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节 滑轮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人教版 八年级下 固定不动 见习题 1 2 3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D 4 见习题 4 5 6 等臂 见习题 7 8 9 D 10 11 D 12 随物体一起移动 两 动;定 习题链接 答案呈现 D 14 13 15 16 100;4 19 17 18 (1)能 (2)能 见习题 见习题 B 0 21 20 22 甲;5;10 见习题 见习题 1.定义:轴____________的滑轮。 课堂导练 固定不动 2.实质:________杠杆。 课堂导练 等臂 3.特点: (1)不省力: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拉力F______G物;若考虑摩擦和绳重,则拉力F________G物。 (2)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________物体上升的高度h,即s________h。 (3)_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课堂导练 = > 等于 = 能 4.如图所示,用一根绳子绕过定滑轮,一端拴在钩码上,手执另一端,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拉起钩码。忽略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1较大 B.F3较大 C.F1、F2、F3的大小不能确定 D.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力 F1、F2、F3所做的功相等 课堂导练 【点拨】图中的滑轮是定滑轮,由定滑轮的特点知F1=F2=F3;又因为将钩码提升的高度相同,故力做的功W=Fs相等。 【答案】D 课堂导练 5.(2019·安徽)图中物块甲和乙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甲重12 N,乙重8 N,不计绳重及一切摩擦,则甲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________N。 4 课堂导练 6.(2019·通辽)请在图中画出:(1)重物所受重力的示意图;(2)拉力F的力臂l。 课堂导练 解:如图所示。 课堂导练 7.定义:轴_________________的滑轮。 随物体一起移动 课堂导练 8.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_倍的杠杆。 课堂导练 两 = 课堂导练 > 等于 2 不能 10.(中考·临沂)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正常使用时费距离的是( ) 课堂导练 D 11.(2019·湘西土家族)如图所示,在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如果物体重为1 N,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 A.1 N B.1.5 N C.2 N D.0.5 N 课堂导练 D 12.组成:滑轮组是用绳子将________滑轮和________滑轮串绕而成。 课堂导练 动 定 13.特点:(1)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省力; (2)若绕法合适,______(填“能”或“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能 能 课堂导练 14.(中考·庆阳)用图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滑轮重和摩擦不计,最省力的是( ) 课堂导练 【答案】D 课堂导练 15.(中考·绥化)如图,工人利用滑轮组将200 N的重物匀速向上提升到2 m高的平台上,则他所用的拉力为________N,绳子自由端向下移动的 距离为________m。(不计绳重、动滑 轮重及摩擦) 100 4 课堂导练 16.(2020·淮安)向下拉绳将重物提升,画出图中滑轮组绕绳方法。 课后训练 解:如图所示。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17.(2020·威海)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已知滑轮质量均为2 kg,物体重100 N,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 N,请画出绳子的正确绕法,并在 绳的末端标出力的方向。(不考虑绳重及 摩擦,g取10 N/kg) 课后训练 解:如图所示。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18.(中考·恩施)在图甲、乙中两个滑轮组都是由相同的滑轮组合而成,如图丙,大轮重10 N,小轮重5 N,连杆重1 N。先后用图甲、乙 两种方式提起同样重的物体 (G=500 N),如果忽略摩擦 力和绳的重力,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课后训练 A.F1=129 N,F2=133 N B.F1=129 N,F2=129 N C.F1=133 N,F2=133 N D.F1=133 N,F2=129 N 【答案】B 课后训练 19.(中考·邵阳)如图所示,重10 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以0.4 m/s的速度匀速运动了2 s,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4 N,物体A所受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 课后训练 【点拨】物体A水平向右移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物体A没有在重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故重力做功为零。 【答案】0 课后训练 课后训练 20.(2019·海盐)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某人将重力为300 N的货物匀速提升2 m,所用时间为10 s。求: (1)绳拉重物所做的功; 解:该滑轮为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即手对绳子的拉力F=G=300 N; 绳拉重物所做的功W=Fs=300 N×2 m=600 J。 课后训练 (2)绳拉重物的功率。 课后训练 21.(2019·广东)如图所示,质量为960 kg、底面积为0.5 m2的石材A放在水平地面上,利用滑轮组水平拉动A,使其在20 s的时间内匀速向墙靠近了4 m,水平拉力F=500 N,不计绳、滑轮组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组之间的摩擦,g取10 N/kg。求: 课后训练 (1)A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课后训练 (2)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绳子对A的拉力为F拉=2F=2×500 N=1 000 N, A做匀速运动,则A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摩擦力的大小f=F拉=1 000 N。 课后训练 (3)拉力F的功率。 课后训练 22.(2019·上海)如图所示的滑轮应用情景中,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分别用力F1、F2匀速提起重为10 N的物体,图________(填“甲”或“乙”)中的滑轮可以看成等臂杠杆;图乙中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N;图甲中物 体被竖直提升1 m过程中,力F1所做的功 为________ J。 【思路点拨】由定义来识别两种滑轮。求力F2的大 小和力F1所做的功,要结合两种滑轮的特点计算。 【答案】甲;5;10 课后训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