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资源简介

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2020五上·昌黎期末)小明在做种子萌发实验时发现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浸在水里的种子却没有萌发。你认为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缺少空气 C.缺少适宜的温度
2.(2020五上·昌黎期末)农民伯伯在生产活动中,对了解土壤的性状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捏后松开成“一盘散沙”的土壤属于(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3.(2020五上·昌黎期末)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其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4.(2020五上·昌黎期末)甘薯是卢龙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我们所食用的部分是它的(  )
A.根 B.茎 C.果实
5.(2020五上·昌黎期末)有一种动物,牙齿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它属于(  )
A.草食性动物 B.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6.(2020五上·昌黎期末)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这种特性称为(  )
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7.(2020五上·昌黎期末)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  )
A.迁移 B.迁徙 C.洄游
8.(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列不属于植物迁移现象的是(  )
A.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
B.椰子落入水中随河流散播
C.牵牛花的藤按逆时针方向盘旋
9.(2020五上·昌黎期末)仙人掌是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它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干旱沙漠中,因此它的叶和茎的特点为(  )
A.叶是尖尖的叶刺,茎内有很多空洞
B.叶是尖尖的叶刺,茎厚实、丰满
C.叶宽阔肥大,茎厚实、丰满
10.(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列动物利用拟态保护自己的是(  )
A.北极熊 B.蜜蜂 C.竹节虫
11.(2020五上·昌黎期末)今年,我县遭遇特大干旱,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12.(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
B.搞好城市绿化
C.开荒毁林、围湖造田
13.(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面对“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30℃的水就是热水
B.60℃的水才是热水
C.冷热是相对的,应该说60℃的水比30℃的水热
14.(2020五上·昌黎期末)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  )
A.重量 B.体积 C.温度
15.(2020五上·昌黎期末)热在传递过程中(  )。
A.只能沿着同一物体传递
B.只能在不同物体间传递
C.既可以沿着同一物体传递,又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
16.(2020五上·昌黎期末)当我们赤脚分别踩在同一房间的瓷砖地板上和木地板上时,感觉瓷砖地板更凉一些。这是因为(  )。
A.瓷砖是热的良导体
B.瓷砖是热的不良导体
C.瓷砖的温度比木板的温度低
17.(2020五上·昌黎期末)冬天大雪过后,被人踩过的雪比没有踩过的雪融化的(  )
A.快 B.慢 C.速度一样
18.(2020五上·昌黎期末)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这种说法是(  )
A.正确的 B.错误的 C.无法判断
19.(2020五上·昌黎期末)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从而推断这个地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
A.平原 B.高山 C.海洋
20.(2020五上·昌黎期末)绝大多数地震的原因是由于(  )
A.火山喷发 B.岩层断裂 C.山洪暴发
二、综合运用。(本题3个小题,共计37分)
21.(2020五上·昌黎期末)实验探究:
小明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凡士林油粘上一根火柴,将铜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铜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一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C.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2)实验中,选用凡士林油粘火柴的原因是(  )。
A.凡士林遇火不会燃烧
B.凡士林是热的不良导体
C.凡士林遇热会融化
(3)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用(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  )。
A.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B.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C.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5)实验中选择加热铜丝的原因是(  )。
A.铜丝是热的良导体 B.铜丝是热的不良导体
(6)通过对实现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热在铜丝中的传递方向是(  )。
A.从较冷的一端传向较热的一端
B.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C.没有固定的规律
22.(2020五上·昌黎期末)资料:光棍树原产非洲的热带干旱地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因其树形奇特,无刺无叶,被人们称作"光棍树"。不过,如果把光棍树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它为了适应湿润环境,也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用来蒸发多余水分。
(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光棍树是如何适应干旱环境的?
(2)如果把光棍树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光棍树的形态结构会有怎样的变化?
23.(2020五上·昌黎期末)很多动植物都有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请你选择一种动植物,模仿它的本领,设计一件具有特殊作用的物品。
友情提示:

