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市上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上师大附中2020学年第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三年级物理学科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第1-8题每题3分,第9.12题每题4分,共40分)
用一束光照射锌板,却未发生光电效应现象,这是由于
A.照射时间太短 B.照射光波频率太低
D.照射光波波长太短
光学镜头上常常会涂一层针对某一频率光线的增透膜,以使透射的光能增强、反射光能减弱。则 增透膜可能主要是利用了光的
干涉现象 B.衍射现象 C.折射现象 D.反射现象
两列振幅相同的相干水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波峰、虚线为波谷,c点是 be连线的中点,则再过1/2个周期,
d点变为振动加强点
a点变为振动减弱点
c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d点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
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9在x轴上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曲线关于纵轴对称。在x轴上取a、b两
点,则 K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在工轴上的分量均沿工轴正方向 /\
a、b两点的电场强度在x轴上的分量均沿I轴负方向
a Olb x
C?a、b两点的电场强度在x轴上的分量大小为&<瓦
D?一正电荷沿工轴从a点移到b点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6-如图,一气缸开口向右、固定于水平地面,一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 一 j
封闭在气缸内。汽紅中间位置有小挡板。开始时,外界大气压为如 _ L J
活塞紧压于小挡板右侧。缓慢升高封闭气体温度7,封闭气体压强p随T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天体光度的单位,符号L。。将已测天体的光度L和其表面温度T绘制在L-T图上即可得到赫罗图。
以下赫罗图(含天体颜色)可能正确的是
两块平行、正对放置的金属板间被空气隔开,当两块金属板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电荷量均为 0时,两金属板间的电压差为U,且满足Q=CU,其中C为某一常量。C用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 位可表示为
A. A2 s4/(kg-m2) B. A2-s4/(kg-m)
C^-s^kg-m2) D. C2-s4/(kg-m2)
如图,ABC是一段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弧轨道,相距0.62m的A、B两点 等高、距轨道最低点C的竖直高度为0.01mo 一小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 并开始计时,其速率°随时间匕变化的图像可能为
带电小球a靠在倾斜光滑墙面,带电小球b位于水平光滑地面,当水平 外力尸作用于b时两小球匀静止。现使b沿水平地面缓慢向左移动,则 a、b间距离
A.先増大后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H.如图,图(a)中M为一电动机,当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从 左靖移到右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的读数随电流表读数的 変化情况如图⑶所示。已知电流表读数在0.2A以下时,
电动机不发生转动,则
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8V
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V2读数逐渐减小
此过程中,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最大值为0.9W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
12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为零。假设地球是质量分布均匀的 p
球体,若在地球内挖一球形内切空腔,如图所示,并将一小球自切点P由静止释放,參c
则小球在球形空腔内将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加速度增大的直线运动
C.匀加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减小的直线运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一所受重力为1.4乂10気的汽车沿倾角为10°的斜坡匀速上行,当司机发现前方障碍物后便开始 刹车,自刹车开始计时,汽车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的关系为s=20,一 2" (SI),则汽车在前 5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m/s,该汽车在刹车过程中所受合力大小为 o 您取 lOm/s?)
14一物块在高3.0m、长5.0m的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其重力势 能和动能随下滑距离s的变化如图中直线I、II所示。则物块与斜面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物块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o (g取 10m/s2)
15.金刚石的密度为3?5xl()3kg/m3。请估算一个碳原子的质量约为 kg,
每个碳原子的直径约为 mo
16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 o某实验中测得一质量为6.64x10-27kg的带电粒子,在500V/m的 匀强电场中,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加速。当其移动16cm时,速度达到8.40xl04m/s,由此推 测该带电粒子的带电量可能为 C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保留小数点后1位)。
17某同学研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与电源的输出功率的关系,
电路如图3)所示。已知电阻R=10Q,通过灯L的电流与 灯两端电压关系如图(b)所示。则当灯泡的功率P灯与电 源的输出功率尸出之比为1:4时,灯泡两端电压与电阻两
端电压之比为 ;电源两端的电压为 V。 ⑶
三、综合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5分,第20题15分,共40分)
18在“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
(1)(多选)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
两个弹簧测力计同时拉时,两测力计的拉力相差应大些
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两细绳应尽量等长
⑵ 某同学实验使用的弹簧測力计量程均为0?5N。他用两个测力计互成锐角地将橡皮条与细绳的连 接点拉到O点,记录下橡皮条固定端P到0的距离为7cm以及两测力计读数分别为3.8N和 4.2NO请对以上实验步骤、测量数据做出点评: o
(3)实验中若用两根橡皮条代替两根细绳套,将 (选填“仍能”或“不能”)按原方案完成实 验。
19.如图,匝数户100、边长?=0.lm的正方形导线圈竖直固定于滑板 25?
M ?!
