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暑假复习作业:第9章《压强》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2020秋?顺义区期末)如图甲、乙所示,利用小桌、海绵和铁块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是否有关”。已知正方体铁块重G1,桌面面积为S1;小桌重G2,桌腿的总面积为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受力面积 B.本实验用海绵的形变程度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C.甲图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强大小为G1S1 D.乙图中小桌和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G2S2 2.(2020秋?通州区期末)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木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桶内水的密度增加了 B.木桶内水的体积增加了 C.水对木桶的压强增加了 D.木桶内水的重力增加了 3.(2020秋?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将体积相同的水分别倒入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等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 B.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小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 C.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 D.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小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 4.(2020秋?丰台区期末)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液体的密闭圆台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之后将此容器倒置过来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前、后两次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1和F2;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F甲 <F乙 B.F1<F2 C.p甲 <p乙 D.p1<p2 5.(2021春?朝阳区校级期中)水平桌面上两个静止放置的玻璃杯甲和乙,它们的底面积相等。分别向两个杯中注水使两个杯中的水面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假定两个玻璃杯的质量相等且玻璃的厚度可以忽略,玻璃杯甲对桌面的压强为p1,甲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大小为F1,玻璃杯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2,乙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大小为F2。以下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F1<F2 C.p1=p2,F1<F2 D.p1<p2,F1=F2 6.(2021春?沂水县期中)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 )g取10N/kg A.300Pa B.800Pa C.900Pa D.1100Pa 7.(2021春?朝阳区校级期中)将小木桌按图甲和乙两种方式放置在厚海绵上,小桌上分别放置一个相等质量的铁块。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B.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 C.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 D.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比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 8.(2021春?大名县期中)下列措施中,哪些是为了增大压强( ) 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的车轮 B.建筑物的门柱下铺有宽大的基石 C.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D.常在固定零件的螺母下放一个垫圈 9.(2021春?萍乡期中)一未装满液体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在先后两次不同的放置方法中,液体对下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液体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二.多选题(共8小题) 10.(2020秋?顺义区期末)关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 B.液体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 C.液体压强与所处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 D.某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均相等 11.(2021春?北京期中)小敏用两只手指和一只铅笔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时,用两只手的食指分别压在铅笔两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手指凹陷程度显示的 B.左手指受到的压力小于右手指受到的压力 C.左手指受到的压强小于右手指受到的压强 D.若笔尖面积0.5mm2,右手指受到2N的压力,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4×103Pa 12.(2021春?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一位同学沿水平方向将静止的箱子推动,箱子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箱子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 B.箱子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推力等于摩擦力 C.