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二)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科学的入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寒假作业(二) 七年级上册科学 第1章 科学的入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寒假作业(二)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 科学的入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以下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B.C.D.
2.小磊同学测量一个塑料球的直径时,测得四次数据是2.23厘米、2.22厘米、2.83厘米、2.23厘米,
则塑料球的直径应是( ???????)
A.2.38厘米 B.2.227厘米 C.2.2267厘米 D.2.23厘米
3.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
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5 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肯定小于15 mL B.肯定大于15 mL C.肯定等于15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5 mL
4.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将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4厘米,将它插在标准
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24厘米。当将此温度计插在某液体中时,水银柱的长度为
14厘米,则此液体的温度是多少?(?? )
A.60℃ B.65℃ C.50℃ D.40℃
5.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 C 含量,小明根据维生素 C 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
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 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维生素 C 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
黄瓜汁 芹菜汁 青椒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 毫升) 14 滴 15 滴 8 滴 11 滴
A.?黄瓜?????????????????????????????????????B.?芹菜?????????????????????????????????????C.?青椒?????????????????????????????????????D.?白菜
6.如下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 =0.456m
C.?36cm=36× m=0.36m D.?64dm=64dm× m=6.4m
8.下列是几位同学有关温度的争议,其中正确的是( )
A.感觉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感觉不冷的物体温度一定高
B.物体的冷热程度是用温度来表示的
C.井水在冬天温度高,在夏天温度低,这就是所谓的“冬暖夏凉”
D.在同一环境中的铁比木头温度低

9.厨房调味盒里有多种白色固体。小明为了确定哪种是蔗糖,他取少许尝味道。他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建立假设 B.提出猜想 C.获得证据 D.得出结论
10.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经过测量,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 468 米,
那么,在这一测量中,“测量”定义中所说的“公认的标准”是( )
A.1 米 B.468 米 C.东方明珠电视塔 D.测量用的尺子
11.对体温计进行消毒时,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 )
A.?用酒精外焰灼烧????????B.?用医用酒精棉花擦拭 C.?用沸水冲洗??????????D.?在沸水中煮一定时间
12.两支内径相同,玻璃泡容积不同,但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的合格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
过一会儿看到(  )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相同???????
B.?玻璃泡容积小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但示数相同
C.?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高,且示数也高????
D.?玻璃泡容积大的水银柱上升得低,但示数要低点
13.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
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下列测水温方法中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14.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
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微米??????????????????????????????????B.?毫米??????????????????????????????????C.?厘米??????????????????????????????????D.?米
15.科学家在云南的蝴蝶谷做了一个实验:在两棵树之间挂四根长度、粗细、材质均相同的草绳,四
根草绳分别在白酒、糖水、盐水和清水中浸泡过,几个小时后,观察到白酒中浸泡过的草绳上停留
的蝴蝶最多。这个实验可以研究的问题是(  )
A.?蝴蝶喜欢什么颜色的光???????????????????????????????????????B.?蝴蝶喜欢什么种类的食物
C.?蝴蝶喜欢什么样的温度环境????????????????????????????????D.?蝴蝶喜欢什么材质的草绳
二、填空题(共6小题;21小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6.图c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图d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

17.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单位:
(1)教室里课桌的高度为0.8________;
(2)一瓶伊利纯牛奶250________;
(3)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1.8________;
(4)家用热水瓶的容积约为2________;
(5)某位病人体温为39________;
(6)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200________。
18.请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出下面表格的总长度 a________,总宽度 b________。若每小格面积为
2cm2 ,则脚印的面积 S 为________。



19.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紧密排绕的细金属丝的圈数是________圈。
⑵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毫米。(保留2位小数)
⑶若在数匝数时多数了2匝,则测量结果将偏________。
20.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1.有下列现象:①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②火山爆发;③“海市蜃楼”;④含羞草开花;⑤人民币升
值;⑥“神舟十号”上天;⑦种子发芽;⑧大雁南飞;⑨昆虫蜕皮;⑩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22.学习了量筒的使用后,小王同学做了很多实验:
⑴在实验室里有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矿石。因矿石体积较大,小王同学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矿石的体积为________厘米3。

