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册第7单元《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册第7单元《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资源简介

2021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第7单元《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①用蒸馏水清洗玻璃棒,再用滤纸擦干
②将pH试纸放在蒸发皿中
③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
④对照标准比色卡,读出溶液pH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 B.H2 C.NaCl D.NaOH
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D.在化合物里,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所以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都显负价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酚酞试液、“雪碧”饮料
B.Ca(OH)2溶液、酚酞试液
C.CuSO4溶液、NaOH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均正确并相对应的是(  )
性质 用途
A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氧化膜 铝合金用于制作卫生间的置物架
B 钨的导电性好 钨用于制作灯泡里的灯丝
C CO2水溶液显酸性 CO2用作大棚蔬菜的气体肥料
D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A.A B.B C.C D.D
6.白醋是家中常用的调料,其中醋酸是一种有机酸,家庭小实验中经常会用它来替代稀盐酸。下列实验不能完成的是(  )
A.用铜丝和白醋制取氢气
B.用紫甘蓝、玫瑰花瓣的汁液做酸碱指示剂,滴入白醋中发生颜色变化
C.用碳酸钠和白醋得到二氧化碳
D.用白醋溶解鸡蛋壳(主要成分碳酸钙)
7.下列物质的洗涤原理相同的是(  )
①用洗衣粉洗衣服
②用酒精洗涤衣服上的碘
③家庭中用白醋洗去暖水瓶中的水垢
④生活中常用汽油洗油漆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
8.现有①银和稀盐酸;②氢氧化钠固体和水;③硝酸铵固体和水;④镁和稀硫酸;⑤碳酸钠和稀盐酸五组物质。将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在如图所示气密性良好的装置中相互混合,有气泡从水中逸出的是(  )
A.③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④⑤
9.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一定不呈碱性
10.下列有关化学物质或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
A.利用含氢氧化镁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利用木炭燃烧消耗氧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实验室中的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会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增大
D.进入沼气池前应该进行灯火实验,以确定是否可以安全进入
11.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Zn+2HCl═ZnCl2+H2↑
B.CuO+2HCl═CuCl2+H2O
C.Cu(OH)2+H2SO4═CuSO4+2H2O
D.SO2+2NaOH═Na2SO3+H2O
12.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D.碳酸盐与盐酸反应都有气体生成,与盐酸反应有气体生成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酸性溶液加水 B.等量的氯酸钾制取气体
C.电解水 D.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分解
14.室温下,向滴有酚酞试液的盐酸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后溶液的颜色为(  )
A.无色 B.红色 C.蓝色 D.紫色
15.如图是生活中常见洗涤用品的pH,显酸性的是(  )
A.洁厕灵 B.消毒液 C.肥皂水 D.炉具清洁剂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一杯酸溶液的pH,则测量结果(偏大or偏小)   。
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一杯碱溶液的pH,则测量结果(偏大or偏小)   。
17.食醋是餐桌上常见的调味品,它呈酸性,主要是因为食醋中含有的物质是   。
18.小明将一片康乃馨花瓣放入食醋中,一片放入苏打溶液中,发现一片花瓣变成了深红色,另一片花瓣变成了蓝色,花瓣的变色情况与化学中的指示剂   的变色情况相同;他将食醋与苏打溶液混合,观察到的现象是   ;可用   粗略测定食醋的pH。
19.将一根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开始观察到铁锈逐渐溶解,溶液逐步呈   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过一会又观察到铁钉表面有   放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系统找不到该试题
21.小明、小芳两名同学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图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   ,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种现象叫潮解。在空气中久置一段时间,能生成白色粉末物质,此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   ,若向白色粉末物质中滴加盐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发生的变化:   。
23.写出下列实验现象。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现象:   ;
(2)锌粒中加入稀盐酸的现象:   ;
(3)在空气中点燃镁条的现象:   ;
(4)硫酸铜中滴加氢氧化钠的现象:   。
24.某小组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5.常见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都含有效成分氢氧化铝,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化学方程式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探究NaOH溶液中H2O、Na+、OH﹣哪一种粒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过程。
①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   。
②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氯化钠溶液,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   。
③   。
27.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
(1)净化水的操作有①过滤②蒸馏③静置沉淀等多种。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操作是   (填序号)。
(2)某村民经常使用硫酸铵化肥,导致土壤酸化。资料显示葱生长的土壤pH范围在7.0﹣7.4之间,为了能使葱更好的生长,应向土壤中撒   调节土壤的pH。
(3)洁厕剂含有盐酸,与“84”消毒液混合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X+H2O+Cl2↑,对人体造成伤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X的化学式为NaCl
B.对人体造成伤害的物质是氯气
C.洁厕剂能用于清除水垢
D.NaClO中氯的化合价为﹣1
28.学习CO2化学性质时,将CO2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同学们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CO2和NaOH发生反应了吗?探究活动从这个疑问开始。
(1)甲同学认为两者发生了反应,他设计了一种方案,如图所示,加入适量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2)乙同学认为这个方案不严谨,其理由是   ;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CO2和NaOH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
29.(1)硫酸是基本化学工业中重要产品之一。它不仅作为许多化工产品的原料,而且还广泛地应用于其他的国民经济部门。汽车、电动车一般使用铅酸蓄电池。某铅酸蓄电池使用的酸溶液是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用25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水179.4mL(密度为1g/cm3);
②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0%,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倒入盛水的烧杯中稀释,且用水洗涤量筒,洗涤液一并注入烧杯,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
③实验时,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纯碱溶液;
④用配制的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A点对应的溶液呈酸性;C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
(2)电动自行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中都有为其提供电能的铅蓄电池(又称“电瓶”)。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cm3),若用125mL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该稀硫酸时,需要蒸馏水(密度为1g/cm3)多少g?配得稀硫酸的体积为多少mL?
30.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自制汽水的配料表如图1所示。写出产生CO2的物质   (填序号)。
(2)小刚分别使用以下方法清洗餐具:①用冷水②用热水③在冷水中加几滴洗涤剂④在热水中加几滴洗涤剂,然后清洗,并用清水把餐具上的洗涤剂冲洗干净。
Ⅰ.上述方法中清洗餐具最干净的是   (填序号)。
Ⅱ.小刚认为汽油也能去除油污,去污原理是汽油可以   油污。
(3)造雪机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其中A.压缩空气,B.水雾)。
①B到C发生的是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处空气被压缩,体积变小。从微粒的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C; 2.A; 3.C; 4.B; 5.A; 6.A; 7.B; 8.D; 9.D; 10.A; 11.C; 12.C; 13.C; 14.A; 15.A;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6.偏大;偏小;
17.醋酸; 18.紫色石蕊溶液;有气泡产生;pH试纸;
19.黄;Fe2O3+6HCl═2FeCl3+3H2O;复分解反应;气泡;Fe+2HCl═FeCl2+H2↑;
21.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Fe2+;Fe2O3+6HCl═2FeCl3+3H2O;
22.固体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Na2CO3;CO2+2NaOH═Na2CO3+H2O;Na2CO3+2HCl═2NaCl+H2O+CO2↑;
23.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产生大量气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一种白色固体;产生蓝色沉淀;
24.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Cl+NaOH═NaCl+H2O;
25.Al(OH)3+3HCl═AlCl3+3H2O;
三.解答题(共5小题)
26.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钠离子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在一支干净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滴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说明氢氧根离子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7.②;熟石灰;ABC;
28.气球胀大;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使瓶内压强减小,产生气压差;CO2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类似的现象;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29.①②; 30.③⑤;④;溶解;物理;增大压强,分子间隔变小;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