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太原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
语文试卷解析
案】与民同乐
考点】古诗默
(1)月是故乡明;欲为圣明除弊事;在
之间也:;更有痴似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

考点】语境
答案
解析】结合整体语段和所举的名人事例,主要是告诉我们要自强不息。四
调实践的重要性。C
做好本
不祈求本分
单复
解析】“因而”属于因果复句,不是递进复
考点】图文转换
答案】清华大学校徽是
同心圆构成的圆
是中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
厚德载物”两
易》乾坤两卦的大象
行健
强不
以厚德载物”。这


易经
部内
际上也就
体现了孔子对君子人格的基本
奋图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是清华大学对学子的要求,像君子一样刚毅包容。内环是一颗五角星,象征着强烈的爱国
希望清华学
学习读
始终不要
永葆爱国之
解析】徽标类先描述
观察徽标的各个组成部分,抓住特点,按照顺序(由总到分
内)进
展开联想:围绕元素和校训。分析寓意,图案的某
现何种意
答解考
释义
答案
为什
光(3

【解析
翻译
案】光荣和屈辱一并
端着酒杯,吹着微风
解析
9.【考点】观点看法类问题
在原文中范仲淹眼中的古仁人是不以物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
则忧其君的

永远忧国忧民。从《水调歌头》中看
我认为苏轼不是这样的一个古仁人,虽然
政治失意
分别的处境而抑郁惆
但并没有陷入消极悲观的
总体上是积极
抒发的也是对亲人的思念,没
太多的家国情怀
解析】从原文中找到范仲淹对古仁人的界定,分析《水调歌头》看看苏轼的情感是否符合此定
考点】论点的提炼和概
)知识就
他人保持宽容的态度
为知识是每个人自身的
长寿的需要,是自己的责任
会的责任。同时
拥有知识有助于人的健康
解析】根据题意,回到原文
第9、12、13段,找到作
点,进行概扌
注意区分
和论据
证方法的判定和作
答案
用道理论证

来证明有知
精神健康,就会长
文章的说服力、吸引力
更有权威性
用举例论证,举俄罗斯北方农民的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真正有知识的人,就是
理解、善于接受的能力,是对世界、对其他人保持宽容的态度的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趣味性,让

解析】事实论证运用真实、可靠,有代表
例证明
地证明
点,增强文
味性,杈威性,让文章浅显易懂

道理论证的一种,道理论证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力或更有吸2020——2021
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
8:00—10:00)
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00
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一、读·书(10
分)
1.小宇在读完《醉翁亭记》后,有感而发,写了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请用楷体将其内容正确、规范地书写
在田字格内。(2
分)
2.请阅读下列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8
分)
(1)让我们跟随古人走进多姿多彩的诗文世界:戍鼓秋雁声中,杜甫生发“露从今夜白,
”的乡情;面对“左迁”的现实,韩愈坦陈“
,肯将衰朽惜残年”
的心志;欧阳修与客共饮于醉翁亭,“醉翁之意不在酒,
”一句道出他似醉实
乐;张岱与金陵人湖心亭奇遇,“莫说相公痴,
”一句似嗔实赞,借舟子之口
道出“痴”意。
(2)运用典故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李白《行路难》(其一)中“

”借用姜尚渭水垂钓和伊尹梦中撑船经过太阳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期望得明主赏识、
施展自己才能的强烈愿望;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借向秀作《思旧赋》和王质观棋斧柄朽烂的典故,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之情。
二、读·思(24
分)
(一)
班里举办“青年当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
3—5
题。(9
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格言警句。①初听时心
潮澎湃,可渐渐便似乎再无感觉。②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有惰性的。③我们常常沉溺于当下的满足之中,因而忘记要继续前行。身边的琐碎,手头的事务,很容易获得一种支配我们的力量,夺走我们的自由和斗志。
同学们,请向远处看看那些曾经自强不息的人们: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祖逖、刘琨奋发向上,闻鸡起舞;范仲淹勤思苦学,断齑画粥……
那么,身为新时代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首先,志当存高远。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和方向。其次,不惧怕挫折,做到战略上藐视,行动上重视。最后,踏踏实实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勇做时代的弄潮儿!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3.上面演讲稿中画横线处需要补写一个句子,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2
分)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用志不分,乃凝于神。
D.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断產画粥”指食物粗简微薄,形容贫苦力学。
B.上面演讲稿中标①的句子是转折复句。
C.上面演讲稿中标②的句子是单句。
D.上面演讲稿中标③的句子是递进复句。
5.下图是清华大学的校徽,“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是其校训。请你观察图片,介绍一下此校徽的构图元
素及校训内涵(100
字左右)。(5
分)
(二)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6—9
题。(15
分)
【甲】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
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
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
分)

绮.



