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学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学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学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1.(2021四下·陵城月考)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请你用最工整、最美观的书写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题目、作者不用写,标点符号占一格。
2.(2021四下·陵城月考)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tíng zhuāng shì tǎng ruò hé xié
               
nù hǒu shèn tòu chí dùn yǐn xíng
               
3.(2021四下·陵城月考)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率    (lǜ shuài)领
冠    (guān guàn)军
附和    (hé hè)
绮丽   (qǐ yǐ) 回旋   (xuán
xuàn) 布匹   (pǐ pí)
4.(2021四下·陵城月考)辨字组词
蜻    疏    吨    辟    枯   
清    蔬    钝    僻    姑   
5.(2021四下·陵城月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一词造句。
别有       翻   怒    前   后   
毫不            若狂 点   之   
造句:   
6.(2021四下·陵城月考)关联词语我会填。
因为......所以...... 不论......都...... 即使......也...... 既......又......
我   向往田园风光,   渴望去农村看看。走进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种满绿柱鲜花,   朴素   华丽。远处河边,群鸭戏水,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他们   从不吃惊。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7.(2021四下·陵城月考)根据要求写句子
(1)人们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人们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锋利起来! (修改病句)
(3)太阳照射着树林。(把句子写具体)
(4)妈妈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转述句子)
(5)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 (改为陈述句)
8.(2021四下·陵城月考)根据课文填空。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   ,   ”;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   ,   ”。
(2)“乡下人家,不论   ,不论   ,都   。”
(3)风雨送春归,    。 已是悬崖百丈冰,   。
二、阅读理解。(23分)
(2021四下·陵城月考)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_______ (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_______ (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_)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_______ (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9.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
10.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1.“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
12.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1四下·陵城月考)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14.第2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1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16.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三、习作。(30分)
17.(2021四下·陵城月考)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奇怪的科学现象,例如,水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旋转排出?哪个姿势睡觉好?去太空的种子会是什么样的?……请你把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篱、疏、绿、追、处。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答案】蜻蜓;装饰;倘若;和谐;怒吼;渗透;迟钝;隐形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蜻蜓”的“蜓”不要写成形近字“蜒”,“倘若”的“倘”不要写成形近字“淌”,“和谐”的“谐”不要写成形近字“楷”,“迟钝”的“钝”不要写成形近字“吨”。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蜻蜓、装饰、倘若、和谐、怒吼、渗透、迟钝、隐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答案】lǜ;guān;hé;yǐ;xuàn;pí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率”是多音字,在“率领”中读shuài,意思是表带领,顺着、随着。(另一个读音是lǜ, 意思是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组词效率。)“旋”是多音字,在“回旋”中读xuán,意思是旋绕。(另一个读音是xuàn,组词旋子。)“布匹”的“匹”读三声pǐ ,不要读成二声“pí”。
故答案为:lǜ、guān、hé、yǐ、xuàn、pí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4.【答案】蜻蜓;稀疏;吨位;开辟;枯萎;清楚;蔬菜;迟钝;偏僻;姑娘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例如:蜻:tíng ,一种昆虫,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部首:虫,组词:蜻蜓。清:qīng,清楚;明白。部首:氵,组词:清楚。吨:dūn,质量或重量单位。部首:口,组词:吨位。钝:dùn,不锋利(跟“快、利、锐”相对)。部首:钅,组词:迟钝。
故答案为:蜻蜓、稀疏、吨位、开辟、枯萎、清楚、蔬菜、迟钝、偏僻、姑娘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5.【答案】风;趣;腾;吼;俯;仰;相;干;欣;喜;睛;笔;略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别有风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翻腾怒吼:表示不断翻滚并发出宏大声音的流水。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毫不相干:指指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点睛之笔: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造句:总之,她就是想站在海浪在脚下翻腾怒吼着的断崖上。。
故答案为:风、趣、腾、吼、俯、仰、相、干、欣、喜、睛、笔。总之,她就是想站在海浪在脚下翻腾怒吼着的断崖上。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6.【答案】因为;所以;既;又;即使;也;不论;都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这句话前面说明一个事件的原因,后面说明在这种原因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②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属于并列关系,所以用“既……又……”。③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应该用所以用“即使……也……”④这句话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无论……都……”。
故答案为:①不但、还、②虽然、但是、③如果、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答案】(1)用“倘若.......就......”连成一句话
(2)把“锋利”改成“锐利”
(3)示例: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4)妈妈对爸爸说,他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5)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前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属于假设关系。所以用“倘若……就……”
