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8八上·高要月考)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mm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2.(2018八上·高要月考)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C. D.3.(2018八上·高要月考)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A.184cm B.18.4cm C.1.84cm D.184.0cm4.(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20cm=0.2m B.50m=0.005km C.357mm=3.57m D.1h=600s5.(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分米 、厘米 、纳米 、微米 B.毫米 、厘米 、分米 、米C.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D.纳米 、微米、毫米 、厘米6.(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有关单摆摆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的快慢与摆锤有关 B.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C.摆的快慢与摆动角度有关 D.以上说法都正确7.(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 )A.人的眼睛眨一下 B.人呼吸一次C.人打一次哈欠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8.(2018八上·高要月考)8、学校的跳远比赛,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因为若拉不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大 B.偏小C.没影响 D.无法判断9.(2018八上·高要月考)要测量如图所示的曲线的长度,你认为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到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D.用三角板量出两端之间的距离10.(2018八上·高要月考)刘兴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11.(2018八上·高要月考)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cm,45.28cm,45.29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A.45.30厘米 B.45.297厘米 C.45.29厘米 D.45.3 厘米12.(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准确程度 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13.(2018八上·高要月考)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L/50。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错误的是( )A.可能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B.可能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C.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D.以上说法都不对14.(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测试结果接近的是( )A.跳绳1s跳80次 B.立定跳远成绩为5mC.100m跑步成绩为5s D.篮球往返上篮成绩为18s15.(2018八上·高要月考)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分度值越小越好 B.分度值越大越好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16.(2018八上·高要月考)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认真的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二、填空题17.(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是 。实验中,测量长度基本的工具是 ,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 测量时间。18.(2018八上·高要月考)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 。19.(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实验室日常用 或 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前观察它们的量程和 。20.(2018八上·高要月考)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 、 、 、 、 、 。21.(2018八上·高要月考)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误差和错误不同,是不可可避免的,实验室中常减小误差采用的方法是 。22.(2018八上·高要月考)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m= dm= mm(2)100nm= cm= m(3)0.5h= min= s(4)120s= min= h23.(2018八上·高要月考)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则他的数据中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24.(2018八上·高要月考)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 和 的一门科学。25.(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 0.13 ;(2)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3.5 ;(3)一本书的厚度是: 18.5 。26.(2018八上·高要月考)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 m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 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 m即50nm,则50nm= m。三、实验题27.(2018八上·高要月考)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 cm,测量的结果是 cm.28.(2018八上·高要月考)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停表表示的时间是 min s.29.(2018八上·高要月考)两位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mm和 cm,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读数为 cm。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μm=0.09mm,故A选项错误;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故B选项正确;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cm,故C选项错误;D、初中学生步行50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长度和时间的估算,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和单位的换算,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答案】D【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A、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故A选项错误;B、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刻度尺倾斜了,故B选项错误;C、图中刻度尺没有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起始点没从零刻线开始,故C选项错误;D、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与物体紧贴,3.【答案】C【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结果要估读到mm的下一位。只有1.84cm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要有且只能有一位。4.【答案】A【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A、20cm=20×10-2m=0.2m,故A选项正确;B、50m=50×10-3km=0.05km,故B选项错误;C、357mm=357×10-3m=0.357m,故C选项错误;D、1h=1×3600s=3600,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5.