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基础精准训练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答案CCADCBCA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BADCDB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6、(1)水汽输送 (2)D17、(1)氢气 正 (2)用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试管口,若复燃就说明是氧气18、氯化钠 酒精19、(1)不变 (2)变大20、(1)< (2)28.6% 21、(1)前后两次排开水的体积相同 (2)物体的漂浮条件:浮力等于重力22、变大 不变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3、(1)下端 可以用小钢珠作为配重(重心比铜丝低的材料都可以); (2)不变; (3)C; (4)用更细的吸管24、(1)不饱和 50克 (2)C (3)=25、(1)18.5 (2)⑤③①④② (3)11.5 12.4%四、解答题(26题6分,27题8分。共14分。)26、解:氧气瓶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7.2×10-3m3=72N,氧气瓶总重:G总=(m瓶+m气)g=(6kg+3kg)×1ON/kg=90N,有助于上浮至少用去的氧气的重:G=G总-F浮=90N-72N=18N,27、(1)50% (2)①不变②因为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因此在上述溶液中再加20克硝酸钾,只能再溶解10克。深度思维训练部分(满分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题号12345答案BDBAA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0分)6.(1)1N (2)浸没前,浮力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浸没后浮力大小与深度无关(3)225 37.(1)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增大,马铃薯应上浮(2)1.21(3)错误 马铃薯的密度增大至大于盐水的密度而下沉8.(1)A、50 B、112.55 C、降温 D、冷水 防止温度高硝酸钾又溶到水中;(2)温度高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不会析出;(3)15.44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10分。)9.(1)10毫升98﹪的浓硫酸的质量10毫升98﹪的浓硫酸的溶质质量稀释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因为稀释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8.4%,查表可知它的密度在1.14×103kg/m3与1.22×103kg/m3之间,所以耐酸小球处于漂浮状态。F浮=G球=mg=ρVg=1.14×103kg/m3×20×10-6m3×10N/kg=0.228N10.F浮=ρ液gV排=1×103㎏/m3×10N/kg×1.8×104m3=1.8×108N因为冰山漂浮,所以F浮=G冰冰山的质量冰山的体积一角的体积一角所占的比例精准测试4:八上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综合测试基础精准训练部分(满分100分,测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和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A.天然水洁净清澈,提倡直接作饮用水B."水能载舟"是由于水有浮力,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C.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之中提取提取淡水D.用来盛开水的热水瓶底常沉积一层水垢,这说明自来水是纯净物2、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是( )A.水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有氢气和氧气D.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氧气3、打开啤酒瓶盖时,你会发现啤酒会自动喷出,喝了啤酒后又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溶解性与外界的压强和温度有关,下列关于气体溶解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少,气体溶解度增大 B.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C.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D.温度降低,气体溶解度增大4、世界各国频发地震。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 )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5、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31.6克B.20℃时,68.4克水最多溶解31.6克硝酸钾C.20℃时,100克水最多溶解31.6克硝酸钾D.100克水溶解31.6克硝酸钾固体可以形成其饱和溶液6、清洁的空气可以看作是一种气态的溶液,但是近年来北方不少地区多次受到了沙尘暴的袭击,天空中尘土飞扬,在这种情况下,空气可视作( )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纯净物7、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轮船所受浮力变小 B.轮船所受浮力变大C.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小 D.轮船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8、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乙中水对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是2N B.步骤乙中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为1NC.步骤丙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该是2N D.步骤乙中物体受到的浮力是1N9、要配制100g 5%的氯化钠溶液,除了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外,还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烧杯、试管、玻璃棒 B.烧杯、胶头滴管、玻璃棒C.烧杯、胶头滴管、漏斗 D.烧杯、酒精灯、玻璃棒10、在粗盐提纯实验中最后进行氯化钠溶液蒸发时,一般有如下操作:①固定铁圈位置 ②放置蒸发皿 ③放置酒精灯 ④加热并搅拌 ⑤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③②①④⑤11、如图是小烧杯中盛有的是硝酸钾饱和溶液,若将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到大烧杯的水中,不断搅拌,一定能使小烧杯中有固体析出的是(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浓硫酸 D.