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章 土壤一、土壤的组成和性状1.土壤是由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组成。土壤中主要包括矿物质、腐殖质、水分、气体四大类物质。还有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2.矿物质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由岩石风化而成,含有磷、钾、镁、钙、铁等化学元素。3.腐殖质的主要来源是动物的排泄物和动植物死亡后遗留在土壤里的残体,可使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有利于作物生长。4.土壤中的土粒根据粒径大小,从大到小依次可分为砂粒、粉粒和黏粒,这些粗细不同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土壤的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大类。5.砂土的通气、透水性能较好,但蓄水能力较差,保肥能力较差;黏土的通气、透水性能较差,保水、保肥能力较好。适宜多种作物生长的土质为壤土。6.土壤结构可分为块状、柱状、片状和团粒状等各种结构。其中以团粒结构的土壤在农业生产上最有价值。增加土壤中的新鲜腐殖质,可促进该结构形成。7.团粒结构被破坏的土壤表层,土粒分散,土壤空隙小,土体板结成块状体。二、土壤与植物1.陆生植物从土壤中不断吸收水分、养料和空气。植物的根系对保持土壤起着重要作用。2.植物生长的温度一般在0~35℃;大多数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分主要来自土壤水。3.土壤水是陆生植物生命活动所需水分的主要来源。4.土壤动物具有维持土壤团粒结构的作用,有利于腐殖质的形成。例如土壤中蚯蚓的多少,可以反映土壤肥力高低。土壤中含有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转化有促进作用。三、人类活动与土壤1.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壤,会加剧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2.全球最严重的一种土壤退化是荒漠化;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为黄土高原,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砍伐和放牧破坏了土壤植被。3.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封山育林、植树种草、营造水土保持林等生物措施以及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4.土壤污染(1)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2)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1.(2020·鄞州)下列物质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A.化学肥料和农药B.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2.(2020·镇海)下列能有效保护土壤的措施是( )A.城市发展尽量少占用农田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C.严格控制、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D.以上说法都正确3.(2020·奉化、宁海、象山)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并以土壤中的有机质为食。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A.蚯蚓能够增加土壤含氧量B.蚯蚓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环节动物C.体表的刚毛能协助蚯蚓运动D.蚯蚓给作物的作用都是好处4.(2020·镇海)俗话说:“树有多高,根有多深。”树大根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下列对这种现象看法有错误的是( )A.植物的根能牢牢把植物固定在土壤中B.深扎在土壤中的根有利于吸收到水分C.根所获得的有机物来自更深的土壤D.树大根深,蒸腾作用能力就更强5.(2020·余姚、慈溪)取四份土壤,按照下列要求进行实验:在①②③三个花盆(花盆底部有孔,下同)中放入较肥沃的土壤,花盆④中放入细砂和碎石块,并将花盆①放入盛满水的水盆中,水面和土面相平,将长势相同的同类植物移栽盆中,每天给花盆①②④土壤浇相同的适量的水,花盆③不浇水,连续15天后发现:花盆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下同)中的植物长势良好;比较花盆________中植物的长势可知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水分。6.(2020·奉化、宁海、象山)为了探究草皮对土壤保持水土的作用,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两块相同的木板上,分别铺上有草皮土壤和无草皮土壤,用洒水壶取等量的水以相同的方式淋浇,如图所示。(1)为了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实验中还有哪些量需保持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最后通过比较____________,才能得出裸土的水土流失情况更为严重,草皮对土壤有保持水土的作用。(3)请你提出一条治理黄河上游水土流失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五章 生态系统一、种群1.种群:在一定的地域或空间中,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2.理解(1)范围:一定的自然区域,区域可大可小。(2)对象: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即没有大小之分、年龄之差、雌雄之别。二、群落1.群落:各个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组合成一个有多种种群的集合体。2.理解(1)范围:一定的自然区域内。(2)关系:各种群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3)对象:各种生物的总和(包括这个区域内的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3.群落的结构(1)生活在同一森林里的各种植物种群,高大的乔木处于森林的上层,灌木和小树处于森林的中层,一些草本植物处于森林的下层,一些地衣和苔藓等植物会贴着地面生长。(2)生活在森林中的各种动物,也会随着它们赖以生存的植物种类不同而出现分层分布的现象。4.根据群落的基本特性及其生活的环境,可将地球表面的群落分成陆生生物群落和水生生物群落。5.陆生生物群落主要有六种类型:①热带雨林群落、②常绿阔叶林群落、③针叶林群落、④草原群落、⑤荒漠生物群落、⑥沼泽群落。6.在生物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覆盖地面的植物及其群落,称为植被。不同类型的植物群落构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7.天然森林形成的过程:①出现一年生草本植物(被称为先锋植物),②出现多年生草本植物,③出现灌木群落,④出现乔木,⑤形成乔木群落。8.