(2)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语义重复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此题搭配不当,把“锋利”改“锐利”。
(3)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如:(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4)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们”改成第三人称“他们”。
(5)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问号改为句号;②删掉疑问词“怎能……呢”。③否定词“不让”改为肯定词“让”。
故答案为:(1)用“倘若.......就......”连成一句话
(2)把“锋利”改成“锐利”
(3)示例: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4)妈妈对爸爸说,他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5)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使句子具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你们”改成“我们”。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答案】(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乡下人家》全文描绘了村庄里屋前屋后瓜藤攀檐、鲜花绽放的景象,勾勒了雨后春笋、鸡鸭觅食(妇女捣衣)、院落晚餐、月夜睡梦的画面。全文通过描绘农村特有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乡下人家朴实闲适的美好生活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出自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意思: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故答案为:(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答案】9.例;倘;幅
10.即使;也
11.“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12.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4)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9.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如:例:lì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部首:亻,组词:例如。列:liè,行列。部首:刂,组词:列队。倘:tǎng,连词。如果;假使。。部首亻:,组词:倘若。淌:tǎng,流下。。部首:氵,组词:流淌。幅:fú,量词。部首:巾,组词:一幅画。副:fù,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部首:刂,组词:副业。
10.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这句话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是转折关系,所以用“即使……也……”。
11.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由第3自然段可知,“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12.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划线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答案】13.设问;引出主题
14.举例子
15.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16.A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学生对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判断。
13.文中第1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后面紧接着回答,是设问句,其作用是引出主题。
14.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这是举例子。
15.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16.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选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17.【答案】我的发现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花园里玩耍。突然,天上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可我并没有急着回家,因为我的视线被树下的一群蚂蚁吸引住了。这么多的蚂蚁为什么往上爬呀?它们背上背的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呢?我用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刚挨到,它吓得四处逃窜,我哈哈大笑:真胆小。
天色越来越暗,蚂蚁跑得越来越急,我也被冻得越来越冷了。这时天下起了鱼,我仍旧专心致志地观察蚂蚁,直到我听到妈妈大声喊我回家,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刚才有趣的发现和产生的疑惑告诉了妈妈,问她这是为什么呢?妈妈说:我也不清楚,你自己想办法查资料吧。我立刻打开了电脑,查了下雨天蚂蚁为什么往上爬?原来,下雨前空气比较湿,蚂蚁感觉很敏感,有了危险的感觉它就会往高处爬,而且蚂蚁的窝都造在地下,下雨了很可能把它们淹死,所以它们把粮食搬走了。蚂蚁还有预测天气的能力。
从这件事情中,我知道了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其实,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①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②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写明白发现了什么,写清楚发现的过程。③发现的内容,最好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自己亲身经历的。④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学区2020-2021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7分)
1.(2021四下·陵城月考)宋代诗人杨万里在《宿新市徐公店》这首诗中描绘了一幅明丽、活泼的乡村春景图,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恬静安详。请你用最工整、最美观的书写把这首诗默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题目、作者不用写,标点符号占一格。
【答案】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知识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书写词语时,要先观察例字的结构特点。然后,一笔写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特别是“篱、疏、绿、追、处。 ”字的结构,要安排好笔画的书写位置。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书写能力。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2.(2021四下·陵城月考)读拼音,写汉字。
qīng tíng zhuāng shì tǎng ruò hé xié
               
nù hǒu shèn tòu chí dùn yǐn xíng
               
【答案】蜻蜓;装饰;倘若;和谐;怒吼;渗透;迟钝;隐形
【知识点】拼音;字形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蜻蜓”的“蜓”不要写成形近字“蜒”,“倘若”的“倘”不要写成形近字“淌”,“和谐”的“谐”不要写成形近字“楷”,“迟钝”的“钝”不要写成形近字“吨”。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蜻蜓、装饰、倘若、和谐、怒吼、渗透、迟钝、隐形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3.(2021四下·陵城月考)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率    (lǜ shuài)领
冠    (guān guàn)军
附和    (hé hè)
绮丽   (qǐ yǐ) 回旋   (xuán
xuàn) 布匹   (pǐ pí)
【答案】lǜ;guān;hé;yǐ;xuàn;pí
【知识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率”是多音字,在“率领”中读shuài,意思是表带领,顺着、随着。(另一个读音是lǜ, 意思是两个相关的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组词效率。)“旋”是多音字,在“回旋”中读xuán,意思是旋绕。(另一个读音是xuàn,组词旋子。)“布匹”的“匹”读三声pǐ ,不要读成二声“pí”。
故答案为:lǜ、guān、hé、yǐ、xuàn、pí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4.(2021四下·陵城月考)辨字组词
蜻    疏    吨    辟    枯   
清    蔬    钝    僻    姑   