【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故答案为:C。【分析】在长度单位中,km、m、mm、μm、n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m、dm、cm、m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6.【答案】B【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解析】【解答】摆的周期与摆锤大小及摆动幅度都没有关系,只决定于摆的长度。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摆的等时性原理:不论摆动幅度(摆角小于5°时)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7.【答案】D【知识点】时间的估测【解析】【解答】A、人的眼睛眨一次的时间在0.3s左右,A选项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16~20次,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B选项不符合题意;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在3~5s,C选项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时间的估测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8.【答案】A【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跳远比赛,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因为若拉不直,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卷缩了更多,所以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故答案为:A。【分析】刻度尺使用时要沿着被测长度放正;如果弯曲的卷尺没拉直,与被测长度不一致。9.【答案】B【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A、用平直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不方便,故A错误;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故B正确;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D、用三角板量出两端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不正确,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用细丝线和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就是曲线的长度。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10.【答案】D【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将四个测量结果对比可以发现:18.77cm、18.76cm、18.74cm,准确值都相同,为18.7cm,估读值不同;而18.89cm的准确值是18.8cm,与其它三个测量值不同,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分析】使用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准确值一般是相同的,区别在估读值。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11.【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是:=45.29cm。故答案为:C。【分析】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测量值应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12.【答案】A,D【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提高精确程度,而不能避免误差,更不能避免,避免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13.【答案】A【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刻度尺刻度不均匀、铜线粗细不均匀可能性很小,影响此实验的主要因素还是三次绕法松紧程度不同。故答案为:A。【分析】用累积法测铜丝直径,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每次测量时绕的松紧程度。14.【答案】D【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A、跳绳1s跳3次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m左右,不可能达到5m,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100m跑的成绩一般在12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篮球球往返上篮成绩越在18s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5.【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选择测量仪器时,根据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被测量的物理量值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16.【答案】D【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需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故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于1角硬币的厚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测多求少的方法。17.【答案】米;秒(用字母的视为错误);刻度尺;停表或秒表【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在物理实验中,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或秒表测量时间。故答案为:米;秒;刻度尺;停表。【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单位、时间的测量工具及其单位。18.【答案】零刻度线;分度值;测量范围或量程【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分析】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根据刻度尺使用前的注意事项来解答。19.【答案】量筒;量杯(顺序可换);分度值【知识点】量筒的使用【解析】【解答】实验室日常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前观察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故答案为:量筒;量杯;分度值。【分析】量筒或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前要观察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20.【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知识点】科学探索;物理常识【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答案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1.【答案】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答案为: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区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22.【答案】(1)12;1200或1.2×103(2)1×10-5;1×10-7(3)30;1800或1.8×103(4)2;0.033【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1)1.2m=1.2×10dm=12dm=1.2×1000mm=1200mm;(2)100nm=100×10-7cm=10-5cm=100×10-9m=10-7m;(3)0.5h=0.5×60min=30min=0.5×3600s=1800s(4)120s=min=2min=h≈0.033h。故答案为:(1)12;1200;(2)1×10-5;1×10-7;(3)30;1800;(4)2;0.033。【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掌握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23.【答案】32.5cm;0.06cm;1mm【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由测量结果3.56cm可知,该读数的准确数字是32.5cm,0.06cm是估读数字,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答案为:32.5 cm;0.06cm;1mm。