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受到的合力为零 D.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箱子受到的推力大小相等 13.(2021春?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体积的液体,且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将物块A放在甲容器的液体中,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杆压住物块A,使其浸没,且不与容器接触;用一根不计质量的细线将物块B系好,使其浸没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且不与容器接触。已知物块A与B完全相同,细杆、细线与相应物体间的作用力均不为零,忽略细杆、细线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B.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若撤去细杆,物块A 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小 D.若剪断细线,物块B 静止时,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大 14.(2021春?海淀区校级期中)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Pa。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g取10N/kg)( ) A.竖着向上的力F为126N B.水桶中水的质量为21kg C.竖着向.上的力F为154N D.水桶中水的质量为27kg 15.(2021春?海淀区校级期中)一未装满液体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在先后两次不同的放置方法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1和p2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分别是F1和F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分别是p3和p4,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分别是F3和F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1>p2,F1<F2 B.p1<p2,F1>F2 C.p3<p4,F3=F4 D.p3>p4,F3=F4 16.(2021春?海淀区校级期中)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一段距离(木板A没有掉下来),在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减小 B.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D.A所受到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17.(2021春?武侯区校级期中)如图,封闭容器中装有650ml水,放在水平桌面上,这时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为p1,而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1,若将容器倒置于水平面上,容器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为p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F2,已知p1:p2=7:10,F1:F2=15:14,前后两次水面的高度差为5cm。若在图中给容器顶施加一个力F3,可使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等于倒置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若给倒置后的容器顶施加一个力F4,可使其对支持面的压强等于如图时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已知F3﹣F4=0.9N.则( ) A.容器的质量为50g B.F4的大小为6.3N C.如图时容器上底面积和下底面积比为49:75 D.如图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8.(2021春?西城区校级期中)高压锅是生活中一种密闭的加热容器,如图所示。锅盖中央有一出气口,孔上盖有限压阀,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限压阀被锅内气体顶起放出部分气体,实现了对锅内气体压强的控制。若压力锅出气口的直径为d,限压阀的质量为m,大气压强为p0。当限压阀刚好被抬起向外喷气时,锅内气体的压强为 。提示:圆形面积公式:S=πd24(d﹣直径,π﹣圆周率)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9.(2020秋?通州区期末)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则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强 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0.(2020秋?顺义区期末)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水内部压强与深度是否有关”。 (1)装置调整好后,将同一探头先后放在水中的A、B两处(如图所示),通过观察 ,则可以判断出水中A、B两处的压强大小关系为 。 (2)若杯子高15cm,杯内装满水,B处距杯底5cm,如图所示,则B点压强pB= Pa(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21.(2020秋?房山区期末)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容器内的水足够多,打开A阀门水流入a、b管,当水静止时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再打开B阀门,水流动的过程中,a管液面高度 b管液面高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请写出打开B阀门后出现情况的判断依据 。 22.(2021春?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把小凳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通过 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这就是实验中常用的 法。 (2)比较 两图可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比较乙、丙两图可得出结论:压力作用效果与 有关。 23.(2021春?