,说道:“真的,太太,这真不算多。不过旁人从来不向我们要求赔偿这样轻微的灾害损失。我们现在断不能够照付,请您想想吧,譬如手帕、手套、扫帚,破鞋子,一切小的东西,那都是每日逃不了火灾的损失的。” 她面红了,觉得满身都是怒气了,说道:“先生,不过去年十二月,因为烟囱走火,我们至少损失五百金法郎,倭雷依先生一点儿没有要求赔偿,今天公司赔偿我的雨伞是应该的。”经理猜到她是说谎,就带着微笑说道:“你可以老实说哟,太太,倭雷依先生对于五百金法郎的损失一点儿也不要求赔偿,现在为了修理雨伞的五六个法郎,倒反来要求,这是很可怪的事。”她一点也不惊慌地答道:“请您见谅,先生,五百金法郎的损失,是属于倭雷依先生的钱袋里的,至于这十八个的损失,是属于倭雷依太太名下的。这不是一码事。” 经理看见他既然推不开这个妇人,并且徒然耗去时间,于是用退让的神情问道:“请您把怎样成灾的情形说给我听。”她觉得胜利在望,便开始叙述起来:“请听吧,先生,我有一只搁雨伞和手棍的铜架子放在大门旁边。某天我回家的时候就把这柄伞搁在架子里。我应该告诉您,架子上部有一块板子是做安置蜡烛火柴用的。我伸手取了三四根火柴。拿一根一划,谁知它断了;我再划第二根,立刻燃了,却又立刻灭了。再划第三根,谁知也是一样。”她说到这里,经理用一句俏皮话打断了她的叙述:“那果真都是政府制造的火柴吗?”她不懂这个意思,依然继续叙述:“那是很可能的。我每次都是划到了第四根才划出火去点燃蜡烛,随后我进房预备睡觉。但是刻把钟以后,我觉得有点烧焦了东西的味儿。我素来是害怕火烛的。唉!倘若我们偶然出了一个乱子,那不可能是我的过错!尤其自从遇见我刚才告诉您的那次烟囱走火以后,一直没有见过它。我所以立时起床走到外面去找,我像猎犬一样向四处嗅着,终于看见这雨伞烧着了。那大约是因为掉了一根火柴进去的原故。现在你看见它被火烧成什么样子了……” 经理已经打定了主意,问道:“这种损失,你估计要多少钱?”她不敢确定数目,待着没有说话。后来她装着大度地说道:“请您教人修理吧。我再到您手中来取。”他拒绝了:“不成,太太,我不能照办。您要求多少,请您告诉我吧。”“但是……我觉得……这样吧,先生,我不能赚您的钱,我们去试一下。我把这雨伞拿到一家伞铺子里,教他们配一个又好又结实的绸伞面,以后再拿发票向您取款。这可成?”“很好,太太,就这么说妥了。我写一张通知出纳科付款的条子给您,那里有人偿还您的用费。” 于是他写了一张片子交给倭雷依太太,她伸手接了它,道了谢,害怕经理变卦就匆匆走出来了。她现在欢欢喜喜地在街上走着去寻一家气象与众不同的雨伞店。等到寻得了一家华美的铺子,她就走进去用一道安安稳稳的声音说道:“这是一柄要换绸面的雨伞,要顶好的伞面。请您拿最好的装上去。我决不在乎价钱。”项链莫泊桑一世上有这样一些女子,面庞儿好,丰韵也好,但被造化安排错了,生长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里。她便是其中的一个。她没有陪嫁财产,没有可以指望得到的遗产,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一个有钱有地位的男子来结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她只好任人把她嫁给了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她没钱打扮,因此很朴素;但是心里非常痛苦,犹如贵族下嫁的情形;这是因为女子原就没有什么一定的阶层或种族,她们的美丽、她们的娇艳、她们的丰韵就可以作为她们的出身和门第。