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6.3 电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电阻的定义、符号单位及其换算,并理解它是导体本身一种性质。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3、情感目标:注意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掌握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 叫导体,举2个生活例子 。 叫绝缘体,举2个生活例子 。 2、导体与绝缘体的区别在于??( ) A 、导体中有电子,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B、导体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C、导体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几乎没有能自由移动的电荷 D 、导体中有电荷,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3、小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物质的导电性,她先后在两个夹子间接入(1)铅笔芯(2)铁丝 (3)塑料绳 (4)橡皮 (5)毛线 (6)装在杯子中的自来水 。检查的结果是:当接入??? ??? ???? 时灯泡发光,说明它们是???? ? ???; 当接入?? ??????? 时灯泡不发光,说明它们是?? ?。 二、合作学习(一)、学习导入: 1、演示:比较小灯泡的亮度。 把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电路中小灯泡的亮度。通过实验发现接入 时小灯泡更亮。说明在相同电压下,通过铜丝的电流较 ,表明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 ;而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较 ,表明铜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较 。在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 。 2、导体的电阻通常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另外来可用 、 作它的单位,在电路图中用符号 表示。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 1KΩ= Ω,1MΩ= Ω。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0.5MΩ=???? KΩ=?????? Ω 210000Ω=????? KΩ=???????? MΩ 3、展示常见电阻。 (二)、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按照教材右图装置连接电路,然后 把长度,粗细相同的铜丝、铁丝、 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灯泡和开关之间, 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出问题】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是什么? 【猜想和假设】猜想1:电阻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2:电阻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3:电阻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猜想4:电阻的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设计、进行实验】探究过程中用到的物理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比较不同材料的导体时,需要把两条能 、 相同, 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你观察到接入 时电流表示数较大,说明 的电阻大。也就是电阻大小与 有关。 b.比较不同长度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 、 相同, 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你观察到接入 时电流表示数较大,说明 的电阻大。也就是电阻大小与 有关。 c.比较不同粗细导体的电阻时,需要把两条 、 相同, 不同的金属丝接入电路,你观察到接入 时电流表示数较大,说明 的电阻大。也就是电阻大小与 有关。 d.用灯泡、导线、开关和钨丝组成串联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再用酒精灯对钨丝进行加热,会发现灯泡亮度变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导体的电阻跟温度 关系,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 ,但也有少数导体,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 【收集数据】 接入电路的导体 电流表示数/A 接入导体的电阻大小 长度、粗细相同的 锰铜线 镍铬线 长度、材料相同的 粗镍铬线 细镍铬线 粗细、材料相同的 长镍铬线 短镍铬线 螺旋状镍铬丝 常温时 用酒精灯加热高温时 A、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有关。 B、当长度和材料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有关,导体越细,电阻越_______导体越粗,电阻越_______。 C、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__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_________ 【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其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与 有关。在导体的材料和长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_____;在材料横截面积不变时,导体越长,电阻越______。 三、成果检验 (一)达标练习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_____,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它的大小还跟_________有关。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_________。 2、完成单位换算:20Ω=___ ___MΩ=____ __kΩ。 148kΩ= Ω= MΩ 686Ω= MΩ= KΩ 0.98MΩ= KΩ= Ω 3、甲、乙、丙三根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均匀合金丝,甲、乙的粗细相同,但甲较长;乙、丙的长度相同,但丙较粗,则这三根电阻丝的电阻值最大是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 4、小明在研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在不同时刻测量了一段锰铜合金线的电阻,其电阻与时间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与时刻t2相比较,时刻t1的温度较 (选填“高”、“低”和“一样高”). 5、将一根镍铬合金丝均匀拉长接入电路,其电阻将 ?;若将这根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其电阻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在A、B两条不同导线的两端加上相同的电压时,通过它们的电流大小关系是IA7、照明白炽灯的灯丝断了一截,把两段灯丝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则搭接后灯丝的电阻将变____;接在电路中,灯泡的亮度将变_____。 8、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反映在( ) A.导体中不通电流时,不可能对电流有阻碍作用,此时导体没有电阻 B.某导体两端电压减小时,导体的电阻增大 C.电阻的大小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共同决定 D.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决定 9、仔细分析下表中数据,不难发现“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除此之外,还可发现导体的电阻与它的 、 ?????? 和?????? 等因素有关。 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阻值 导线 电阻R/Ω 银 0.016 铜 0.017 铝 0.027 镍铬合金 0.1 分析上表中数据,金属是最常用的导体,铁也是导体,量多价廉,但是生活中常用铜和铝做导线。为什么不选作铁或银做导线呢? (二)拓展提升 1、如右图所示,用导线把电池、小灯泡和一段粗细均匀的电阻丝连接起来。当金属夹从电阻丝上的某点,沿电阻丝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小灯泡亮度逐渐变暗。这表明导体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 有关。如要继续研究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 。 2.有一段裸导线,下列哪一种方法可以减小它的电阻( ) A.把导线对折合在一起者 B.减小通过导线的电流 C.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 D.把导线拉长一些 3.在做“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时,需要在电压相同的条件下,比较通过不同导线的电流,发现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下表是几种实验用的导线的参数。 ? 导线代号 A B C D E F G 长度/m 1.0 0.5 1.5 1.0 1.2 1.5 0.5 横截面积/mm2 3.2 0.8 1.2 0.8 1.2 1.2 1.2 材料 锰铜 钨 镍铬 锰铜 钨 锰铜 镍铬 ? ⑴为了研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 和导线 。 ⑵为了研究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 和导线 。 ⑶为了研究电阻和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在上表中选用导线 和导线 。 ⑷上述研究方法在物理学里叫做 法。 4.如图所示,AC、EG分别为长度和粗细都相同的锰铜丝和镍铬合金丝,B、F分别为这两段电阻丝的中点,张明同学用该装置做“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记录数据见下表: (1)比较步骤________,可得出结论: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有关; (2)比较步骤l和2(或4与5),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步骤2和3(或5与6),可得出结论:________ 步骤 M接 N接 电流/A l A C 0.5 2 A B 1.0 3 A和C B 2.0 4 E G 0.2 5 E F 0.4 6 E和G F 0.8 5.观察用久的灯泡和同种型号的新灯泡哪个更亮,为什么? 6、右图说明了什么? 。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整理反思,归纳梳理 (学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内容,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 1.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经历的实验过程是怎样的? 3.你掌握了哪种学习方法? 4.你还有哪些疑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