西城区校级期中)小亮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他向图甲中的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U形管左右两液面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 (2)他将橡皮管的一端紧密地套在U形管左侧的端口后,在对液体压强计检查时发现,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U形管中的液体始终不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3)处理完(2)中故障后,如图乙所示,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并比较每次的深度及相应的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这是为了探究水内部压强与 的关系。 (4)他依次用酒精、植物油和盐水替代水(ρ酒精<ρ槙物油<p水<ρ盐水),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三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的是在 (填液体名称)中。 24.(2021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小明参观科技馆时,看到下面的资料: “蛟龙号”载人深潜器(如图所示)是我国首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潜能力最深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中使用,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深海的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蛟龙号”,最大工作设计深度为7000米。“蛟龙号”深海通讯靠“声”不靠“电磁”,陆地通信主要靠电磁波,速度可以达到光速。但这一利器到了水中却没了用武之地,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蛟龙号”潜入深海数千米,如何与海面母船保持联系呢?科学家们研发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水声通讯技术,采用声呐通讯。 根据以上资料和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力逐渐 ; (2)下潜到海面下7000m处时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Pa;(海水密度按1.0×103kg/m3计算,g=10N/kg) (3)潜入深水的“蛟龙号”工作室内的科学家是靠 与海面上的母船进行信号联系的。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5.(2021春?朝阳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平底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桶的底面积为0.04m2,空桶重4N,向桶内倒入48N的水,桶内水深为10cm。g取10N/kg,ρ水=1.0×103kg/m3,水桶厚度忽略不计。求: (1)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 (2)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 六.解答题(共5小题) 26.(2020秋?延庆区期末)如图所示,用一只矿泉水瓶和一块海绵等器材探究“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在图A、B、C操作中,观察图A和图 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一定时, 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7.(2020秋?房山区期末)请阅读《风洞试验》并回答问题。 风洞试验 风洞是一种产生人造气流的管道,用来研究物体在气流中所产生的气动效应以及进行耐热抗压实验,其目的是为了测量物体与空气相对运动所受到的阻力。图所示,科研人员能根据需要在风洞中产生各种人造气流,在风洞中利用荧光毛线显示机翼上气流的变化。以此模拟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这是现代飞机、导弹、火箭等研制定型和生产的“绿色通道”。简单的说,风洞就是在地面上人为地创造一个“天空”。 实验分为实物和模型两大类,一般多指模型实验。实验过程中可以让空气运动,如风洞实验等;也可以让物体或模型运动,如模型自由飞实验等;还可以空气和模型都运动,如尾旋实验等。 风洞种类多种多样,按气流速度可分为亚声速、跨声速、超声速、高超声速等类型;在直径尺寸上,小到几厘米,大到可容纳整架飞机。例如风洞试验把飞机、机翼或模型固定在管道中,用风扇、高压存贮气体释放等手段产生人造气流,通过准确地控制气流的速度、压力、温度等实验条件,可以高效地模拟飞机在各种复杂飞行状态下的空气动力学特征。风洞试验几乎是飞行器研发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国产大飞机、风力发电机、动车组的研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所示,有风吹过时,机翼上表面气体压强 。(选填“变大”或“变小”) (2)我国在风洞研究应用领域的应用。(写出两个方面) 28.(2020春?海淀区校级期末)请阅读《按压式瓶盖》回答题。 按压式瓶盖 在日常生活中,装有洗手液或洗发液的瓶子,其瓶盖都是按压式的,如图所示。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液体是怎么被“吸”上来的? 洗手液瓶中有个按压式吸液结构,它由导液管、进液阀门、弹簧、活塞、出液阀门、出液管、储液筒等组成,如图所示,其中进液阀门和出液阀门是塑料小球,进液阀门位于弹簧下端,出液阀门位于活塞上端。 使用的时候,通过手向下按压,活塞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使得进液阀门关闭,出液阀门打开,储液筒里的液体从出液管流出瓶外;当手松开时,弹簧恢复原来的自然状态,使得活塞向上移动,出液阀门关闭,进液阀门打开,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液体“吸”出瓶外。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压式瓶盖的工作原理和 的工作原理相同。 A.活塞式抽水机 B.船闸 C.微小压强计 D.电热开水器的水位计 (2)洗手液能被“吸”上来是利用了 。 (3)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是因为瓶中气压 储液筒中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9.(2021春?朝阳区校级期中)阅读《神奇的公道杯》,回答下题 小阳和同学们一起参观中国科技馆,在中国科技馆一层“华夏之光”展厅的“中国古代的科学探索”展区,看到了如图甲所示的公道杯,其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他们将水缓慢装入杯中,观察到当公道杯中装入水量较少时,水不会流出来;当装入水量超过最高点时,水会从杯底全部流出,小阳通过科技馆老师的讲解和仔细的观察,知道公道杯是利用了虹吸现象。 