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实验记录表格ir120°230°340°450°560°670°实验结论:。SIN(A3PI()/180)COS(A3PI()/180)TAN(A3PI()/180)SQRT()POWER(A3,3)空气射入玻璃空气射入水入射角i(°)折射角r(°)sini/sinr入射角i(°)折射角r(°)sini/sinr20#DIV/0!20#DIV/0!30#DIV/0!30#DIV/0!40#DIV/0!40#DIV/0!50#DIV/0!50#DIV/0!60#DIV/0!60#DIV/0!70#DIV/0!70#DIV/0!90100069010080788Boellmlmllll(共27张PPT)光的折射水中鱼的位置比实际看上去的要深一、光的折射现象实验探究:折射现象的规律器材:木板,测量纸,半圆形玻璃砖,激光笔,折射仪,数据记录表格。分组:同桌2人互为一组。讨论:根据所给仪器如何测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探究折射现象的规律测量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入射角i(°)折射角r(°)203040506070二、光的折射定律当发生折射现象时,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三、折射率在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的比值,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介质n介质n空气1.00029水晶1.54水1.33各种玻璃1.4—2.0冰1.309金刚石2.42酒精1.36翡翠1.57麻油1.47红/蓝宝石1.77几种介质的n三、折射率在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的比值,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三、折射率在物理学中,把光从真空或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i的正弦和折射角r的正弦的比值,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例1、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入射光线和界面的夹角为45°,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105°,由此可知这种介质的折射率为多大?解:下面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光的折射现象的研究历程托勒密对折射现象的实验研究公元二世纪,希腊人托勒密(90—168)通过实验研究了光的折射现象.实验过程:实验时转动两把尺子使之分别与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重合.然后把圆盘取出,分别按照尺的位置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托勒密通过上述的方法测得从空气中射入水中的光线折射时的一系列对应值为:入射角折射角弯曲量10°8°2°20°15°30’4°30’30°22°30’7°30’40°29°11°50°35°15°60°40°30’19°30’70°45°30’24°30’80°50°30°得出结论:折射角和入射角是成正比关系.斯涅耳发现折射定律大约是在1621年,斯涅耳通过实验确立了开普勒想发现而没有能够发现的折射定律.当时斯涅耳注意到了水中的物体看起来象漂浮的现象,并试图揭开其中的奥秘.由此便引出了他对折射现象的研究.在总结托勒密、开普勒等前人的研究成果后,斯涅耳做了进一步的实验.在实验中,斯涅耳应用开普勒的方法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威里布里德·斯涅耳荷兰莱顿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曾在莱顿大学任教授。费马对折射定律的发展与理论论证1.费马从理论上得到费马原理. 光学中的费马原理:光线在两点间的实际路径是使所需的传播时间为极值的路径。在大部分情况下,此极值为最小值,但有时为最大值,有时为恒定值。他通过这条原理费马推出sinθ1/sinθ2=常数2.费马用演绎方法导出折射定律费马在前人发现折射定律的基础上对光的折射定律又有了新的发展.1661年费马借助于光程的概念采取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法导出了折射定律.费马对折射定律的发展与理论论证1.费马从理论上得到费马原理. 光学中的费马原理:光线在两点间的实际路径是使所需的传播时间为极值的路径。在大部分情况下,此极值为最小值,但有时为最大值,有时为恒定值。通过这条原理费马推出n1sinθ1=n2sinθ22.费马用演绎方法导出折射定律费马在前人发现折射定律的基础上对光的折射定律又有了新的发展.费马认为,导出折射定律可以采取另一种截然不同的思考方法.借助于光程的概念于1661年成功地导出了折射定律.光的折射的应用眼镜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很巧妙,它使物象经过两次放大,极大地提高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光学显微镜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工具,从诞生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光学显微镜的用途十分广泛,例如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考古学等等。在一些科研工作中更是离不开光学显微镜。折射式望远镜伽利略亲手制造的望远镜伽利略式开普勒式哈勃太空望远镜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实验记录表格.doc 数据对比表格.xls 角度测量纸.doc 高中物理教科版选修3-4第四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定律教学课件共27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