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西安月考)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2020八上·西安月考)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 ,则 的度数为(  )
A.95° B.85° C.105速 D.80°
3.(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 中, ,此函数过哪几个象限(  )
A.一、二、三 B.一、二、四 C.一、三、四 D.二、三、四
5.(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已知函数y=x+1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  )
A. B. C. D.
6.(2019八上·辽阳期中)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1,2),并且点A(x1,y1),B(x2,y2)也在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若x1﹣x2=3,则y1﹣y2的值为(  )
A.3 B.﹣3 C.6 D.﹣6
7.(2019八下·武安期末)某科普小组有5名成员,身高(单位:cm)分别为:160,165,170,163,172,把身高160 cm的成员替换成一位165 cm的成员后,现科普小组成员的身高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不变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8.(2019·朝阳模拟)八年级(2)班学生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情况统计如表,则该班学生捐款金额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金额/元 5 10 20 50 100
人数 4 16 15 9 6
A.20.6元和10元 B.20.6元和20元
C.30.6元和10元 D.30.6元和20元
9.(2019七下·长春期中)如图,在△ABC中,∠ABC=∠ACB,∠A=40°,P是△ABC内的一点,且∠1=∠2,则∠P的度数为(  )
A.110° B.120° C.130° D.140°
10.(2020八上·西安月考)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由A地匀速行驶(中途不停留)前往终点B地,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小红通过图象得出4个信息:
①甲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②A、B两地相距240千米;③乙车行驶2小时追上甲车;④乙车由A地到B地共用 小时.
上述信息正确的有(  )个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西安月考)一组数据:1、2、4、3、2、4、2、5、6、1,它们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12.(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一组数据 , , , , 的平均数是2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 , , , , 的方差是   .
13.(2016·扬州)以方程组 的解为坐标的点(x,y)在第   象限.
14.(2020八上·西安月考)将直线 沿着 轴正向向右平移 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15.(2019八上·西安期中)已知直线 平行于 ,交 轴于点 ,且过点 ,则线段 的长度为   .
16.(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 轴、 轴分别交于点 ,点 在 轴上,要使 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点 的坐标是   .
三、解答题
17.(2020八上·西安月考)
(1)
(2)
18.(2020八上·西安月考)
(1)
(2)
19.(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 , ,
将求证 的过程填空完整
证明: (已知)
_▲_(_▲_)
又 (_▲_)
_▲_(_▲_)
(_▲__)
_▲__(_▲_)
20.(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且当 时, ;当 时, .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通过计算,判断点 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21.(2020八上·西安月考)《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此专著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共买一只鸡,若每人出9文钱,则多出11文钱;若每人出6文钱,则仍然相差16文钱,求买鸡的人数和这头鸡的价格.
22.(2020八上·西安期末)为了进一步了解某校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八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体质监测,同时统计了每个人的得分(假设这个得分为 ,满分为50分).体质检测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下列两福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补全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被测试的部分八年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等级:
(3)若该校八年级有1400名学生,估计该校八年级体质为“不合格”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3.(2019七下·卧龙期末)如图,AC,FC分别平分∠BAD,∠BFD,且分别与FB,AD相交于点G,H,已知∠B=40°,∠D=50°,求∠C的度数.
24.(2020八上·西安月考)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
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每月25天;
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件.
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生产甲产品数(件) 生产乙产品数(件) 所用时间(分)
10 10 350
30 20 850
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1.50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2.8元.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
(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
25.(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
(1)如图1,等边 的边OA在x轴上,点B位于第一象限.
①等边 的对称轴有   条;
②将图1的等边 沿边AB所在直线翻折得到 ,如图2所示,若 ,求点D的坐标.   
(2)如图3,矩形OABC的边OC在x轴上,边OA在y轴上,点F在OA上,且 ,点E为OC的中点,连接EF,将 沿边EF折叠得到 ,连接BD、BE,若 , ,求 的面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A.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 是分式,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是二元一次方程,本选项符合题意;
D. ,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一一判断各选项可求解.
2.【答案】A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EAD=∠CAB=90°,
∴∠EAD-∠CAD=∠CAB-∠CAD
故∠DAB=
由题意知∠B=45°,
∴ =180°-∠DAB-∠B=180°-40°-45°=95°.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AB=∠EA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可求解.