她们中间所以有等级之分仅仅是靠了她们天生的聪明、审美的本能和脑筋的灵活,这些东西就可以使百姓家的姑娘和最高贵的命妇并驾齐驱。她总觉得自己生来是为享受各种讲究豪华生活的,因而无休止地感到痛苦。住室是那样简陋,壁上毫无装饰,椅凳是那么破旧,衣衫是那么丑陋,她看了都非常痛苦。这些情形,如果不是她而是她那个阶层的另一个妇人的话,可能连理会都没有理会到,但给她的痛苦却很大并且使她气愤填胸。她看了那个替她料理家务的布列塔尼省的小女人,心中便会产生许多忧伤的感慨和想入非非的幻想。她会想到四壁蒙着东方绸、青铜高脚灯照着、静悄悄的接待室;她会想到接待室里两个穿短裤长袜的高大男仆如何被暖气管闷人的热度催起了睡意,在宽大的靠背椅里昏然睡去。她会想到四壁蒙着古老丝绸的大客厅,上面陈设着珍贵古玩的精致家具和那些精致小巧、香气扑鼻的内客厅,那是专为午后五点钟跟最亲密的男友娓娓清谈的地方,那些朋友当然都是所有的妇人垂涎不已、渴盼青睐、多方拉拢的知名之士。每逢她坐到那张三天未洗桌布的圆桌旁去吃饭,对面坐着的丈夫揭开盆盖,心满意足地表示:“啊!多么好吃的炖肉!世上哪有比这更好的东西”的时候,她便想到那些精美的筵席、发亮的银餐具和挂在四壁的壁毯,上面织着古代人物和仙境森林中的异鸟珍禽;她也想到那些盛在名贵盘碟里的佳肴;她也想到一边吃着粉红色的妒鱼肉或松鸡的翅膀,一边带着莫测高深的微笑听着男友低诉绵绵情话的情境。她没有漂亮的衣衫,没有珠宝首饰,总之什么也没有。而她呢,爱的却偏偏就是这些;她觉得自己生来就是为享受这些东西的。她最希望的是能够讨男子们的喜欢,惹女人们的欣羡,风流动人,到处受欢迎。她有一个有钱的女友,那是学校读书时的同学,现在呢,她再也不愿去看望她了,因为每次回来她总感到非常痛苦。她会伤心、懊悔、绝望、痛苦得哭好几天。 二可是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回家的时候手里拿着一个大信封,满脸得意之色。“拿去吧!”他说,“这是专为你预备的一样东西。”她赶忙拆开了信封,从里面抽出一张请帖,上边印着:兹订于一月十八日(星期一)在本部大厦举行晚会,敬请准时莅临,此致罗瓦赛尔先生夫人教育部部长乔治·朗蓬诺暨夫人谨订她并没有像她丈夫所希望的那样欢天喜地,反而赌气把请帖往桌上一丢,咕哝着说:“我要这个干什么?你替我想想。”“可是,我的亲爱的,我原以为你会很高兴的。你从来也不出门做客,这可是一个机会,并且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我好不容易才弄到这张请帖。大家都想要,很难得到,一般是不大肯给小职员的。在那儿你可以看见所有那些官方人士。”她眼中冒着怒火瞪着他,最后不耐烦地说:“你可叫我穿什么到那儿去呢?”这个,他却从未想到;他于是吞吞吐吐地说:“你上戏园穿的那件衣服呢?照我看,那件好像就很不错”他说不下去了,他看见妻子已经在哭了,他又是惊奇又是慌张。两大滴眼泪从他妻子的眼角慢慢地向嘴角流下来;他结结巴巴地问:“你怎么啦?你怎么啦?”她使了一个狠劲儿把苦痛压了下去,然后一面擦着眼泪沾湿的两颊,一面用一种平静的语调说:“什么事也没有。不过我既没有衣饰,当然不能去赴会。有哪位同事的太太能比我有更好的衣衫,你就把请帖送给他吧。”他感到很窘,于是说道:“玛蒂尔德,咱们来商量一下。一套过得去的衣服,一套在别的机会还可以穿的、十分简单的衣服得用多少钱?”她想了几秒钟,心里盘算了一下钱数,同时也考虑到提出怎样一个数目才不致当场遭到这个俭朴的科员的拒绝,也不致把他吓得叫出来。她终于吞吞吐吐地说了:“我也说不上到底要多少钱;不过有四百法郎,大概也就可以办下来了。”