森林的功能:涵养水分、防风固沙、防洪保土、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三、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2.生物圈:地球上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的综合圈,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对流层)、岩石圈的上层(土壤层)和水圈的一部分。3.生态系统的类型(1)自然生态系统:如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2)半人工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鱼塘生态系统;(3)人工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宇宙飞船。注:陆地上面积最大、最复杂、对环境作用最明显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4.“地球之肺”指森林生态系统,“地球之肾”指湿地生态系统。1.(2020·余姚、慈溪)下列不能看作一个种群的是( )A.一个虾塘中的所有对虾B.一块稻田里的全部水稻C.钱塘江中所有的鱼D.西湖中所有的莲2.(2019·镇海)下列描述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草地的蝗虫和它的若虫(幼虫)B.一棵枯树及其上的苔藓、真菌、蚂蚁等C.一所学校中的所有动物D.一块农田里的藻类、水草、细菌、昆虫、青蛙等所有生物3.(2018·鄞州)衢州市有许多风景名胜,下述自然景象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江山江郎山上的赤丹岩B.衢州烂柯山中所有松树C.开化古田山所有生物D.龙游石窟中所有微生物4.(2019·奉化、宁海、象山)历经100年考证,2017年生活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地区的一种猿,获得了只属于自己的一个名字——高黎贡白眉长臂猿。这是目前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生活在该山区的高黎贡白眉长臂猿的集合体构成一个( )A.生物圈B.生态系统C.群落D.种群5.(2020·海曙)四明山区享有浙东“大绿肺”“宁波大水缸”“幸福革命老区”等多种美誉。山区不但风景优美,而且还拥有丰富的各种资源。四明山上所有的生物构成了一个(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6.(2020·镇海)生长着各种动植物的一片草地,从生态学的角度看,一片草地、草地上的各种生物、草地上的蚯蚓可以依次称为( )A.生态系统、种群、群落B.群落、生态系统、种群C.种群、生态系统、群落D.生态系统、群落、种群7.(2019·江北)我们知道的钓鱼岛正式名称为钓鱼列岛,它是由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组成的,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钓鱼岛的面积居八小岛之冠,岛上岩石裸露,尖峰突起,土层单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榈、马齿苋随处可见,仙人掌遍地丛生。其中黄尾屿因鸟多,又称“鸟岛”;南小岛蛇多,简直遍布全岛。钓鱼列岛和岛上的所有生物分别属于( )A.生态系统和群落B.生态系统和种群C.种群和群落D.群落和种群8.(2018·奉化、宁海、象山)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浙江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发出“剿灭劣Ⅴ类水”的动员令,推动“五水共治”向小沟、小渠、小溪、小池塘等小水体延伸。这些小水体属于( )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9.(2020·海曙)有关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B.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的环境C.生物圈是指整个地球D.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10.(2020·余姚、慈溪)自然界的组成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排列正确的是( )A.生物圈——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B.种群——生物体——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C.生物体——种群——生态系统——群落——生物圈D.生物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11.(2020·余姚、慈溪)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主要体现在( )A.能吸收粉尘B.能吸收二氧化碳C.能杀菌D.能使空气清爽12.(2019·海曙)分布在我国的下列各种植被类型中,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的是( )A.热带雨林B.荒漠C.草原D.落叶阔叶林1.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2.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1)绿色植物能够制造有机物供给自己和其他生物,所以绿色植物被称为生产者;(2)生态系统中有各种动物,它们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只能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称为消费者;(3)细菌、真菌、某些原生动物及腐食性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把动植物的尸体、排泄物和残落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为较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再利用,所以被称为分解者。(4)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非生物部分: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养分等。1.(2019·鄞州)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B.没有消费者C.分解者很少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2.(2019·镇海)人类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3.(2020·北仑)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俗称满江红)适于在阴暗的环境生存,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鸭粪肥田,促进水稻生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萍、水稻等植物属于生产者B.稻田中全部的有害昆虫属于一个种群C.有害昆虫属于农田生态系统的分解者D.稻田中所有的红萍和鸭子共同组成一个生物群落4.