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3.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4.知道物体重心的含义;5.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及其定义;6.了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过程与方法1.知道认识力的作用是从力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开始的;2.能通过探究活动体验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因素有关;3.能通过多个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4.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代换”的物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全面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图示以及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的概念及重心的理解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2.重力的概念和位置教学过程新课准备:匀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加速直线运动有何区别?引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一段后答:物体速度(大小、方向)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的含义是什么?学生阅读课本P54第二段后举例。【思考】怎样才能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要想使物体发生形变有哪些方法?学生答:其它物体对它作用。?新课教学1.力⑴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存在????物体受力是相互的,受力物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不接触的物体也可产生力的作用(磁铁间相互作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发生,同时消失.举例:不小心两人碰头,谁头先痛?发生交通事故时,哪一方先形变?总结:力是物体产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2)力的测量(N)测量:测力计(3)力是矢量(结合实例分析)【想一想】怎样力作用在物体上才能使物体加速直线运动?(4)力的图示与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例】重3N木块浮于水面,画出其所受重力的图示(箭头、箭尾均可表示出力的作用点) 先定力的单位标度——再画出力指向的方向——最后画出。【思考】苹果从树上由静止下落是受到什么力作用?2.重力????????(1)重力:是由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重力G与物体质量m的关系(同质量的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和高度,受到的重力可能不同):G=mg ???g=9.8N(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师:下面我们来研究重力作用点(用悬挂、支撑实验说明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可认为集中于某一点。)3.重心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物体重心位置是几何中心。②一般物体重心位置和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起重机和载物卡车的重心变化)【做一做】悬挂法可确定薄板和曲尺重心位置(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将物体沿桌边推出,何时能发生翻转?总结:物体发生翻转的条件是重心越过支持面。4.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学生看书P56总结)(1)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它们的基本特点是什么?(2)*力的分类(按力的性质和力产生的效果分类)①性质力—重力、弹力、摩擦力…?②效果力—动力、阻力、压力、支持力…严格分清性质力和效果力是物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也是正确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环节课件11张PPT。 交互作用是我们从现代自然科学的观点考察整个运动着的物质时首先遇到的东西。 ——恩格斯第一节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第2课时一、力(force):1、定义: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2、作用效果: 1)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2)力是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原因3、力的性质:(相互性) 一个力总是联系着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4、力的大小:可用测力计(弹簧秤)测量矢量(单位:牛顿 N)知识回顾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力的图示:作图步骤:1、选定合适的标度;2、从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线段,线段的长度由力的大小和所选标度确定;3、画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注上F=80N。力的示意图(只画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二、重力(gravity):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大小:1)测量:用弹簧秤测重力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说明:1)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物体,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2)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跟质量分布及物体形状都有关3)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之外思考: 质量均匀分布、不规则薄板的重心位置如何确定?悬挂法 练习1、关于物体的重心,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B.用线悬挂的物体静止时,细线方向一定 通过重心 C.一块砖平放、侧放或立放时,其重心在砖内的位置不变 D.形状规则的任何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练习2、关于物体所受的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地面静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在自由下落时所受的重力小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C、物体在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大于物体在 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同一地点,不论其运动状态如 何,它所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大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练习3、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C.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1.万有引力——相互吸引的作用存在于一切物体之间,作用的强度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弱。(距离增大到2倍,万有引力减小到原来的1/4) 常见的重力是万有引力在地球表面附近的表现2.电磁相互作用—— 1)电荷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磁体之间存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电磁相互作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所以称为电磁相互作用。三、四种基本相互作用3.强相互作用——1)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2)强相互作用:能使原子核紧密保持在一起的强大作用力。其作用范围在10-15m内。 仅仅存在于原子核内部来粘结质子,外部无任何表现。4.弱相互作用——1)放射现象:原子核能够自发放射出射线的现象2)弱相互作用:放射现象中起作用的基本相互作用,称为弱相互作用。3)弱相互作用的范围很小,弱相互作用的强度是强相互作用的10-12。 作业:1、认真复习本节内容2、订正作业本3、书本P57第2题(写练习本上上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doc 3.1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