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12月学科竞赛质量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科学12月学科竞赛质量检测(word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份学科质量检测
科学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必须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答题,写在其它地方无效,本试卷中g=10N/Kg。
3.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S-32,N-14,Cl-35.5,Na-23,Fe-56,Zn-65,Ba-137,Ca-40,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
34290057150
A.稀释浓硫酸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C.测定溶液的pH D.a处进气收集H2
2.下列单位中是功率单位的有 ( ▲ )
①米/秒 ②瓦特 ③焦耳 ④牛顿●米 ⑤千瓦 ⑥焦耳/秒
A.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 D. ①②③④
3.镧(La)是一种活动性比锌更强的元素,它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La2O3,La(OH)3 是不溶于水的碱,而 LaCl3、La(NO3)3 都可溶于水。由此判断下列几组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取LaCl3 的是( ▲ )
???A.?NaCl和 La(OH)3??????????B.La2O3 和 HCl???????????????C.?La 和 HCl???????????????D.La(OH)3 和 HCl??
4.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
C.温度高的物体还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5.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Cu2+、SO42-、Cl-、Na+ B.OH-、K+、NO3-、Ba2+
C.Mg2+、SO42-、Al3+、NO3- D.Na+、CO32-、Ca2+、Cl-
6.如图所示,要粗测小明同学做“引体向上”时的功率.下面所列的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
495808073025 A.他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7.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烷和干冰都属于有机物 B.不锈钢和金刚石都属于合金
C.尿素和硝酸钾都属于复合肥料 D.塑料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8.某学生设计的下列四个实验方案中,理论上正确、操作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是( ▲ )
493331548895A.H2OfalseO2falseMgO
B.CaCO3falseCaOfalseCa(OH)2溶液falseNaOH溶液
C.CufalseCuCl2falseCu(OH)2
D.MgCl2falseMg(OH)2falseMg
9.如图所示,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支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此时天平平衡。然后在左盘烧杯中加入5g锌粒,在右盘烧杯中加入5g铁粉,充分反应后,两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则此时天平( ▲ )
484886092710A.向左偏???B.向右偏??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
10.用图3所示的杠杆提升重物,设作用在A端的力F始终竖直向下,在将重物慢
慢提升到一定高度的过程中,F的大小将( ▲ )
A、保持不变 B、逐渐变小
3619500-1996440C、逐渐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447040031940511.把盛有5g16%的NaOH溶液的短试管放入盛有l0g16%的CuS04溶液的锥形瓶里,如图所示。倾斜锥形瓶直到使两溶液充分混合,混合后不可能的是( ▲ )
A.产生蓝色沉淀0.98g
B.锥形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
C.所得溶液的Na2S04质量分数大于9.5%
D.所得的Na2S04溶液质量与原CuS04溶液质量相等
12.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代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甲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丙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3. 下列除去杂质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 )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提纯方法
A
FeC12
CuC12
水、铁粉
过滤、蒸发、结晶
B
NaC1
Na2CO3
稀盐酸
蒸发、结晶
C
CO2
CO
石灰水
干燥
D
MnO2
KC1

过滤、洗涤、干燥
4812665227838014.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甲图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乙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甲图所示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一定不含铁
B.乙图所示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C.乙图所示反应后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含有氯化锌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乙图所示反应后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 g