在一根塑料管中装满水,将塑料管一端置于装有水的A容器中,如图丙所示,容器内的水会持续通过塑料管流到B容器中,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把水从容器中吸走了一般。虽然有一段塑料管中水是向上流的,但是观察整体结构,我们发现水其实还是从高处的容器顺着这段弯管向下流动到了低处,这种不用水泵而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吸抽液体的现象叫虹吸现象。 回家后,小阳看到爸爸在家利用一根胶皮管给鱼缸换水,小阳眼前一亮,他马上想到了这正是利用了虹吸现象。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公道杯中水流管的两端口一端在杯内,一端在 。 (2)产生虹吸现象的条件是 。 (3)小阳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杯和吸管自制了一个公道杯,如图所示,请你观察公道杯,其盛水的最高水位取决于杯中 (选填:“A”、“B”或“C”)点的高度。 30.(2021春?西城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5×10﹣2m2,质量为1kg。桶内装有50cm深的水,水桶内水的质量为28kg。 求:(1)水对桶底的压强; (2)水桶对桌面的压强。 北京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 暑假复习作业:第9章《压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解答】解:A、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实验中压力大小不变,改变了受力面积,所以受力面积属于自变量,故A错误。 B、本实验用海绵的形变程度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形变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故B正确。 C、甲图中铁块对小桌的压力等于铁块的重力G1,铁块对小桌的受力面积等于铁块的底面积,如图铁块的底面积小于桌面的面积,所以铁块对小桌的压强大于G1S1,故C错误。 D、乙图中小桌和铁块对海绵的G1+G2,受力面积是S1,所以小桌和铁块对海绵的压强大小为G1+G2S1,故D错误。 故选:B。 2.【解答】解: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质量、体积增加得不多;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了很多;只灌了几杯水,桶竟裂开了,说明水对木桶的压强增加了。 故选:C。 3.【解答】解:(1)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密度的变形公式m=ρV可知,量筒中水的质量和量杯中水的质量相等, 由G=mg可知,量筒中水的重力和量杯中水的重力相等, 又因为量筒上下粗细相同,所以水对量筒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而量杯上粗下细,所以水对量杯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故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力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力,故AB错误; (2)由图示可知,量筒中水的深度大于量杯中水的深度,所以由p=ρgh可知,水对量筒底部的压强大于水对量杯底部的压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 (1)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可知,容器倒置后深度减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也减小,即p1>p2,故D错误; 正放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1=p1s1=ρgh1s1<G, 倒置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F2=p2s2=ρgh2s2>G, 所以F1<F2,故B正确; (2)容器质量相同,水质量相同,则总重力相等, 因为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重力,所以压力相等,即F甲=F乙,故A错误; 根据p=FS知,倒置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即p甲>p乙,故C错误。 故选:B。 5.【解答】解:由题知,水的深度h相同,装的都是水、水的密度相同,由p=ρ水gh可知水对玻璃杯底部产生的压强相等,玻璃杯甲和乙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FS可知水对两玻璃杯底的压力相等,即F1=F2;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F=G杯+G水,由图可知乙中水的质量大,重力大,故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力大,玻璃杯甲和乙的底面积相等,根据p=FS可知乙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大,即p1<p2。 故选:D。 6.【解答】解:由图可知,A点的深度: h=12cm﹣3cm=9cm=0.09m, 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0.09m=900Pa。 故选:C。 7.【解答】解:两铁块的质量相等,根据G=mg可知两铁块的重力相等。 CD、甲、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都等于小木桌与铁块的重力之和,即甲、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力大小相等,故CD错误; AB、压力相等,甲图中的受力面积比乙图中的受力面积小,由压强公式p=FS可知,甲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比乙图中小木桌对海绵的压强大,故A正确,B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载重汽车装有很多车轮,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平板车对地面的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建筑物的门柱下铺有宽大的基石,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建筑物对地面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 C、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故C符合题意。 