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
9
月阶段性考试化学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
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60
分钟。
考生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答在机读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
1.
75%酒精溶液是一种以乙醇(C2H5OH)为主要成分的医用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C2H5OH属于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有机化合物
D.
无机物
2.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陶瓷烧制
B.
活字印刷
C.
粮食酿醋
D.
火药使用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2SO4
B.
SO2
C.
KClO3
D.
O2
4.
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CuO、Fe、ZnCl2
B.
SO2、S、NaNO3
C.
CaO、C、BaCO3
D.
SO2、Fe、HNO3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NaCl溶液
C.
NaOH固体
D.
乙醇
6.
生石灰(CaO)可作食品干燥剂,属于碱性氧化物,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H2SO4
B.
SO2
C.
H2O
D.
NaOH
7.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Fe2(SO4)3=2Fe3++3SO
B.
CaCl2=Ca2++Cl-
C.
K2SO4=2K++SO
D.
FeSO4=Fe2++SO
8.
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的是
A.
NaOH
B.
Na2SO4
C.
Na2CO3
D.
K2CO3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B.
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C.
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D.
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10.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MgC+2Mg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电子转移
B.
元素化合价变化
C.
氧元素参加反应
D.
原子重新组合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是
A.
Cl2
+
2KBr
=
Br2
+
2KCl
B.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C.
4Fe(OH)2+
O2+2H2O=4Fe(OH)3
D.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3.
下列
5
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
②N2
③NO④X
⑤N2O5。根据此规律,X
不可能是
A
NO2
B.
NaNO2
C.
N2O3
D.
N2O
14.
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15.
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Cl2→Cl-
B.
H+→H2
C.
CuO

Cu
D.
CO→CO2
16.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Ca2+、Cl-、CO
B.
Na+、Mg2+、Cl-、SO
C.
H+、K+、CO、OH-
D.
Ba2+、H+、SO、NO
17.
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①C+CO2=2CO;
②C+H2O(g)=CO+H2;
③CO+H2O=CO2+H2
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
的还原性的顺序是
A.
CO
>
C
>
H2
B.
CO
>
H2
>
C
C.
C
>
H2
>
CO
D.
C
>
CO
>
H2
1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CO3+2H+=2Na++CO2↑+H2O
B.
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H-+H+=H2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OH-+H+
+SO=BaSO
↓+H2O
D
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Cu+Fe2+
19.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
=
Fe3++H2↑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
D.
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CO+2H+=H2O+CO2↑
20.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矿石时,把浓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加热,意外得到了氯气,
MnO2
+
4HCl(浓)MnCl2
+
Cl2
↑+
2H2O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nO2
是氧化剂
B.
HCl
具有还原性
C.
MnO2

HCl
还原
D.
Cl2
为还原产物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21.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
_____
(2)氢氧化钠
_____
(3)氯化铜
_____
22.
利用锌渣(主要成分是
Zn

FeSO4)制备氯化锌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器
1
中的主要反应有:①
BaCl2
+
FeSO4=FeCl2
+
BaSO4↓

Zn
+
FeSO4=ZnSO4
+
Fe

Zn
+
2HCl=ZnCl2
+
H2↑
(1)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反应
(2)反应
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为
_____。
23.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
_____
(2)铁与稀硫酸反应
_____
(3)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_____
(4)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_____(硫酸钡难溶于水)
24.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往碎蛋壳上滴盐酸.会产生大量气体。已知蛋壳的化学成分中含有
CaCO3,则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人体的胃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当胃酸过量时,常有胃疼烧心感觉,易吐酸水,若服用适量胃舒平【其主要成分是
Al(OH)3,Al(OH)3
难溶于水】,能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
25.
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并按要求填空
(1)Cl2+2NaBr=2NaCl+Br2_____氧化剂
_____
(2)3NO2+H2O=2
HNO3+NO_____还原剂
_____
26.
通过如图完成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实验步骤】
(1)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
(2)把盛有
CuSO4溶液和
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
(1)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
2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
胶体产生的该现象称为
__________。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的直径在
_____范围内。
(3)若将实验改为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7.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ClO-
+2Fe3++
10OH-
=2FeO+
3Cl-
+
5H2O
(1)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填“升高”或“降低”)
Cl
__________O
__________Fe
__________H
_____
(2)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为____还原剂为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
2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硫黄(S)和木炭组成,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焰。(如图所示)
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火焰颜色

