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旭东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旭东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2021
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调研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
4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卷纸上,答在本卷上无效。
一.用正楷字体,将下列词语书写(满分
3
分)




二.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15
分)
2.(3
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殷红(yàn)可汗(hàn)浊流宛转(zhuò)
B.辔头(pèi)挚痛(zhì)高山之巅(diān)
C.怪诞(dàn)哺育(pǔ)气势磅礴(páng)
D.校对(xiào)污秽(huì)酣然入梦(hān)
3.(3
分)下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奠基
谣言
秩序
妇儒皆知
B.澎湃
典藉
疙瘩
悠然
C.峭壁
滕椅
桌越
锲而不舍
D.亘古
斑斓
草率
调羹
4.(3
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这件事的发生让案情更加扑.朔.迷.离.。
B.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C.“神舟八号”像一支离弦之箭,气.冲.斗.牛.,直上云天,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D.春眠不觉晓,酣.然.入.梦.才是幸福的讯号;处处闻啼鸟,快乐的心情才是幸福的步调;夜
来风雨声,聆听自然的曼妙;花落知多少,欣赏世间的美好。
5.(3
分)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解说:加点字“只”是副词。
我在.房间读书。
解说:在是连词。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解说:这句话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脚印。
解说: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6.(3
分)下面对《骆驼祥子》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这是因为刘四爷看上了祥子的勤快和真诚自然,想让祥子给他做女婿。
B.老车夫和孙子小马儿的遭遇让祥子感到“向来没有的难受”,在他们身上,祥子似乎看到了自己的过去和将来。
C.尽管祥子卖掉了赖以生存的车,请来了“收生婆”,
还请来了“蛤蟆大仙”陈二奶奶,
虎妞还是因为难产而死去了。
D.小福子病故之后,祥子也“不再有希望”,他变成了“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
三.默写(每空
1
分,满分
13
分)
7.(1)深林人不知,
。(
《竹里馆》)
,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4)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
》)
(5)当窗理云鬓,
。(《木兰诗》)
(6)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木兰诗》中描写战斗惨烈旷日持久的诗句是:


(8)《木兰诗》中反映战场环境凄寒、军旅生活艰苦的诗句是:


四.古诗词赏析(满分
5
分)
8.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雨过山村
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1)结合诗中画线句,请具体描述诗句展现的生动情景。(2
分)
(2)前人认为此诗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请结合句中的“闲”字
作简要赏析。(3
分)
五.文言文阅读(满分
14
分)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词的含义。(4
分)
①权谓.吕蒙曰:
③及.鲁肃过寻阳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5
分):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④肃遂.拜蒙母: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而吕蒙却以“

为由推脱了。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孙权指出的读书办法是

”。肃“拜蒙母”,并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
”。
(3)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蒙/乃始就学
C.自以为/大有所益
D.及/鲁肃过寻阳
(4)翻译句子。(3
分)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六.现代文阅读(满分
10
分)
阅读《老山界》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①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
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②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
快些翻过山去。
③“不要掉队呀!”
④“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⑤“我们顶着天啦!”
⑥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⑦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
……
⑧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战。把毯子卷得更紧些,
把身子蜷起来,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
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1)“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观”奇在哪里?
(3
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3)选文第①⑦两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
分)
七.作文(满分
40
分)
11.题目:
的一课(最后、难忘、生动......)
要求;(1)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
(2)书写工整清晰,字数不得少于
550
字;
(3)写一篇记叙文,加上适当的议论、抒情。
答案解析
1.略
2.B
3.D
4.C(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冲天或者气势很盛)
5.B(在:介词
在房间是介宾结构的地点状语)
6.C
7.(1)明月来相照
王维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
(4)惟解漫天作雪飞
王维
(5)对镜帖花黄
(6)万里赴戎机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答案:
(1)在雨天,两户人家掩映在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中,突然传来几声鸡叫。一条溪水从山村
流过,竹林夹岸,小径蜿蜓其间,小路尽处是一座小桥--一座用木板随便搭成的小桥。
(2)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的一片幽静气氛。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
字之中。诗人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
生活的喜爱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画面描述。诗的前两句大意是:雨天晦明变化的天色引来几声鸡鸣声,溪流翠竹掩映着山村小路穿过斜板桥。注意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抓住雨天、鸡鸣、
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等环境要素展开描绘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优美静谧的山村风景。第三句转而写农事,“妇姑相唤”,
透着亲切,可以想见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夏日雨中,仍要“浴蚕去”,则可知农事的繁忙。妇姑浴蚕去了,雨中的山村,唯有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的一片幽静气氛。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
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译文:
雨天晦明变化的天色引来几声鸡鸣声,溪流翠竹掩映着山村小路穿过斜板桥。年轻媳妇和婆
婆互相呼唤着去洗蚕种,农人忙碌让庭院中的栀子花无人欣赏。
9(1)①对..说,告诉
②难道
③等到
④于是,就
(2)卿今当涂掌事
军中多务
乃始就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
阿蒙
(3)A
(4)读书人分别多日后,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他。
10.答案
(1)“奇观”既指眼前火光与星光相接,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的许多“之”字形壮观浪漫的景象,又指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及长征这一伟大业绩。
(2)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将无形的声音化为具体的形象,从不同角度写出声音的变化,表现了深夜的静谧,突出红军战士乐观豁达的情怀和敢于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3)这两段景物描写一方面写出了老山界山路的高和陡,写出了行军的困难;另一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坚强的意志、英勇的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词语理解。结合文章上下文理解。①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
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
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奇
”在景象的壮观,星火相接,一直连到天上。结合文章主题理解,“奇观”的深层含义。本文记叙了长征途中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
过,
表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克服困难、英勇顽强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本就是历史上的一大奇观,因此“奇”在长征这一伟大业绩,“奇”在这一英雄的红军队伍。
(2)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确定角度,修辞。“像春蚕”“像野马”“像山泉”“像波涛”
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结合句子内容,描写的是“耳朵里不可捉摸的声响”的变化,
结合上文“除此以外,就是寂静”,以耳朵里的声音表现了深夜的静谧。翻越老山界的过程是艰难的,夜宿山道,条件是艰苦的,却有如此的心境,可见红军战士的乐观,从而表现了他们敢于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景物描写有烘托心情、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表
现人物性格品质等作用,分析时结合句子内容及文章主题。“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
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
上一点点排到天空”这两处景物描写都写到“之”字形,与天空相接,表现了山路的曲折陡
峭,“向下看,简直是绝壁”更突出了环境的艰险,从而表现行军的困难。这样艰险的境况
中,红军战士连夜翻越老山界,表现了他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和超乎寻常的顽强的意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