【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据此分析答题。24.【答案】规律;结构【知识点】物理常识【解析】【解答】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结构的一门科学。故答案为:规律;结构。【分析】根据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的了解回答。25.【答案】(1)m(2)cm(3)mm【知识点】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1)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钢笔的长度略大于10cm,在13cm=0.13m左右;(2)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大约是拇指指甲宽度的3倍多,约为3.5cm;(3)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cm,物理书的厚度略小于2cm,在1.85cm=18.5mm左右。故答案为:(1)m;(2)cm;(3)mm。【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26.【答案】5×10-8【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因为1nm=10-9m,所以50nm=50×10-9m=5×10-8m。故答案为:5×10-8m。【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和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27.【答案】A;B;0.1;2.20【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1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线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B错误的;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左端刻度为1.00cm,右端刻度为3.20cm,物体的长度为3.20cm-1.00cm=2.20cm。故答案为:A;B;0.1;2.20。【分析】比较A、B两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28.【答案】3;37.4~37.6【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小表盘的指针在3分钟到4分钟之间,且超过3.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在37.5秒。故答案为:3;37.4~37.6。【分析】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29.【答案】1;1;小明的测量;1.44至1.46都对【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由图知,小明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1mm,小芳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小明用的刻度尺分度值小,更接近真实值,示数为1.45(1.44~1.46)cm.故答案为:1;1;小明的测量;1.441.44~1.46。【分析】刻度尺读数时首先要明确分度值,要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中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准确度越高。1 / 1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一、单项选择题1.(2018八上·高要月考)日常生活中,下列估测接近实际的是( )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mm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dmD.初中学生步行1k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答案】B【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A、一页纸的厚度大约90μm=0.09mm,故A选项错误;B、正常人的脉搏跳动70次所需时间大约1min,故B选项正确;C、一支钢笔的长度大约14cm,故C选项错误;D、初中学生步行50m的路程经历的时间大约50s,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长度和时间的估算,需要根据生活经验和单位的换算,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2.(2018八上·高要月考)小轩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D【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A、图中刻度尺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放置刻度不能紧贴物体,故A选项错误;B、图中刻度尺方向与被测物体方向不一致,刻度尺倾斜了,故B选项错误;C、图中刻度尺没有紧贴物体,读数时会不准确;起始点没从零刻线开始,故C选项错误;D、图中刻度尺放置方向与被测长度一致,且刻度紧贴物体,故D选项正确。故答案为:D。【分析】用刻度尺测长度时要求刻度尺沿着被测的长度,并使刻度尺带刻度的一面尽量与物体紧贴,3.(2018八上·高要月考)小玲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物体,记录中正确的是( )A.184cm B.18.4cm C.1.84cm D.184.0cm【答案】C【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已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测量结果要估读到mm的下一位。只有1.84cm正确。故答案为:C。【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要有且只能有一位。4.(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A.20cm=0.2m B.50m=0.005km C.357mm=3.57m D.1h=600s【答案】A【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A、20cm=20×10-2m=0.2m,故A选项正确;B、50m=50×10-3km=0.05km,故B选项错误;C、357mm=357×10-3m=0.357m,故C选项错误;D、1h=1×3600s=3600,故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5.(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分米 、厘米 、纳米 、微米 B.毫米 、厘米 、分米 、米C.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D.纳米 、微米、毫米 、厘米【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故答案为:C。【分析】在长度单位中,km、m、mm、μm、n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m、dm、cm、mm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6.(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有关单摆摆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的快慢与摆锤有关 B.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C.摆的快慢与摆动角度有关 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B【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解析】【解答】摆的周期与摆锤大小及摆动幅度都没有关系,只决定于摆的长度。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摆的等时性原理:不论摆动幅度(摆角小于5°时)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相同的。7.(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过程中,经历时间差不多为1s的是( )A.人的眼睛眨一下 B.人呼吸一次C.人打一次哈欠 D.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答案】D【知识点】时间的估测【解析】【解答】A、人的眼睛眨一次的时间在0.3s左右,A选项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1min呼吸16~20次,呼吸一次的时间在3s左右,B选项不符合题意;C、人打一次哈欠的时间在3~5s,C选项不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时间的估测需要结合生活实际对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8.(2018八上·高要月考)8、学校的跳远比赛,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因为若拉不直,测量成绩就比真实成绩( )A.偏大 B.偏小C.没影响 D.