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word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2021学年浙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word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浙教新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练习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二次根式中,无论x取什么值都有意义的是(  )
A.
B.
C.
D.
3.小明到某公司应聘,他想了解自己入职后的工资情况,他需要关注该公司所有员工工资的(  )
A.众数
B.中位数
C.方差
D.平均数
4.如图,在?ABCD中,BE⊥AB交对角线AC于点E.若∠1=20°,则∠2的度数为(  )
A.120°
B.100°
C.110°
D.90°
5.如图大坝的横断面,斜坡AB的坡比i=1:2,背水坡CD的坡比i=1:1,若坡面CD的长度为米,则斜坡AB的长度为(  )
A.
B.
C.
D.24
6.已知点A(x1,y1),B(x2,y2)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若y1<y2<0,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x1<x2<0
B.x2<x1<0
C.0<x1<x2
D.0<x2<x1
7.牛顿曾说过:“反证法是数学家最精良的武器之一.”那么我们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第一步先假设(  )
A.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小于60°
B.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大于60°
C.三角形中每个内角都大于60°
D.三角形中没有一个内角小于60°
8.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位线的长分别为3和5,则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22
B.26
C.22或26
D.13
9.有两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242个人患了流感,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则x满足的方程是(  )
A.(1+x)2=242
B.(2+x)2=242
C.2(1+x)2=242
D.(1+2x)2=242
10.如图将4个长、宽分别均为a,b的长方形,摆成了一个大的正方形,利用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写出一个代数恒等式是(  )
A.a2+2ab+b2=(a+b)2
B.a2﹣2ab+b2=(a﹣b)2
C.4ab=(a+b)2﹣(a﹣b)2
D.(a+b)(a﹣b)=a2﹣b2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1.计算:= 
 .
12.张琳同学将某地2018年6月~10月的月降水量绘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降水量变化最大的时间范围是 
 月份.
13.已知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980°,则n= 
 .
14.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c=0没有实数根.则实数c取值范围是 
 .
15.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和,则面积是 
 .
16.已知方程x2+5x﹣6=0的解是x1=1,x2=﹣6,则方程(2x+3)2+5(2x+3)﹣6=0的解是 
 .
17.如图,点A在双曲线y=上,点B在双曲线y=上,且AB∥x轴,点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
18.如图,两条带子,带子a的宽度为2cm,带子b的宽度为1cm,它们相交成α角,如果重叠部分的面积为4cm,则α的度数为 
 度.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
19.计算:(1)﹣;
(2)解方程:x2+4x﹣5=0.
20.图1、图2分别是8×10的网格,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请按要求画出下列图形,所画图形的各个顶点均在所给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在图1中画一个周长为8的菱形.
(2)在图2中画出有一个锐角为45°,面积为9的平行四边形.
21.【数据收集】
以下是从某校九年级男生中随机选出的10名男生,分别测量了他们的身高(单位:cm),数据整理如下:
163
 