3.【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故①正确;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相等,故对顶角不但具有大小关系,还具有位置关系,所以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的说法不对, 故②错误;
根据余角的性质可知:同角的余角相等,故③正确;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故④正确;
综上,真命题有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可判断求解;
②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如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
③根据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求解;
④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判断求解.
4.【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 ,当 时,y随x增大而增大,图象一定经过一、三象限;
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
∴综合来看, 中, ,此函数过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图象一定经过一、三象限;b<0,直线交在y轴的负半轴,由此可判断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5.【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x=1时,y=x+1=2,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2),
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把点P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y=x+1可求得点P的纵坐标,再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可知点P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6.【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1,2),
∴2=﹣k,即k=﹣2,
∴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2x.
又∵点A(x1,y1),B(x2,y2)也在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
∴y1=﹣2x1,①
y2=﹣2x2,②
由①﹣②,得
y1﹣y2=﹣2(x1﹣x2)=﹣2×3=﹣6.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的值;然后将点A、B的坐标分别代入该函数解析式并分别求得y1、y2的值.
7.【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
【解析】【解答】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 ×(160+165+175+163+172)=166(cm),
方差为 ×[(160-166)2+(165-166)2+(170-166)2+(163-166)2+(172-166)2]=19.6(cm2),
新数据的平均数为 ×(165+165+170+163+172)=167(cm),
方差为 ×[2×(165-167)2+(170-167)2+(163-167)2+(172-167)2]=11.6(cm2),
所以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意义、方差的意义,可得答案.
8.【答案】D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
【解析】【解答】由于该班总人数为50,因此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的平均数,位于金额为20的区段,平均数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分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可求得学生捐款的平均数;因为总人数是偶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第25、26数位上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9.【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A=40°,
∴∠ACB+∠ABC=180°-40°=140°,
又∵∠ABC=∠ACB,∠1=∠2,
∴∠PBA=∠PCB,
∴∠1+∠ABP=∠PCB+∠2=140°× =70°,
∴∠BPC=180°-70°=11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CB+∠ABC=180°-∠A=140°,由∠ABC=∠ACB,∠1=∠2,可得∠PBA=∠PCB,从而可得∠1+∠ABP=∠PCB+∠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BPC的度数.
10.【答案】A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解析】【解答】解: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甲车 小时行驶30千米,
∴甲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
∴信息①错误;
②∵从函数图象数据看,甲车共行驶4小时,
∵甲车的行驶速度在上一小题中已经计算得出,是45千米/小时,
∴A、B两地的距离为: (千米),
∴信息②错误;
③∵从函数图象可知,乙车开始行驶到乙车追上甲车,这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是甲车行驶了 小时和 小时,
∴乙车行驶追上甲车所用时间为: (小时),
∴信息③正确;
④∵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可知,乙车开始行驶和到达B地的时间节点为,甲车行驶了 小时和 小时,
∴乙车由A地到B地用时为: (小时),
∴信息④错误;
综上所述信息正确的有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①观察图象可知甲车小时行驶路程3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解;
②观察图象可知甲车共行驶4小时,结合①中求得的速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求解;
③观察图象可知甲车出发小时后乙车出发,在甲车出发小时后两车相遇,所以这两个时间差即为乙车行驶追上甲车所用时间;
④观察图象可知乙车行驶小时到达B站,用乙车到达B站的时间-出发的时间即为乙车由A地到B地共用时间.
11.【答案】2;2.5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1、2、2、2、3、4、4、5、6,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2;2.5.
【分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①偶数个数据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②奇数个数据时,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定义可求解.
12.【答案】117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得= =22,
∴ =110,
∴3a-2,3b-2,3c-2,3d-2,3e-2的平均数为
= = ×(3×110-2×5)=64,
∵数据a,b,c,d,e的方差13,
S2= [(a-22)2+(b-22)2+(c-22)2+(d-22)2+(e-22)2]=13,
∴数据3a-2,3b-2,3c-2,3d-2,3e-2方差
S′2= [(3a-2-64)2+(3b-2-64)2+(3c-2-64)2+(3d-2-64)2+(3e-2-64)2]
= [(a-22)2+(b-22)2+(c-22)2+(d-22)2+(e-22)2]×9
=13×9
=117.
故答案为:117.
【分析】由已知的平均数和平均数公式可求得a+b+c+d+e的值,则另一组数据 , , , , 的平均数可求解,然后根据方差公式S2=即可求得方差.