5760720508317515.Al(OH)3是用途广泛的难溶性固体,可用NaOH溶液来制取但又可溶于NaOH溶液:AlCl3+3NaOH═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偏铝酸钠)+2H2O,现向一定质量的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实验现象如图所示,对图象理解错误的是( ▲ )
A.b点生成的Al(OH)3质量达到最大值
B.a、c点溶液中的溶质分别是AlCl3和NaAlO2
C.bc段(不含端点)的铝元素存在于Al(OH)3和NaAlO2中
D.ad段和dc段消耗的NaOH质量比为3:1
385318076644516.半径为r和R(r<R)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地释放,在下滑过程中两物体( ▲ )
A.机械能均逐渐减小
B.经最低点时动能相等
C.左边的小球能能到达半圆形槽右边缘最高点,右边的小球则不能
D.机械能总是相等的
17.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5816606985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
④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18.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
33718504552950A.甲、乙两次实验都应用了理想实验法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
热量更多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
差比左侧的小
19.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当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2.5V 0.5A”的小灯泡时,恰好正常发光;若换一个“2.5V 0.6A”的小灯泡,则这个小灯泡( ▲ )
3931920121920A.比正常发光暗些 B.比正常发光亮些
C.仍能正常发光 D.灯丝将会烧断
20.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科书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采用转换法的设计思路,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B.该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
44945301905质量相等
C.该实验能说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动能大小有关
D.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滚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7分)
21.(4分)生活无处不化学,在稀硫酸、石灰石、生石灰、食盐、纯碱、无水硫酸铜、硝酸钾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下列空格中:可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是 ▲ ;可做复合肥的是 ▲ ;上述物质中,生石灰在分类上属于 ▲ ,纯碱属于 ▲ 。(填酸、碱、盐、氧化物或单质)
134429559626522.(3分)如图1所示,将热汤发放在冷水中,图2反映了两者的温度变化情况。0~5分钟过程中,汤的内能 ▲ (填“增大”或“减小”),在10分钟时,两者之间 ▲ 发生热传递(填“有”或“没有”)。热汤的和冷水的比热容 ▲ (填“相同”“不同”或“无法比较”)。
23.(6分)下列是利用光亮铁钉为材料之一的系列变化。请回答问题:
111696578740(1) 写出能实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 。
(2) 反应②中,光亮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 ▲ 发生反应。
(3) 若反应①和②所用的光亮铁钉质量相同,用ma、mb、mc分别代表光亮铁钉、红色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24.(4分)有一包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适量的CaCO3、C、CuO、Fe2O3中的一种或几种,做如下实验:取适量样品在高温灼烧后,产生一种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把足量
稀盐酸滴入灼烧冷却后的剩余固体残留物质中,残留固体全部溶解,同时产生一种最轻的气体.试
回答:(1)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 ▲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 .
25.(4分)如图是小灯泡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将此灯泡接入图2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 后,小灯泡实际功率为1 W;再闭合开关S1后,电流表示数变化了0.1 A,则电阻R的阻值是 ▲ Ω,此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 ▲ W.
112204583820
452691533083526.(6分)227330018733135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如图为脱模油厂的油桶,空桶质量为100kg,油桶高为1.2m,底部直径为0.5m,据此回答。
(1)某次装卸中,小明需要将直立的空油桶(如图甲)沿D点推翻,试在甲图上作出推翻空油桶所需的最小力F1。
(2)在推翻油桶过程中,小明至少需要对油桶做功 ▲ J;
(3)若将翻倒的空油桶(如图乙)重新竖起所用的最小力为F2,那么,F1 ▲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三、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
132905538544527.(6分)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实验一:通过观察稀盐酸与 ▲ 发生反应的现象,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
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 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酚酞   B.CuO   C.Na2CO3   D.Mg(NO3)2.