他脸色有点发白,因为他正巧积攒下这样一笔款子打算买一支枪,夏天好和几个朋友一道打猎作乐,星期日到南泰尔平原去打云雀。不过他还是这样说了:“好吧。我就给你四百法郎。可是你得好好想法子做件漂漂亮亮的衣服。”三晚会的日子快到了,罗瓦赛尔太太却好像很伤心,很不安,很忧虑。她的衣服可是已经齐备了。有一天晚上她的丈夫问她:“你怎么啦?三天以来你的脾气一直是这么古怪。”“我心烦,我既没有首饰,也没有珠宝,身上任什么也戴不出来,实在是太寒伧了。我简直不想参加这次晚会了。”他说:“你可以戴几朵鲜花呀。在这个季节里,这是很漂亮的。花上十个法郎,你就可以有两三朵十分好看的玫瑰花。”这个办法一点也没有把她说服。“不行。在那些阔太太中间,显出一副穷酸相,再没有比这更丢脸的了。”她的丈夫突然喊了起来:“你可真算是糊涂!为什么不去找你的朋友福雷斯蒂埃太太,跟她借几样首饰呢?拿你跟她的交情来说,是可以开口的。”她高兴地叫了起来:“这倒是真的。我竞一点儿也没想到。”第二天她就到她朋友家里,把自己的苦恼讲给她听。福雷斯蒂埃太太立刻走到她的带镜子的大立柜跟前,取出一个大首饰箱,拿过来打开之后,便对罗瓦赛尔太太说:“挑吧!亲爱的。”她首先看见的是几只手镯,再便是一串珍珠项链,一个威尼斯制的镶嵌珠宝的金十字架,做工极其精细。她戴了这些首饰对着镜子左试右试,犹豫不定,舍不得摘下来还给主人。她嘴里还老是问:“你再没有别的了?”“有啊。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你都喜欢什么”她突然在一个黑缎子的盒里发现一串非常美丽的钻石项链;一种过分强烈的欲望使她的心都跳了。她拿起它的时候手也直哆嗦。她把它戴在颈子上,衣服在外面,对着镜中的自己看得出了神。然后她心里十分焦急,犹豫不决地问道:“你可以把这个借给我吗?我只借这一样。”“当然可以啊。”她一把搂住了她朋友的脖子,亲亲热热地吻了她一下,带着宝贝很快就跑了。四晚会的日子到了。罗瓦赛尔太太非常成功。她比所有的女人都美丽,又漂亮又妩媚,脸上总带着微笑,快活得几乎发狂。所有的男子都盯着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长办公室的人员全都要跟她合舞。她还引起了部长的注意。她已经陶醉在欢乐之中,什么也不想,只是兴奋的、发狂地跳舞。她的美丽战胜了一切,她的成功充满了光辉,所有这些人都对自己殷勤献媚、阿谀赞扬、垂涎欲滴;妇人心中认为最甜美的胜利己完完全全握在手中,她便在这一片幸福的云中舞着。她在早晨四点钟才离开。她的丈夫从十二点起就在一间没有人的小客厅里睡着了。客厅里还躺着另外三位先生,他们的太太也正在尽情欢乐。他怕她出门受寒,把带来的衣服披在她的肩上,那是平日穿的家常衣服,那一种寒伦气和漂亮的舞装是非常不相称的。她马上感觉到这一点,为了不叫旁边的那些裹在豪华皮衣里的太太们注意,她就急着想要跑出大门。罗瓦赛尔还拉住她不让走:“你等一等啊。到外面你要着凉的。我去叫一辆马车吧。”不过她并不听他这套话,很快地走下了楼梯。等他们到了街上,那里并没有出租马车;他们于是就找起来,远远看见马车走过,他们就追着向车夫大声喊叫。他们向塞纳河一直走下去,浑身哆嗦,非常失望。最后在河边找到了一辆夜里做生意的旧马车,这种马车在巴黎只有在天黑了以后才看得见,它们是那么寒伧,白天出来好像会害羞似的。这辆车一直把他们送到殉道者街,他们的家门口,他们凄凄凉凉地爬上楼回到自己家里。在她说来,一切已经结束。他呢,他想到的是十点钟就该到部里去办公。她褪下了披在肩上的衣服,那是对着大镜子褪的,为的是再一次看看笼罩在光荣中的自己。