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趣味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科学趣味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科学趣味题
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正解的是( )
2、下列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泥水 C、碘酒 D、墨汁
3、宣传科学,揭露伪科学是我们中学生应尽的义务。你认为下列传闻有科学依据的是( )
A、一商贩在街上出售自称可溶解任何物质的溶剂
B、某地有一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等低矮动物走进谷底常会窒息死亡
C、有人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
D、苯甲酸钠是一种防腐剂。为防止食品腐败,可在食品中加入大量的苯甲酸钠
4、过氧化氢(H2O2)俗名“双氧水”,是隐形眼镜的洗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与水的化学性质相同. B、每个分子由2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
C、它由1个氧分子和1个氢分子构成 D、它与水的组成元素相同
5、北京在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了使2008年北京奥运
会办成“绿色奥运”,下列说法不可取的是( )
A、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 B、用天然气逐步取代民用煤
C、提高污水处理率 D、降低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
6、若在宇宙飞船的太空实验室(失重条件下)进行以下实验,其中最难完成的是( )
A、将金粉和铜粉混合 B、将牛奶加入水中混合
C、蒸发食盐水制取食盐晶体 D、用漏斗、滤纸过滤除去水中的泥沙
7、下列各量中,与水的质量多少有关的是( )
A、水的密度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C、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的质量 D、水的沸点
8、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B、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C、温度下降,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9、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的速度变为1米/秒,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一位学生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能更清楚地听到教师的讲课声 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
C、铜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 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
10、超市里出售的冷冻食品的塑料包装盒通常选用白色,并在盒子的底部压制出一些几何图案的凹凸槽,这主要是为了( )
A、既轻便又美观 B、既保温又增强抗形变能力
C、减少食品与包装盒的接触面积 D、避免食品受污染
11、地球变暖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体积分数增大,它们能更多地吸收地表辐射能量从而导致
气温升高的结果。下列现象中,在地球变暖的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极地的冰将更多地融化 B、海水的蒸发量将增多
C、植物的成长将趋缓 D、海水的二氧化碳溶解度将升高
12、蜜蜂找到食物时,会用“摇摆舞"告诉蜂巢中其他个体食物的确切位置,右图是这个行为的一个例子。根据这个例子,如果蜜蜂表现下图的“摇摆舞”,它所找到的食物位置应该是 ( )
13、某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微观结构时,带领学生做游戏,用人群的状态类比物体的状态。下图所示甲、乙、丙三种情景分别对应的是(   )
A、固态、液态、气态 B、气态、固态、液态
C、固态、气态、液态 D、液态、气态、固态
14、某同学用牙膏纸盒制作一个如图所示的笔筒,笔筒的筒底为长4.5厘米,
宽3.4厘米的矩形。则该笔筒最多能放半径为0.4厘米的圆柱形铅笔( )
A、20支    B、2l支 C、2 4支 D、2 5支
15、有16颗外形相同、型号一样的钢珠,其中有一颗因质量偏小而不合格。为了找出不合格的钢珠,现用实验室中的托盘天平来测量,那么至少需要称量的次数为(   )
A、2次     B、3次      C、4次      D、5次
16、将圆柱形细木棒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其位置如俯视图所示,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17、一条笔直的小河里,一运载木箱的小船逆流而上,船速v1,水速v2。船行到桥下被桥碰下一个木箱,
从碰下木箱到船员发现已过去了t时间。发现后船立即掉头以同样的船速v1去追赶木箱,那么从发现掉木
箱到追上木箱需用的时间T( )
A、T>t B、T=t C、T18、引起太阳光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 B、地球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
C、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 D、地球斜着身子不停地公转
19、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这主要是因为( )
A、鱼的结构只适应在水中生活 B、鱼用鳃呼吸,用鳍运动
C、鱼繁殖时,在水中受精和发育 D、鱼有鳞片和侧线
2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立即放在桌上,可能会使玻璃容器破裂
B、光亮的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
C、在制取氧气实验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
D、用量筒量取液体,如果俯视读数,则量得的液体体积偏大
分析计算题
21、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两种鼠:鼠A和鼠B。从A、B中选出身体质量和年龄都相似的相同数量的鼠,
将它们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喂给等量的食物,但不喂水。实验所得数据如下表。
鼠A 鼠B
得到的水分(相对单位) 81 80
蒸发失去的水分(相对单位) 90 168
粪便含水量(粪便质量的%) 2 20
(1)说明鼠得到水分的1种途径。
(2)指出鼠因蒸发而失去水分的2种途径。
(3)哪种鼠原本是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的?为什么?
(4)若实验继续进行下去,A、B中哪种鼠先死亡?为什么?
22、为了研究植物在不同的日温和夜温组合中的生长情况,将原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分成若干组,分别置于不同日温和夜温组合下生长(其它条件都相同),一定时间后测定各组幼苗的平均高度,结果如下表;(“-”表示该组合未做实验)
幼苗平 夜温均高度cm (℃)日温(℃) 11 17 23
30 —— 33.2 19.9
23 30.7 24.9 15.8
17 16.8 10.9 ——
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幼苗生长最快的温度组合,其日温和夜温分别是 ;
(2)在上述日温和夜温组合下,幼苗生长快的原因是 。
23、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不一样的。为此两个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①两个同学如图所示做好准备,(直尺的0刻度端朝下,起始位置为0刻度),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要求被测试者仅用拇指和食指将尺捏住。
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处的刻度,这个刻度越小,说明被测试者的反应越快。
③在相同的条件下,用这种测试方法可以比较不同人对于这一刺激的反应快慢。
由此请你思考和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于该同学的实验设计思想中值得可取的地方是什么?
(2)对该同学的设计中你认为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改进,理由是什么?
(3)本实验还可以进行其它什么问题的探究,并请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作出实验方案的设计。
24、在探究“热水瓶的保温性能与盛水多少的关系”的实验中,小明根据生活经验猜测,热水瓶中盛水越
少保温性能越差。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与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实验探究。
他们的计划是:用多个热水瓶(容积2升)同时进行实验,以保证环境温度相同。同时为了基本保证每个热水瓶的保温性能基本相同,从学校总务处借来10只热水瓶,作保温性能测试后选取8只作为实验用。
实验操作:早上7:30从学校的锅炉中打满8壶水,测出水的初温;然后,依次从热水瓶中倒出不同量的水,使每一瓶减少0.1升;下午5:30做好第二次温度测量。
实验数据记录:见下表。
热水瓶编号 1 2 3 4 5 6 7 8
水的体积(升)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水温 初温(oC) 98.0
末温(oC) 84.5 85.5 83.0 81.5 79.0 78.0 76.5 74.0
10小时温差(oC) 13.5 12.5 15 16.5 19.0 20.0 21.5 24.0
1小时平均温差(oC) 1.35 1.25 1.5 1.65 1.9 2.0 2.15 2.4
⑴请根据他们的数据记录,在答卷纸中用图象表示瓶内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⑵根据盛图象分析水量与温度变化关系的和探究结论。
⑶如果你也想进行“热水瓶盛水量与温度变化的关系”的探究,请简单阐述你的实验方案。
25、有一辆26英寸自行车(26英寸为车轮直径,1英寸等于2.54厘米),其大牙盘有40个齿,后轮轴上的飞轮有16个齿。链条连着大牙盘和飞轮,如果车轮与地面不打滑,骑车人双脚踏车的周期是1.3秒,则此时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米/秒。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