D、常在固定零件的螺母下放一个垫圈,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解答】解: (1)由于杯子是上粗下细,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 根据p=ρgh可知:当液体密度相同时,液面越高,液体对杯底的压强越大,所以pA>pB; (2)当容器形状是上粗下细(如图甲)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F<G;当容器形状是上细下粗(如图乙)时,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液体重力,即F>G;可见FA<G,FB>G,故FB>FA; 故选:C。 二.多选题(共8小题) 10.【解答】解:A、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故A正确; B、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故B错误; C、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液体压强与所处深度和液体密度有关,深度越深,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故C正确; D、根据液体压强特点可知,某种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均相等,故D正确。 故选:ACD。 11.【解答】解:A、当两手指同时按压铅笔时,根据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手指凹陷程度显示的,故A正确; B、铅笔在水平方向下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为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由力的相互性,铅笔受到两手指的压力相等,故B错误; C、右边接触笔尖的手指受力面积小于左边手指的受力面积,根据p=FS,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右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故C正确; D、若笔尖面积0.5mm2,右手指受到2N的压力,笔尖对手指的压强为:p=FS=2N0.5×10?6m2=4×106Pa,故D错误。 故选:AC。 12.【解答】解:A、箱子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箱子,受力物体是地面,箱子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箱子,故箱子对地面的压力不是重力,故A错误; B、箱子由静止变成运动的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它受到的推力大于摩擦力,B错误; C、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说明箱子处于平衡状态,受到平衡力作用,箱子受到的合力为零,C正确;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分别以不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对地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所受滑动摩擦力不变;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推力和滑动摩擦力为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故箱子受到的推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CD。 13.【解答】解:A、甲中以容器、液体和物块A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竖直向下的细杆压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则桌面受到压力F甲=F甲支=G甲液+G容+GA+F杆压, 乙中以容器、液体和物块B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竖直向下的总重力、竖直向上的细线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 则桌面受到压力F乙=F乙支=G乙液+G容+GB﹣F绳拉, 已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大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且液体体积相同,根据G=mg=ρgV可知甲中液体的重力比乙中液体的重力大, 又因为容器和物块A、B完全相同,即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故A正确; B、因为ρ甲>ρ乙,液体深度相同,所以,根据p=ρ液gh可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B正确; C、撤去细杆前,以容器、液体和物块A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向下的总重力、向下的细杆压力和向上的支持力, 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为:F=F支=G液+G容器+GA+F杆压; 撤去细杆后,F杆压变为0,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与整个装置的重力相等,即F'=F支′=G液+G容器+GA; 所以,撤去细杆后,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减小,故C正确; D、若剪断细线,物块B静止时会沉底,V排不变,则乙容器中液面的高度不变,液体压强不变,根据F=pS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不变,故D错误。 故选:ABC。 14.【解答】解:(1)水桶内水深h=30cm=0.3m, 水对桶底的压强为:p=ρgh=1×103kg/m3×10N/kg×0.3m=3×103Pa; 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1000Pa,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3000Pa+1000Pa=4000Pa; 由p=FS得,地面受到水桶的压力大小为:F′=p′S=4000Pa×700×10﹣4m2=280N; 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总=F′=280N; 水和水桶的总质量为:m总=G总g=280N10N/kg=28kg; 水的质量为:m水=m总﹣m桶=28kg﹣1kg=27kg; 故B错误,D正确。 (2)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 由p=FS得,水桶对地面的压力为:F″=p″S=1800Pa×700×10﹣4m2=126N; 地面对水桶的支持力与水桶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也为126N, 用竖直向上的力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水桶处于静止状态,水桶受到地面对水桶的支持力、人的拉力和水桶以及水的总重力平衡,即F支+F拉=G总, 竖直向上的拉力为:F拉=G总﹣F支=280N﹣126N=154N.