蜻蜓可以在空中停住和急转弯。

鸽子有准确的定向本领。

猫在黑夜中可以看见东西。
……
我的设计
模仿的动植物名称:   
它的特殊本领:   
设计的物品名称:   
物品的特殊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以及适宜的温度。 浸在水里的种子却没有萌发是因为水里含有的空气非常少。
2.【答案】C
【解析】【分析】沙质土含沙量较多一些,这样的土壤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3.【答案】C
【解析】【分析】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较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4.【答案】A
【解析】【分析】不同的植物使用部位不同,甘蔗我们食用的是根。
5.【答案】C
【解析】【分析】 有一种动物,牙齿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它属于杂食性动物,既食用绿色植物也食用肉。
6.【答案】A
【解析】【分析】 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7.【答案】B
【解析】【分析】生物学上的“迁徙”--鸟类迁徙:指一年中鸟类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 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
8.【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迁移指的是植物长距离移动,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 、 椰子落入水中随河流散都属于植物迁移。
9.【答案】B
【知识点】沙漠中的植物
【解析】【分析】仙人掌多生长于干旱地区,他们可以适应缺水环境,因此它要减少叶的蒸腾作用,所以叶是尖尖的叶刺,茎厚实、丰满,可储存水。
10.【答案】C
【解析】【分析】竹节虫和竹子相似,是为了保护自己。
11.【答案】C
【解析】【分析】 今年,我县遭遇特大干旱,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活。当然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环境。
12.【答案】C
【解析】【分析】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否则最后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要使用无铅汽油、要搞好城市绿化,不能开荒毁林、围湖造田,会破坏大自然的和谐。
13.【答案】C
【解析】【分析】冷和热是相对的,60 ℃的水比30℃的水热。
14.【答案】C
【解析】【分析】热传递只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个物体之间。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温度。
15.【答案】C
【解析】【分析】 热在传递过程中既可以沿着同一物体传递,又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但是它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16.【答案】A
【解析】【分析】 当我们赤脚分别踩在同一房间的瓷砖地板上和木地板上时,感觉瓷砖地板更凉一些。这是因为瓷砖比木材的导热性差好。
17.【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没被踩过的雪实际上内部绝大部分是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蓬松的雪有利于隔热,因此融化速度慢。而被踩后雪被压缩空气排出,导热性变好,因此更易于融化。
18.【答案】A
【解析】【分析】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因为热空气的比重小,会往上升。
19.【答案】C
【解析】【分析】 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从而推断这个地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海洋。
20.【答案】B
【解析】【分析】 绝大多数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岩层断裂。
21.【答案】(1)B
(2)C
(3)A
(4)B
(5)A
(6)B
【解析】【分析】1、该实验探究的是热量在物体中传递方向如何?是怎么样传递的?
2、 用凡士林油粘火柴的原因是凡士林遇热会熔化,当火柴掉下来时就说明热量传递到这里了。
3、实验室加热通常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火焰从外到内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我们通常要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4、火柴的作用是:根据火柴掉下来的顺序能够帮助我们判断热量传递的方向。
5、实验中选择加热铜丝的原因是铜丝是热的良导体。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6、我们发现热在铜丝中的传递方向是从热的方向向冷的方向传递。
22.【答案】(1)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2)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用来蒸发多余的水分。
【解析】【分析】1、由题干可知光棍树原产非洲的热带干旱地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2、如果把光棍树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用来蒸发多余的水分。
23.【答案】略;略;略;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联想能力,学生可在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
1.蜷缩成一个球,把尖尖的刺裸露在外面,把自己包裹起来,让人难以触碰。
名称:鸡蛋保护罩
介绍:鸡蛋在受到摇晃或者外力的震动、撞击时,鸡蛋保护罩可以自动张开,用柔软的棉絮紧紧的裹住鸡蛋
