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9年人教八上物理《物态的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8℃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cm/s D.正常人2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5min2.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入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A.30℃ B.小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3.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升得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低,示数较小4.在同一环境中,在四支相同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对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最低的是( )A. B. C. D.5.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大且直管内径很细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6.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的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C.体温计里装的是水银 D.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7.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则(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高低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夏天,把湿衣服晾干 B.冬天,河面上结冰 C.铁块化成铁水 D.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冒“白气”9.我国南极科学家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具有流动性 D.对温度变化敏感10.如图是冰的熔化曲线,下面有关该图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BC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CD段呈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二.多选题(共5小题)1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m/s C.同学们400m赛跑用时约2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B.站在岸边的人能听到水里青蛙叫声,说明液体和气体能传播声音 C.蜡、铝块、松香、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D.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13.关于温度计和刻度尺使用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 B.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C.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一定不能使用 D.测量物体长度使用分度值越小的尺越好14.体温计能精确到0.1℃,它比普通温度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计的内径比普通温度计的内径大 B.体温计的内径比普通温度计的内径小 C.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普通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小得多 D.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普通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大得多15.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8.2℃.关于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体温都是38℃ B.甲的体温一定是38.2℃ C.乙的体温可能是39℃ D.乙、丙的体温可能都是38.2℃三.填空题(共5小题)16.温度是表示物体或环境 的物理量。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分度值为: ,示数是 。1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应该是 ℃,但它示数是6℃,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应该是 ℃,但它的示数是96℃,若它的示数是42℃时,实际温度是 ℃。18.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19.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0.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体温计的量程是: 摄氏度。四.判断题(共5小题)21.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判断对错)2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判断对错)23.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6﹣8题的是与非: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在﹣265℃时,氢是固态。 (判断对错)2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判断对错)25.只要达到液体的沸点液体就能一直沸腾 。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26.温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甲、乙(体温计)、丙三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 ℃和 ℃。六.计算题(共1小题)27.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多少℃.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多少℃。七.解答题(共1小题)28.北京夏热冬冷(夏季平均温度约为18℃~29℃,冬季平均温度约为﹣5℃~5℃),昆明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冬季平均温度约为4℃~16℃,夏季平均温度约为16℃~24℃).在这两个城市分别建造一所新的学校,你认为哪个城市的学校建设可能较适合使用地源热泵?并请说出你的理由。2019年人教八上物理《物态的变化》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所涉及到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38℃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cm/s D.正常人20次脉搏的时间约为1.5min【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略大于此数值,在26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110c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20次的时间接近15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2.一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在1标准大气压的情况下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显示的温度为3℃,插入沸水中,显示的温度为97℃,那么当它插入温水中显示的温度为3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是( )A.30℃ B.小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分析】(1)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3℃,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7℃,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温水的温度为30℃时,距离3℃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3℃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温水的实际温度。【解答】解:(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水的温度为30℃时,温水的实际温度℃×(30﹣3)+0℃≈31.9℃。