171
 
173
 
159
 
161
 
174
 
164
 
166
 
169
 
164
【数据分析】
确定这十个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并填入表.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得出结论】
(1)若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该校九年级男生平均身高,则这个统计量是 
 ;(选填“众数”或“中位数”或“平均数”中一个)
(2)若该校九年级共有男生280名,选用合适的统计量估计,该校九年级男生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人数.
22.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交于A(2,m),B(n,1)两点,连接OA,OB.
(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求△OAB的面积;
(3)问:在直角坐标系中,是否存在一点P,使以O,A,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B=90°,AB=5cm,BC=7cm,点P从点A开始沿AB边向点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当P、Q两点中有一点到达终点,则同时停止运动.
(1)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
(2)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那么几秒后,PQ的长度等于cm?
(3)△PQB的面积能否等于7cm2?请说明理由.
24.如图1,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AEFG,连接DG,BE.
(1)[发现]:当正方形AEFG绕点A旋转,如图2,线段DG与B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位置关系是 
 ;
(2)[探究]:如图3,若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都为矩形,且AD=2AB,AG=2AE,猜想DG与BE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应用]:在(2)情况下,连接GE(点E在AB上方),若GE∥AB,且AB=,AE=1,求线段DG的长.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解:A.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B.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C.属于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
D.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解:A、当x=1时,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B、当x=1时,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C、当x<0时,无意义,故此选项错误;
D、无论x取什么值,都有意义,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3.解:根据题意,小明到某公司应聘,了解这家公司的员工的工资情况,就要全面的了解中间员工的工资水平,
故最应该关注的数据是中位数,
故选:B.
4.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CAB=∠1=20°,
∵BE⊥AB,
∴∠ABE=90°,
∴∠2=∠EAB+∠EBA=20°+90°=110°.
故选:C.
5.解:过B作BE⊥AD于E,过C作CF⊥AD于F,如图所示:
则四边形BEFC是矩形,
∴BE=CF,
∵背水坡CD的坡比i=1:1,CD=米,
∴CF=DF=CD=6(米),
∴BE=CF=6米,
又∵斜坡AB的坡比i=1:2=,
∴AE=2BE=12(米),
∴AB===6(米),
故选:C.
6.解:∵﹣3<0,
∴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又∵y1<y2<0,
∴图象在第四象限,
∴0<x1<x2,
故选:C.
7.解: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
第一步先假设三角形中每个内角都大于60°,
故选:C.
8.解:等腰三角形的两条中位线长分别为3和5,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为6和10,
当腰为10时,则三边长为10,10,6时,周长为26;
当腰为6时,则三边长为6,6,10时,周长为22,
故选:C.
9.解:依题意得:2(1+x)2=242.
故选:C.
10.解:∵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个矩形的面积,
∴(a+b)2﹣(a﹣b)2=4ab,即4ab=(a+b)2﹣(a﹣b)2.
故选:C.
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1.解:==11.
故答案为:11.
12.解:根据折线的倾斜程度直观得,
8﹣9月,降水量由150mm降至60mm,降幅为90mm,降幅最大,
故答案为:8﹣9.
13.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则(n﹣2)?180°=1980°,
解得n=13.
故答案为:13.
14.解:根据题意得△=(﹣2)2﹣4c<0,
解得c>1.
故答案为c>1.
15.解:因为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和,
则面积是:
()()
=(12﹣2)
=5.
故答案为:5.
16.解:把方程(2x+3)2+5(2x+3)﹣6=0看作关于2x+3的一元二次方程,
所以2x+3=1或2x+3=﹣6,
所以x1=﹣1,x2=﹣.
故答案为x1=﹣1,x2=﹣.
17.解:延长BA交y轴于E,则BE⊥y轴,
∵点A在双曲线y=上,
∴四边形AEOD的面积为4,
∵点B在双曲线y=上,且AB∥x轴,