【答案】蜻蜓;稀疏;吨位;开辟;枯萎;清楚;蔬菜;迟钝;偏僻;姑娘
【知识点】词形辨析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先写出一个形近字,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例如:蜻:tíng ,一种昆虫,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部首:虫,组词:蜻蜓。清:qīng,清楚;明白。部首:氵,组词:清楚。吨:dūn,质量或重量单位。部首:口,组词:吨位。钝:dùn,不锋利(跟“快、利、锐”相对)。部首:钅,组词:迟钝。
故答案为:蜻蜓、稀疏、吨位、开辟、枯萎、清楚、蔬菜、迟钝、偏僻、姑娘
【点评】给出的都是形近字,要看清字形,弄清字义,然后再组词。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5.(2021四下·陵城月考)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其中一词造句。
别有       翻   怒    前   后   
毫不            若狂 点   之   
造句:   
【答案】风;趣;腾;吼;俯;仰;相;干;欣;喜;睛;笔;略
【知识点】词形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补写词语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别有风趣:形容事物(多指文艺作品)具有特殊的情调或趣味。翻腾怒吼:表示不断翻滚并发出宏大声音的流水。 前俯后仰: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毫不相干:指指跟某个事物没有丝毫联系。欣喜若狂: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点睛之笔:笔:文笔。指文章传神绝妙之处。造句:总之,她就是想站在海浪在脚下翻腾怒吼着的断崖上。。
故答案为:风、趣、腾、吼、俯、仰、相、干、欣、喜、睛、笔。总之,她就是想站在海浪在脚下翻腾怒吼着的断崖上。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6.(2021四下·陵城月考)关联词语我会填。
因为......所以...... 不论......都...... 即使......也...... 既......又......
我   向往田园风光,   渴望去农村看看。走进乡下人家,房前屋后种满绿柱鲜花,   朴素   华丽。远处河边,群鸭戏水,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他们   从不吃惊。乡下人家,   什么时候,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答案】因为;所以;既;又;即使;也;不论;都
【知识点】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①这句话前面说明一个事件的原因,后面说明在这种原因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因果关系应该用“因为……所以……”②句子中几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平等并列的、没有主次之分,属于并列关系,所以用“既……又……”。③这句话前一个分句说了一个意思,后一个分句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来,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的意思,和前一个分句完全相反或相对。应该用所以用“即使……也……”④这句话前面提出条件,后面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会产生的结果,属于条件关系,所以用“无论……都……”。
故答案为:①不但、还、②虽然、但是、③如果、就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7.(2021四下·陵城月考)根据要求写句子
(1)人们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人们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用关联词语把这两句话合成一句)
(2)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锋利起来! (修改病句)
(3)太阳照射着树林。(把句子写具体)
(4)妈妈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转述句子)
(5)新奇的纳米技术怎能不让人惊叹呢? (改为陈述句)
【答案】(1)用“倘若.......就......”连成一句话
(2)把“锋利”改成“锐利”
(3)示例: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4)妈妈对爸爸说,他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5)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
【知识点】修改病句;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解析】【分析】(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前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后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属于假设关系。所以用“倘若……就……”
(2)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语义重复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此题搭配不当,把“锋利”改“锐利”。
(3)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如:(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4)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们”改成第三人称“他们”。
(5)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问号改为句号;②删掉疑问词“怎能……呢”。③否定词“不让”改为肯定词“让”。
故答案为:(1)用“倘若.......就......”连成一句话
(2)把“锋利”改成“锐利”
(3)示例: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4)妈妈对爸爸说,他们一起出去买点菜。
(5)新奇的纳米技术让人惊叹。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扩句的方法,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枝叶”,使句子具体,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本题考查改第三人称转述句的能力,先把“说”后面的冒号改为逗号,前引号以及后面的后引号删除,然后把“说”后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你们”改成“我们”。
(5)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8.(2021四下·陵城月考)根据课文填空。
(1)童年是欢乐的,在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中描写儿童快乐的诗句是“   ,   ”;在《清平乐·村居》中描写小儿子活动乐趣的一句是“   ,   ”。
(2)“乡下人家,不论   ,不论   ,都   。”
(3)风雨送春归,    。 已是悬崖百丈冰,   。
【答案】(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诗文朗读、默写、翻译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意思是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最令人喜爱的是淘气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2)《乡下人家》全文描绘了村庄里屋前屋后瓜藤攀檐、鲜花绽放的景象,勾勒了雨后春笋、鸡鸭觅食(妇女捣衣)、院落晚餐、月夜睡梦的画面。全文通过描绘农村特有的生活场景,表现出乡下人家朴实闲适的美好生活以及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3)出自近现代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意思:风雨将春天送走了,飞雪又把春光迎来。
故答案为:(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3)飞雪迎春到、犹有花枝俏
【点评】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二、阅读理解。(23分)
(2021四下·陵城月考)课内阅读。
乡下人家(节选)
鸡,乡下人家照_______ (列 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他们的屋后_______ (倘 淌)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_______)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_______)从不吃惊。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_______ (幅 副)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9.在文中括号里正确的汉字下面画“ ”。
10.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关联词。
(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不吃惊。
11.“都是他们的好友”中“他们”指的是谁?“好友”又是指的谁?