汀.

7.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
(1)
何.
事.








(2)


景.



(3)




一.



(4)
微.









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
分)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

,那是
喜洋洋的欢乐啊!
9.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古仁人”?你觉得苏轼可以称得上“古仁人”吗?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
作答。(5
分)
三、读·写(66
分)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10—12
题。(19
分)
人应该有知识(节选)
利哈乔夫
①人应该有知识!但是,万一职业对有没有知识并不苛求呢?假如一个人没有机会受教育,社会环境不具备那样的条件,还能要求他奢谈知识吗?要是周围的人不允许他成为有知识的人呢?如果有知识使得他在同事、朋友和亲人之间变成了一只“白乌鸦”,从而妨碍他跟别人接近,岂不事与愿违?
②不对,不对,不对!知识——适用于各种社会场合的需要。知识,不仅周围的人需要,而且首先是每个人自身的需要。
③这一点格外重要,尤其是对于渴望生活幸福、渴望长寿的人来说,的确,我说的是长寿!要知道,
有知识就意味着精神健康,要长寿就得健康,不仅身体健康,还要精神健康。有一本古书里说道:“对自
己的父母心怀敬重,你将成为人间的寿星。”这句话既是对每个人说的,也是对整个民族说的。这句格言
充满了智慧。
④不过,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知识,然后来说明为什么知识和长寿有关系。
⑤许多人会想:有知识的人必定读过很多书,受过良好的教育(甚至多半受的是人文学科的教育),曾经去过很多地方旅游,还掌握几门外语。
⑥当然,具备了这些条件有可能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但是不具备这些条件,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内心深处很有知识的人。
⑦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倘若完全丧失了记忆——比如说,他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再也记不清那些经典作家,记不得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忘记了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但与此同时,他在潜意识里还保存着某种程度的反应能力:比如见到有价值的文物或艺术品,会由衷地欣喜,仍然有审美的愉悦感;他还能够区分什么是真正的艺术品,什么是哗众取宠的粗俗“玩意儿”;面对大自然的美丽风光,他会情不自禁地给予赞叹,他能够理解另一个人与众不同的性格,设身处地为那个人着想,了解那个人,帮助那个人,而不是流露出粗鲁、冷淡、幸灾乐祸或嫉妒憎恨,对另外一个人能够作出应有的评价……所有这些都意味着,
他依然是个有知识的人。知识不仅仅在于知识,而在于理解别人的能力。知识表现在数不胜数的生活细节当中:争论时善于尊重对方,就餐时举止温和,善于不动声色地帮助别人(不动声色就是绝不张扬),爱惜自然环境,不在自己的四周造成污染——不随手乱扔垃圾。不说粗俗的话,心里没有肮脏的念头(因为粗俗
语言和肮脏念头同样是垃圾,而且是污染力更强的垃圾!)。
⑧我知道俄罗斯北方有一些农民是真正有知识的人。他们的家里出奇地整洁,他们对优美的歌曲特别
具有鉴赏力,他们尤其擅长讲“故事”(讲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讲别人的故事),他们过日子有条不紊,
他们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既同情别人的痛苦,也理解别人的欢乐。
⑨知识——其实就是善于理解、善于接受的能力,是对世界、对其他人保持宽容的态度。
⑩人应当不断积累自身的知识,不断锤炼——如同锻炼自己的体力一样,锤炼心灵的精神力量。在任何条件下,这种锤炼都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锻炼身体有益于延长寿命——这道理谁都明白。但是说到为了长寿必须增强心理和精神力量的锻炼,就未必有那么多人能够理解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周围的事物怀有怨恨情绪,对别人粗鲁,缺乏谅解——这都是精神力量薄弱的表现,是人缺乏生活能力的表现……在人满为患的公共汽车上挤挤撞撞的人,往往脾气暴躁,身心疲惫,
对周围的一切容易作出不良的反应。常常与邻居吵架的人,通常都缺乏生活能力,心理比较阴暗。缺乏审美情趣的人——一般说来也是不幸的人。不善于理解别人,对别人总是抱怨,总觉得吃亏,受了别人的委屈,这种人的生活非常贫乏,而且常常会妨碍别人的生活。心灵的缺陷导致身体的衰弱。虽然我不是医生,
但对这一点深信不疑。长寿的经验使我确信这个道理。
?拥有知识不仅有助于人的健康,而且可以使他变得更有风度。的确,可以变得更加优雅。
?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是人的社会责任,同时,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份责任。这是个人幸福的保证,