∴四边形BEOC的面积为12,
∴矩形ABCD的面积为12﹣4=8.
故答案为8.
18.解: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得重叠部分为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
作AE⊥BC于E,AF⊥CD于F,
则AE=1,AF=2.
∵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底×高=4,
∴BC=4,CD=AB=2.
在直角三角形ABE中,sinB==,
∴∠B=30°,
即α=30°.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46分)
19.解:(1)原式=2﹣
=;
(2)(x+5)(x﹣1)=0,
x+5=0或x﹣1=0,
所以x1=﹣5,x2=1.
20.解:(1)如图1中,菱形ABCD即为所求.
(2)平行四边形ABCD即为所求.
21.解:∵在这组数据中164cm出现的次数最多,
∴众数是164cm;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列为
159,161,163,164,164,166,169,171,173,174,
则中位数是=165(cm);
平均数是:(163+171+173+159+161+174+164+166+169+164)÷10=166.4(cm);
填表如下:
众数
中位数
平均数
164
165
166.4
故答案为:164,165,166.4;
(1)用样本中的统计量估计该校九年级男生平均身高,则这个统计量是平均数;
故答案为:平均数;
(2)根据题意,超过166.4
cm的人数有4人,
则280名男生中,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人数约280×=112(人).
答:该校九年级男生身高超过平均身高的人数约112人.
22.解:(1)∵点A(2,m),B(n,1)在反比例函数y2=上,
∴2m=6,n=6,
∴m=3,
∴A(2,3),B(6,1),
∵点A(2,3),B(6,1)在一次函数y1=kx+b上,
∴,
∴,
∴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1=﹣x+4;
(2)如图1,记一次函数y1=﹣x+4的图象与x,y轴的交点为点D,C,
针对于y1=﹣x+4,
令x=0,则y1=4,
∴C(0,4),
∴OC=6,
令y1=0,则﹣x+4=0,
∴x=8,
∴D(8,0),
∴OD=8,
过点A作AE⊥y轴于E,过点B作BF⊥x轴于F,
∵A(2,3),B(6,1),
∴AE=2,BF=1,
∴S△AOB=S△COD﹣S△AOC﹣S△BOD
=OC?OD﹣OC?AE﹣OD?BF
=×4×8﹣×4×2﹣×8×1
=8;
(3)存在,如图2,
当AB和OB为邻边时,点B(6,1)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到点O(0,0),则点A也先向左平移6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到点P(2﹣6,3﹣1),即P(﹣4,2);
当OA和OB为邻边时,点O(0,0)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到点A(2,3),
则点B也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到点P'(6+2,1+3),即P'(8,4);
当AB和OA为邻边时,点A(2,3)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到点B(6,1),
则点O也先向右平移4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到点P''(0+4,0﹣2),即P'(4,﹣2);
点P的坐标为(﹣4,2)或(4,﹣2)或(8,4).
23.解:(1)设经过x秒以后,△PBQ面积为4cm2(0<x≤3.5)此时AP=xcm,BP=(5﹣x)cm,BQ=2xcm,
由,得,
整理得:x2﹣5x+4=0,
解得:x=1或x=4(舍);
答:1秒后△PBQ的面积等于4cm2;
(2)设经过t秒后,PQ的长度等于,由PQ2=BP2+BQ2,
即40=(5﹣t)2+(2t)2,
解得:t=﹣1(舍去)或3.
则3秒后,PQ的长度为;
(3)假设经过t秒后,△PBQ的面积等于7cm2,即,,
整理得:t2﹣5t+7=0,
由于b2﹣4ac=25﹣28=﹣3<0,
则原方程没有实数根,所以△PQB的面积不能等于7cm2.
24.解:(1)DG=BE,DG⊥BE,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EFG是正方形,
∴AE=AG,AB=AD,∠BAD=∠EAG=90°,
∴∠BAE=∠DAG,
∴△ABE≌△DAG(SAS),
∴BE=DG;
如图2,延长BE交AD于G,交DG于H,
∵△ABE≌△DAG,
∴∠ABE=∠ADG,
∵∠AQB+∠ABE=90°,
∴∠AQB+∠ADG=90°,
∵∠AQB=∠DQH,
∴∠DQH+∠ADG=90°,
∴∠DHB=90°,
∴BE⊥DG,
故答案为:DG=BE,DG⊥BE;
(2)DG=2BE,BE⊥DG⊥BE,理由如下:
如图3,延长BE交AD于G,交DG于H,
∵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EFG都为矩形,
∴∠BAD=∠EAG,
∴∠BAE=∠DAG,
∵AD=2AB,AG=2AE,
∴==,
∴△ABE∽△ADG,
∴==,∠ABE=∠ADG,
∴DG=2BE,
∵∠AGB+∠ABE=90°,
∴∠AGB+∠ADG=90°,
∵∠AGB=∠DGH,
∴∠DGH+∠ADG=90°,
∴∠DHB=90°,
∴BE⊥DG;
(3)如图4,(为了说明点B,E,F在同一条线上,特意画的图形)
设EG与AD的交点为M,
∵EG∥AB,
∴∠DME=∠DAB=90°,
在Rt△AEG中,AE=1,
∴AG=2AE=2,
根据勾股定理得:EG==,
∵AB=,
∴EG=AB,
∵EG∥AB,
∴四边形ABEG是平行四边形,
∴AG∥BE,
∵AG∥EF,
∴点B,E,F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5,
∴∠AEB=90°,
在Rt△AB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E===2,
由(2)知,△ABE∽△ADG,
∴==,
即=,
∴DG=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