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百题竞赛试卷(图片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温州市实验中学2018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百题竞赛试卷(图片版)

资源简介
















2018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百题竞赛(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 4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给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D A D B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C C A A C B D D B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B C D C D B C C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B D C C A B B A
二、填空题(本题有 8 小题 23 空,每空 2 分,共 46 分)
41.(1)右心房 (2)肾或肾脏 (3)肾小管或重吸收作用
42.碳纤维 电磁感应 18
43.(1)隔绝空气(氧气)或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吹气使汽水瓶中气压变大,瓶内气压大于瓶外气压,水被压出
44.(1)乙中液体倒吸入甲瓶(1 分),甲中出现沉淀(1 分)(只写产生白色沉淀 0 分)
(2)2NaOH+CO2 = Na2CO3+H2O;Na2CO3+CaCl2 = CaCO3↓+2NaCl(化学式正确 1 分,配平、沉淀 1 分)
(3)NaOH(1 分), NaCl(1 分)(多写碳酸钠或碳酸钙 0 分,写氢氧化钙不给分也不扣分)
45.(1)吸收(2 分),写消化和吸收(1 分) (2)CO2(2 分)
(3)呼吸(2 分),氧化分解或氧化(2 分),异化(1 分),分解(0 分)
46.(1)0 200 200
47.(1)见右图 (2)5 (3)2
48.(1)增大 (2)0.04 (3)CD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 3 小题,每空 3 分,共 27 分)
49.(1)3 分答案:此温度下,酶活性最强/酶的最适温度/酶的催化效果最好
1 分答案:模拟人体温度
0 分答案:保证酶的活性
(2)3 分答案:将试管 2 步骤二的“稀 HCl”换成“NaCl 溶液”
0 分答案:NaCl 溶液
(3)3 分答案:2 号试管比 1 号试管蓝色先褪去
1 分答案:2 号试管反应速率/酶活性比 1 号试管大
0 分答案:2 号试管蓝色褪去,1 号试管仍为蓝色
50.(1)6.50 (2)改变电流大小(2 分),重复实验,得出普遍规律(1 分)
(3)当材料及横截面积相同时(1 分),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1 分);导体电阻大小还与材料有关
(1 分)
51.(1)3 分答案:1、测出试管及其中剩余物质总质量。2、测出试管总质量。
2 分答案:1、测量试管中余下的固体总质量。2、测量试管中余下的 MnO2和 KClO3 总质量。(实
际这话中带 KClO3 是错误的,反应完毕没有 KClO3了)3、测出装置总质量
1 分答案:1、测出试管质量
0 分答案:1、先取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2、取出导管,整理实验。
(2)3 分答案:、.气压或温度不同,导致气体质量不准确(答出任意一点就正确)。2、更换量筒时有部
分气体逸出。
1 分答案:量筒内水蒸发成水蒸气,使最终收集到体积增多。
0 分答案:1、.试管内的空气未排尽就开始收集。2、点燃酒精灯后,立即收集气体所获得的氧气
不纯。3、有部分气体残留在导管中。4、KClO3的纯度不够。
(3)AB(选 1 个得 2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四、分析计算题(本题有 3 小题,第 52 题 6 分,第 53 题 10 分,第 54 题 11 分,共 27 分)
52.A 点只进行无氧呼吸(1 分),因为此时氧气吸收速率为零(1 分);A 至 C 之间既有氧呼吸也无氧呼
吸(1 分)(或点出 A 至 B 或者 B 至 C 既有氧呼吸也无氧呼吸也可),因为此阶段二氧化碳释放速度大于
氧气吸收速度(1 分);C 点之后只进行有氧呼吸(1 分),因为此阶段二氧化碳释放速率等于氧气吸收速率
(1 分)。
53.(1)39(2 分)
(2)答案一:第三次(1 分),由 1、2 次得每 100g 稀硫酸反应掉 13g 锌,根据计算当稀硫酸加入 300
克时,锌共反应了 39 克(1 分),剩余固体恰好为 61 克或锌正好是 39 克(1 分)。
答案二:第三次(1 分),由 1、2 次得出每 100g 稀硫酸反应掉 13g 锌,第三次也消耗 13 克锌,硫酸
已完全反应(1 分);由 3、4 剩余质量不变可以得出第三次锌已完全反应(1 分)。因此,第三次恰好反应。
答案三:第三次(1 分),锌共反应了 39 克(1 分),通过计算需要消耗 19.6%的稀硫酸 300 克,第三
次刚好加到了 300 克(1 分),恰好反应。
(3)解法一:设生成 ZnSO4质量为 x,生成 H2 质量为 y。
Zn+H2SO4=ZnSO4+H2↑ (1 分,化学方程式漏写↑箭头不给分)
65 161 2
13g x y (1 分,列比例式中相对分子质量错误、漏写等号等均不给分)
x=32.2g(1 分) y=0.4g(1 分)
A%=32.2g/(13g+100g-0.4g)=28.6% (1 分,计算结果没按要求精确到 0.1%不给分)
解法二:设生成 ZnSO4 质量为 x。
Zn+H2SO4=ZnSO4+H2↑ (1 分,化学方程式漏写↑箭头不给分)
65 161
13g x (1 分,列比例式中相对分子质量错误、漏写等号等均不给分)
x=32.2g(1 分)
A%=32.2g/(32.2 克+100g-100 克×19.6%)=28.6% (2 分,计算结果没按要求精确到 0.1%扣 1 分)
54.(1)???? =
????
????
=484W/220V=2.2A(公式 1 分,代入数据 1 分,结果 1 分)
(2)方法一:4P 低=P 高 P 低=121W ????0 =
????
????
=
220????
2.2????
=100Ω(1 分)
根据 ????2 =
????
????
,得 I=1.1A(1 分) ????总 =
????

????
=
220????
1.1????
= 200????(2 分)
R=R 总-R0=200Ω-100Ω=100Ω(1 分)
方法二: 4P 低=P 高 P 低=121W ????0 =
????
????
=
220????
2.2????
=100Ω(1 分)
根据 ????2 =
????
????
,得 I=1.1A(1 分) 根据 ????2 = PR,得????????0 = 110V(1 分)
所以???????? = ????总 ? ????????0=110V(1 分) R0=110V/1.1A=100Ω(1 分)
(3)答案一:最高温度没有影响(1 分),最低温度减小(1 分),因为此时 R 增大,R0不变,所以 R
总变大,U 不变,根据 P=U2/R 总得,P 减小(1 分)(备注:必须解释出 P 减小的原因,指出 U 不变。)
答案二:因为在划片 P 移动的过程中,R 变大,U 不变(1 分),根据 P=U2/R,则 P 变小,最低温度
降低(2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