(2019·海曙)如图表示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b可表示一个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B.c可表示一个鱼塘中所有的生物C.d的成分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a、b、c、d依次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5.(2018·镇海)香港首次在汀角红树林发现栖蟹,取名“汀角攀树蟹”(如图),为全球新品种。对于汀角攀树蟹的认识错误的是( )A.在生物分类中,它属于无脊椎动物B.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它属于消费者C.该红树林中所有的汀角攀树蟹构成一个群落D.汀角攀树蟹的栖树习性是适应环境的表现6.(2020·海曙)如图所示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请参考图中的信息,判断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远洋水域,从水深20米处开始,随着水深增加固定太阳能的数量逐渐减少,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B.生活在水深100米以下的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只有分解者C.近海水域水深10米左右处生产者数量最多D.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海水盐度等7.(2019·鄞州)湿地在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物种迁移与演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是集湿地恢复、湿地研究和环境教育于一体的湿地生态旅游区,分为自然湿地和工程湿地两大部分。(1)湿地中的细菌和真菌属于生态系统生物成分中的________。(2)杭州湾湿地是鸟类天堂。今年春天,浙江野鸟会的多名会员在湿地中拍摄到了被列为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的震旦鸦雀。生活在湿地中的所有震旦鸦雀构成了一个________。一、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1.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2.食物链的结构:生产者→一级(初级)消费者→二级(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3.食物网: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成的网状结构,形成了食物网。4.食物链中数量最多的是植物,数量最少的是最高级消费者。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能量流动(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流动的。(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即食物网中下一级的生物只能获得上一级生物大约10%-20%的能量。2.物质循环: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是循环不息的,即组成生物体的一些基本化学元素,如碳、氢、氧、氮、磷、硫等,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和循环。1.(2019·江北)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减少的。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的下列生物群体中,构成一个“级”的是( )A.所有的鱼类B.所有的动物C.所有的生物D.所有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2.(2018·余姚、慈溪)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下列与此有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①是生产者B.②是一级消费者C.③是二级消费者D.④是三级消费者3.(2019·余姚、慈溪)下列表示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示意图中,s表示生产者,a表示消费者,e表示分解者,v表示环境,其中正确的( )4.(2020·江北)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食物链是乙→甲→丁→丙B.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少的是乙C.如果丙是生产者,甲是一级消费者D.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乙和丙数量增加5.(2019·北仑)如图表示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DDT的相对含量,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乙→丁B.推测该食物链中丙生物的数量最多C.该食物链中丁生物一定是植物D.若丁生物的数量大量减少,乙生物的数量会大量增多6.(2019·海曙)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是水稻→昆虫→蜘蛛→青蛙→蛇C.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水稻D.若昆虫的数量锐减,蛇的数量不会受到影响7.(2019·余姚、慈溪)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 )8.(2018·镇海)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的生物及其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D是最高营养级,有毒物质积累最多B.A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和调节大气中氧气的浓度C.若C是昆虫,进行无性生殖产生后代D.最长食物链A→C→E→D9.(2018·北仑)假设你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随身尚存的只有15kg的玉米和一只母鸡,那里除了能饮用的水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 )A.先吃玉米,同时一部分玉米喂鸡,然后吃鸡肉B.先吃鸡,然后吃玉米C.先吃玉米,同时一部分玉米喂鸡,吃鸡蛋D.玉米只用来喂鸡,每天吃鸡蛋10.(2020·鄞州)如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1)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部分,图中生产者是________。(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11.(2020·江北)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向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由__________所固定的太阳能。(2)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条食物链;此食物网中,蛇既是二级消费者又是_______级消费者,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_______关系及竞争关系。