故A错误、C正确。 故选:CD。 15.【解答】解:(1)由于杯子是上粗下细,所以倒立时,杯中液面的高度要小于正立时的液面高度, 由p=ρgh可知,两次放置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p1>p2; 正放时,容器上粗下细,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重力,即F1<G; 倒放时,容器上细下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水重力,即F2>G; 故F1<F2,故A正确,B错误; (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两次放置后密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即F3=F4, 因正放时的受力面积小于倒放时的受力面积,所以,由p=FS可知,密闭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3>p4,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6.【解答】解: ABC、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故B错误; 又因,在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一段距离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 所以,由p=FS可知,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大,故A错误、C正确; D、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的大小有关, 所以,在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木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A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故D正确。 故选:BCD。 17.【解答】解: (1)容器和水的总重力为G,原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1=G,原来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1=F1S下=GS下; 将容器倒置于水平面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F2=G,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 p2=F2S上=GS上; 由题意知,p1:p2=7:10, 即:GS下:GS上=7:10, 解得:S上:S下=7:10,故C错误; (2)倒置后水面会升高,正立和倒置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之比: F1F2=p1'S下p2'S上=ρ水g?1S下ρ水g?2S上=?1S下(?1+0.05m)S上=?1×10(?1+0.05m)×7=1514, 解得:h1=0.15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1′=ρgh1=1×103kg/m3×10N/kg×0.15m=1500Pa,故D正确; (3)给容器顶施加一个力F3,可使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等于倒置后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可以得到: F3+GS下=GS上, 即:(F3+G)S上=GS下, 整理得,F3S上=G(S下﹣S上)﹣﹣﹣﹣﹣﹣① 给倒置后的容器顶施加一个力F4,可使其对支持面的压强等于如图时容器对支持面的压强,可以得到: G?F4S上=GS下, 即:(G﹣F4)S下=GS上, 整理得,F4S下=G(S下﹣S上)﹣﹣﹣﹣﹣②, 由①和②可得:F3S上=F4S下, 则有:F3:F4=S下:S上=10:7﹣﹣﹣﹣﹣③, 由题知,F3﹣F4=0.9N﹣﹣﹣﹣﹣﹣﹣④, 由③、④得到:F4=2.1N,故B错误; (4)将F4=2.1N代入G?F4S上=GS下可得: G?2.1NG=S上S下=710, 解得:G=7N, 水和容器的总质量: m=Gg=7N10N/kg=0.7kg=700g, 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g/cm3×650cm3=650g, 容器的质量: m容=m﹣m水=700g﹣650g=50g,故A正确。 故选:AD。 三.填空题(共1小题) 18.【解答】解:已知大气压强p0,压力锅出气口的横截面积S=πd24,限压阀的质量为m0, 当锅内气压达到限定值时,压力阀受到锅内气体产生竖直向上的压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大气压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 由限压阀受到的合力为零可得:pS=p0S+mg, 则当限压阀刚好被抬起向外喷气时,锅内气体的压强:p=p0+mgS=p0+mgπd24=p0+4mgπd2。 故答案为:p0+4mgπd2。 四.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9.【解答】解:(1)铅笔处于静止状态,受到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以这两力也相等。由此可知:两手指受到的铅笔的压力相等。 (2)由于铅笔的两端的受力相同,右边的受力面积小,由p=FS可知,右边手指受到的压强较大。 故答案为:等于;小于。 20.【解答】解:(1)装置调整好后,将同一探头先后放在水中的A、B两处,根据转换法,通过观察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判断出水中A、B两处的压强大小,因右图中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较大,故pA<pB; (2)若杯子高15cm,杯内装满水,B处距杯底5cm,B点的深度:h=10cm=0.1m,则B点压强: pB=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故答案为:(1)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pA<pB;(2)1000。 21.【解答】答:(1)打开A阀门,水流入管道,a管、b管、大烧杯组成了连通器,因为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所以根据连通器原理可知,当水稳定后,a管液面高度等于b管液面高度; (2)再打开B阀门,粗管和细管中水的流量相同,细管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支持的水柱低;粗管处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支持的水柱高,所以a管液面高度大于b管液面高度。 故答案为:等于;大于;粗管和细管中水的流量相同,细管处水的流速大、压强小,支持的水柱低;粗管处水的流速小、压强大,支持的水柱高。 22.