也是围绕幸福、走向幸福的“美好先兆”。
?我上面所讲的,其实不外是一种呼吁——提倡有知识,推崇健美,推崇身体健康,精神健全。让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都健康长寿!而尊重父母,应该理解得更广泛——那就是尊重我们历史上的一切优良传统。历史,是我们当代的父母,我们伟大的时代是历史的延续,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删改)
10.读罢此文,你认为什么是“知识”?为什么“人应该有知识”?(5
分)
11.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各有什么作用?(4
分)
(1)有一本古书里说道:“对自己的父母心怀敬重,你将成为人间的寿星。”
(2)我知道俄罗斯北方有一些农民是真正有知识的人。他们的家里出奇地整洁,他们对优美的歌曲特别具有鉴赏力,他们尤其擅长讲“故事”(讲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讲别人的故事),他们过日子有条不
紊,他们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既同情别人的痛苦,也理解别人的欢乐。
12.作者在第?段中说:“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是人的社会责任。”请你根据对选文的理解,以这句话为
开头,写一段议论性的文字,表明自己对此的看法,不少于
100
字。(10
分)
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这是人的社会责任。
2020
年是诗人艾青诞辰
110
周年,为缅怀诗人,班级举行“艾青诗歌”专题研讨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
13—15
题。(12
分)
活动一:我是推荐者
下面是小宇为《艾青诗选》写的一段推荐语,请你帮助完善。
艾青,以诗为画笔,合着时代的节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动人而又真实的历史画卷。20
世纪
30
年代初一个下雪的早上,他在狱中以忏悔、感激的笔调写下了《
》,抒发了对养育他长大的
“乳母”的怀念和赞美之情。《我爱这土地》中,诗人以鸟自喻,用饱含激情的诗句传达出鸟儿对土地的痴情,同时也表达出自己愿为祖国奉献一切的赤子之心。像这样的杰作还有《火把》、《向太阳》等,艾青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同学们,打开《艾青诗选》吧,诗中诗意的笔调、

,一定会带给你独特的感受!
13.(1)请在上文第一处横线上填写艾青相应的作品。(1
分)
(2)请你结合艾青诗歌的主要特点,将上文结尾两处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2
分)
活动二:我是诗评家
14.20
世纪
30
年代,艾青的诗歌创作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浸透着对祖国、对人民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思索。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下面这首诗歌所要传达的感情。(4
分)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拥挤在,/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饥馑的大地,
/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中国的苦痛与灾难,/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中国,/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1937

12

)
活动三:我是创作者
15.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
1978
年以后。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请你根据语境,完成下面这首诗歌。(5
分)
镜子
仅只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它最为真实/决不隐瞒缺点/它忠于寻找它的主人/谁都从中发现自己/或是醉后酡颜/或是鬓如霜雪/有人喜欢它/因为自已美/
/
/
/
16.作文。(35
分,含书写
5
分)
我们一生中会体验到无数种力量:梦想的力量、微笑的力量、榜样的力量、团结的力量……无论人生走到哪一种境地,总有一种力量伴你前行,让你初心不改,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
题目一:请以“
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议论文。
题目二:请以“有一种力量伴我前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①任选一题写作,选题目一先补充完整题目;②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