砖红色
黄绿

然而,传统的烟花爆竹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各种伤残及火灾事故。为了改善传统烟花爆竹的
不足,又能为人们的佳节祝兴,电子鞭炮应运而生。目前,常见的电子鞭炮有三种形式。
第一,雷电式仿真电子鞭炮,不仅能发出普通鞭炮的模拟声,而且还能发出闪光,以假乱真。无火
药、无污染,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能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经济支出。其局限性是需要使用家用电
源,不方便移动。
第二,电子鞭炮机,是一种使用煤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作为燃料设备,声响大,与火药鞭炮无异,
但缺陷是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录音鞭炮,通过音频解码播放存储于芯片中的鞭炮录音,声音与功率大小有关。这种鞭炮的
优点是纯电能、可移动、造价低廉。缺点是仿真和氛围感度稍差。
新型电子鞭炮正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更好地促进民俗与科技的融合。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药剂中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_______

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

电子鞭炮机在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______

录音鞭炮的声音大小与功率无关。______
29.
将下列离子
K+、Na+、Cu2+、H+、
NO、Cl-、CO
、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它们分成
A、B
两组,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若在
A
中滴入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若向
B
中滴入酚酞试剂,可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则:
A
组一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其余三种离子可能为__________。
B
组一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年级
9
月阶段性考试化学学科试卷
本试卷共
6
页,共
100
分。考试时长
60
分钟。
考生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答在机读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共
40
分)
1.
75%的酒精溶液是一种以乙醇(C2H5OH)为主要成分的医用消毒剂,广泛应用于杀灭细菌、病毒并抑制其传播,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C2H5OH属于
A.
单质
B.
氧化物
C.
有机化合物
D.
无机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酒精C2H5OH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属于单质、氧化物和盐。
答案选C。
2.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中,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陶瓷烧制
B.
活字印刷
C.
粮食酿醋
D.
火药使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陶瓷制作过程中黏土加热生成硅酸盐,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选项A不符合;
B.活字印刷排版术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涉及化学反应,选项B符合;
C.粮食酿醋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选项C不符合;
D.火药使用是用S、C和KNO3,爆炸时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KNO3+S+3C=K2S+N2↑+3CO2↑,是化学变化,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3.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H2SO4
B.
SO2
C.
KClO3
D.
O2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含有O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H2SO4属于酸,A不符合题意;
B.SO2由S、O两种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B符合题意;
C.KClO3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
D.O2属于单质,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
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上与组内其他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A.
CuO、Fe、ZnCl2
B.
SO2、S、NaNO3
C.
CaO、C、BaCO3
D.
SO2、Fe、HN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①MgO、CuO、CaO、SO2中SO2是非金属氧化物,而其它三种物质为金属氧化物;
②C、Fe、S、P中Fe是金属单质,其它为非金属单质;
③ZnCl2、BaCO3、HNO3、NaNO3中HNO3为酸类物质,其它为金属与酸根组成盐类物质;
故选D。
【点睛】明确物质分类标准,能正确利用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是解答本题关健,解题要点:根据物质的分类进行解答,物质按照组成物质的种类分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按照组成元素的种类分成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又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化合物分成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按照组成元素不同分成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5.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
B.
NaCl溶液
C.
NaOH固体
D.
乙醇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例如酸、碱和盐等,凡在上述情况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详解】A.
金属Cu是单质,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A错误;
B.
NaCl溶液是混合物,故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故B错误;
C.