13.【答案】二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 , ∵﹣得,3x+1=0,解得x=﹣ ,把x的值代入②得,y= +1= ,∴点(x,y)的坐标为:(﹣ , ),
∴此点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分析】先求出x、y的值,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知各项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y=-3x+6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析】【解答】解:因为直线y=3x向右平移2个单位,
所以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2),即y=3x-6.
故答案为:y=3x-6.
【分析】根据直线平移规律“自变量左加右减”可求解.
15.【答案】
【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直线 平行于 ,交 轴于点 ,且过点 ,
∴设 的解析式为: ,
∴则根据 ,可得 的解析式为: ,
∴当 时,即 ,解之得: .
∴ 点坐标为:(-8,0),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直线AB平行,可以设AB的函数解析式为,再将点B的坐标代入此函数解析式,求出b的值;然后有y=0求出对应的x的值,就可得到点A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16.【答案】 或(-1,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令一次函数 中 ,则 ,
解得 ,
点 的坐标为 ;
令一次函数 中 ,则 ,
点 的坐标为 .
设点 的坐标为 ,则 ,
是以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
① ,即 ,
解得: ,或 ,
此时点 的坐标为 或 ;
② ,即 ,
解得: ,或 (舍去),
此时点 的坐标为 .
综上可知点 的坐标为 或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由题意分别令一次函数y= x+1中x=0、y=0,求出点A、B的坐标,设出点M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AB、AM和BM的长度,分AB=BM与AB=AM两种情况来考虑,由此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
17.【答案】(1)解:
①+②,得x=3,
把x=3代入②,得y=5,
∴方程组的解为
(2)解:
②-①×2得8y=16,解得y=2,
把y=2代入①,得x=1,
∴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组可知未知数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将两个方程相加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2)观察方程组可知未知数x的系数成2倍关系,所以可将方程①×2,然后由②-①×2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再把y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18.【答案】(1)解:
② ,得

①+③得
把 代入方程③,得
(2)解:
由②得,

③ 得,

①+④得,
把 代入③中,解得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组可知未知数y的系数成2倍关系,所以可将方程②×2,然后由②×2+①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2)观察方程组先将方程②去分母化为最简形式可得方程③,然后③×2+①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19.【答案】证明: (已知)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 已知 )
∴ (等量代换)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3;由等量代换可得∠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DG;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CDG=∠B.
20.【答案】(1)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5;
(2)解:∵当x=4时,
y=3x-5=3×4-5=7≠6,
∴点P(4,6)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分析】(1)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x、y的两组值代入解析式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解之可求得K、b的值,则解析式可求解;
(2)由题意把点P的横坐标代入(1)中的解析式求出y的值,若y的值等于点P的纵坐标即可判断点P在直线上,反之不在直线上.
21.【答案】解:设买鸡的有x人,根据题意,得
9x 11=6x+16,
解得x=9.
6×9+16=70.
答:买鸡的有9人,鸡的价钱是70文钱.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盈亏问题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相等关系: x人每人出9文钱-11=总钱数=x人每人出6文钱+16,由相等关系列方程可求解.
22.【答案】(1)解:根据两个统计图,得
调查的总人数为 (人)
则不合格的人数为50-8-6-20=16(人)
合格人数占总数百分比为20÷50=40%
补全的图形,如图所示:
(2)合格
(3)解:由(1)中得知,不合格人数占总数百分比32%,
1400×32%=448(人)
答:估计该校八年级体质为“不合格”的学生约有448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2)由条形图知,共有50人,排序后第25、26名的学生的成绩都是合格,故其中位数落在合格等级;
故答案为合格;
【分析】(1)首先综合两个统计图求出调查的总人数,则可得出不合格人数和合格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画出统计图;(2)根据中位数定义即可得解;(3)根据样本中体质为“不合格”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23.【答案】解:∵∠B+∠1+∠AGB=180°,∠C+∠3+∠CGF=108°,∠AGB=∠CGF
∴∠B+∠1=∠C+∠3,
∴∠1﹣∠3=∠C﹣∠B,
同理可得:∠2﹣∠4=∠D﹣∠C.
∵AC,FC分别平分∠BAD,∠BFD,
∴∠1=∠2,∠3=∠4,
∴∠C﹣∠B=∠D﹣∠C,
∴∠C (∠B+∠D) ×(40°+50°)=4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1-∠3=∠C-∠B,同理,∠2-∠4=∠D-∠C,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3=∠4,得出∠C-∠B=∠D-∠C,即可得出∠C的度数.