无法判断【答案】A【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跳远比赛,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卷尺拉直,因为若拉不直,必然在一定的长度内卷缩了更多,所以会使测量的结果偏大。故答案为:A。【分析】刻度尺使用时要沿着被测长度放正;如果弯曲的卷尺没拉直,与被测长度不一致。9.(2018八上·高要月考)要测量如图所示的曲线的长度,你认为下列方法可取的是( )A.用平直的刻度尺在曲线上从起点到终点慢慢移动,直到读出数值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测量过程同BD.用三角板量出两端之间的距离【答案】B【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A、用平直的刻度尺直接测量,不准确,不方便,故A错误;B、用一条细丝线与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即是曲线的长度。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便于测量,故B正确;C、用橡皮筋代替细丝线,不准确,因为橡皮筋有弹性,把它拉直后测量值会变大,故C错误;D、用三角板量出两端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不正确,故D错误。故答案为:B。【分析】用细丝线和曲线完全重合,在丝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把丝线拉直后用刻度尺量出这两点间距离,就是曲线的长度。用细丝线代替了曲线。10.(2018八上·高要月考)刘兴同学用一把刻度尺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下列记录数据中错误的是( )A.18.77cm B.18.76cm C.18.74cm D.18.89cm【答案】D【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将四个测量结果对比可以发现:18.77cm、18.76cm、18.74cm,准确值都相同,为18.7cm,估读值不同;而18.89cm的准确值是18.8cm,与其它三个测量值不同,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故答案为:D。【分析】使用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时,准确值一般是相同的,区别在估读值。如果所测某一数据与其它数据偏差较大,则该数据是错误的,应舍去。11.(2018八上·高要月考)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三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分别为45.30cm,45.28cm,45.29cm,那么更接近真实值的数据的是( )A.45.30厘米 B.45.297厘米 C.45.29厘米 D.45.3 厘米【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物体的长度是:=45.29cm。故答案为:C。【分析】为了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测量值应该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12.(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 )A.提高准确程度 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 D.为了减小误差【答案】A,D【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解:所谓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所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于人的眼睛不能估得非常准,所以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所以,误差和错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只能减小误差,提高精确程度,而不能避免误差,更不能避免,避免错误.故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分析】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13.(2018八上·高要月考)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时,把铜丝在木棍上绕50匝,然后用毫米刻度尺量出50匝铜丝的总宽度L,则可得出一根铜丝的直径d=L/50。用此法先后测量三次,每次都将铜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位置,结果三次测得的铜丝直径不同,则误差产生的原因错误的是( )A.可能是由于铜丝间绕得紧密程度不同B.可能是由于铜丝的粗细不均匀C.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D.以上说法都不对【答案】A【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刻度尺刻度不均匀、铜线粗细不均匀可能性很小,影响此实验的主要因素还是三次绕法松紧程度不同。故答案为:A。【分析】用累积法测铜丝直径,影响结果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每次测量时绕的松紧程度。14.(2018八上·高要月考)下列测试结果接近的是( )A.跳绳1s跳80次 B.立定跳远成绩为5mC.100m跑步成绩为5s D.篮球往返上篮成绩为18s【答案】D【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A、跳绳1s跳3次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立定跳远的成绩在2m左右,不可能达到5m,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100m跑的成绩一般在12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篮球球往返上篮成绩越在18s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答案为:D。【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15.(2018八上·高要月考)选择测量仪器测量的原则是( )A.分度值越小越好 B.分度值越大越好C.根据需要选择分度值的大小 D.根据爱好选择测量工具【答案】C【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选择测量仪器时,根据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测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被测量的物理量值不能超过测量工具的测量范围,根据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分度值的大小。16.(2018八上·高要月考)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用刻度尺认真的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答案】D【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需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角硬币的厚度,故A、B、C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于1角硬币的厚度小于或接近刻度尺的分度值,需要用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测多求少的方法。二、填空题17.(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时间的单位是 。实验中,测量长度基本的工具是 ,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 测量时间。【答案】米;秒(用字母的视为错误);刻度尺;停表或秒表【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s);在物理实验中,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或秒表测量时间。故答案为:米;秒;刻度尺;停表。【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长度的测量工具及其单位、时间的测量工具及其单位。18.(2018八上·高要月考)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 、 、 。【答案】零刻度线;分度值;测量范围或量程【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解析】【解答】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故答案为: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分析】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根据刻度尺使用前的注意事项来解答。19.(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实验室日常用 或 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前观察它们的量程和 。