硝酸铵12、如表说明A、B、C、D四种液体的性质,小龙取其中一种液体与蒸馏水加入试管中,在室温下,充分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试管内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小龙所取的液体为哪种( )液体密度(g/cm3)熔点(℃)沸点(℃)与蒸馏水作用A0.78-9.765可互相溶解B1.15-5.2218不可互相溶解C0.86.481不可互相溶解D1.312.5290可互相溶解13、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氯化钠和硝酸钾分别加入100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温度溶解情况实验120℃最多溶解36g氯化钠最多溶解31.6g 硝酸钾实验240℃加入36g 氯化钠全部溶解加入31.6g硝酸钾全部溶解实验380℃最多溶解38.4g 氯化钠最多溶解169g 硝酸钾A.硝酸钾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氯化钠B.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一定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氯化钠<硝酸钾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液的浓度:氯化钠>硝酸钾14、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你心愿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海水密度大于河水密度) ( )A.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C.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15、将一个密度为0.9×103kg/m3的实心小球,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松开手后,小球静止时,排开水和酒精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小球在水和酒精中所受的浮力分別为F1和F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ρ酒精=0.8×103kg/m3)( )A.V1:V2=1:1?? ?F1:F2=5:4 B.V1:V2=4:5? ??F1:F2=1:1C.V1:V2=9:10 ??F1:F2=9:8 D.V1:V2=8:9?? F1:F2=10:9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6、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③___________ ;(2)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17.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电解水实验所用到的电源是直流电,则甲管生成 (选 填“氧气”或“氢气”)气体,b应接电源 极。221·世纪(2)检验乙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18、日常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溶液,腌咸蛋用的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其溶质是 ;医用2%的碘酒溶液,其中溶剂是 。19、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填入下列空格。(1)溶质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2)溶质的质量分数 。20、氯化钾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温度℃0102030405060708090100溶解度/g27.631.034.037.040.042.645.548.351.154.056.7(1)90℃时,100g饱和氯化钾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 100g(选填“>”或“<”或“=”);(2)4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 21、大家都知道“曹冲称象”的方法,如图我们来分享小曹冲所运用的智慧:(1)用所学知识解释“称象”的原理,前后两次水面正对记号说明: 。(2)要推出“象重等于石头重”的结论,必须附上的关键推理依据是: 。22、小明在水盆中洗碗,发现一个大碗正漂浮在水盆中,如图所示。他将水盆中的一些水放入大碗中,但大碗仍然漂浮。与原先相比,大碗所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水盆中的水面将会 (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23、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一个简易密度计。(1)为了让饮料吸管能竖直的漂浮在液体中,应在吸管的_________(上端或下端)塞入一些铜丝作为配重,并用石蜡将吸管的下端封闭起来。若将它放入液体中后不能竖直漂浮,请提出改进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根吸管竖直漂浮在不同液体中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它露出液面部分的长度越长,受到的浮力大小_________(越大或越小或不变)(3)通过正确计算,在吸管上标出对应的刻度线,便制成了一个简易的吸管密度计。下列四种刻度的标示合理的是 。 (4)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如何使简易密度计上两条刻度线(如0.9、1.0)之间的距离大一些?写出一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1)蒸发前原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该温度下,该溶液的溶解度是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 (填字母)的。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第2个烧杯 第3个烧杯(填“>”、“=”或“<”)。25、下图是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5%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⑤(1)配制上述溶液,小明要称取蔗糖 g。(2)用图中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 。(3)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 g,游码的读数为3.5 g,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g。若所量取的水的质量没有错误,实际配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四、解答题(26题6分,27题8分。共14分。)26、某科考小组在专业潜水员的指导下,到新安江水库调查水下沉水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他们携带的潜水气瓶的体积为7.2×10-3m3,空瓶的质量为6kg,内充有3kg供潜水员呼吸用的液化空气,如图所示。在潜水过程中,开始阶段潜水气瓶是有助于潜水员下沉的。请你计算,至少用去多少千克液化空气后,潜水气瓶才有助于潜水员上浮?(g取10N/kg)27、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1)在100g水中溶解100g硝酸钾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当对上述所得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则:①倒出一半溶液 。②加入20g硝酸钾晶体。深度思维训练部分(满分50分,测试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把一块木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80克,若把该木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则溢出水的质量是(已知木块的密度是0.7?