(3)在此食物网中,对猫头鹰来说能量损失最多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5)从生态系统成分的角度分析,图中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12.(2019·镇海)如图是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__,而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__,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动植物遗体,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出三种)。(4)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________,草原就难以恢复原样了。14.(2019·奉化、宁海、象山)如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所含有机物总量的直方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由于某种原因鼠大量死亡后,短时间内蛇的数量将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图二表示图一中的一条食物链,其中乙相对应图一的生物可能是__________。13.(2019·北仑)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外,还应包括________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可以把动植物遗体中的____________释放到环境中,供植物重新利用。(2)猫头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__;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3)若该生态系统受到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积累在________体内的有毒物质最多。15.(2018·海曙)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如图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2)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3)该食物网中猫头鹰与蛇除存在捕食关系外,还存在________关系。(4)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_条食物链,若该生态系统受到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猫头鹰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少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5)若该生态系统在没有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蛇、食虫鸟和鼠的数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16.(2018·江北)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外,还应包括非生物成分和________。(2)食虫鸟和蜘蛛的关系是________;写出该食物网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17.(2018·镇海)我国的“太空180”科学试验中,4名志愿者在一个完全密闭的循环舱内,模拟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试验持续180天。舱内栽培了小麦等25种植物,从生态学角度看该循环舱可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图为舱内碳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X这类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3)图中________(填序号)过程可为志愿者提供氧气。18.(2018·镇海)宁波镇海九龙湖景区内,湖面波光粼粼,生态景观宜人,是镇海人民休闲的好去处。下图是部分成分之间的关系简图。请据图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___。该食物网由________条食物链组成,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________。(2)若图二表示“水生植物→昆虫→蛙类→蛇”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3)草地上的生物种类及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19.(2018·余姚、慈溪)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2)该食物网中,生产者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3)图中生物E和生物D的关系是________。20.(2018·奉化、宁海、象山)如图所示是一个水稻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根据该食物网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能量损耗最少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该稻田生态系统中,没有在图中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3)大量捕杀青蛙,是否会破坏该生态系统?先作出判断,然后请以“水稻→昆虫→青蛙→蛇”这条食物链为例,分析短期内相应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1.生态系统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即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2.不同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的能力有强有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有高有低。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越高。相反,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生物种类越少,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弱,稳定性也就越低。3.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人为干预或自然因素的变化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状态就会被破坏。1.(2019·海曙)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破坏是自然因素导致,而绝非人为因素所致B.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C.生态系统的破坏只是暂时的D.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2.