1 / 1河北省昌黎县靖安学区2020-2021学年五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本题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
1.(2020五上·昌黎期末)小明在做种子萌发实验时发现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浸在水里的种子却没有萌发。你认为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A.缺少水分 B.缺少空气 C.缺少适宜的温度
【答案】B
【解析】【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以及适宜的温度。 浸在水里的种子却没有萌发是因为水里含有的空气非常少。
2.(2020五上·昌黎期末)农民伯伯在生产活动中,对了解土壤的性状积累了丰富经验,手捏后松开成“一盘散沙”的土壤属于(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答案】C
【解析】【分析】沙质土含沙量较多一些,这样的土壤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
3.(2020五上·昌黎期末)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其中渗水能力最强的是(  )
A.黏质土 B.壤土 C.沙质土
【答案】C
【解析】【分析】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较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
4.(2020五上·昌黎期末)甘薯是卢龙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农作物,我们所食用的部分是它的(  )
A.根 B.茎 C.果实
【答案】A
【解析】【分析】不同的植物使用部位不同,甘蔗我们食用的是根。
5.(2020五上·昌黎期末)有一种动物,牙齿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它属于(  )
A.草食性动物 B.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答案】C
【解析】【分析】 有一种动物,牙齿既有发达的犬齿,又有像铡刀一样的门齿,它属于杂食性动物,既食用绿色植物也食用肉。
6.(2020五上·昌黎期末)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这种特性称为(  )
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答案】A
【解析】【分析】 向日葵的“花盘”能向着太阳转动,这种特性称为向光性。
7.(2020五上·昌黎期末)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生物学家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  )
A.迁移 B.迁徙 C.洄游
【答案】B
【解析】【分析】生物学上的“迁徙”--鸟类迁徙:指一年中鸟类随着季节的变化,生物定期的沿相对稳定的路线, 在繁殖地和越冬地(或新的觅食地)之间作远距离移动的过程。
8.(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列不属于植物迁移现象的是(  )
A.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
B.椰子落入水中随河流散播
C.牵牛花的藤按逆时针方向盘旋
【答案】C
【解析】【分析】植物迁移指的是植物长距离移动, 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 、 椰子落入水中随河流散都属于植物迁移。
9.(2020五上·昌黎期末)仙人掌是我国常见的观赏植物,它原产于美洲和非洲的干旱沙漠中,因此它的叶和茎的特点为(  )
A.叶是尖尖的叶刺,茎内有很多空洞
B.叶是尖尖的叶刺,茎厚实、丰满
C.叶宽阔肥大,茎厚实、丰满
【答案】B
【知识点】沙漠中的植物
【解析】【分析】仙人掌多生长于干旱地区,他们可以适应缺水环境,因此它要减少叶的蒸腾作用,所以叶是尖尖的叶刺,茎厚实、丰满,可储存水。
10.(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列动物利用拟态保护自己的是(  )
A.北极熊 B.蜜蜂 C.竹节虫
【答案】C
【解析】【分析】竹节虫和竹子相似,是为了保护自己。
11.(2020五上·昌黎期末)今年,我县遭遇特大干旱,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活
【答案】C
【解析】【分析】 今年,我县遭遇特大干旱,农作物大面积减产。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活。当然生物的活动也会影响环境。
12.(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列措施中不利于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是(  )
A.使用无铅汽油
B.搞好城市绿化
C.开荒毁林、围湖造田
【答案】C
【解析】【分析】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否则最后受害的是我们人类自己。 我们要使用无铅汽油、要搞好城市绿化,不能开荒毁林、围湖造田,会破坏大自然的和谐。
13.(2020五上·昌黎期末)下面对“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30℃的水就是热水
B.60℃的水才是热水
C.冷热是相对的,应该说60℃的水比30℃的水热
【答案】C
【解析】【分析】冷和热是相对的,60 ℃的水比30℃的水热。
14.(2020五上·昌黎期末)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  )
A.重量 B.体积 C.温度
【答案】C
【解析】【分析】热传递只发生在有温度差的两个物体之间。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具有相同的温度。
15.(2020五上·昌黎期末)热在传递过程中(  )。
A.只能沿着同一物体传递
B.只能在不同物体间传递
C.既可以沿着同一物体传递,又可以在不同物体间传递
【答案】C
【解析】【分析】 热在传递过程中既可以沿着同一物体传递,又可以在不同物体之间,但是它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
16.(2020五上·昌黎期末)当我们赤脚分别踩在同一房间的瓷砖地板上和木地板上时,感觉瓷砖地板更凉一些。这是因为(  )。