×103千克/米3,酒精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A、100克 B、80克 C、70克 D、20克2.用一个量筒、水、一根细针做实验来测木块的某些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能测木块的体积 B、只能测木块所受的浮力C、只能测木块的体积,质量和密度 D、木块的体积,所受的浮力,质量和密度都能测量3.如图,一个鱼缸注满水,另一个注满水的相同鱼缸中浮有一只“小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漂浮在鱼缸中的“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B、把两个鱼缸分别放在台秤上,台秤的示数相同C、往鱼缸中加一些盐,“小船”受到的浮力增大D、有“小船”的鱼缸底受到的水的压强较大4.恒温时,m克某物质溶液蒸发掉0.6m克水,能析出0.1m克不含结晶水的该物质的晶体,再蒸发0.1m克的水,又能析出0.1m克晶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A.25% B.70% C.50% D.30%5.已知某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若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2%的该盐溶液由50℃逐渐冷却,则开始析出晶体的温度范围是( )温度(℃)010203040溶解度(g)11.515.119.424.437.6A.30℃-40℃ B.20℃-30℃ C.10℃-20℃ D.0℃-10℃二、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6.小芳要探究金属圆柱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浸在水中深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高为8cm的金属圆柱体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金属圆柱接触容器底之前,记下金属圆柱下表面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拉力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次序12345678h/cm02468101214F/N6.756.255.755.254.54.54.54.5(1)第3次实验时,金属圆柱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2)据实验数据,分析金属圆柱体浸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深度的关系是: 。(3)该金属圆柱体的体积为 厘米3。该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 克/厘米3。7、八年级(2)班ST小组在研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时,通过往水中加盐,终于使马铃薯漂浮在水面上.由于时间关系,当时并没有及时收拾实验器材,几天后来收拾时,惊奇地发现原来浮在水面的马铃薯有都沉在容器底部,他们决定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究,提出以下几种猜想:猜想1:可能由于水的蒸发,盐水的密度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2: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质量变大,导致马铃薯下沉;猜想3:可能是马铃薯在盐水中浸泡几天后体积变小,导致马铃薯下沉.(1)经过一番讨论,他们马上否定了猜想1,你认为他们否定猜想1的理由是: 。接着他们就猜想2和猜想3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①取三块马铃薯,编上A、B、C号,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②配制一大杯盐水;③将三块马铃薯放在盐水中,使其漂浮,几天后发现马铃薯都沉在容器底部,将其捞出、擦干,分别测出其质量和体积.实验数据如表:马铃薯的编号放入盐水前放入盐水后质量/g体积/cm3密度/g.cm3质量/g体积/cm3密度/g.cm3A44.839.21.1440331.21B56.148.81.1650411.22C77.367.91.146957(2)表格中,编号为C的马铃薯在盐水中下沉后的密度是 g/cm3。(3)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后回答:猜想2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你认为导致马铃薯下沉的原因是 。8.下表列出了硝酸钾与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1020406080100硝酸钾的溶解度(g)13.320.931.663.9110169246氯化钠的溶解度(g)35.735.836.036.637.338.439.8(1)现有含123g硝酸钾与17.9g氯化钠的混合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除去硝酸钾中的氯化钠(操作过程中不考虑额外的水损失)。①向混合物中加入适量水,加热溶解;②继续加热溶液至100℃并恒温蒸发浓缩;③将溶液降温至10℃,仅得到硝酸钾晶体,过滤,将所得硝酸钾晶体洗涤并干燥.A.步骤②中,为确保没有晶体析出,溶液中至少要保留 g水;B.步骤③中,最多可得到硝酸钾晶体 g;C.根据上述实验可概括出除去硝酸钾中少量氯化钠的主要步骤:加热溶解→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干燥;D.洗涤时,应选用少量 (选填“热水”或“冷水”).其目的是: (2)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的一种方法是:将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置于适量水中,加热,搅拌,待硝酸钾全部溶解,趁热过滤,将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晶体进行洗涤和干燥.上述方法中,趁热过滤的目的是: ;(3)取23.4g氯化钠和40.4g硝酸钾,加70g水,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50g水,维持该温度过滤,得到的晶体质量为 g。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10分。)9.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常温)如下。密度(g/ cm3)1.071.141.221.301.401.501.611,731.811.84质量分数﹪102030405060708090[98现往盛有45毫升水的烧杯中放入一个密度为1.14×103kg/m3 体积为20cm3的耐酸小球,然后再慢慢倒入10毫升98﹪的浓硫酸,并用玻璃棒搅拌,冷却至常温。求:(1)稀释后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耐酸小球在稀硫酸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g取10牛/千克)10、人们常用“冰山一角”来形容事物显露出来的仅仅是其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隐藏在表面现象之下。事实上,冰山浮在海水中的确只露“一角”(如图所示)。若有一座冰山其浸入海面以下的体积是1.8×104m3,那么这座冰山的总体积为多少?一角所占的的比例为多大?(已知:g取10N/kg 海水的密度取ρ海水=1×103㎏/m3冰的密度ρ冰=0.9×103㎏/m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参考答案.doc 精准测试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