24.【答案】(1)解:设小王每生产1件甲种产品需要x分钟,每生产1件乙种产品需要y分钟,
依题意,得:
解得:
答:小王每生产1件甲种产品需要15分钟,每生产1件乙种产品需要20分钟.
(2)解:设小王该月生产m件甲种产品,该月获得的报酬为w元,则小王该月生产 件乙种产品,
依题意,得
∵-0.6<0,m 60
∴当m=60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644,此时
答:小王该月最多能得1644元,此时生产甲种产品60件,乙种产品555件.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解析】【分析】(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得相等关系: 生产10件甲种产品的时间+生产10件乙种产品的时间=350,生产30件甲种产品的时间+生产20件乙种产品的时间=850,根据两个相等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解;
(2)设小王该月生产m件甲种产品,该月获得的报酬为w元 , 根据小王该月所得报酬=该月小王生产甲种产品的报酬+小王生产乙种产品的报酬可列w关于m的解析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求解.
25.【答案】(1)3;解:如图2中,延长DB交y轴于H. ∵△OAB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4,∠AOB=60°, ∵∠AOH=90°, ∴∠BOH=30°, ∴BH OB=2,OH BH=2 , ∵△ABD是由△OAB翻折得到, ∴OB=BD=AD=OA=4, ∴四边形OADB是菱形, ∴BD∥OA, ∵DH=BH+BD=2+4=6, ∴D(6,2 );
(2)解:如图3中,连接OD交EF于J,过点D作DH⊥OC于H,设EH=x.
∴A(0,6),C(8,0),
∴OA=6,OC=8,
∵四边形OABC是矩形,
∴BC=OA=6,∠BCO=90°,
∴BC⊥OC,
∵DH⊥OC,
∴DH∥BC,
∴四边形DHCB是直角梯形,
∵OE=EC=4,AF=2OF,
∴AF=4,OF=2,
∵△DEF是由△EOF翻折得到,
∴DF=OF=2,EO=ED=4,
∴EF垂直平分线段OD,即OJ=JD,
∵∠EOF=90°,
∴EF 2 ,
∵S△EOF OE OF EF OJ,
∴OJ ,
∴OD=2OJ ,
∵DH2=OD2﹣OH2=DE2﹣EH2,
∴( )2﹣(4﹣x)2=42﹣x2,
解得x ,
∴DH ,
∴S△BDE=S直角梯形DHCB﹣S△DEH﹣S△BCE ( 6) (4 ) 4×6 .
【知识点】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1)①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3;
【分析】(1)①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可求解;②如图2中,延长DB交y轴于H.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H=OB,解直角三角形OBH可求出OH得值,然后根据DH=BD+BH可求得DH的值,则点D的坐标可求解;
(2)如图3中,连接OD交EF于J,过点D作DH⊥OC于H,设EH=x.构建方程求出x,可得DH,EH,再根据S△BDE=S直角梯形DHCB S△DEH S△BCE计算即可求解.
1 / 1陕西省西安市高新逸翠园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2020八上·西安月考)下列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A. ,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 , 是分式,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是二元一次方程,本选项符合题意;
D. ,含有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一一判断各选项可求解.
2.(2020八上·西安月考)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若 ,则 的度数为(  )
A.95° B.85° C.105速 D.80°
【答案】A
【知识点】余角、补角及其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顶角及其性质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知∠EAD=∠CAB=90°,
∴∠EAD-∠CAD=∠CAB-∠CAD
故∠DAB=
由题意知∠B=45°,
∴ =180°-∠DAB-∠B=180°-40°-45°=95°.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DAB=∠EAC,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对顶角相等可求解.
3.(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②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③同角的余角相等;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其中真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知识点】真命题与假命题
【解析】【解答】解: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可知: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故①正确;
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对顶角相等,故对顶角不但具有大小关系,还具有位置关系,所以相等的角是对顶角的说法不对, 故②错误;
根据余角的性质可知:同角的余角相等,故③正确;
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知: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故④正确;
综上,真命题有3个.
故答案为:C.
【分析】①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可判断求解;
②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如角平分线分得的两个角;
③根据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判断求解;
④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可判断求解.
4.(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 中, ,此函数过哪几个象限(  )
A.一、二、三 B.一、二、四 C.一、三、四 D.二、三、四
【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性质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一次函数 ,当 时,y随x增大而增大,图象一定经过一、三象限;
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x轴下方;
∴综合来看, 中, ,此函数过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C.