但是她突然大叫一声。原来颈子上的项链不见了。她的丈夫这时衣裳已经脱了一半,便问道:“你怎么啦?”她已经吓得发了慌,转身对丈夫说:“我,我,我把福雷斯蒂埃太太的项链丢了。”他惊惶失措地站起来:“什么!怎么!这不可能!”他们于是在裙子的褶层里,大擎的褶层里,衣袋里到处都搜寻一遍。哪儿也找不到。他问:“你确实记得在离开舞会的时候;还戴着吗?”“是啊,在部里的前厅里我还摸过它呢。”“不过如果是在街上失落的话,掉下来的时候,我们总该听见响声啊。大概是掉在车里了。”“对,这很可能。你记下车子的号码了吗?”“没有。你呢,你也没有注意号码?”“没有。”五他们你看我,我看你,十分狼狈地看着。最后罗瓦赛尔重新穿好了衣服,他说:“我先把我们刚才步行的那一段路再去走一遍,看看是不是能够找着。”说完他就走了。她呢,连上床去睡的气力都没有了,就这么穿着赴晚会的新装倒在一张椅子上,既不生火也不想什么。七点钟丈夫回来了。他什么也没找到。他随即又到警察厅和各报馆,请他们代为悬赏寻找,他又到出租小马车的各车行,总之凡是有一点希望的地方他都去了。她呢,整天地等候着;面对这个可怕的灾难她一直处在又惊又怕的状态罗瓦赛尔傍晚才回来,脸也瘦削了,发青了;什么结果也没有。他说:“只好给你那朋友写封信,告诉她你把链子的搭扣弄断了,现在正找人修理。这样我们就可以有应付的时间。”他说她写,把信写了出来。过了一星期,他们已是任何希望都没有了。罗瓦赛尔一下子老了五岁,他说:“只好想法买一串赔她了。”第二天,他们拿了装项链的盒子,按照盒里面印着的字号,到了那家珠宝店。珠宝商查了查帐说:“太太,这串项链不是在我这儿买的,只有盒子是在我这儿配的。”他们于是一家一家地跑起珠宝店来,凭着记忆要找一串和那串一式无二的项链;两个人连愁带急眼看要病倒了。在王宫附近一家店里他们找到了一串钻石的项链,看来跟他们寻找的完全一样。这件首饰原值四万法郎,但如果他们要的话,店里可以减价,三万六就可成交。他们要求店主三天之内先不要卖它。他们并且谈妥条件,如果在二月底以前找着了那个原物,这一串项链便以三万四千法郎作价由店主收回。罗瓦赛尔手边有他父亲遗留给他的一万八千法郎。其余的便须借了。他于是借起钱来,跟这个人借一千法郎,跟那个人借五百,这儿借五个路易,那儿借三个。他签了不少惜约,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而且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债图利的人打交道。他葬送了他整个下半辈子的生活,不管能否偿还,他就冒险乱签借据。他既害怕未来的忧患,又怕即将压在身上的极端贫困,也怕各种物质缺乏和各种精神痛苦的远景;他就这样满怀着恐惧,把三万六千法郎放到那个商人的柜台上,取来了那串新的项链。六等罗瓦赛尔太太把首饰给福雷斯蒂埃太大送回去时,这位太太神气很不痛快地对她说:“你应该早点儿还我呀,因为我也许要戴呢。”她并没有打开盒子来看,她的朋友担心害怕的就是她当面打开。因为如果她发现了掉包,她会怎么想呢?会怎么说呢?难道不会把她当作窃盗吗?罗瓦赛尔大太尝到了穷人的那种可怕生活。好在她早已一下子英勇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是必须清偿的。因此,她一定要把它还清。他们辞退了女仆,搬了家,祖了一问紧挨屋顶的顶楼。家庭里的笨重活,厨房里的腻人的工作,她都尝到了个中的滋味。碗碟锅盆都得自己洗刷,在油腻的盆上和锅子底儿上她磨坏了她那玫瑰色的手指甲。脏衣服、衬衫、抹布也都得自己洗了晾在一根绳上。