(2019·奉化、宁海、象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人是生物圈的主宰者,有权处理任何一种生物C.发展生态农业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D.人类在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否则也会影响人类自身3.(2018·北仑)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同时环境又能影响生物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B.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C.九峰山上的所有的动物和植物可以看作一个群落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影响生物的生物因素4.(2018·奉化、宁海、象山)宁波市政府组织人员在河面上架构“生态浮床”,根据当地水质,搭配各种水生植物,利用植物的根系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物质,使河道变得美观而富有生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同水域的富营养程度不同,“生态浮床”上的植物种类搭配应不同B.水体富营养化是藻类等水生植物过度繁殖,增加绿化面积,这是好事C.“生态浮床”通过遮挡阳光可以抑制藻类的生长D.收割浮岛植物,使水体中营养物质转移出河道。重新种植,再次吸收剩下的水中营养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5.(2020·奉化、宁海、象山)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B.作为分解者的微生物主要是指细菌和真菌C.因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故自动调节能力较弱D.图中的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杂草→昆虫→鸭6.(2019·余姚、慈溪)克株,是一种原生在日本的观赏植物,其花美丽迷人,并且还能发出甜甜的葡萄酒的香气。后来,它以观赏性植物的身份出现在了美国。再后来,由于克株生长快,并能在极其恶劣的土壤条件下生长,适应性极强,还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美国便开始在其国内大规模推广。始料不及的是,由于克株的大量繁殖,给当地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当年致力于研究培育克株的联邦农业部门,来了一个180°的大转弯:开始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克株,于是美国又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清除克株运动,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根据以上的小资料,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人类不是生物圈的成员,所以不能对生物圈产生任何影响B.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C.人类作为生物圈的一分子,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生态规律D.人类只可以利用自然,但不能改造自然7.(2018·北仑)纳萨尼尔·沃德是英国伦敦市的一位外科医生,钟爱园艺的他发明了微型生态园他在全封闭的玻璃容器中建立的微型生态园,内部能够自主运转,成为风靡一时的实验艺术作品。小煦同学对微型生态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利用玻璃瓶、水藻、河泥、小鱼等材料,设计并进行了“某些生态因素对微型生态系统的影响”相关探究实验,结果如下所示,请分析回答:装置序号1加入等量的清水2不加河泥加入等量的河泥3不加水藻加入等量水藻4各加入两条相同状态的小鱼5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黑暗小鱼存活时间3天11天25天2天(1)实验装置A、B、C所模拟的生态系统中,相同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____(至少写两个)。(2)实验装置中的“等量、相同”的方案设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3)选择装置A和B进行对照,则实验变量是________。(4)选择装置C和D进行对照,可提出的探究问题是________。(5)装置D中小鱼存活时间最短,试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请你从该实验设计中找出可进一步优化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章 土壤1.B2.D3.D4.C5.② ②③6.(1)两木板的倾斜角度、两种土壤的厚度、两种土壤的面积(合理即可) (2)饭盒中水土的质量 (3)植树造林、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即可)第五章 生态系统1.C2.D3.C4.D5.B6.D7.A8.C9.D10.D11.B12.A1.C2.B3.A4.B5.C6.B7.(1)分解者 (2)种群1.D2.D3.B4.D5.C6.D7.D8.C9.B10.(1)非生物 绿色植物 (2)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蛇 (3)蛇11.(1)生产者 (2)5 三 捕食 (3)青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 (4)自动调节能力 (5)分解者12.(1)草 牛 分解者 (2)草→牛 (3)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 (4)平衡14.(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减少 (2)蛇13.(1)非生物部分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2)捕食和竞争 绿色植物→鼠→猫头鹰 (3)猫头鹰15.(1)太阳能 (2)分解者、非生物成分 (3)竞争 (4)四 草→鼠→猫头鹰 (5)自动调节16.(1)分解者 (2)捕食和竞争 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17.(1)小麦(植物)→人(志愿者) (2)分解者 (3)①18.(1)太阳能 5 蛙类和肉食鱼类 (2)昆虫 (3)自动调节19.(1)4 (2)A (3)捕食20.(1)水稻→田鼠→蛇 (2)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 (3)会破坏该生态系统,短期内昆虫的数量因天敌减少而数量增加,同时蛇的数量减小1.D2.B3.D4.B5.D6.C7.(1)清水、空气、光照、温度等 (2)控制单一变量 (3)水藻 (4)光照对微型生态系统有(或无)影响吗? (5)没有光,水藻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为小鱼提供氧气,水藻在黑暗处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水中的氧气 (6)适当增加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章 土壤 第5章 生态系统.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