【分析】由一次函数的性质可知:当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图象一定经过一、三象限;b<0,直线交在y轴的负半轴,由此可判断函数所经过的象限.
5.(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已知函数y=x+1和y=ax+3的图象交于点P,点P的横坐标为1,则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当x=1时,y=x+1=2,即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1,2),
所以关于x,y的方程组 的解为 .
故答案为:C.
【分析】由题意把点P的横坐标代入解析式y=x+1可求得点P的纵坐标,再根据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可知点P的坐标就是方程组的解,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6.(2019八上·辽阳期中)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1,2),并且点A(x1,y1),B(x2,y2)也在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若x1﹣x2=3,则y1﹣y2的值为(  )
A.3 B.﹣3 C.6 D.﹣6
【答案】D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经过点(﹣1,2),
∴2=﹣k,即k=﹣2,
∴该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y=﹣2x.
又∵点A(x1,y1),B(x2,y2)也在该正比例函数图象上,
∴y1=﹣2x1,①
y2=﹣2x2,②
由①﹣②,得
y1﹣y2=﹣2(x1﹣x2)=﹣2×3=﹣6.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k的值;然后将点A、B的坐标分别代入该函数解析式并分别求得y1、y2的值.
7.(2019八下·武安期末)某科普小组有5名成员,身高(单位:cm)分别为:160,165,170,163,172,把身高160 cm的成员替换成一位165 cm的成员后,现科普小组成员的身高与原来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变小,方差变小 B.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大
C.平均数变大,方差不变 D.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
【解析】【解答】解:原数据的平均数为 ×(160+165+175+163+172)=166(cm),
方差为 ×[(160-166)2+(165-166)2+(170-166)2+(163-166)2+(172-166)2]=19.6(cm2),
新数据的平均数为 ×(165+165+170+163+172)=167(cm),
方差为 ×[2×(165-167)2+(170-167)2+(163-167)2+(172-167)2]=11.6(cm2),
所以平均数变大,方差变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的意义、方差的意义,可得答案.
8.(2019·朝阳模拟)八年级(2)班学生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该班50名学生的捐款情况统计如表,则该班学生捐款金额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金额/元 5 10 20 50 100
人数 4 16 15 9 6
A.20.6元和10元 B.20.6元和20元
C.30.6元和10元 D.30.6元和20元
【答案】D
【知识点】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
【解析】【解答】由于该班总人数为50,因此中位数是第25、26个数的平均数,位于金额为20的区段,平均数为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分析】用加权平均数的公式可求得学生捐款的平均数;因为总人数是偶数,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出第25、26数位上的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9.(2019七下·长春期中)如图,在△ABC中,∠ABC=∠ACB,∠A=40°,P是△ABC内的一点,且∠1=∠2,则∠P的度数为(  )
A.110° B.120° C.130° D.140°
【答案】A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解答】∵∠A=40°,
∴∠ACB+∠ABC=180°-40°=140°,
又∵∠ABC=∠ACB,∠1=∠2,
∴∠PBA=∠PCB,
∴∠1+∠ABP=∠PCB+∠2=140°× =70°,
∴∠BPC=180°-70°=110°.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ACB+∠ABC=180°-∠A=140°,由∠ABC=∠ACB,∠1=∠2,可得∠PBA=∠PCB,从而可得∠1+∠ABP=∠PCB+∠2,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出∠BPC的度数.
10.(2020八上·西安月考)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由A地匀速行驶(中途不停留)前往终点B地,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甲车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小红通过图象得出4个信息:
①甲车速度为60千米/小时;②A、B两地相距240千米;③乙车行驶2小时追上甲车;④乙车由A地到B地共用 小时.
上述信息正确的有(  )个
A.1 B.2 C.3 D.4
【答案】A
【知识点】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
【解析】【解答】解:①∵观察函数图象可知,甲车 小时行驶30千米,
∴甲车的速度为: (千米/小时),
∴信息①错误;
②∵从函数图象数据看,甲车共行驶4小时,
∵甲车的行驶速度在上一小题中已经计算得出,是45千米/小时,
∴A、B两地的距离为: (千米),
∴信息②错误;
③∵从函数图象可知,乙车开始行驶到乙车追上甲车,这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是甲车行驶了 小时和 小时,
∴乙车行驶追上甲车所用时间为: (小时),
∴信息③正确;
④∵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可知,乙车开始行驶和到达B地的时间节点为,甲车行驶了 小时和 小时,
∴乙车由A地到B地用时为: (小时),
∴信息④错误;
综上所述信息正确的有1个.
