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冀教版数学四年级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课题平均数单元八学科数 学年级四学习目标在读统计表、交流信息、自主计算的教学活动中,经历进一步认识“平均数”的过程。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在用平均数描述具体事物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难点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解决求平均数的简单问题。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引入。 小明有5块巧克力,兰兰有3块巧克力,怎样使两人的巧克力数同样多?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样的问题。板书课题:平均数。指名说一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通过趣味练习引出本课内容。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练习。一、学习平均数的概念和意义。1、出示85页情景图。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做?(1)提出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可以把铅笔都取出来放一起重新分在5个笔筒里。(3)提出问题:每个笔筒里放几支?(4)教师讲解: 3就是这5个数的平均数。(5)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6)教师总结: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2、课件出示85页例2。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头10个。哪个组成绩好?(1)说一说:下面的比法公平吗?哪组投中的球多,哪组的成绩就好。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这样不公平,因为第二组人多,第一组人少。(2)议一议:怎样比较才算公平呢?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3)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4)教师总结:第一组成绩好。课件出示86页例3。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所料袋的情况做了统计。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订正。议一议:求出的“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不一样,求出的“3个”是一个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 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课件出示87页例4。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如下:读上面的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我发现,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张春光最高。李斌最矮,才138厘米,体重也最轻。(3)估计一下,哪个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答案不唯一,合理就行。(4)解决问题(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5)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把每个队员的身高相加,再除以9……(6)议 一 议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3)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4)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7)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总结。(8)解决问题(2)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 教师订正。(9)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的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 教师总结:李斌的体重只有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张春光的体重58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重9千克。(10)说一说:两只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 总结:红星小学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比银河小学队多。(11)还有别的方法求平均身高吗?教师总结: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先算出超过100厘米的平均数,再加上100……(12)议一议:怎样求平均数?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总结: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13)想一想:求平均数有什么意义?教师总结: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叫平均数。 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化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二、课堂练习。 1、 下面是城内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表。 1) 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平均每个班有学生多少人?2、小亮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第一批买了3头,每头重 30千克;第二批买了5头,每头重38千克。小亮家买的小猪平均每头重多少千克?3、某商店一天内各类练习本销量如下表:一天内平均每种练习本销售多少本??三、拓展提高 。1、小明其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加上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95分。小明英语成绩是多少分?2、小明前5次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第六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8分。他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是多少?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展示汇报。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展示汇报。指名学生说一说。指名说一说。学生动手计算。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指名学生说一说。指名学生说一说。学生独立计算。学生小组讨论,展示汇报。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小组内说一说,再在全班说一说。指名学生说一说。指名学生回答。学生小组合作,展示汇报。指名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通过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感。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讨论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感。对本节课内容加以巩固练习。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板书 平 均 数(3+4+2+5+1)÷5=3(支)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四上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行线(同步练习)一、判断。? 1、某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 )2、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会超过160厘米,有的队员身高不到160厘米。 ( )3、小明所在的1班学生平均身高1.4米,小强所在的2班平均身高1.5米。小明一定比小强矮。 ( )4、身高1.7米不会游泳的人,在平均水深为1.5米的游泳池中,肯定没危险。( )二、解决问题。1、2013年小明家各季度用水量情况统计表。时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用水量(吨)16243627平均每个季度用水量是多少吨?平均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 2、四(2)班部分同学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如下,求出这些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分。(单位:分) 98 95 94 89 87 90 96 92 95 843、甲、乙两个镇家庭汽车拥有量统计表如下:年份1995199820012004甲镇34813乙镇371020乙两镇在以上4个年份,每年平均各拥有家庭汽车多少辆?4、小明10天读完一本故事书,平均每天读34页,前4天每天读25页,后6天每天读多少页?参考答案一、判断。? × √ × ×二、解决问题。1、(1)(16+24+36+27)÷4=25.75(吨)答:平均每个季度用水量是25.75吨。(2)(16+24+36+27)÷12≈8.58(吨)答:平均每月的用水量越是8.58吨。 2、(98+95+94+89+87+90+96+92+95+84)÷10=92(分)答:这些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是92分。3、(3+4+8+13)÷4=7(辆) (3+7+10+20)÷4=10(辆) 答:甲镇每年平均拥有家庭汽车7辆,乙镇10辆。4、(34×10-25×4)÷6=40(页) 答:后6天每天读40页。 课件33张PPT。平 均 数数学冀教版 四年级上新知导入小明有5块巧克力,兰兰有3块巧克力,怎样使两人的巧克力数同样多?新知讲解可以把铅笔都取出来放一起重新分在5个笔筒里。例1: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可以怎样做?新知讲解 (3+4+2+5+1)÷5=3(支)3就是这5个数的平均数。每个笔筒里放几支?新知讲解说一说: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新知讲解哪个组成绩好?例2:四(1)班一、二组同学进行投球比赛,每人头10个。第一组第二组新知讲解哪组投中的球多,哪组的成绩就好。说一说:下面的比法公平吗?这样不公平,因为第二组人多,第一组人少。新知讲解议一议:怎样比较才算公平呢?比较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就公平了。第一组 (8+7+6+7)÷4=28÷4=7(个)新知讲解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第二组 (9+8+5+3+5)÷5=30÷5=6(个)第一组成绩好。新知讲解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例3: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所料袋的情况做了统计。新知讲解先算出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总数,再算平均数。 (1+3+2+3+2+6+4)÷7=21÷7=3(个)新知讲解议一议:求出的“3个”与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一样吗? 不一样,求出的“3个”是一个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星期四妈妈丢的塑料袋“3个” 是一个实际的数,是实际丢了3个。新知讲解例4:某市举办小学生篮球赛,进入决赛的两支球队部分队员的身高和体重如下:新知讲解读上面的统计表,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我发现,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张春光最高。李斌最矮,才138厘米,体重也最轻。新知讲解估计一下,哪个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高一些。银河小队的平均身高高些,因为里面172,而红星小学队没有170以上的。新知讲解(1)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把每个队员的身高相加,再除以9…… 红星小学:(153+138+153+163+165+158+166+168+158)÷9 =1442÷9 =158(厘米) 银河小学:(152+172+140+140+154+160+167+161+167)÷9 =1413÷9 =157(厘米)新知讲解议 一 议1、求出的平均身高是每个队员的身高吗?2、某个队员的身高能代表整支球队的平均身高吗?3、个子最高的队员超出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4、个子最矮的队员低于本队平均身高多少厘米?求出的平均身高只是个平均数,代表的是一个整体水平。不能。172-157=15(厘米)157-140=17(厘米)新知讲解(2)用计算器分别计算两支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 红星小学: (47+35+45+54+53+51+56+56+53)÷9 =450÷9=50(千克) 银河小学:(48+58+40+42+50+56+52+50+45)÷9 =441÷9=49(千克)新知讲解李斌的体重只有35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轻15千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某个队员的体重与本队平均体重的关系。张春光的体重58千克,比本队平均体重重9千克。新知讲解红星小学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比银河小学队多。说一说:两只球队队员的平均体重和平均身高有什么关系?红星小学队:平均升高:158厘米平均体重:50千克银河小学队:平均升高:157厘米平均体重:49千克新知讲解每个队员的身高都超过100厘米,先算出超过100厘米的平均数,再加上100……还有别的方法吗? 红星小学:(53+38+53+63+65+58+66+68+58)÷9+100 =158(厘米) 银河小学:(52+72+40+40+54+60+67+61+67)÷9+100 =157(厘米)新知讲解议一议:怎样求平均数?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新知讲解想一想:求平均数有什么意义? 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叫平均数。 平均数主要用于描述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个数据的大小均有关系,其中任何数据的变化都会相应引起平均数的变化。课堂练习1. 平均每个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2. 平均每个班有学生多少人?下面是城内某小学各年级学生人数情况的统计表。(214+157+155+186+110+114)÷6=156(人)(214+157+155+186+110+114)÷(4+3+3+4+2+2)=52(人)课堂练习小亮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第一批买了3头,每头重 30千克;第二批买了5头,每头重38千克。小亮家买的小猪平均每头重多少千克?(30×3+38×5)÷(3+5)=35(千克)答:小亮家买的小猪平均每头重35千克。课堂练习一天内平均每种练习本销售多少本??某商店一天内各类练习本销量如下表:(50+50+20+40+30+50)÷6=40(本)答:一天内平均每种练习本销售40本。?拓展提高小明期中考试语文和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3分,加上英语成绩的平均分是95分。小明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95×3-93×2=99(分)答:小明英语成绩是99分。 拓展提高小明前5次数学的平均成绩是92分,第六次数学测验的平均分是98分。他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是多少? 方法一: (92×5+93)÷6=93(分)答:他六次测验的平均分是93。 方法二: (98-92)÷6+92=93(分)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1)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2)怎样计算平均数?(3)平均数在生活中有什么用?板书设计平 均 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总数量和÷总份数=平均数(3+4+2+5+1)÷5=3(支)作业布置我能认真完成!课本第86页第1、2题第88页1~4题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上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教学设计.doc 四上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试卷.doc 四上第八单元第一课时平均数(课件) .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