28.(6分)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 (2) (3) (4) (5)
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 ?。为证明 CO2和 NaOH能发生反应,小丁又设计了图(5)所示的方案。则图(5)方案中所加试剂 X应该是 ▲ 的混合溶液。写出CO2和NaOH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9.(6分)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呈碱性,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某兴趣小组利用浓氨水和浓盐酸探究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方案I:在两玻璃片上同时分别滴加少量相同体积的浓氨水和浓盐酸,将2张湿润的pH试纸分别置于距玻璃片上方15厘米处(如图甲),比较2张pH试纸变色的时间。
方案II?:将一支约35厘米长的玻璃管水平放置,将一湿润的pH试纸置于玻璃管的中间。在玻璃管两端同时分别滴加2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后,迅速塞上橡皮塞(如图乙),观察pH试纸的颜色变化。
(1)方案I实验中,观察到两液滴间的上方出现白烟。针对此现象,你的合理猜想是 ▲ 。
(2)请指出方案I的两点不足之处 ▲ 。
(3)多次进行方案II的实验,均观察到试纸先变蓝色,得出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度越快的结论。为使该结论更具有普遍性,还应继续研究 ▲
130937042799030.(8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吗? ▲ (“是”或“不是”),可将杠
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 ▲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在A点挂4个钩码,在B点挂1个相同的钩码;当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得到结论F1L1=F2L2,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否合理,为什么? ▲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杠的中点,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去掉B处的钩码后,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杠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 ▲
31.(6分)在“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3V)、开关、电压表和电流表各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灯泡、滑动变阻器(20Ω、1A)、导线若干。
4699095885(1)以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  ▲  ;
(3)问题解决后,第一小组的同学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得到了小灯泡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 W;
(4)第一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还发现,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原因是 ▲ ;
(5)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准备进行实验时,发现电压表坏了,他们找到了一个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也顺利的完成了实验:
①先闭合开关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1,则I1= ▲ A;
②保持滑片P的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  ▲  。(用U额、I1、I2表示)
(10分)现用含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还原性气体来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xOy)的组成,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装置丁中没有明显变化,而装置戊中的溶液里出现了白色沉淀。该还原性气体是 ▲
(填化学式)。
(2)当装置丙中的FexOy全部被还原性后,称知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g,装置戊的质量增加了17.6g。
FexOy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
(3)如果没有装置甲,测定结果即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的比将会_ ▲ ___(填“偏大”、“偏小”或
“无影响”);如果没有装置己,可能产生的后果是造成环境_ ▲ ___。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1分)
455993521209033.(6分)杆秤是一种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小金尝试做了如图所示的杆秤。在秤盘上不放重物时,将秤砣移至O点提纽处,杆秤恰好水平平衡,于是小金将此处标为0刻度。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时,秤砣移到B处,恰好能使杆秤水平平衡,测得OA=5cm,OB=10cm。
(1)计算秤砣的质量;
(2)小金在B处标的刻度应为 ▲ kg。若图中OC=2OB,则C处的刻度应为_ ▲ kg;
(3)当秤盘上放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时,若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秤砣,移动秤砣使杆秤再次水平平衡时,其读数_ ▲ (选填“<”或“>”)2kg,由此可知一杆杆秤不能随意更换秤砣。
5604510772795034.(6分)如图所示,是一辆汽车通过滑轮组将深井中的物体拉至井口的装置图。已知井深12m,物体重 G=6×103N,汽车重G车=3×104N,汽车匀速拉绳子时的拉力F=2.2×103N,汽车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求:
(1)将物体从井底拉至井口的过程中,汽车拉绳子的拉力对滑轮组做了多少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3)汽车牵引力为多少?
35.(7分) 奶奶买了一个电热足浴盆(如图所示),内部由加热系统和按摩系统两部分组成。加热系统的加热电阻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605W。问:
(1)向足浴盆中加入6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系统的加热电阻正常工作15min将水加热到40℃,此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消耗的电能是多少?[c水=4.2× 103J/(kg?℃)]
513397565405(2) 当小明家的实际电压是200V时,加热电阻工作的实际功率是多少?
(3) 足浴盆按摩系统中的电动机工作电压是12V(按摩系统将交流电压转换为12V),工作电流为4A,其电阻为0.5Ω,电动机工作中因发热损失的功率是多少?