故选:C。【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3.两支内径不同,下面玻璃泡内水银相等的合格的温度计同时插入一杯热水中,过一会儿则会看到( )A.两支温度计水银柱上升高度相同,示数不同 B.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升得高,示数较大 D.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低,示数较小【分析】本题温度计为合格的温度计,所以我们可以从题干中的两个关键词分析:①水银量相等;②同一杯热水。先得出结论,然后利用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解答】解:同一杯热水说明最后温度计示数应该相同。玻璃泡中水银量相等,说明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内容重在学以致用,利用温度计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加深对液体温度计原理的理解。4.在同一环境中,在四支相同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对温度计同时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最低的是( )A. B. C. D.【分析】蒸发吸热,故温度计示数下降最快的就是蒸发最快的,而加快空气流动可加快蒸发。【解答】解: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可以加快蒸发,观察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中温度计液泡上既沾有酒精,又加快了空气流动,所以蒸发最快,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5.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大且直管内径很细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分析】体温计比常用的温度计测量精度高,即分度值小,只有0.1℃;而常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可以从体温计的构造上进行分析。【解答】解: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容积大,当有微小的温度变化时,或吸收很少的热量时,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即更准确)。故选:A。【点评】该题考查了通过分析体温计的构造解释其测量精度高的原因,关键是找出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构造上的差异。6.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的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C.体温计里装的是水银 D.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玻璃管【分析】体温计比常用的温度计测量精度高,即分度值小,只有0.1℃;而常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可以从体温计的构造上进行分析。【解答】解: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前者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收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通过分析体温计的构造解释其测量精度高的原因,关键是找出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构造上的差异。7.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则( )A.甲盆水的温度比乙盆高 B.乙盆水的温度比甲盆高 C.两盆水的温度相同 D.不用温度计测量无法比较两盆水的温度高低【分析】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晶体在熔化时和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当外界温度高于0℃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低于0℃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时,冰水混合物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解答】解:甲、乙两个装满冰块的水盆,甲盆置于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在两盆里的冰还未完全熔化时,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所以两盆里的温度是相同的。故选:C。【点评】掌握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夏天,把湿衣服晾干 B.冬天,河面上结冰 C.铁块化成铁水 D.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冒“白气”【分析】从六种物态变化定义进行判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物质从液体变为固态是凝固过程;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过程;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过程。【解答】解:A、夏天,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上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现象,属于汽化。不符合题意;B、河面上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形成的,属于凝固现象;符合题意;C、铁块化成铁水,是铁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D、“白气”是液体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判断一种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一定要分析现象原来和现在的状态,然后根据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进行判断。9.我国南极科学家考察基地﹣﹣长城站的平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达﹣88.3℃,在那里用的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 )A.凝固点较低 B.凝固点较高 C.具有流动性 D.对温度变化敏感【分析】物质的凝固点越低,越不容易凝固,在南极由于平均气温比较低,所以需要用凝固点较低的液体温度计。【解答】解:由于酒精的凝固点比较低,所以当南极的气温很低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对凝固点的理解,凝固点或熔点越低,则该物质凝固或熔化时需要的温度越低,即该物质不容易凝固或容易熔化。10.如图是冰的熔化曲线,下面有关该图线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BC段呈固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CD段呈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D.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分析】晶体熔化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前处于固态,熔化后,处于液态。【解答】解:A、读图可知,AB段冰还没有开始熔化呈固态,此时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故A正确;B、BC段时冰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说明此时物质达到了熔点,正在熔化,BC段是冰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B错误;D正确;C、CD段冰已经熔化完毕,呈液态,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故C正确。故选:B。【点评】读物质熔化的图象时,关键是要从曲线变化中判断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从而确定是否属于晶体,再明确不同时间段时物质所处的状态。二.多选题(共5小题)11.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m/s C.同学们400m赛跑用时约2min D.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故B符合实际;C、同学们400米赛跑用时约2min,故C符合实际;D、中学生手指甲的宽度在1cm=10mm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C。【点评】对日常生活中的速度、质量、长度、温度等进行准确的估测,是要求初中学生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平时注意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多加思考,逐渐培养这方面的能力。