⑵从A到C的操作过程中将使所测矿石体积结果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其原因是________。
⑶小王同学还想测一枚大头针的体积,具体如下:用烧杯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内,读出水的体积V1,将一枚大头针轻轻地放入量筒内的水中,沉底后,读出此时水面所指示的体积 V2,V2与V1的差值就是一枚大头针的体积。你认为她的这种操作可行吗?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3.我市某中学有一个“温度计探究”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开展了有关温度计的专题探究。
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得知 17 世纪时,意大利伟大的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设计过一种
温度计,其结构为:一根麦秆粗细的玻璃管,一端与鸡蛋大小的玻璃泡相连,另
一端竖直插在水槽中,并使玻璃管内吸入一段水柱,根据管内水柱的高度的变化,
可测出相应的环境温度。为了探究“伽利略温度计”的工作过程,课题小组的同学
按照资料中描述,自制了如图所示的测温装置,图中 A 为一个小塑料瓶,B 为
饮料吸管,通过一个软木塞与A 连通,管的下端竖直插在一个大水槽中,使吸
管内外的水面有一高度差 h。经过讨论,课题组精心设计了一份实验方案,并认
真地进行实验探究:
⑴在不同温度下,课题组分别测出了对应的水柱高度 h,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温度(℃) 17 19 21 23 25 27
高度h(cm) 30.0 24.9 19.7 14.6 9.4 4.2
相邻高度的高度差△ h(cm) 5.1 5.2 5.1 M 5.2
⑵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出空格 M 内的相邻高度的高度差数值为________m,通过表
中数据分析,可得出结论:
①水柱高度 h 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若在不同的高度,吸管上刻有对应的温度值,则吸管上温度的数值从上往下看,上面
的数值要________(填:“大”、“小”、“无法确定”);
③若对应的水柱高为40.3厘米,则此时所对应的温度是________。
24.去年以来,许多地方实施了禁止酒后驾车的“禁酒令”。为什么要实施“禁酒令”?小
敏猜想:
①可能是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下降;
②可能是饮酒后人对红、绿灯颜色的辨别能力下降;
⑴你的猜想,可能是饮酒后人________。
⑵为了验证猜想①,小敏对一些成年人进行了饮酒前后反应能力的测试,具体操作如下(如图):
参与人 A B C D E F G H I J K
饮啤酒数/杯 2 2 4 4 6 6 8 8 10 10 10杯以上
饮酒后反应/厘米 18 15 19 15 22 22 24 25 26 28 无法完成测试
饮酒前反应/厘米 14 13 14 12 13 14 13 12 12 13 13


A.小敏将直尺一端拿住,0刻度朝下,让被测试者将拇指和食指放在直尺 0 刻度附近;
B.小敏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迅速将直尺夹住,记录被测试者夹住直尺处的刻度值:
C.被测试者重复上述实验3次,计算平均值填入表中。
a.小敏对参与人饮酒前进行测试的目的是________。
b.表中数据说明,饮酒后人的反应能力________。
四、解答题(共4小题;25、28小题各6分,26小题9分,27小题7分,共28分)
25.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于 2012 年 3 月在我国多个城市实施。新标准增加了细颗粒物(PM2.5
监测指标。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 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⑴2.5 微米=________米。
⑵下图是某城市一天的 PM2.5 动态监测数据折线图。则这一天中 PM2.5 的最高值出现在________时左右,出现这一峰值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26.小明用以下步骤和方法来测量科学课本内每张纸的厚度:
(1)将从封面开始的10页纸叠紧;
(2)用刻度尺量出这叠纸的厚度L;
(3)算出每张纸的厚度为h=L/10。
小明的做法有几处错误?分别是什么?










27.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
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⑴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⑵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28.除了显微镜以外,你还知道哪些经常用到的探究工具?(至少说六个)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D 3.B 4.C 5.C 6.D 7.C 8.B 9.C 10.A 11.B 12.B 13.C 14.A 15.B
二、填空题
16.36;-14
17.⑴千米⑵毫升⑶分米⑷升(5)摄氏度(6)立方米
18.2.10cm;3.15cm;58cm2
19.⑴16⑵1.57⑶小
20.热胀冷缩
21.①②③④⑦⑧⑨⑩
三、实验探究题
22.⑴70⑵偏大;石头取出时,会带出来一部分水
⑶不行;一枚大头针体积太小,放入水中体积变化不明显
23. 0.052;降低;小;13℃
24.⑴控制能力下降等⑵设置对照组;下降
四、解答题
25.⑴2.5×10-6
⑵18;此时处于下班高峰期,汽车排放的尾气增加了空气中的细微颗粒(合理即可)
26.⑴解:共有三处错误:(1)封面用纸的厚度不同,不能从封面开始叠紧;(2)10页纸太少,测量结果不够精确;(3)“页”不是张,所求厚度还应乘2,即每张纸的厚度为h=L/5。
27.⑴甲在实际温度 20℃到 80℃之间的刻度格数:78-14=64 格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60/64℃,-2 和 14 差 16 格,则温差为 16×60/64 ℃=20℃-15℃=5℃
⑵设实际温度为 t 时,与甲的示数相同
(t-14) ×60/64 ℃=(t-20)
t=110℃
28.载玻片,盖玻片,刀片,镊子,放大镜,酒精灯















第19题图

第18题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