故答案为:A.
【分析】①观察图象可知甲车小时行驶路程3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可求解;
②观察图象可知甲车共行驶4小时,结合①中求得的速度,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求解;
③观察图象可知甲车出发小时后乙车出发,在甲车出发小时后两车相遇,所以这两个时间差即为乙车行驶追上甲车所用时间;
④观察图象可知乙车行驶小时到达B站,用乙车到达B站的时间-出发的时间即为乙车由A地到B地共用时间.
二、填空题
11.(2020八上·西安月考)一组数据:1、2、4、3、2、4、2、5、6、1,它们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答案】2;2.5
【知识点】中位数;众数
【解析】【解答】解: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1、2、2、2、3、4、4、5、6,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2,
中位数为:
故答案为:2;2.5.
【分析】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中位数是指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①偶数个数据时,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②奇数个数据时,中间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根据定义可求解.
12.(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一组数据 , , , , 的平均数是22,方差是13,那么另一组数据 , , , , 的方差是   .
【答案】117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方差
【解析】【解答】解:依题意,得= =22,
∴ =110,
∴3a-2,3b-2,3c-2,3d-2,3e-2的平均数为
= = ×(3×110-2×5)=64,
∵数据a,b,c,d,e的方差13,
S2= [(a-22)2+(b-22)2+(c-22)2+(d-22)2+(e-22)2]=13,
∴数据3a-2,3b-2,3c-2,3d-2,3e-2方差
S′2= [(3a-2-64)2+(3b-2-64)2+(3c-2-64)2+(3d-2-64)2+(3e-2-64)2]
= [(a-22)2+(b-22)2+(c-22)2+(d-22)2+(e-22)2]×9
=13×9
=117.
故答案为:117.
【分析】由已知的平均数和平均数公式可求得a+b+c+d+e的值,则另一组数据 , , , , 的平均数可求解,然后根据方差公式S2=即可求得方差.
13.(2016·扬州)以方程组 的解为坐标的点(x,y)在第   象限.
【答案】二
【知识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点的坐标
【解析】【解答】解: , ∵﹣得,3x+1=0,解得x=﹣ ,把x的值代入②得,y= +1= ,∴点(x,y)的坐标为:(﹣ , ),
∴此点在第二象限.
故答案为:二.
【分析】先求出x、y的值,再根据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特点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的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知各项限内点的坐标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2020八上·西安月考)将直线 沿着 轴正向向右平移 个单位,所得直线的解析式为   .
【答案】y=-3x+6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
【解析】【解答】解:因为直线y=3x向右平移2个单位,
所以到直线的解析式为:y=3(x-2),即y=3x-6.
故答案为:y=3x-6.
【分析】根据直线平移规律“自变量左加右减”可求解.
15.(2019八上·西安期中)已知直线 平行于 ,交 轴于点 ,且过点 ,则线段 的长度为   .
【答案】
【知识点】两一次函数图象相交或平行问题;勾股定理
【解析】【解答】解:∵直线 平行于 ,交 轴于点 ,且过点 ,
∴设 的解析式为: ,
∴则根据 ,可得 的解析式为: ,
∴当 时,即 ,解之得: .
∴ 点坐标为:(-8,0),
∴ ,
故答案为:
【分析】利用直线AB平行,可以设AB的函数解析式为,再将点B的坐标代入此函数解析式,求出b的值;然后有y=0求出对应的x的值,就可得到点A的坐标,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
16.(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一次函数y=-x+1的图象与 轴、 轴分别交于点 ,点 在 轴上,要使 是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点 的坐标是   .
【答案】 或(-1,0).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令一次函数 中 ,则 ,
解得 ,
点 的坐标为 ;
令一次函数 中 ,则 ,
点 的坐标为 .
设点 的坐标为 ,则 ,
是以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分两种情况:
① ,即 ,
解得: ,或 ,
此时点 的坐标为 或 ;
② ,即 ,
解得: ,或 (舍去),
此时点 的坐标为 .
综上可知点 的坐标为 或 .
故答案为: 或 .
【分析】由题意分别令一次函数y= x+1中x=0、y=0,求出点A、B的坐标,设出点M的坐标,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AB、AM和BM的长度,分AB=BM与AB=AM两种情况来考虑,由此可得出关于m的方程,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求解.
