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三年级科学下册4.月相变化的规律(教科版)一课一练(含答案)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观察到月球有(______),但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的一个明显不同。2.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______)。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3.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______)叫月相。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但是太阳没有这样的现象,这是月球和太阳一个明显不同点。4.月球是一个(______)的(______),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5.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______)。(填“一周”、“一月”或“一年”)6.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______),直到满月,亮面在(______);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______),直到(______),亮面在(______)。月相成因示意图如图:二、选择题1.两次月圆的时间相隔大约()。A.24小时B.30天C.360天2.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B.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C.月相是地球上能看到的月球亮面的不同形状3.月球上的黑夜和白天分别长达半个月,这种现象说明()。A.月球不会自转,月球上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月球公转形成的B.月球在不停地自转,它自转一圈的时间大约需要一个月C.月球偶尔会自转,但绝大部分时间是不自转的4.一个完整的农历月,从初一开始到月末,月相的变化规律是()。A.从圆变缺再变圆B.从缺变圆C.从缺变圆再变缺5.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惯惯在端午夜晚观察月相,可能出现的是()。A.B.C.6.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在那天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A.B.C.7.古代人们对月相有特别的称呼,“初一”称为()。A.新月B.望月C.圆月8.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A.圆形—弧形—圆形B.弧形—圆形—弧形C.弧形—圆形三、判断题1.一个月中,每天晚上八点左右都能见到月亮。()2.我们观察到月球有月相,太阳也有这样的现象。()3.阴历初十的月亮比十五的更圆。()4.月球自己不发光,在阳光的照耀下月球只有一半是明亮的。()5.每个晴朗的晚上8:00,月亮总是出现在几乎同一个位置上,只是形状不同。()四、请将下列夜晚观察到的月相与相应的时间用线连起来。农历初三农历初八农历十五农历二十二农历二十七五、简答题1.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有什么规律?2.月相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那么我们会看到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围绕地球转动,那么我们会看到月相变化吗?六、综合题1.由于我们在地球上所能看到只是月球被太阳光照射到的地方,有时多,有时少,就形成了月相的变化。(1)月相的变化是()。A.有规律的B.没有规律的(2)农历上半月(______),农历下半月(______)。A.由缺变圆B.由圆变缺C.由缺变圆再变缺2.观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阴影表示暗面)。ABCD(1)按每月时间排序,顺序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2)月相为A时是_________;月相为B时是__________。(填“上半月”或“下半月”)参考答案一、1.月相2.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3.各种形状4.不发光、不透明球体5.一个月6.逐渐变大右侧逐渐变小朔月左侧二、1.B2.C3.B4.C5.A6.B7.A8.B三、1.×2.×3.×4.×5.×四、五、1.在一个月内月相是由缺到圆再到缺。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2.答:月相的形成与月球围绕地球转动和月球本身不会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等因素有关。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那么我们不会看到月相变化。如果月球不是围绕地球转动,那么我们也不会看到月相变化。六、1.(1)A(2)AB2.(1)CADB(2)上半月下半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