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19张PPT。《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第2课时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结合书本及上述材料,从政治、经济、阶层三方面概括明清之际出现进步思想的历史背景。 明清之际是诸种矛盾交织、发生天翻地覆巨变的时代。一方面专制集权高度膨胀,礼教纲常愈趋苛严;另一方面统治阶级极端腐败,纲纪凌夷,政教失控,危机四伏,正统礼教的腐朽黑暗面暴露得更加充分。特别是明末农民战争“武器的批判”带动了批判的武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对专制统治和纲常礼教的怀疑批判。明中后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出现和“西学东渐”近代科学的传入,也大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一些先进知识分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进步思潮产生的背景:(1)政治:专制统治腐朽,阶级矛盾尖锐。(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3)思想:文化专制,八股取士因循死板;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4)阶级:新兴市民工商业阶层日益强大;他们要求反对封建束缚,发展商品经济。代表人物?明朝晚期“异端”思想家李贽(1)否定孔孟学说和“四书五经”的权威。(2)批判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李贽的言论会唤醒人们反抗权威、追求自由、追求个性解放的意识,动摇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打击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观念,对当时的政治体制造成冲击。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立 “天下之法”,废“一家之法”。批判专制皇权主张平等民主明清之际的传统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资料1 经商是谋生的最佳手段,走仕途不如经商;资料2 商业和农业一样重要。资料3 肯定商人阶层在整个国家中的地位。中国传统的“以农为本”甚至“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受到挑战。中国传统的“以农为本”甚至“重农抑商”的经济观念受到挑战。在商人阶层的带动下,社会风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表现为:①商人的作用越来越显著,社会地位也有逐渐提高;②晚明时期,拜金逐利成为社会风尚。金钱至上的观念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③社会上普遍追求奢侈享乐社会风俗变迁——古典小说的高峰1.明清小说明清世俗文化的发展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高 鹗元末明初元末明初明朝清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斗争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没落的历史真实。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自读课文 完成表格明清小说一览表明清小说反映内容的共同特点:反映了平民阶层的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揭露封建制度的腐朽,要求个性解放。延伸探究明清时期的小说都是以反映人民渴望自由、反抗压迫、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为主题,你认为原因何在?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不断强化君权,实行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里采取严厉的控制政策,如文字狱。与此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由买卖、交换的经济形式使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摆脱人身束缚的愿望不断增强。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2.戏曲欣赏——人们主要娱乐形式19世纪中期,一种以徽、汉剧种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新剧种初步形成——京剧。京剧四大行当昆曲——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明朝中期之前小说、戏曲主角:帝王将相、官吏文人明朝中后期小说、戏曲主角:商人、酒店掌柜等市井人物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原因:随着商业的繁荣、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城市平民的增多,反映城市平民阶层人生理想和社会心理的小说,适合广大平民阅读欣赏的小说迅速发展起来。小说、戏曲内容的变化:明清时期的戏曲艺术为什么能得到进一步发展?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镇的繁荣,带动各种服务性行业日益兴盛,茶馆、酒楼、戏园大大增多;②每逢民俗节日、民众游乐、士绅宴集甚至社会交际,人们都以观赏戏曲为主要娱乐形式。清代北京的戏楼明清时期,中国的传统节日基本定型。各种民间节庆活动中增加了多姿多彩的娱乐性内容,赋予了传统节日以新的生命。如:城隍爷出巡活动,抬神游街,万人空巷.锣鼓喧天,路人尽情观赏舞龙、高跷、技击等娱乐活动。 杨柳青午画,描绘了中秋节日的活动,展现了清代的民俗民风。此图描绘了明代元宵节观灯的场面,其中有杂技、弹奏等表演,气氛欢快。明代元宵观灯图中秋佳节图中国七大传统节日(明清时期基本定型)(一)普天同庆新春至——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二)火树银花不夜天——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三)寒食东风御杨柳——清明 阳历4月5日(四)艾符蒲酒话升平——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五)年年乞于人间巧——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六)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七)把酒赏菊倍思亲——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明清时代特征1、政治:2、经济:3、文化:统治阶级极端腐败(君主专制制度)。农耕经济依然是主体。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兴起,追求进步思潮,对世俗文化的需求。 明清时期,专制王朝犹如一艘沉舟已风雨飘摇;传统的儒学思想好象一棵病树充满枯枝败叶。而当时的世界却千帆竟发,万木争春。几位进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是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