三、解答题
17.(2020八上·西安月考)
(1)
(2)
【答案】(1)解:
①+②,得x=3,
把x=3代入②,得y=5,
∴方程组的解为
(2)解:
②-①×2得8y=16,解得y=2,
把y=2代入①,得x=1,
∴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组可知未知数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所以将两个方程相加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2)观察方程组可知未知数x的系数成2倍关系,所以可将方程①×2,然后由②-①×2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再把y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18.(2020八上·西安月考)
(1)
(2)
【答案】(1)解:
② ,得

①+③得
把 代入方程③,得
(2)解:
由②得,

③ 得,

①+④得,
把 代入③中,解得
【知识点】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1)观察方程组可知未知数y的系数成2倍关系,所以可将方程②×2,然后由②×2+①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2)观察方程组先将方程②去分母化为最简形式可得方程③,然后③×2+①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之可求得x的值,再把x的值代入其中一个方程可得关于y的方程,解之可求得y的值,然后写出结论即可.
19.(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 , ,
将求证 的过程填空完整
证明: (已知)
_▲_(_▲_)
又 (_▲_)
_▲_(_▲_)
(_▲__)
_▲__(_▲_)
【答案】证明: (已知)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 ( 已知 )
∴ (等量代换)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知识点】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3;由等量代换可得∠1=∠3;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得AB∥DG;由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CDG=∠B.
20.(2020八上·西安月考)已知y是x的一次函数,且当 时, ;当 时, .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通过计算,判断点 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答案】(1)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根据题意得 ,
解得 ,
∴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3x-5;
(2)解:∵当x=4时,
y=3x-5=3×4-5=7≠6,
∴点P(4,6)不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分析】(1) 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 把x、y的两组值代入解析式可得关于k、b的方程组,解之可求得K、b的值,则解析式可求解;
(2)由题意把点P的横坐标代入(1)中的解析式求出y的值,若y的值等于点P的纵坐标即可判断点P在直线上,反之不在直线上.
21.(2020八上·西安月考)《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成于公元一世纪左右,此专著中有这样一道题: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共买一只鸡,若每人出9文钱,则多出11文钱;若每人出6文钱,则仍然相差16文钱,求买鸡的人数和这头鸡的价格.
【答案】解:设买鸡的有x人,根据题意,得
9x 11=6x+16,
解得x=9.
6×9+16=70.
答:买鸡的有9人,鸡的价钱是70文钱.
【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盈亏问题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相等关系: x人每人出9文钱-11=总钱数=x人每人出6文钱+16,由相等关系列方程可求解.
22.(2020八上·西安期末)为了进一步了解某校初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对八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体质监测,同时统计了每个人的得分(假设这个得分为 ,满分为50分).体质检测的成绩分为四个等级:优秀 、良好 、合格 、不合格 .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下列两福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补全上面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被测试的部分八年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的中位数落在   等级:
(3)若该校八年级有1400名学生,估计该校八年级体质为“不合格”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答案】(1)解:根据两个统计图,得
调查的总人数为 (人)
则不合格的人数为50-8-6-20=16(人)
合格人数占总数百分比为20÷50=40%
补全的图形,如图所示:
(2)合格
(3)解:由(1)中得知,不合格人数占总数百分比32%,
1400×32%=448(人)
答:估计该校八年级体质为“不合格”的学生约有448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2)由条形图知,共有50人,排序后第25、26名的学生的成绩都是合格,故其中位数落在合格等级;
故答案为合格;
【分析】(1)首先综合两个统计图求出调查的总人数,则可得出不合格人数和合格人数所占百分比,即可画出统计图;(2)根据中位数定义即可得解;(3)根据样本中体质为“不合格”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23.(2019七下·卧龙期末)如图,AC,FC分别平分∠BAD,∠BFD,且分别与FB,AD相交于点G,H,已知∠B=40°,∠D=50°,求∠C的度数.
【答案】解:∵∠B+∠1+∠AGB=180°,∠C+∠3+∠CGF=108°,∠AGB=∠CGF
∴∠B+∠1=∠C+∠3,
∴∠1﹣∠3=∠C﹣∠B,
同理可得:∠2﹣∠4=∠D﹣∠C.
∵AC,FC分别平分∠BAD,∠BFD,
∴∠1=∠2,∠3=∠4,
∴∠C﹣∠B=∠D﹣∠C,
∴∠C (∠B+∠D) ×(40°+50°)=45°.