NaOH是碱,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
乙醇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明确概念的要点即可解答,抓住化合物来分析是解答的关键,并注意导电的原因来解答。
6.
生石灰(CaO)可作食品干燥剂,属于碱性氧化物,不能与其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
H2SO4
B.
SO2
C.
H2O
D.
Na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CaO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H2SO4反应生成CaSO4和水,A不符合题意;
B、CaO是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性氧化物SO2反应生成CaSO3,B不符合题意;
C、CaO可以和水反应生成Ca(OH)2,C不符合题意;
D、CaO是碱性氧化物,不能和碱NaOH反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Fe2(SO4)3=2Fe3++3SO
B.
CaCl2=Ca2++Cl-
C.
K2SO4=2K++SO
D.
FeSO4=Fe2++SO
【答案】B
【解析】
【详解】A.Fe2(SO4)3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2(SO4)3=2Fe3++3SO,A正确;
B.CaCl2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aCl2=Ca2++2Cl-,B错误;
C.K2SO4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K2SO4=2K++SO,C正确;
D.FeSO4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FeSO4=Fe2++SO,D正确;
答案选B。
8.
下列物质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的是
A.
NaOH
B.
Na2SO4
C.
Na2CO3
D.
K2CO3
【答案】C
【解析】
【详解】A.NaOH属于碱,A不满足题意;
B.Na2SO4是钠盐,也是硫酸盐,B不满足题意;
C.Na2CO3既是钠盐又是碳酸盐,C满足题意;
D.K2CO3既是钾盐又是碳酸盐,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C。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B.
电解质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
C.
氧化物都是电解质
D.
氢化物都不是电解质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电解质包含的物质类别,酸、碱、盐都是电解质,正确;
B、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碳酸钙,难溶于水是电解质,错误;
C、非金属的氧化物不是电解质,错误;
D、氢化物中部分是电解质,如卤族元素的氢化物都是电解质,错误;
答案选A。
10.
将燃着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继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MgC+2MgO,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反应CO2+2MgC+2MgO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答案选C。
1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A.
电子转移
B.
元素化合价变化
C.
氧元素参加反应
D.
原子重新组合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电子的转移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故A正确;
B.元素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故B错误;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不一定有氧元素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故C错误;
D.原子重新组合时发生化学反应,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Cl2
+
2KBr
=
Br2
+
2KCl
B.
2NaHCO3
Na2CO3
+
H2O
+
CO2↑
C.
4Fe(OH)2+
O2+2H2O=4Fe(OH)3
D.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Cl2+2KBr=Br2+2KCl反应中氯元素由0价变为-1价,溴元素由-1价变为0价,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A不符合题意;
B.
2NaHCO3Na2CO3+H2O+CO2↑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符合题意;
C.
4Fe(OH)2+O2+2H2O=4Fe(OH)3反应中铁元素由+2价变为+3价,氧元素由0价变为-2价,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2Na2O2+2CO2=2Na2CO3+O2反应中氧元素由-1价变为0价和变为-2价,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13.
下列
5
种物质中均含有氮元素,它们是按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的①NH3
②N2
③NO④X
⑤N2O5。根据此规律,X
不可能是
A.
NO2
B.
NaNO2
C.
N2O3
D.
N2O
【答案】D
【解析】
【详解】NH3中N的化合价为-3价,N2中N的化合价为0价,NO中N的化合价为+2价,N2O5中N的化合价为+5价,由于是按照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因此X的化合价在+2~+5之间,可以是+3和+4价,而N2O中N的化合价为+1价,不满足条件,故答案选D。
14.
下列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不是所有的化合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B错误;
C.
置换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有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
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故答案为:C。
15.
实现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的是
A.
Cl2→Cl-
B.
H+→H2
C.
CuO

Cu
D.
CO→CO2
【答案】D
【解析】
【详解】A.Cl2→Cl-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氯气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A不符合题意;
B.H+→H2氢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氢气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B不符合题意;
C.CuO

