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六、七单元周清检测题相对原子量:C-12 H-1 O-16 Ca--4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一、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在表格内,每题1分共14分)1.下列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B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发生光合作用C 刷过石灰浆的墙壁日久变硬 D将二氧化碳加压降温压缩成干冰2.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 A.原子数目 B.元素种类 C.原子种类 D.分子种类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B )5.AgNO3固体见光或受热易分解,故用棕色试剂瓶保存。AgNO3受热分解,放出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 ) A.SO2 B.NO2 C.NH3 D.N26.可以用来鉴定二氧化碳的试剂是( ) A、水 B、紫色石蕊试液 C、燃着的木条 D、Ca(OH)2 溶液7.化学在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做法错误的是( )A.为治理雾霾,禁止使用化石燃料B.变废为宝,将地沟油转化为航空燃油C.城市道路使用太阳能景观灯,节能又环保D.用二氧化碳和水等合成新型燃油,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8.某物质在氧气在燃烧后,产物只有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的组成中( ) A、一定只含C、H元素 B、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C、一定含C,可能含H D、一定含C、H、O元素9.将滴有紫色石紫试液的CO2水溶液加热,则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 无色→红色 B 红色→紫色 C 紫色→红色 D 不变色10.木炭燃烧时,若有12g碳参加反应,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 ) A、44g B、28g C、24g D、33g11.下列实验对应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黑色固体B.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铁:试管中红色固体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电解水的实验:两个电极上产生大量的气泡,正极上产生的是氢气,负极上产生的是氧气D.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玻璃管内红色的固体粉末变成黑色,气体的总体积减少了约五分之一12.除去CO 中混少量的CO2较好的方法是 ( ) A、加压后冷却,使CO2液化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足量的石灰水 D、通过紫色石蕊试液13.鉴别H2、CO、CH4的最佳方法是( )A.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检验三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C.分别闻三种气体的气味 D.分别测三种气体的溶解性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5 2 20 22反应后质量/g 待测 11 28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C.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9:8 D.反应后甲的质量为0g填空题(共14分)15.(4分)“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________。(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从细节做起,你的一个低碳生活的措施是 。16(4分)(1)下列装置中A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的原因是: (2)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制取的主要优点是 (3)如图用C装置采用排空法收集二氧化碳,请在图中将导管补画完整。(4)用B装置在实验室还能制取 气体17.(4分)暴露在空气里的石灰水表面常常会出现一层白色薄膜,产生这种白色薄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写化学方程式)。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会附着一层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可用________除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18.(2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会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若继续增加二氧化碳的含量,后果不堪设想。(1)空气中二氧化碳正常的体积分数_____________;(2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以通过________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三.实验、推断(19分)19.现有A、B、C、D四种物质,A、B为无色气体(组成元素相同),C、D为黑色粉末(D为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跟D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A,A和D都能跟C反应生成B和一种红色固体E(一种金属),其中B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一种白色沉淀F。 (1)根据上述现象,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2)写出实现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 C→E + B 20.如图所示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2)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若将铜片上的物质换成等量的木屑和煤粉进行实验,观察到木屑先燃烧,说明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 ;21.实验室用下图装置还原CuO,从A处通入CO,B处是CuO,C处是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一段时间后,在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在做这个实验时,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①任何可燃气或粉尘都有爆炸极限,所以通入CO之前应先检验CO的 。②实验时应先 ,目的是 试管空气,再给试管 。 ③D处排出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 ,以免 。3.验证CO2 的密度大于空气趣味实验:实验①在一只烧杯内有红、黄气球分别充有CO2 和O2,将收集的CO2倾倒烧杯内现象 球漂会浮起来。实验②将A、B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调平衡的天平两托盘上,再把一瓶CO2气体倾倒在B烧杯中,可观察到 一侧会下沉。四.计算题(3分)1.煅烧50g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可得到多少克二氧化碳?(CaCO3?==== CaO + C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