±,导线圈电阻牛0.5。,滑板与导线圈的总质量M=5kg。滑板置 亠亠[广孑-七烫 于水平地面,与地面间滑动摩擦因数戶0.1。距离线圈右方z处有 ― _Jx._x_A.xJ
一长为2.5L,高为Z的矩形区域,其下边界与线圈中心等高,区 ZzhZzzr
域内有垂直线圈平面向里的水平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3=0.5T。现给线圈施加一水平拉力, 使线圈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o=0.1m/s2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线圈开始运动起计时,求
线圈刚好完全进入磁场前瞬间所受安培力尸M;
线圈前进4厶时,水平拉力大小歹。
20.如图,长度为乙的直杆AB的一端固定在水平细杆MN下方,AB与MN位 于同一竖直面内且与MN间夹角为& 一质量为刀的带孔小球C套在AB 上,与AB间滑动摩擦系数“=0.2。小球始终受到沿MN方向、大小恒为3 mg的风力作用。自A端静止释放小球。(以MN所在水平面为重力零势能面, tan 79.84。? 旦吏 tan 77.26° ? 也* )
3 3
在。=60。的情况下,,求小球沿杆AB运动的加速度供及离开直杆时的机械能缶;
为使小球离开直杆时的机械能最大,求杆AB与MN间的夹角。2及相应小球离开直杆时的机械 能 Emax;
分析说明当杆AB与MN间的夹角务为多少时,C离开AB时的速率最大。
物理练习
參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单选题(第1-8题每题3分,第9.12题每题4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D C C B A A A B D C
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3? 8, 7000 14. 0.5, 2.0 15. 2.0x10-26, 2.2x10-1°
16.做功和热传递,3.2x10-19 17. 1:3, 40 或 80
三、 综合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6分,共40分)
(10 分)
(1) (2 分)BCD
(2) (6分)①不必测量PO间距离;②漏记两个測力计的拉力方向③按该记录数据可推测 该两个力的合力大于5.6N,所以如果以此要求往下做,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条,将无法在 量程范围内将连接点拉到O点。
(3) (2分)仍能
(15 分)
解:(1) (8)设线圈刚好完全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感应电动势为感应电流为
I,则
la'lL=v1
u=2^/aZ=2x^O.lxO.lm/s=O.2m/s
F = =100x0.5x —x0.2V=0,5V
2 2
勺竺A=1A
R 0.5
线圈右边所受安培力FMi=nZ3y = 100xlx0.5x-2dN=2.5N,方向水平向左
线圏上边所受安培力FM2=nZBL = 100xlx0.5x0.1N=5N,方向竖直向下
所以线圈此时所受安培力Fm=Jf?i +碣=J252 + 52 N=2.5^N=5.59N 方向:向左下方,与水平方向间夹角为arctan2 (约63.4。)
(2) (7分)第IV阶段,线圈移出磁场过程中
4乙*
解得4 =2^2 s
此时线圈速度a =戒
此时感应电动势 ^ = w5-z; = 100x0.5x —xO.2>/2V=^V
2 2 2
此时感应电流>—=—2 ■ A = ^A
R 2x0.5
此时对地面正压力
= = 5x10-100x^x0.5x0.05N = 50-2.5^N?46.5N
2
线圈受到水平向左的安培力片=nIB- = 100x>/2x0.5x —= 瓯 a3.54N
2 2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Fx — "N = Ma
/ = Mz+R+/iV = 5x0?l + 3?54 + 0.1x46.5N=8.69N
20. (15 分)
(1) (6分)小球C受力如图所示,由将各力分解到沿AB方向和垂直于AB方向,可得: \fimg cos 60° + mg sin 60° - = ma^ (1) ‘哗\fimg sin 60° = N} + mg cos 60° (2) N^\6Q°\解得:q =(后-:)g 1.53g mg 'C沿AB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C离开AB时的速度为V,由运动学规律得: 2axL = v] (3)
此时C的动能E員=加,重力势能乌=-mgZsin60。
所以,此时c的机械能耳=咨一^)mgL ? 0.666mgE
(2) (7 分)若y[3mgsm0>mgcGsG ,即 ^>30°有
JimgcosO + mgsinG-RN? =ma2 \/37ngsm0 = N2 + 應 cos。
= K
E- — nw[ —mgLsm 6
联立(4)、(5)、(6)、(7)称:
E = J@ + /)2 + 诉讨 mgL 細? -。) (8)
其中 皿切=与兰? =受。^ ,所以0 = 79.84。
k/j. 3
当。=30。时,有最大值EM=L5mgL 若也mgsinO vmgcosO,即 6 v30°有 \/3mgsin0 + N2 =mgcos0 (9)
联立(4)、(9)、(6)、(7)解得:
E =+ (k/)2mgL sin(^ + ff)
其中 tanp = *;义="? ,所以 0 = 77.26。
kfi 3
当0 = 12.74。时,有最大值ESngL
所以当。2=12.74。时,C离开AB时机械能最大,
(2分)根据题意,对C加速度有贡献的仅有风力、重力和滑动摩擦力。风力与重力 的合力F与MN间夹角为30。,当AB与MN间夹角也为30。时C对AB无压力,则此时滑 动摩擦力最小,为零;而此时合力F在AB方向(C运动方向)上的分量最大。所以当e、=30° 时,C的加速度最大,结合2aLK 可知,此条件下,C离开AB时的速率最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