【解答】解:(1)压力作用效果用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这种方法是转换法。 (2)甲、乙两图,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3)乙、丙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所以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故答案为:(1)海绵凹陷程度;转换;(2)甲、乙;(3)受力面积。 23.【解答】解:(1)图甲,他向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红墨水,当管内的红墨水静止时,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相平; (2)若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或漏气,即使挤压橡皮膜,U形管两边也不会出现高度差; (3)小亮排除故障后,把探头浸入水中,多次改变探头在水中(液体密度不变)的深度,观察压强计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变化。此实验,小亮是为了探究水的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4)探头在三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根据p=ρgh可知,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因为ρ酒精<ρ植物油<ρ水<ρ盐水,所以在盐水中的压强最大,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最大。 故答案为:(1)相平;(2)软管与U形管接触不严或漏气;(3)深度;(4)盐水。 24.【解答】解: (1)潜水器在下潜过程中,根据p=ρgh可知,同一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由F=pS可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潜水器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 (2)7000m处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 (3)由题知,电磁波在海水中只能深入几米,科学家采用声呐通讯,所以这是利用超声波传播信息。 故答案为:(1)增大;(2)7×107;(3)超声波。 五.计算题(共1小题) 25.【解答】解:(1)水桶对地面的压力:F1=G桶+G水=4N+48N=52N;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p1=F1S=52N0.04m2=1300Pa; (2)水对桶底的压强:p2=ρ水gh=1.0×103kg/m3×10N/kg×10×10﹣2m=1000Pa, 根据p=FS可知水对桶底的压力:F2=p2S=1000Pa×0.04m2=40N。 答:(1)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52N、1300Pa; (2)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40N、1000Pa。 六.解答题(共5小题) 26.【解答】解:(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故观察图A和图B可知: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观察图B和C可知,受力面积相同,B中水较多(根据G=ρVg,B中水重力较大),B中瓶子对海绵的压力较大,海绵的凹陷程度较明显,故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故答案为:B;压力。 27.【解答】解:(1)有风吹过时,由于机翼的上表面是凸出的,则上表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小; (2)风洞设备和技术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发展紧密相连;风洞在桥梁的设计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利用风洞实验,在设计桥梁时能提高桥梁的抗风能力;通过风洞实验可以着手设计汽车的外形,从而减少空气的阻力。 故答案为:(1)小;(2)风洞设备和技术与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发展紧密相连;风洞在桥梁的设计方面也有重要的应用,利用风洞实验,在设计桥梁时能提高桥梁的抗风能力。 28.【解答】解: (1)按压瓶盖,瓶内气体被压缩,压强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洗手液在内外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吸”上来,利用的是大气压。 A.抽水机抽水,通过活塞上移使抽水机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利用了大气压,符合题意; 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与大气压无关。不合题意; C.微小压强计是用来测量较小的压强的,在U形管内装有色液体,两侧液面都受大气压的作用,两侧液面在同一高度。用橡皮管把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连到U形管一侧,用手指按橡皮膜,手指加在橡皮膜上的压强就由封闭在管内的气体来传递,而使左侧液面降低,右侧液面升高,U形管两侧液面出现高度差。与大气压无关。不合题意; D.电热开水器的水位计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与大气压无关。不合题意。 故选A。 (2)[由(1)可知,洗手液能被“吸”上来是利用了大气压。 (3)向下按压后松手时,液体从导液管通过进液阀门进入到储液筒,说明瓶中气压大于储液筒中气压。 故答案为:(1)A;(2)大气压强;(3)大于。 29.【解答】解:(1)由公道杯结构示意图图乙可知:进水口在公道杯内而排水孔在公道杯外,这样才能把杯中水向外排出; (2)由公道杯结构示意图并结合题目中对虹吸现象的描述可知:虹吸现象是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吸抽液体; (3)根据虹吸现象原理可知:虹吸现象利用液面高度差的作用力吸抽液体,只有当水面超过弯管高度时才会产生液面高度差,水就会流出,所以其盛水的最高水位取决于杯中弯管的高度B点。 故答案为:(1)杯外;(2)液面有高度差;(3)B。 30.【解答】解:(1)水桶内水的深度: h=50cm=0.5m, 水对水桶底的压强: p水=ρ水gh=1.0×103kg/m3×10N/kg×0.5m=5000Pa; (2)水桶的重力: G桶=m桶g=1kg×10N/kg=10N, 水的重力: G水=m水g=28kg×10N/kg=280N, 水桶对桌面的压力: F=G水+G桶=280N+10N=290N; 水桶对桌面的压强: p=FS=290N5×10?2m2=5800Pa。 答:(1)水对桶底的压强为5000Pa; (2)水桶对桌面的压强为5800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