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水中的化学》检测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中,名称(或俗称)属于同一种物质的是A.纯碱、苏打、碳酸氢钠B.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C.大理石、石灰石、生石灰D.熟石灰、生石灰、氢氧化钙2.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和食品添加剂B.浓硫酸在生产化肥、农药、炸药、医药等领域广泛应用C.小苏打可用于焙制糕点、硬水软化、玻璃生产等D.浓盐酸可用于制药、作除锈剂等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B.溶质均以离子形式分散到溶剂中C.同一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D.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4.粗盐除氯化钠外,还含有氯化钙、氯化镁以及泥沙等杂质,如图是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氯化钠和氯化镁都属于易溶物质B.通常只宜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C.60℃时氯化镁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氯化镁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5.下列每组中的两种固体物质,只用水做试剂,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CuSO4、KNO3B.KCl、NaClC.AgCl、NaNO3D.NH4NO3、NaCl6.下列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一致的是A.碳酸钠、小苏打、Na2CO3B.氢氧化钠、纯碱、NaOHC.氢氧化钙、生石灰、Ca(OH)2D.氯化钠、食盐、NaCl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咀嚼米饭时会出现甜味,这一过程属于物理变化B.绿色植物合成葡萄糖的过程中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C.要提高澄清石灰水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升高该溶液的温度D.光纤通信是通过声波传递信息的8.设计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编号ABCD实验设计实验目的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探究氧气是燃烧的条件之一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探究CO2的密度和石蕊花变红的原因A.AB.BC.CD.D9.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10℃20℃30℃40℃50℃60℃70℃NaCl溶解度/g35.836.036.336.637.037.337.8KNO3溶解度/g20.931.645.863.985.5110138A.硝酸钾晶体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用冷却结晶法提纯硝酸钾B.40℃时,氯化钠和硝酸钾饱和溶液各100g,含溶质较多的是硝酸钾C.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应该在20℃-30℃之间D.20℃时,将2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g氯化钠溶液10.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NH4+、SO42﹣、Cl﹣,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B.Ba2+C.H+D.Ag+11.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通过灼热的铜网B()高温煅烧C溶液()加入过量的溶液D()通过浓硫酸A.AB.BC.CD.D12.在一定质量的某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03)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沉淀质量恰好等于硫酸溶液的质量。则原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10%B.20%C.42%D.50%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Na2CO3、HCl、BaCl2、NaClB.FeCl3、HCl、NaCl、NaOHC.H2SO4、NaOH、BaCl2、CuCl2D.NaOH、Ba(NO3)2、NaCl、MgSO4二、实验题1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发酵粉能够使面团松软、发泡是因为发酵粉产生了CO2所致,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他们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pH为10,由此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_______性.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__________________.(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②请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OH还是Na2CO3,并填入下表(只要求填写其中一行.若两行都写,按第一行计分):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产物是Na2CO3,而不是NaO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产物是NaOH,而不是Na2CO3.(小结)NaHCO3受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应用)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常用于制作抗酸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但对于患有胃溃疡(胃黏膜溃烂)的病人在胃酸过多时,却不宜服用碳酸氢钠、碳酸钙等碳酸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①钾、钙、钠等活泼金属能和冷水发生反应,且能在CO2气体中燃烧。③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该小组同学将钠置于充满CO2的集气瓶中进行燃烧,反应后集气瓶内有黑色固体和白色固体生成。(1)若钠着火,可以选用的灭火物质是____(填字母序号)。A水B泡沫灭火剂C干沙土D二氧化碳(2)该小组同学经分析得知,白色固体中不可能有NaOH,原因是_________。他们对白色物质的成分进一步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如下假设:Ⅰ.白色物质是Na2O;Ⅱ.白色物质是Na2CO3;Ⅲ.白色物质还可能是Na2O和Na2CO3。(3)为确定瓶内白色物质的成分,该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a.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b.向上述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静置出现白色沉淀c.取静置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①对上述实验的分析,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填“I”"II”或“Ⅲ”)成立。②写出实验步骤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③钠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三、填空题16.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用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1)市售的过氧乙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将40%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呈2%,可用于空气消毒,稀释过程中浓溶液和所加水的质量比为____。(2)《四川盐法志》记载,“敞锅熬盐”的主要步骤为:①将黄卤和黑卤按比例混合;②放入敞口锅中加热浓缩,析出粗盐;③用“花水”冲洗粗盐得精品盐。步骤②中,析出粗盐的方法为___。步骤③用“花水”冲洗粗盐,既可除去表面的MgSO4和MgCl2杂质,又不损失NaCl。则“花水”应当是___。A蒸馏水B饱和BaCl2溶液C饱和的NaOH溶液D饱和NaCl溶液(3)t℃时,在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ag无水硫酸铜,恢复至原温度可析出bg硫酸铜晶体CuSO4`5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溶液中溶剂的量不变,颜色不变Bbg硫酸铜晶体中含硫酸铜的质量大于agC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解度变小D(b﹣a)g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17.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A食盐B烧碱C硝酸铵D武德合金E活性炭F氧气G小苏打H亚硝酸钠(1)可用于烘焙糕点的是_____;(2)可作保险丝的是_____;(3)生活中作调味品的是_____;(4)溶于水降温的是_____;(5)可用作医疗急救的是_____;(6)常作除臭剂的是_____。四、推断题18.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七种物质,相互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能转化,“—”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液体,F和G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气体,D和E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图中涉及的反应都是本学期的知识内容)(1)物质C是___,G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E→F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反应B→D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反应。19.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硝酸钾、碳酸钠、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②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_。③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0.取MgCl2、KCl两种固体的混合物19g,向其中加入160.8g水,完全溶解后,再滴加KOH溶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得沉淀质量为5.8g,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计算:(1)混合物中MgCl2的质量。(2)加入K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1.将15.9g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粉末与100g稀盐酸放入同一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溶液的质量为111.5g,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_____(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是多少?_____(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22.某工厂要洗涤石油产品中残余的100g硫酸,消耗40g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请计算该残余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参考答案1.B2.C3.C4.D5.B6.D7.B8.B9.D10.C11.C12.C13.D14.碱水珠Ca(OH)2+CO2=CaCO3↓+H2O质量守恒定律.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2NaHCO3Na2CO3+CO2↑+H2O碳酸盐与胃酸(或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能会加重胃溃疡病情15.C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或化学反应前没有氢元素)II16.1:19蒸发结晶DB17.GDACFE18.氧气作气体燃料(合理即可)化合19.Na2CO3CaCO3和CaOCa(OH)2+Na2CO3=CaCO3↓+2NaOH20.(1)9.5g(2)16%21.(1)4.4g(2)10.6g(3)15.2%22.9.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