【答案】量筒;量杯(顺序可换);分度值【知识点】量筒的使用【解析】【解答】实验室日常用量筒或量杯来测量液体的体积,测量前观察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故答案为:量筒;量杯;分度值。【分析】量筒或量杯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前要观察它们的量程和分度值。20.(2018八上·高要月考)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 、 、 、 、 、 。【答案】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知识点】科学探索;物理常识【解析】【解答】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答案为: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制订计划;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1.(2018八上·高要月考)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 。误差和错误不同,是不可可避免的,实验室中常减小误差采用的方法是 。【答案】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知识点】误差及其减小方法【解析】【解答】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故答案为: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误差和错误区别,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可以减小,但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实验者粗心或者不遵守实验规则等原因造成的,是能避免的,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22.(2018八上·高要月考)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m= dm= mm(2)100nm= cm= m(3)0.5h= min= s(4)120s= min= h【答案】(1)12;1200或1.2×103(2)1×10-5;1×10-7(3)30;1800或1.8×103(4)2;0.033【知识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1)1.2m=1.2×10dm=12dm=1.2×1000mm=1200mm;(2)100nm=100×10-7cm=10-5cm=100×10-9m=10-7m;(3)0.5h=0.5×60min=30min=0.5×3600s=1800s(4)120s=min=2min=h≈0.033h。故答案为:(1)12;1200;(2)1×10-5;1×10-7;(3)30;1800;(4)2;0.033。【分析】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掌握时间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3600s23.(2018八上·高要月考)某同学进行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如下:32.56㎝,则他的数据中准确值是 ;估计值是 ;从记录结果中可以判断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答案】32.5cm;0.06cm;1mm【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由测量结果3.56cm可知,该读数的准确数字是32.5cm,0.06cm是估读数字,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故答案为:32.5 cm;0.06cm;1mm。【分析】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时,测量结果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只准确到分度值所对应的那一位,据此分析答题。24.(2018八上·高要月考)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 和 的一门科学。【答案】规律;结构【知识点】物理常识【解析】【解答】物理学是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结构的一门科学。故答案为:规律;结构。【分析】根据对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的了解回答。25.(2018八上·高要月考)在下面的测量数据后面填上恰当的单位:(1)一支钢笔的长度是: 0.13 ;(2)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是:3.5 ;(3)一本书的厚度是: 18.5 。【答案】(1)m(2)cm(3)mm【知识点】长度的估测【解析】【解答】(1)中学生拳头的宽度在10cm左右,钢笔的长度略大于10cm,在13cm=0.13m左右;(2)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一本英文字典的厚度大约是拇指指甲宽度的3倍多,约为3.5cm;(3)一元硬币的直径约2cm,物理书的厚度略小于2cm,在1.85cm=18.5mm左右。故答案为:(1)m;(2)cm;(3)mm。【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必须熟悉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和长度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26.(2018八上·高要月考)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线宽在1 m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 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 m即50nm,则50nm= m。【答案】5×10-8【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因为1nm=10-9m,所以50nm=50×10-9m=5×10-8m。故答案为:5×10-8m。【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进率和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三、实验题27.(2018八上·高要月考)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确.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 cm,测量的结果是 cm.【答案】A;B;0.1;2.20【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刻度尺A的分度值是0.1cm=1mm;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2cm,刻度尺A的精确程度高;刻度尺B的刻度线没有和被测长度紧贴,所以是B错误的;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它的左端刻度为1.00cm,右端刻度为3.20cm,物体的长度为3.20cm-1.00cm=2.20cm。故答案为:A;B;0.1;2.20。【分析】比较A、B两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的刻度尺精确程度高;放置刻度尺时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数据由准确值和估读值组成。28.(2018八上·高要月考)停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停表表示的时间是 min s.【答案】3;37.4~37.6【知识点】时间及其测量【解析】【解答】停表中的小表盘是以分钟为单位的,每一格表示0.5分钟;大表盘是以秒为单位的,每一小格表示0.1s;小表盘的指针在3分钟到4分钟之间,且超过3.5分钟,大表盘的指针在37.5秒。故答案为:3;37.4~37.6。【分析】读取停表的示数,首先要知道大表盘和小表盘的分度值,然后看指针在什么位置,从而得出示数。29.(2018八上·高要月考)两位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mm和 cm,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的是 ,读数为 cm。【答案】1;1;小明的测量;1.44至1.46都对【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解析】【解答】由图知,小明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0.1cm=1mm,小芳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1cm;小明用的刻度尺分度值小,更接近真实值,示数为1.45(1.44~1.46)cm.故答案为:1;1;小明的测量;1.441.44~1.46。【分析】刻度尺读数时首先要明确分度值,要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中分度值的下一位是估读值,其它都是准确值。刻度尺的分度值越小准确度越高。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学生版).docx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金利镇朝阳教育集团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