36. (8分)三位同学分别用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石灰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小敏的方法可用如下流程表示,测得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选填序号)。
A.酒精灯、漏斗、玻璃棒 B. 漏斗、玻璃棒、烧杯 C. 酒精灯、试管、玻璃棒
50482595250样品10克
加入稀盐酸50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滤渣5克
加入稀盐酸50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滤渣2.1克
样品10克
加入稀盐酸50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滤渣5克
加入稀盐酸50克
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滤渣2.1克
714375763905甲







(2)小华取10克样品,用如图甲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4.6克,根据上述数据,算得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发现与事实严重不符,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 。
(3)小军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将20克稀盐酸加入到1.25克样品中,生成的CO2体积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丙。已知本实验条件下CO2的密度为1.8克/升,求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求实验所用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37.(4分)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1)为了提高水稻产量,某农民发现自己地里的水稻茎杆细弱,易倒伏,则他最应该补施 ▲ 肥。
(2)下列物质中:①食用油,②酱油,③食盐水溶液,容易导电的是 ▲ (填序号)。
(3)某品牌牛奶,常压下的沸点是107℃,但这样的高温会破坏牛奶的部分营养成分,所以,人们制造了一种“低压锅”。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该品牌牛奶不到107℃就沸腾,这种“低压锅”的原理是 ▲ 。
(4)571500372745茶叶在沸
水中浸泡
操作①
除去茶渣
茶叶
提取液
(一系列处理)
茶多酚
水溶液
操作②
茶多酚
晶体
茶叶在沸
水中浸泡
操作①
除去茶渣
茶叶
提取液
(一系列处理)
茶多酚
水溶液
操作②
茶多酚
晶体
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有益人体健康,茶多酚是一种白色晶体,易溶于水,实验室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的步骤如下:
据以上信息可知,操作操作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
2020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12月份学科质量检测
科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D
B
A
D
C
B
D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A
C
B
B
D
C
D
A
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7分)
21.(4分)CuSO4 KNO3 氧化物 盐
(3分)减小 没有 无法比较
(6分)Fe+CuSO4 =======FeSO4 +Cu 氧气和水蒸气 Mb>ma>mc
24.(4分)CuO C、Fe2O3
25.(4分)20 1.2
1177290198120
1053465114935(6分) 50 小于
三、实验简答题(本大题共42分)
27.(6分) 氢氧化铜 或 Cu(OH)2 Ca(OH)2质量 AD
28.(6分)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使气体的量减少,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现象
BaCl2和NaOH CO2+2NaOH===Na2CO3+H2O
(6分)
(1)氨气与氯化氢气体发生反应生成固体
(2)使用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对人体有害或污染空气或在开放的空间进行实
验,实验结果易受环境影响
其他物质的分子运动速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选择更多的气体做实验)
(8分)
是 (2分) 右(2分)
不合理(1分) 实验次数太少,存在偶然性(1分)
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2分)
31.(6分)(每空1分)
47942532385 (2)电流表没有调零
(3)0.625
(4)小灯泡灯丝电阻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5)0.25 U额(I2-I1)
32.(10分)(每空2分)
(1)CO
(2)21:8 Fe3O4???
(3)偏小??污染空气,使人中毒
四、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31分)
33.(6分)
解:(1)由 F1L1=F2L2 (1分)
得m1gl1=m2gl2
即m1l1=m2l2
2kg×5cm=m2×10cm,
得m2=1kg (1分)
2 4 (每空1分)
(3) 小于 (2分)
34.(6分)
解:(1)n=3,s=3h=3×12m=36m,
W=Fs=2.2×103N×36m=7.92×104J; (2分)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90.9%;(2分)
(3)牵引力:
F牵=F′+f=F′+0.1G车=2.2×103N+0.1×3×104N=5.2×103N (2分)
(7分)
解:
(1)
(1分)

。 (1分)
(2)
(1分)
。 (2分)
(3) 。 (2分)
(8分)
79% C (每空1分)
(2)B装置吸收的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还有大量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 (2分)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CO2↑+H2O,
100????? ?44
x?????????????0.44g
x=1g,
碳酸钙质量分数为:1g/1.25g×100%=80% (2分)
(4)设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分数为Y,则
CaC 3 +2HCl=CaCl2 +CO2 ↑+H2O
100?? ? 73?????????????
5g??? 50gY????????
100:73==5g:50gY
Y =7.3% (2分)

(4分) (每空1分)
钾肥
②③ (少一个不给分)
沸点会随着气压的减小而减小
(4)搅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