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基础题)(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七年级下第九章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基础题)(解析版)

资源简介


第九章因式分解单元测试(基础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多项式的各项公因式是( )
A. B. 4abc C. D. 4ab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边长为a,b的长方形的周长为14,面积为10,则的值为( )

A. 140 B. 70 C. 35 D. 24
4.如果,那么的值为( )
A. 49 B. 7 C. D. 7或
5.把多项式提取公因式后,余下的部分是( )
A. B. C. x D.
6.如果是完全平方式,那么k的值是( )
A. B. 6 C. D.
7.若,则的值为( )
A. 4 B. 3 C. 1 D. 0
8.下列各式由左到右的变形中,属于分解因式的是( )
A.
B.
C.
D.
9.已知,则计算:的结果为( )
A. 3 B. C. 5 D.
10.如图1,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剪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形,把剩下部分拼成一个梯形如图,利用这两幅图形面积,可以验证的公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1.分解因式:______.
12.因式分解:______.
13.甲、乙两个同学分解因式时,甲看错了b,分解结果为;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则 ______ .
14.分解因式: ______ .
15.若,,则 ______ .
16.分解因式:______.
17.已知,,则的值为______ .
18.若,那么______.
19.因式分解: ______ .
20.根据,,,的规律,则可以得出的结果可以表示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0分)
21.图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平均分成四块小长方形,然后按图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2)观察图请你写出三个代数式、、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________.
(3)若,,则________.
(4)实际上有许多代数恒等式可以用图形的面积来表示.
如图,它表示了________.
(5)试画出一个几何图形,使它的面积能表示.







22.已知m是方程的一个根,求代数式的值.






23.型式子的因式分解

加法结合律


我们得到
利用式可以将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例把分解因式
分析:中的二次项系数为1,常数项,一次项系数,这是一个型式子.
解:
请仿照上面的方法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______;______.







24.已知图甲是一个长为2m,宽为2n的长方形,沿图中虚线用剪刀均匀分成四小块长方形,然后按图乙的形状拼成一个正方形.

(1)你认为图乙中阴影部分的正方形的边长等于多少?______.
(2)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求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一:______;方法二:______.
(3)观察图乙,你能写出下列三个代数式之间的等量关系吗?
;;mm.
(4)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解决如下问题:若,,求的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公因式的定义,找公因式的要点是:公因式的系数是多项式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都含有的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在提公因式时千万别忘了“”.
根据公因式定义,对多项式进行整理然后即可选出公因式.
【解答】
解:,
4ab是公因式.
故选D.
2.【答案】C

【解析】解:A、错误.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
B、错误.应该是;
C、正确;
D、错误.应该是;
故选:C.
根据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一一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合并同类项法则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答案】B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

故选:B.
由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得出,,再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了分解因式、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利用整体法求代数式的值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分析】
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熟练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原式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计算即可求出的值.
【解答】
解:,即,
则或,
故选D.
5.【答案】D

【解析】解:原式,
则余下的部分是,
故选D
原式变形后,提取公因式即可得到所求结果.
此题考查了公因式,熟练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6.【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
根据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积的2倍等于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即可得到k的值.
【解答】
解:,

故选C.
7.【答案】C

【解析】解:,

故选:C.
首先利用平方差公式,求得,继而求得答案.
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应用.注意利用平方差公式将原式变形是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该变形为去括号,故A不是因式分解;
该等式右边没有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故B不是因式分解;
该等式右边没有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故D不是因式分解;
故选:C.
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即可判断.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9.【答案】A

【解析】【分析】
观察已知可转化为,再对提取公因式因式分解的过程中将作为一个整体代入,逐次降低m的次数,使问题得以解决.此题考查的是因式分解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将作为一个整体出现,逐次降低m的次数.
【解答】
解: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解: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图中梯形的面积是,

故选B.
根据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图中梯形的面积是,利用面积相等即可解答.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表示,运用不同方法表示阴影部分面积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

【解析】解:原式.
找到公因式xy,直接提取可得.
本题考查因式分解.因式分解的步骤为:一提公因式;二看公式.要求灵活使用各种方法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一般来说,如果可以提取公因式的要先提取公因式.
12.【答案】

【解析】解:原式
故答案是:.
通过提取公因式进行因式分解.
考查了因式分解提公因式法: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13.【答案】15

【解析】解:分解因式,甲看错了b,但a是正确的,
他分解结果为,

同理:乙看错了a,分解结果为,

因此.
故应填15.
由题意分析a,b是相互独立的,互不影响的,在因式分解中,b决定因式的常数项,a决定因式含x的一次项系数;利用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展开,再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求出ab的值.
此题考查因式分解与多项式相乘是互逆运算,利用对应项系数相等是求解的关键.
14.【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
首先提取公因式,然后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提取公因式后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二次分解,注意分解要彻.
15.【答案】42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的应用,正确分解因式是解题关键.直接提取公因式ab,进而分解因式,然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
解:,,



故答案为42.
16.【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
首先提取公因式x,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即可.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关键.
17.【答案】24

【解析】解:,,
原式,
故答案为:24.
原式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后,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此题考查了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熟练掌握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是解本题的关键.
18.【答案】0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正确找出公因式是解题关键.
直接提取公因式,进而分解因式得出答案.
【解答】
解:,

故答案为:0.
19.【答案】.

【解析】解:.
故答案为.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易得.
本题考查了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
20.【答案】

【解析】【分析】
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本题主要锻炼学生从已知的题中找规律,学生平时要注意培养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仔细观察上式就可以发现得数中x的指数是式子中x的最高指数加1,根据此规律就可求出本题.
【解答】
解:


故答案为:.
21.【答案】解:;



如图所示: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属于基础题,注意仔细观察图形,表示出各图形的面积是关键.
表示出阴影部分的边长,即可得出其面积;
大正方形的面积减去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也可得出三个代数式、、mn之间的等量关系;
根据所得出的关系式,可求出的值;
利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大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等式;
画出长和宽的矩形,再分成8个矩形即可.
【解答】
解: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mn之间的等量关系是,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9;
图,它表示了,
故答案为;
见答案.

22.【答案】解:由题意可知:,
原式





【解析】先化简原式,然后将代入原式即可求出答案.
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法则,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3.【答案】 ?

【解析】解:;
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
根据容易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方法;熟练掌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4.【答案】解:;
;;
观察图乙,可得结论为:


,,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本题更需注意要根据所找到的规律做题.根据图形的割补关系即可得到结论.
正方形的边长小长方形的长宽;
第一种方法为:大正方形面积个小长方形面积,第二种表示方法为:阴影部分为小正方形的面积;
利用可求解;
利用可求解.
【解答】
解:阴影部分的正方形边长,
故答案为;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的面积,
方法一:大正方形面积个小长方形面积,
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方法二:阴影部分为小正方形的面积,
图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答案为;;
见答案;
见答案.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