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思维训练题21.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果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2.某人要到一座高层楼的第8层办事,不巧停电,电梯停开,如从1层走到4层需要48秒,请问以同样的速度走到八层,还需要多少秒?3.有两袋水果,第一袋重60千克,从第一袋中取出8千克到第二袋中,两袋水果的重量就一样重了,第二袋水果原来有多重?4.蚂蚁爬树枝,每上一节需要10秒钟,从第一节爬到第13节需要多少分钟?5.一本故事书有a页,小明每天看x页,看了y天,看了()页,还剩()页没看。三年级思维训练题26.今年小玲8岁,她父亲36岁,当两人年龄和是62岁时,两人年龄各多少岁?7.5台拖拉机24天耕地12000公亩。如果要18天耕完54000公亩土地,需要增加同样的拖拉机多少台?8.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层楼时,B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9.商店运来一批苹果。如果每千克卖1元2角,就要赔20元;如果每千克卖1元5角,就可以赚40元。现在想不赔也不赚,每千克苹果应该卖多少钱?10.18世纪的哥尼斯堡城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在这座城市中有一条布勒格尔河横贯城区,这条河有两条支流在城市中心汇合,汇合处有一座小岛A和一座半岛D,人们在这里建了一座公园,公园中有七座桥把河两岸和两个小岛连接起来(如图a)。如果游人要一次走过这七座桥,而且每座桥只许走一次,问:如何走才能成功?这个有趣的问题引起了著名数学家欧拉的注意,他证明了七桥问题中提到的走法根本不存在。下面,我们考虑如下两个问题:(1)如果再架一座桥,游人能否走遍所有这八座桥?若能,这座桥应架在何处?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架设几座桥可以使游人走遍所有的桥回到出发地? 11.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一边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12.3名工人5小时加工变形金刚90个,要在10小时完成540个变形金刚的加工,需要工人多少名?1.【答案】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答: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2.【答案】还需要64秒才能到达8层。要求还需要多少秒才能到达,必须先求出上一层楼梯需要几秒,还要知道从4楼走到8楼共走几层楼梯。上一层楼梯需要:48÷(4-1)=16(秒),从4楼走到8楼共走8-4=4(层)楼梯。所以还需要的时间:16×4=64(秒)3.【答案】第二袋44千克。【解析】 8×2=16(千克) 第二袋:60-16=44(千克)。4.【答案】从第一节到第13节需10×(13-1)=120秒,120÷60=2分。5.【答案】xy,a-xy【分析】 因为每天看x页,看y天,所以看了xy页,又因为这本书一共a页,所以还剩下(a-xy)页没看6.【答案】父亲的年龄45岁,小玲的年龄17岁。【解析】在年龄问题中必须记住两人的年龄差不变这个解题关键。题中没有给出小玲和父亲的年龄之差,但是已知两人今年的年龄,那么两人的年龄差是34-6=28(岁),不论再过多少年,两人的年龄差是保持不变的,所以当两人年龄和为58岁时,他们的年龄差仍是28岁,根据和差问题就可解此题。父亲的年龄:[62+(36-8)]÷2=〔62+28〕÷2=90÷2=45(岁)小玲的年龄:62-45=17(岁)7.【答案】25。【解析】归一问题。8.【答案】由A上到4层楼时,B上到3层楼知,A上3层楼梯,B上2层楼梯。那么,A上到16层时共上了15层楼梯,因此B上2×5=10个楼梯,所以B上到10+1=11(层)。答:A上到第16层时,B上到第11层楼。9.【答案】分析与解:题中说的赔钱和赚钱都是和不赔也不赚来比较的。这一赔一赚就相差了20+40=60元,也就是相差了600角。为什么会造成这么大的差别呢?因为每千克苹果卖的价钱就相差了15-12=3角。600角中包含着多少个3角,就说明这批苹果有多少千克,所以这批苹果有600÷3=200千克。这样再求在不赔也不赚的情况下,每千克苹果该卖多少钱就简单了。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2×200+200)÷200=13角;或者(15×200-400)÷200=13角,即1元3角。答:每千克苹果应该卖1元3角。10.【答案】【解析与答案】 (1)图a中,用A,D表示两个小岛,点B,C表示河的两岸,若用连接两点的线表示桥,从而得到一个由四个点和七条线组成的图形。在图a中,点A、B、C、D四个点均为奇点,显然不能一笔画出这个图形。若将其中的两个奇点改成偶点,即在某两个奇点之间连一条线,这样奇点个数由四个变为两个,此时,图形可以一笔画出。如我们可以选择奇点B、D,在B、D之间连一条线(架一座桥),如图b。在图b中只有点A和C两个奇点,那么我们可以以A为起点,C为终点将图形一笔画出。其中一种画法为:A→C→A→B→A→D→B→D→C。所以,如果在河岸B与小岛D之间架一座桥,游人就可以不重复地走遍所有的桥。(答案不唯一)在A、B、C、D任意两点间架一座桥均可。(2)在(1)的基础上,再在另外两个奇点A与C之间连一条线(即架一座桥),使这两个奇点也变成偶点,如图c。那么A、B、C、D四个点均为偶点,所以图c可以一笔画出,并且可以以任意点为起点,最后仍回到这个点。其中一种画法为:A→C→A→C→D→A→B→D→B→A。这表明:在河岸B与半岛D之间架一座桥后,再在小岛A与河岸C之间架一座桥,共架设两座桥,就可以使游人不重复地走遍所有的桥并回到出发地。11.【答案】41根。2000÷50+1=41(根)【四年级】【答案】6+7+15+21+6×7=91(种)。提示:拿两本的情况分为2本画报或2本书或一本画报一本书。12.【答案】1名工人1小时加工:90÷3÷5=6(个)3个工人1小时加工:540÷10=54(个)需要工人:54÷6=9(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