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重力 1.关于重力和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B.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C.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D.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 C.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说明力可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3.把一个薄板状物体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对于此薄板状物体所受重力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B.重力大小和物体运动状态有关 C.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的 D.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 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所以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地点受重力相同 B.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无关 C.重力的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因此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重力方向相同 D.重力的作用点可能不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5.如图所示,一被吊着的空心的均匀球壳内装满了细沙,底部有一阀门,打开阀门让细沙慢慢流出的过程中,球壳与球壳内剩余细沙组成的系统的重心将会( ) A.一直下降 B.一直不变 C.先下降后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6.如图所示,水壶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关于水壶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力大小相等 B.二力方向相同 C.二力平衡 D.二力性质不同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 B.时间、质量和路程都是标量,位移、速度和力都是矢量 C.研究气流对乒乓球旋转的影响时,可以把乒乓球看成质点 D.炮弹以700m/s的速度射出炮口,700m/s是指炮弹在炮筒中的平均速度大小 8.对力的概念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 B.力离不开受力物体,但可以没有施力物体 C.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 D.只要两个力的大小相等,它们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 9.关于地球上物体所受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心一定位于它的几何中心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地球表面同一物体的重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减小 D.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所以做自由落体时加速度也大 10.2020年国际泳联游泳冠军系列赛北京站在1月24日开幕,孙杨在男子200m自由泳比赛中以1分45秒55的成绩夺冠。则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200m是路程,1分45秒55是时间间隔 B.研究孙杨图示起跳技术动作时,孙杨不可被视为质点 C.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1.9m/s D.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重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11.对于重心和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心可能在物体的外部 B.重心的位置只跟物体的形状有关 C.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D.在地球上任何位置,同一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都相同 12.未来“胶囊高铁”有望成为一种新的交通工具。“胶囊高铁”利用磁悬浮技术将列车“漂浮”在真空管道中,由于没有摩擦,其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 km/h。工程人员对“胶囊高铁”在 A 城到 B 城的一个直线路段进行了测试,行驶了121.7公里,用时6分13秒。则( ) A.5000 km/h 是平均速度 B.6 分13 秒是时间间隔 C.“胶囊高铁”列车在真空管道中不受重力作用 D.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 A 城到 B 城的平均速度时,不能将它看成质点 13.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B.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1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物体所在处的地面 B.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 C.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内,不可能在物体外 D.重力就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个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B.没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照样可以独立存在 C.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D.有的物体自己就有力,这个力不是另外的物体施加的 参考答案 1.A 【解析】 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故A正确;天平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故B错误;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故C错误;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几何形状都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2.A 【解析】 A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接触力,也有非接触力,比如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都是非接触力。故A正确,B错误; C.磁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发生的,并不没有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的力。故C错误; D.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力的大小要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故D错误。 故选A。 3.D 【解析】 A.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而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二者本质不同,故A错误; B.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错误; C.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并不一定指向地心,故C错误; D.因为绳对板的拉力与板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必在一条直线上,所以重心一定在细线的延长线上,即薄板的重心一定在直线AB上,故D正确。 故选D。 4.D 【解析】 A.重力加速度大小与维度和高度有关,因此质量相同的物体在不同的地点所受重力不同,故A错误; B.物体受到的重力 可得重力的大小和质量成正比,故B错误; C.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因此地球上不同地方重力方向一定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以及质量分布都有关。只有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才在其几何中心上,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装满细沙的球壳和细沙整体的重心在球心,随着细沙从阀门不断流出,重心位置不断下降,当细沙快流完时,重心又上升,最后处于球心,故重心的位置先下降后上升,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6.A 【解析】 【详解】 水壶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不属于平衡力也不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力一个是重力,一个是弹力,性质不同,桌面对水壶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为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水壶受到的支持力和桌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相等,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故A错误; B.位移、速度、力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这三个物理量都是矢量,时间、质量和路程都是标量,故B正确; C.研究气流对乒乓球旋转的影响时,需要考虑乒乓球的形状,所以乒乓球不能被看成质点,故C错误; D.炮弹以700m/s的速度射出炮口,700m/s是瞬时速度,故D错误。 故选B。 8.C 【解析】 子弹离开枪口时具有速度,由于惯性,物体将会保持这个速度断续前进.不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的作用,A错误;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必定同时存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B错误;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力必定联系着两个物体,其中任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C正确;根据力的三要素,可知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位置有关,D错误. 9.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不一定在几何中心,A错误; B.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B正确; 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C错误; D.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轻重不同的物体在同一位置重力加速度相等,D错误。 故选B。 【点睛】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在地球上,随着纬度的升高重力加速度增大,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10.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是路程,1分45秒55是时间间隔,选项A说法正确,故A错误; B.研究孙杨起跳技术动作时,不可将其视为质点,选项B说法正确,故A错误; C.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为0,整个运动的平均速度为0,而与1分45秒55的比值约为,指的是平均速率,选项C说法错误,故C正确; D.孙杨整个运动过程中身体动作是不断变化的,其重心位置是不断变化的,选项D说法正确,故D错误。 故选C。 1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心是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可以在物体外,比如圆环重心在圆心,故A正确; B.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故B错误; C.重力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的一个分力,故C错误;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的位置有关,在地球不同的纬度或高度,重力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1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运行速度最高可达到5000 km/h,指的是瞬时速度,A错误; B.用时6分13秒,指的是时间间隔,B正确; C.“胶囊高铁”列车质量不为零,所以在真空管道中受重力作用,C错误; D.计算“胶囊高铁”列车从 A 城到 B 城的平均速度时,可以忽略其形状和大小,可以视为质点,D错误。 故选B。 13.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任何物体在地球附近都要受到重力作用,故A错误; B.拉力是弹力,和重力性质不同,故不有说重力就是绳子的拉力,故B错误; C.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C错误; D.根据G=mg,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故D正确。 故选D. 14.B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不一定与地面垂直,选项A错误; B.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选项B正确; C.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两个因素有关,物体的重心可以在物体内,也可能在物体外,如游泳圈的重心在物体外,选项C错误; D.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选项D正确。 故选BD。 15.A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一个施力物体,同时是另一个力的受力物体,故A正确; B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必须有施力物体,故B错误,C正确; D.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受到的力必然是其他物体施加的,故D错误。 故选A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