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物理学习学案---物态变化学习时间:年级: 学生姓名: 老师姓名: 课题:物态变化教学目标掌握温度的物理意义及摄氏温度的定义;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来与正确使用方法;3、能够熟练判断各种现象是哪种物态变化,并且可以快速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重点难点了解温度计的构造、原来与正确使用方法;2、记忆六种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知识点梳理: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 熔化: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温度不断上升。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凝固 :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凝固的条件:⑴ 达到凝固点。⑵ 继续放热。2、汽化和液化:① 汽化: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定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叫蒸发。影响因素:⑴液体的温度;⑵液体的表面积 ⑶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作用:蒸发 吸 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具有制冷作用。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 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沸腾条件:⑴达到沸点。⑵继续吸热 沸点与气压的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液化: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温度;⑵ 压缩体积。 好处:体积缩小便于运输。 作用:液化 放 热3、升华和凝华:①升华 定义: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吸 热,易升华的物质有:碘、冰、干冰、樟脑、钨。②凝华 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放 热练习:☆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⑴将衣服展开,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⑵将衣服挂在通风处。⑶将衣服挂在阳光下或温度教高处。⑷将衣服脱水(拧干、甩干)。☆解释“霜前冷雪后寒”?霜前冷:只有外界气温足够低,空气中水蒸气才能放热凝华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后寒:化雪是熔化过程,吸热所以“雪后寒”。基础练习:选择题图1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图线中间的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B.图线可能是冰的熔化过程C.图线可能是蜡的熔化过程D.图线表示晶体的熔化过程如图2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C.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D.该物质熔化用了3min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3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海波的熔点是48℃,那么48℃的海波是(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三种状态都有可能在0℃的房间里,把正在熔化的冰块投入到0℃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质量增多 B.冰质量增多 C.水和冰质量不变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2)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1)(2) B、(2)(4) C、(1)(3) D、(3)(4)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 )A、汽化 凝固 B、汽化 液化 C、液化 凝华 D、升华 凝华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禁止抽烟”、“请熄火”、“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填空题冰块在熔化过程中,不断_____(放出/吸收) 热量,温度_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 ; 水 在沸腾过程中,不断_____(放出/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___ (选填“升高”、“不变”、“降低”或“可能升高”)。请将与下列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写在现象后的横线上。 ①初春的早晨大雾弥漫__________ ②早春的河面冰的消融___________ ③深秋早晨草木上的露珠__________④寒冬屋面瓦片上结霜__________ ⑤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__________ ⑥夏天暴雨过后天晴路面迅速变干__________ ⑦夏天自来水管出汗__________ ⑧从冷库拿出的冰棒上有一层白粉__________ ⑨北方冬天早晨窗户玻璃表面结冰花________⑩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_____________ 某同学到工厂参加劳动时,用一把受热后的钢尺,去测量某个工件,测得工件长为50.5 cm,关于该工件的实际长度比50.5 cm ____ (选填“长”、“短”)。干湿泡温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在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着湿布,因为水在蒸发时要 ,所以这个温度计的读数要比另一个的读数 ,若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很大,则两个温度计的示数差值将 。(选填“大”或“小”)下列物质中①蜡②松香③海波④冰⑤玻璃⑥各种金属⑦沥青属于非晶体的是 (填写序号即可)实验题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大小相同的水,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图中的情景可知,该同学研究蒸发快慢的因素是( )A.水的温度 B.水的表面积 C.水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 D.上述三个因素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________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使用温度计之前,应该观察它的___________和认清它的______________如图所示,是锡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1) 锡的熔点是______,凝固点是______。(2) 在BC段,锡处于____________状态;在DE段,锡处于________状态。(3) 锡的熔化用了______min,它熔化过程中要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4) 锡从10min到12min这段时间间隔内处于___________状态。探究题下面几种说法,是对还是错(1)同一种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该物质此时的温度有关.