A.瓷砖是热的良导体
B.瓷砖是热的不良导体
C.瓷砖的温度比木板的温度低
【答案】A
【解析】【分析】 当我们赤脚分别踩在同一房间的瓷砖地板上和木地板上时,感觉瓷砖地板更凉一些。这是因为瓷砖比木材的导热性差好。
17.(2020五上·昌黎期末)冬天大雪过后,被人踩过的雪比没有踩过的雪融化的(  )
A.快 B.慢 C.速度一样
【答案】A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没被踩过的雪实际上内部绝大部分是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蓬松的雪有利于隔热,因此融化速度慢。而被踩后雪被压缩空气排出,导热性变好,因此更易于融化。
18.(2020五上·昌黎期末)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这种说法是(  )
A.正确的 B.错误的 C.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分析】 空气受热后会上升,上升的空气使孔明灯和热气球升上了天空。 因为热空气的比重小,会往上升。
19.(2020五上·昌黎期末)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从而推断这个地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  )
A.平原 B.高山 C.海洋
【答案】C
【解析】【分析】 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地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从而推断这个地带在很早以前可能是海洋。
20.(2020五上·昌黎期末)绝大多数地震的原因是由于(  )
A.火山喷发 B.岩层断裂 C.山洪暴发
【答案】B
【解析】【分析】 绝大多数地震的原因是由于岩层断裂。
二、综合运用。(本题3个小题,共计37分)
21.(2020五上·昌黎期末)实验探究:
小明在一段铜丝上每隔一定距离用凡士林油粘上一根火柴,将铜丝固定在铁架台上,火柴都向下悬挂。用酒精灯在铜丝的一端加热,观察哪一端的火柴先掉下来。
(1)该实验研究的问题是(  )
A.金属的热胀冷缩
B.热在物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C.金属和木头哪个传热本领大
(2)实验中,选用凡士林油粘火柴的原因是(  )。
A.凡士林遇火不会燃烧
B.凡士林是热的不良导体
C.凡士林遇热会融化
(3)实验中,使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用(  )。
A.外焰 B.内焰 C.焰心
(4)实验中,火柴的作用是(  )。
A.火柴会燃烧,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B.火柴掉下的顺序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C.火柴的颜色会改变,能帮助我们看清热的传递方向
(5)实验中选择加热铜丝的原因是(  )。
A.铜丝是热的良导体 B.铜丝是热的不良导体
(6)通过对实现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热在铜丝中的传递方向是(  )。
A.从较冷的一端传向较热的一端
B.从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
C.没有固定的规律
【答案】(1)B
(2)C
(3)A
(4)B
(5)A
(6)B
【解析】【分析】1、该实验探究的是热量在物体中传递方向如何?是怎么样传递的?
2、 用凡士林油粘火柴的原因是凡士林遇热会熔化,当火柴掉下来时就说明热量传递到这里了。
3、实验室加热通常用酒精灯加热,酒精灯火焰从外到内分别是外焰、内焰和焰心。我们通常要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温度最高。
4、火柴的作用是:根据火柴掉下来的顺序能够帮助我们判断热量传递的方向。
5、实验中选择加热铜丝的原因是铜丝是热的良导体。金属一般都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6、我们发现热在铜丝中的传递方向是从热的方向向冷的方向传递。
22.(2020五上·昌黎期末)资料:光棍树原产非洲的热带干旱地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因其树形奇特,无刺无叶,被人们称作"光棍树"。不过,如果把光棍树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它为了适应湿润环境,也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用来蒸发多余水分。
(1)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光棍树是如何适应干旱环境的?
(2)如果把光棍树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光棍树的形态结构会有怎样的变化?
【答案】(1)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2)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用来蒸发多余的水分。
【解析】【分析】1、由题干可知光棍树原产非洲的热带干旱地区。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叶子逐渐退化,甚至消失;树枝变成绿色,代替叶子进行光合作用。
2、如果把光棍树种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可能会长出一些小叶片,用来蒸发多余的水分。
23.(2020五上·昌黎期末)很多动植物都有保护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本领。请你选择一种动植物,模仿它的本领,设计一件具有特殊作用的物品。
友情提示:

蜻蜓可以在空中停住和急转弯。

鸽子有准确的定向本领。

猫在黑夜中可以看见东西。
……
我的设计
模仿的动植物名称:   
它的特殊本领:   
设计的物品名称:   
物品的特殊作用:   
【答案】略;略;略;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联想能力,学生可在平时多阅读课外书籍。
1.蜷缩成一个球,把尖尖的刺裸露在外面,把自己包裹起来,让人难以触碰。
名称:鸡蛋保护罩
介绍:鸡蛋在受到摇晃或者外力的震动、撞击时,鸡蛋保护罩可以自动张开,用柔软的棉絮紧紧的裹住鸡蛋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