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B.站在岸边的人能听到水里青蛙叫声,说明液体和气体能传播声音 C.蜡、铝块、松香、玻璃是常见的非晶体 D.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分析】(1)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液体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注意液体发声和液体传声并不是一件事。(3)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4)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解答】解:A、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故A正确;B、站在岸边的人能听到水里青蛙叫声,说明液体和气体能传播声音,故B正确;C、铝块是晶体,蜡、松香、玻璃是非晶体,故C错误;D、液化的两种方法是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声音的传播、非晶体的种类、液化的方法,属于基础题,学生易于解答。13.关于温度计和刻度尺使用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 B.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C.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一定不能使用 D.测量物体长度使用分度值越小的尺越好【分析】使用温度计时:①首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在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之外;②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不能离开被测液体;③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④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7℃﹣42℃。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①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物体。②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③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记上数值和单位。④使用刻度尺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解答】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选项正确; B、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选项正确;C、没有零刻度线的刻度尺,可以把其它刻度线当做零刻度线来测量物体的长度,选项错误;D、测量物体长度选择合适的刻度尺,并不是分度值越小的尺越好,选项错误;故选:AB。【点评】刻度尺和体温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特别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它测量仪器不需要估读,只要读出最接近的数值即可。14.体温计能精确到0.1℃,它比普通温度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计的内径比普通温度计的内径大 B.体温计的内径比普通温度计的内径小 C.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普通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小得多 D.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普通温度计玻璃泡的容积大得多【分析】体温计比常用的温度计测量精度高,即分度值小,只有0.1℃;而常用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可以从体温计的构造上进行分析。【解答】解: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相比,体温计内径很细,而下端的玻璃泡则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即吸引很少的热量,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所以可以测量的更为精密,故B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分析体温计的构造解释其测量精度高的原因,关键是找出体温计与常用温度计构造上的差异。15.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8.2℃.关于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体温都是38℃ B.甲的体温一定是38.2℃ C.乙的体温可能是39℃ D.乙、丙的体温可能都是38.2℃【分析】在使用体温计前,一定要把水银柱甩回玻璃泡,因为体温计下方有一缩口,水银柱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解答】解:甲的体温等于38.2℃,因为甲测体温前用的是甩好的体温计,所以,结果准确;给乙和丙测量时没甩体温计,结果不一定准确,可能等于、也可能小于38.2℃,故B、D正确。故选:BD。【点评】体温计内玻璃管与玻璃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缩口,由于水银的表面张力比较大,所以,水银柱从此处断开,不能自动流回玻璃泡。三.填空题(共5小题)16.温度是表示物体或环境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如图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 ,分度值为: 0.1℃ ,示数是 37.6℃ 。【分析】(1)温度是描述物体或环境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温度计读数的方法:先认清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然后根据液柱液面的位置读出示数。【解答】解:(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由图可知:在体温计上,最小示数是35℃,最大示数是42℃,所以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37.6℃。故答案为:冷热程度;35℃~42℃;0.1℃;37.6℃。【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温度的概念和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及读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各种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17.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不准确,将它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温度应该是 0 ℃,但它示数是6℃,放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温度应该是 100 ℃,但它的示数是96℃,若它的示数是42℃时,实际温度是 40 ℃。【分析】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1)而题目中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体的温度是6℃,1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2℃时,距离6℃有38个小格,求出38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6℃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液体的实际温度。【解答】解: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42℃时,液体的实际温度℃(42﹣6)+0℃=40℃。故答案为:0;100;40。【点评】对于温度计不准的读数问题,我们要先求出温度计一小格表示的温度,然后乘以温度计的水银柱相对于0℃上升了多少格,求出物体的实际温度。18.温度计是根据 液体热胀冷缩 的原理制成的。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这是 熔化 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分析】(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要判断发生的是什么物态变化,关键是分清物质前后的状态,然后根据物态变化的概念进行判断。【解答】解:(1)温度计下端有一个玻璃泡,里面装的是液体,把玻璃泡放入被测液体中,玻璃泡里的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从而会沿玻璃管上升;遇冷以后,体积缩小从而会沿玻璃管下降,所以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冰变成了水,是固态变成了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答案为:液体热胀冷缩;熔化。