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6章《溶解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6单元《溶解现象》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厨房里的下列物质在寒冷的冬天最容易结冰的是( )
A.食醋 B.蒸馏水 C.酱油 D.自来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均一、稳定的液体
B.在水中加入氯化钠可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漆发生乳化现象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收集完氧气后先移酒精灯后移导管。
3.实验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先把水倒入烧杯,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B.实验室用KMnO4制O2结束,应先把导管从水槽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CO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应先把NaCl固体放入烧杯,再加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乳酸(C3H6O3)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物质比是6:1:8
B.为了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拌漏斗内的液体
C.NaCl溶液中少量的NaNO3杂质,可用适量AgNO3溶液除去
D.3%的NaCl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0
5.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 110
A.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
B.40 ℃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40 ℃时,向100 g水中加入50 g 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 g
D.60 ℃降温到20 ℃时,KNO3和KCl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较多的是KCl
6.“分类”可以使人们有序地研究物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
A.单质:金刚石、液氧、活性炭 B.化合物:天然气、氯化钠、硫酸铜
C.溶液:盐酸溶液、硫酸铜溶液、牛奶溶液 D.氧化物:水、二氧化碳、过氧化氢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的溶解度为a g
C.升高温度,乙的不饱和溶液会变成饱和溶液
D.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8.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60°C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B.若将20°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40°C(不考虑水的蒸发),可析出晶体的是丙
C.若甲物质为硝酸伸,则丙物质为氢氧化钙
D.从甲和乙的混合物中提纯甲的步骤是①溶解,②加热浓缩成热饱和溶液,③降温结晶,④过滤,⑤冷水洗涤,⑥干燥
9.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现有t2℃时甲、 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依次为:乙>丙>甲
B.将温度由t2℃降到t1℃时,析出甲的质量比乙多
C.若甲中含有少量杂质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提纯
D.将温度由t2℃降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丙=甲
10.20℃时50g水中最多溶解10gX,4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Y,则X、Y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A.X<Y B.X>Y C.X=Y D.无法比较
11.下列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20 g NaCl达到饱和状态,则NaCl的溶解度为20 g
B.在20℃时,把20 g NaCl溶解在100 g水中,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
C.在20℃时,把20 g NaCl溶解在水里制成饱和溶液,所以20℃时,NaCl的溶解度为20 g
D.在30℃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7 gNaCl恰饱和,则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7 g
12.x是4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后,判断错误的是( )

A.X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Y可能是饱和溶液
C.Y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Z大
D.X和Z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13.下列物质分别与100g 36.5%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A.Mg B.MgO C.Mg(OH)2 D.MgCO3
14.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像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A.生成沉淀的质量 B.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D.溶液的pH


二、填空题
15.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1)当温度为20℃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
(2)当温度为30℃时,B的溶解度等于____克。
16.如图是K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时,KCl的溶解度_____(填“>”、“<”或“=”)KNO3的溶解度。
(2)60℃时,将_____gKNO3溶于50g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
(3)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KCl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一般可采用_____或_____的方法。
(4)要除去KNO3中混有的少量KCl,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制成热的浓溶液,然后_____,KNO3就能大量结晶析出;再过滤、干燥,即得较为纯净的KNO3晶体。
17.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b____a的溶解度(填<、=、>).
(2)t1℃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
(3)b中混有少量的a,可采用_____的方法提纯b.
(4)将a的某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到后,溶液_____(填一定会、可能会、一定不会)有晶体析出.
18.图甲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2℃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乙),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CaCl2、Na2S0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0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BaC12溶液;③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④过滤
(1)请填写出合理的操作顺序_____(填步骤序号)。
(2)步骤①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推断题
20.柠檬酸亚铁是重要的含铁试剂,兴趣小组制取柠檬酸亚铁溶液的实验流程如图:

(1)写出反应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操作1的名称为__________;
(3)反应3中会有气体生成,该气体是_________;
(4)柠檬酸亚铁的化学式为FeC6H6O7,柠檬酸亚铁中铁元素和碳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5)若选用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2%,则用1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g/cm3)配制该稀硫酸,需加水________g。

四、实验题
21.“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

(1)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填序号)。操作名称分别是 _____、_____ 、 _____。
(2)操作B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操作A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操作C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2.实验室里用64g浓度为12.5%的NaOH溶液和适量CO2气体反应制备纯Na2CO3(已知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极易生成 NaHCO3,且无明显现象)。于是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法:
①将64 g NaOH溶液等分成两份,分别是放在烧杯A、B中
②向A中通入过量CO2气体
③将A、B两烧杯中的液休混合后蒸干、灼烧。
(1)NaHCO3,属于__(填“酸”、“碱”或“盐”)。
(2)以上方法,步骤②中的方程式为:________:步骤③中的方程式为: NaOH+NaHCO3=Na2CO3+H2O。
(3)若直接向64 g 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再将溶液蒸干、灼烧,也能制得与卢同学等质量的纯Na2CO3。与卢同学的方法相比,该方法有何不足:_________。
(4) 卢同学制得了多少质量的纯Na2CO3_______?(请写出计算过程)

五、计算题
23.小明同学在完成实验室制取CO2后,对回收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不考虑其它杂质)进行以下实验:取200g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滴入Na2CO3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____g?
(2)回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3)当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_____?
24.实验室有化学实验考试后留下混有少量食盐的小苏打( NaHCO3)样品。现称取样品10克,加入某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90克,至充分反应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96.04克。求:
(1)生成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C 6.D 7.A 8.C 9.C 10.D 11.D 12.D 13.C 14.C 15.A=B60
16.= 55 增加KCl 蒸发水 降温
17.> 相等 降温结晶 可能会
18. 33.3% b>a>c 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9. ②①④③ CaCl2+Na2CO3=CaCO3↓+2NaCL,BaC12+Na2CO3=BaCO3↓+2NaCl
20.Fe + H2SO4 = Fe SO4 + H2↑ 过滤 CO2 7 : 9 1290
21.ACB。 溶解、 过滤、 蒸发 防止局部过热液体飞溅, 搅拌加速溶解, 引流
22.盐 CO2+2NaOH═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 既消耗过多能源,如果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又会引起温室效应 10.6g
23.10 3.65% 23.4g
24.3.96g;75.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