【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1-∠3=∠C-∠B,同理,∠2-∠4=∠D-∠C,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1=∠2,∠3=∠4,得出∠C-∠B=∠D-∠C,即可得出∠C的度数.
24.(2020八上·西安月考)某厂工人小王某月工作的部分信息如下:
信息一:工作时间:每天上午8:00~12:00,下午14:00~18:00,每月25天;
信息二: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并且按规定每月生产甲产品的件数不少于60件.
生产产品件数与所用时间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生产甲产品数(件) 生产乙产品数(件) 所用时间(分)
10 10 350
30 20 850
信息三:按件计酬,每生产一件甲产品可得1.50元,每生产一件乙产品可得2.8元.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小王每生产一件甲种产品,每生产一件乙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分;
(2)小王该月最多能得多少元?此时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分别多少件?
【答案】(1)解:设小王每生产1件甲种产品需要x分钟,每生产1件乙种产品需要y分钟,
依题意,得:
解得:
答:小王每生产1件甲种产品需要15分钟,每生产1件乙种产品需要20分钟.
(2)解:设小王该月生产m件甲种产品,该月获得的报酬为w元,则小王该月生产 件乙种产品,
依题意,得
∵-0.6<0,m 60
∴当m=60时,w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1644,此时
答:小王该月最多能得1644元,此时生产甲种产品60件,乙种产品555件.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和差倍分问题
【解析】【分析】(1)由表格中的信息可得相等关系: 生产10件甲种产品的时间+生产10件乙种产品的时间=350,生产30件甲种产品的时间+生产20件乙种产品的时间=850,根据两个相等关系列方程组即可求解;
(2)设小王该月生产m件甲种产品,该月获得的报酬为w元 , 根据小王该月所得报酬=该月小王生产甲种产品的报酬+小王生产乙种产品的报酬可列w关于m的解析式,再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可求解.
25.(2020八上·西安月考)如图
(1)如图1,等边 的边OA在x轴上,点B位于第一象限.
①等边 的对称轴有   条;
②将图1的等边 沿边AB所在直线翻折得到 ,如图2所示,若 ,求点D的坐标.   
(2)如图3,矩形OABC的边OC在x轴上,边OA在y轴上,点F在OA上,且 ,点E为OC的中点,连接EF,将 沿边EF折叠得到 ,连接BD、BE,若 , ,求 的面积.
【答案】(1)3;解:如图2中,延长DB交y轴于H. ∵△OAB是等边三角形, ∴OA=OB=AB=4,∠AOB=60°, ∵∠AOH=90°, ∴∠BOH=30°, ∴BH OB=2,OH BH=2 , ∵△ABD是由△OAB翻折得到, ∴OB=BD=AD=OA=4, ∴四边形OADB是菱形, ∴BD∥OA, ∵DH=BH+BD=2+4=6, ∴D(6,2 );
(2)解:如图3中,连接OD交EF于J,过点D作DH⊥OC于H,设EH=x.
∴A(0,6),C(8,0),
∴OA=6,OC=8,
∵四边形OABC是矩形,
∴BC=OA=6,∠BCO=90°,
∴BC⊥OC,
∵DH⊥OC,
∴DH∥BC,
∴四边形DHCB是直角梯形,
∵OE=EC=4,AF=2OF,
∴AF=4,OF=2,
∵△DEF是由△EOF翻折得到,
∴DF=OF=2,EO=ED=4,
∴EF垂直平分线段OD,即OJ=JD,
∵∠EOF=90°,
∴EF 2 ,
∵S△EOF OE OF EF OJ,
∴OJ ,
∴OD=2OJ ,
∵DH2=OD2﹣OH2=DE2﹣EH2,
∴( )2﹣(4﹣x)2=42﹣x2,
解得x ,
∴DH ,
∴S△BDE=S直角梯形DHCB﹣S△DEH﹣S△BCE ( 6) (4 ) 4×6 .
【知识点】四边形的综合
【解析】【解答】解:(1)①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3;
【分析】(1)①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即可求解;②如图2中,延长DB交y轴于H.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BH=OB,解直角三角形OBH可求出OH得值,然后根据DH=BD+BH可求得DH的值,则点D的坐标可求解;
(2)如图3中,连接OD交EF于J,过点D作DH⊥OC于H,设EH=x.构建方程求出x,可得DH,EH,再根据S△BDE=S直角梯形DHCB S△DEH S△BCE计算即可求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