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节__地球上的水__ [学生用书A2] 1.下列对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D )A.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液态形式存在的B.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C.水资源不足,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D.陆地上的水都是淡水2.下列关于陆地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陆地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浪费点没关系B.冰川和地下水不属于陆地水C.陆地水中最多的是河水D.陆地水通过水循环运动,才能不断得到补充3.下列有关水对生命的作用,错误的是( C )A.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B.不同植物体内的含水量是不同的C.人偶尔摄入较多的水对身体有害D.一般动物体内的含水量高于植物4.下列属于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的是( B )①冰川水 ②浅层地下水 ③深层地下水④江河水 ⑤湖泊水 ⑥海水A.①②④ B.②④⑤C.②④⑥ D.③④⑤5.下列是水循环中的几个环节,“百川归海”描述的环节是( C )A.蒸发 B.蒸腾C.径流 D.降水6.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某同学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D )①在有水的环境里才可能有生命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物质 ③水生植物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 ④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0%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③④7.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设立海洋日是呼吁全人类共同关注、保护海洋。海洋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_96.5%__,但海水不能直接饮用,也不能用于灌溉,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__盐类物质__。8.地球上的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于__海洋__、__陆地__、__大气__、__生物体__中。__海洋水__占比最大,__陆地水__约占地球上所有水量的3.5%,而其中的淡水资源更少。在这些宝贵的淡水资源中,绝大多数是人类目前还不易利用的__冰川__和__岩层深处的地下水__。可以被人类利用的淡水存在于__河流湖泊__和__沼泽土壤__中,它们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0.3%。9.阅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1-1(1)图中序号的含义:①__海面蒸发__;②水汽输送;③__降水__;④地表径流;⑤下渗;⑥地下径流;⑦降水;⑧植物蒸腾和蒸发。(2)内陆地区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__陆地上水的蒸发和植物的蒸腾作用__。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中有水的是( C )A.拆封的薯片放几天后会变软B.从冰箱中拿出的冷饮瓶表面出现水珠C.沸腾的热水壶口喷出白雾D.秋天的清晨草上形成露水11.大型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各环节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下列对该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图1-1-2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C.库区降水会减少D.可以调节库区下游河流的径流量12.近几年来世界上感到水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C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蒸发加剧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C.人口增加、工农业发展导致需水量大增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13.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结构特点是为了适应长期在水分过多环境中生活的是( B )A.仙人掌的叶刺B.热带树木树茎上长出气生根C.骆驼的驼峰D.昆虫表面的外骨骼14.下列四个地区,水循环最为活跃的是( A )A.长江中下游地区B.长江、黄河发源地区C.新疆沙漠地区D.南极冰川地区15.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10日1时45分左右于浙江温岭登陆。在如图所示的水循环模式中最能代表台风登陆过程的是( B )图1-1-3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③⑤16.根据水循环的观念,下列判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字面含义正确的是( B )选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A正确正确B正确错误C错误正确D错误错误17.家住宁波的小张是一个喜欢观察生活现象的人,他发现自己房间中的木地板一到冬天,木板之间会出现较大的缝隙,而到了夏天“梅雨”季节,木板间的缝隙却会减小许多。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梅雨天和冬天相比,木地板中的含水量增加了。( √ )(2)夏天装修时铺设地板,应在木板间留有较大的空隙。( × )(3)冬天气温低,大气中水分含量少。( √ )(4)干燥的木地板中没有水分。( × )18.空气中是有水的,我们用相对湿度来描述空气中的含水量。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图1-1-4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表中数据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12314897969169080711891817220918274(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如图)为__14__℃。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__80__%。(2)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__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__。(3)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衣服中的水分去了哪里?试分析相对湿度对湿衣服被晾干的快慢有什么影响?__湿衣服中的水分进入了空气中;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能继续容纳的水蒸气就越少,湿衣服被晾干得就越慢__。【解析】 (1)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在10℃以上第4条刻度处,则温度为14℃。由表格中信息可知,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且示数差为2℃时,空气湿度为80%。(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14℃升高到20℃,相对湿度由69%升高到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