每天早上她必须把垃圾搬到街上,并且把水提到楼上,每上一层楼都要停一停喘喘气。她穿得和平常老百姓的女人一样,手里挎着篮子上水果店,上杂货店,上猪肉店,对价钱是百般争论,一个铜于一个铜子地保护她那一点可怜的钱,这就难免挨骂。每月都要还几笔债,有一些则要续期,延长偿还的期限。丈夫傍晚的时候替一个商人去誊写帐召;夜里常常替别人抄写,抄一页挣五个铜子。这样的生活过了十年。十年之后,他们把债务全部还清,确是全部还清了,不但高利贷的利息,就是利滚利的利息也还清了。罗瓦赛尔太太现在看上去是老了。她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做敢当的妇人,又坚强,又粗暴。头发从不梳光,裙子歪系着,两手通红,高嗓门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不过有几次当她丈夫还在办公室办公的时候,她一坐到窗前,总还不免想起当年那一次晚会,在那次舞会上她曾经是那么美丽,那么受人欢迎。如果她没有丢失那串项链,今天又该是什么样子?谁知道?谁知道?生活够多么古怪!多么变化莫测!只需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就能把你断送或者把你拯救出来!且说有一个星期天,她上大街去散步,劳累了一星期,她要消遣一下。正在此时,她忽然看见一个妇人带着孩子在散步。这个妇人原来就是福雷斯蒂埃太太,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罗瓦赛尔太太感到非常激动。去跟她说话吗?当然要去。既然债务都已经还清了,她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为什么不可以呢?七她于是走了过去。“您好,让娜。”对方一点也认不出她来了,被这个民间女人这样亲密地一叫觉得很诧异,便吞吞吐吐他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认错人了吧。”“没有。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她的朋友喊了起来:“哎哟!是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吗?你可变了样儿啦!”“是的,自从那一次跟你见面之后,我过的日子可艰难啦,不知遇见多少危急穷困。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你!”“因为我?那是怎么回事啊?”“你还记得你借给我赴部里晚会去的那串钻石项链吧。”“是啊。那又怎样呢?”“那又怎样!我把它丢了。”“那怎么会呢!你不是给我送回来了吗?”“我给你送回的是跟原物一式无二的另外一串。这笔钱我们整整还了十年。你知道,对我们说来这可不是容易的事,我们原来是什么也没有的,现在总算还完了,我太高兴了。”福雷斯蒂埃太太站住不走了。“你刚才说,你曾买了一串钻石项链赔我那一串吗?”“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福雷斯蒂埃太太非常激动,抓住了她的两只手。“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件】九上第四单元 (27张ppt).pptx 拓展阅读(九上四单元).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