12.仔细体会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9.例;倘;幅
10.即使;也
11.“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12.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知识点】语段阅读
【解析】【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同学们平时认真学习,多掌握一些汉字,多积累一些词语。
(2)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4)对文章语句或词语的理解一定要结合语段及文章内容。要求透过表面看实质,分析其出语句或词语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内涵。
9.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如:例:lì按条例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部首:亻,组词:例如。列:liè,行列。部首:刂,组词:列队。倘:tǎng,连词。如果;假使。。部首亻:,组词:倘若。淌:tǎng,流下。。部首:氵,组词:流淌。幅:fú,量词。部首:巾,组词:一幅画。副:fù,第二位的,辅助的,区别于“正”、“主”。。部首:刂,组词:副业。
10.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这句话句子前面一部分介绍一种假设情况,后面一部分是假设的情况实现后要产生的结果,是转折关系,所以用“即使……也……”。
11.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由第3自然段可知,“他们”指的是乡下人们;“好友”指的是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和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
12.体会划线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划线语句表达了作者对乡下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021四下·陵城月考)课外阅读。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的那些光决定的。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之中了。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
14.第2段画横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15.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
16.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答案】13.设问;引出主题
14.举例子
15.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16.A
【知识点】科学小品文阅读
【解析】【点评】(1)考查学生对设问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说明作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先对短文的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判断。
13.文中第1自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在后面紧接着回答,是设问句,其作用是引出主题。
14.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①举例子;②分类别;③打比方;④列数字;⑤作比较;⑥下定义;⑦列图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这是举例子。
15.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范围第3自然段,再按要求找到答案。即: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16.考查拟定标题。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结合选项判断。整体感知短文内容可知,选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三、习作。(30分)
17.(2021四下·陵城月考)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奇怪的科学现象,例如,水池里的水为什么会旋转排出?哪个姿势睡觉好?去太空的种子会是什么样的?……请你把了解到的科学知识介绍给大家。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答案】我的发现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在花园里玩耍。突然,天上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了,可我并没有急着回家,因为我的视线被树下的一群蚂蚁吸引住了。这么多的蚂蚁为什么往上爬呀?它们背上背的白乎乎的东西是什么呢?我用手摸了摸其中一只蚂蚁,刚挨到,它吓得四处逃窜,我哈哈大笑:真胆小。
天色越来越暗,蚂蚁跑得越来越急,我也被冻得越来越冷了。这时天下起了鱼,我仍旧专心致志地观察蚂蚁,直到我听到妈妈大声喊我回家,我才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把刚才有趣的发现和产生的疑惑告诉了妈妈,问她这是为什么呢?妈妈说:我也不清楚,你自己想办法查资料吧。我立刻打开了电脑,查了下雨天蚂蚁为什么往上爬?原来,下雨前空气比较湿,蚂蚁感觉很敏感,有了危险的感觉它就会往高处爬,而且蚂蚁的窝都造在地下,下雨了很可能把它们淹死,所以它们把粮食搬走了。蚂蚁还有预测天气的能力。
从这件事情中,我知道了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所发现。其实,大自然中的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知识点】其他类作文
【解析】【分析】①题目可以用“我发现....”,也可以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自拟题目。②用第一人称“我”来写,写明白发现了什么,写清楚发现的过程。③发现的内容,最好是自己非常感兴趣的,自己亲身经历的。④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自己了解到的有关发明创造的事例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