【点评】本题考查了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和熔化现象,属于基础性题目。19.如图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2 ℃。【分析】温度计的读数,首先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液柱在零摄氏度以下的读数。【解答】解:温度计里的液面在0℃以下,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是﹣2℃。故答案为:﹣2。【点评】温度计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特别要注意液柱是在零刻度线上方还是下方,然后再读数。20.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 乙 ;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 缩口 。体温计的量程是: 35~42 摄氏度。【分析】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有三个:一是量程不同,由于体温计是测量人体的温度,所以测量范围是35℃~42℃;二是它的分度值不同,一般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分度值是0.1℃;三是它的构造不同,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解答】解: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乙;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个缩口。它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为:0.1℃,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38℃。故答案为:热胀冷缩;乙;缩口;35~42。【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计的原理、量程、分度值和使用方法,属于基本技能,需要熟练掌握。四.判断题(共5小题)21.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 √ (判断对错)【分析】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温度常用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解答】解:℃是温度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人的正常体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此读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温度单位读法的掌握,属于识记性知识,难度较小,容易解答。2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 (判断对错)【分析】凝固是一个放热降温的过程,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图象中同样有一段是呈水平的【解答】解:晶体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够知道物态变化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23.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6﹣8题的是与非: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固态氢熔点/℃ ﹣39 1 064 1 083 1 300 ﹣259在﹣265℃时,氢是固态。 √ (判断对错)【分析】物质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液固共存;物质高于熔点是液态;低于熔点是固态。【解答】解:氢的熔点是﹣259℃,﹣265℃低于﹣259℃,氢处于固态,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掌握物质在熔点时、低于熔点时、高于熔点时的状态。24.非晶体没有熔点,所以熔化时不吸热。 × (判断对错)【分析】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化时都要吸热。【解答】解: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需要吸收热量。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不断熔化。故答案为:×【点评】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图象。25.只要达到液体的沸点液体就能一直沸腾 × 。【分析】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加热。【解答】解: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加热,故液体达到沸点不一定能沸腾,故此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沸腾的条件,是一道基础题。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26.温度是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液体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甲、乙(体温计)、丙三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 36.7 ℃, 39.9 ℃和 ﹣5 ℃。【分析】(1)温度是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工作的;(3)使用温度计时要明确其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注意区分零上或零下。【解答】解:(1)温度的定义:温度是表示表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2)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工作物质一般是酒精、煤油、水银等,其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3)甲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36”在“37”的下方,液柱最高处在两者之间,说明温度高于0℃,为36.7℃;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0.1℃,液柱处在“39”在“40”两者之间,温度计的读数为39.9℃;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说明温度低于0℃,为﹣5℃。故答案为:冷热程度;液体的热胀冷缩; 36.7; 39.9;﹣5。【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温度概念和温度计原理使用、读数方法的掌握,属于基本概念和技能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难度较小,容易解答。六.计算题(共1小题)27.北方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表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23℃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不变;当外界温度﹣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多少℃.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多少℃。【分析】本题要求计算摄氏温度的大小,根据题文给出的信息,列出比例式即可算出。【解答】设外界、房内、暖气片温度分别为T1、T2、T3,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为k。则=k。则=k,=k。可解得T3=67℃,k=1.5;所以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67℃;=1.5,解得T1=﹣3℃。所以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3℃。答:当外界温度﹣18℃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不变,则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67℃;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不变时,外界温度为﹣3℃。【点评】本意考查了温度的计算以及利用方程法解答问题的能力。七.解答题(共1小题)28.北京夏热冬冷(夏季平均温度约为18℃~29℃,冬季平均温度约为﹣5℃~5℃),昆明夏无酷暑,冬不严寒(冬季平均温度约为4℃~16℃,夏季平均温度约为16℃~24℃).在这两个城市分别建造一所新的学校,你认为哪个城市的学校建设可能较适合使用地源热泵?并请说出你的理由。【分析】根据北京和昆明两地夏季和冬季平均温度进行分析。【解答】答:夏季,北京和昆明两地环境空气温度与土壤或水体夏季的温度相差不大,两地夏季都不适宜用地源热泵制冷;而北京冬季寒冷,可以利用地源热泵采暖,昆明冬季温度比较高,不适宜使用地源热泵采暖。【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