(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3)物质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1 0641 0831 300-259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欣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才沸腾;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345678910水温/℃…9495969798999999(1).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 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请运用你所学物理知识指出“特异功能”的真相:现象:表演者从沸腾的油锅中取物,手却未被烫伤。 真相:锅中除了植物油,还有下列三种物质中的___ 。物质醋酒精植物油沸点(℃)约3575约280如图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 。小明家有一支温度计,把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时温度为4℃,把它插在沸水中时温度为94℃,那么:(1)这支温度计准确吗?(2)当读数为34℃时,实际温度为多少?(3)如果用它来测温度为64℃的热水,则读数是多少?为什么说“无论外界气温如何,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始终是0℃”?纯水的凝固点是0℃,海水的凝固点是-2.5℃,这说明水中如果掺有食盐其凝固点会降低.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放热后温度才会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都比0℃高,冰块怎么会向周围放热呢?请你帮助小华想一想(北方建筑工人在秋冬季节和泥时,常用食盐水代替自来水)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请你解释,这种设计的原理是什么?为了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常使用一种透明的、沸点为13.1℃的氯乙烷液体,它能把皮肤冷得处于麻木状态.这种局部“麻醉”所应用的物理原理是什么?人被雨淋后,若不及时换下湿衣服,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为什么容易患感冒?在小组活动时,小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10 g 100℃的水和10 g 100℃的水蒸气对人体造成的烫伤,哪一种严重些?小红立刻回答:“一样严重,因为两者的温度相同. ”你认为小红的回答正确吗?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说雪后的睛天积雪融化时,虽然阳光充足,有时却比下雪天还冷.这是什么原因?夏天,大家常用扇子或电风扇来降温;冬天,寒风吹来觉得特别冷.这些事实使小明猜想:风能导致气温的降低.小明想通过实验来检验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把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写在下面.课后巩固: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答:选择题1、锡的熔点是232℃,那么232℃的锡:(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混合态。 2、下面的几个现象中,属于凝华的现象是:( )A、夏天,一打开冰柜,上面冒着“白气”; B、清晨,室外树木上出现露珠;C、北方的严冬,玻璃窗内壁上结了一层冰花; D、白炽灯丝时间用长了会变细。3、在18 ℃的教室里,将温度计从装有18℃酒精的瓶中取出,则温度计的示数将:( )A、立即上升; B、先下降后上升; C、先上升后下降; D、不变。4、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象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A、喷射的真实的烟雾; B、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 C、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雾”5、把冰水混合物移到-10℃房间内,那么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A、低于0℃; B、一定是0℃;C、高于0℃; D、可能是0℃。6、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这种材料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材料坚硬,不怕热; B、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C、材料不传热; D、材料受热熔化,汽化时吸收了与空气作用产生的热。7、下面关于温度计和体温计用法中,正确的是:( ) 用常用的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被测液体; 用体温计测体温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不要离开人体;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 D、用常用温度计和体计都能直接测出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8、从冰箱中取出玻璃酒瓶后,发现瓶子外面“出汗”这是:( )A、酒从瓶内渗出来的结果; B、液化现象; C、熔化现象; D、汽化现象。 9、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 B、蒸发放热,沸腾吸热。C、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能在一定温度下发生;D蒸发有致冷作用10、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 )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 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 温度不断上升。11、把冰水混合物拿到零摄氏度的房间里,下列说法正确是:( ) A、冰可以熔化,因冰的熔点是0 ℃; B、水可以凝固,因水的凝固点是0℃; C、冰不能熔化,水也不能结冰; D、不能确定。 12、下列现象与蒸发无关的是:( ) A、热天,狗伸出舌头散热; B、打开冰棒包装纸,周围冒“白气”;C、用电吹风把湿头发吹干;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降温。 13、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运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14、家庭厨房的玻璃或墙面上面有许多小油滴,这些油滴形成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和凝华: B、汽化和液化 : D、熔化和凝固: D、熔化和凝华。15、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的烤一烤,然后伸进口腔内,这是因为: A、消毒 B、加热,使得病人口腔感到温暖 C、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产生液化现象 D、防止口腔中的水分产生汽化现象1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 后,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1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并放入水 B、给墨水瓶加盖C、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D、把新鲜的柑桔装入塑料袋18.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