Cu铜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氧化铜作氧化剂,需要加入还原剂,C不符合题意;
D.CO→CO2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一氧化碳作还原剂,需要加入氧化剂,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16.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Na+、Ca2+、Cl-、CO
B.
Na+、Mg2+、Cl-、SO
C.
H+、K+、CO、OH-
D.
Ba2+、H+、SO、NO
【答案】B
【解析】
【详解】A.Ca2+、CO可结合生成CaCO3的沉淀,不能大量共存,A不满足题意;
B.四种离子相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B满足题意;
C.H+与C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与OH-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C不满足题意;
D.Ba2+与SO可结合生成BaSO4的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不满足题意;
答案选B。
17.
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
①C+CO2=2CO;
②C+H2O(g)=CO+H2;
③CO+H2O=CO2+H2
由此可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
还原性的顺序是
A.
CO
>
C
>
H2
B.
CO
>
H2
>
C
C.
C
>
H2
>
CO
D.
C
>
CO
>
H2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C+CO2=2CO中,C作还原剂,CO为还原产物,②C+H2O(g)=CO+H2中C作还原剂,H2为还原产物,③CO+H2O=CO2+H2中CO作还原剂,H2为还原产物,根据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可知,还原性:C>CO>H2,故答案选D。
18.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2CO3+2H+=2Na++CO2↑+H2O
B.
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OH-+H+=H2O
C.
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Ba2++OH-+H+
+SO=BaSO
↓+H2O
D.
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Fe+Cu2+=Cu+Fe2+
【答案】D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属于可溶性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应拆写为离子形式,A错误;
B.氢氧化铜为沉淀,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写,B错误;
C.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离子方程式应为Ba2++2OH-+2H+
+SO=BaSO
↓+2H2O,C错误;
D.铁与氯化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Fe+Cu2+=Cu+Fe2+,D正确;
答案选D。
19.
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
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
=
Fe3++H2↑
B.
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Cu2++2Ag
D.
碳酸钙和稀硫酸反应:CO+2H+=H2O+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盐酸与铁反应产生FeCl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选项A错误;
B.在澄清的石灰水中Ca(OH)2以离子形式存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选项B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Ag和Cu2+,离子方程式为:Cu
+2Ag+=Cu2++2Ag,选项C正确;
D.
碳酸钙难溶不可拆,且和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的CaSO4、H2O和CO2。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
CaSO4+H2O+CO2↑,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0.
瑞典化学家舍勒在研究软锰矿矿石时,把浓盐酸和软锰矿矿石混合加热,意外得到了氯气,
MnO2
+
4HCl(浓)MnCl2
+
Cl2
↑+
2H2O
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MnO2
是氧化剂
B.
HCl
具有还原性
C.
MnO2

HCl
还原
D.
Cl2
为还原产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MnO2中Mn的化合价由+4价降为+2价,故MnO2是氧化剂,选项A正确;
B、HCl中Cl的化合价由-1价升为0价,故HCl是还原剂,即HCl具有还原性,选项B正确;
C、MnO2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则MnO2被HCl还原,选项C正确;
D、HCl中Cl的化合价由-1价升为0价生成Cl2,Cl2
为氧化产物,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
60
分)
21.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硫酸
_____
(2)氢氧化钠
_____
(3)氯化铜
_____
【答案】
(1).
H2SO4=2H++
(2).
NaOH=Na++OH-
(3).
CuCl2=Cu2++2Cl-
【解析】
【详解】(1)硫酸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
(2)氢氧化钠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NaOH=Na++OH-;
(3)氯化铜是盐,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CuCl2=Cu2++2Cl-。
22.
利用锌渣(主要成分是
Zn

FeSO4)制备氯化锌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反应器
1
中主要反应有:①
BaCl2
+
FeSO4=FeCl2
+
BaSO4↓

Zn
+
FeSO4=ZnSO4
+
Fe

Zn
+
2HCl=ZnCl2
+
H2↑
(1)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反应
(2)反应
_____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依据为
_____。
【答案】
(1).
复分解
(2).
②③
(3).
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解析】
【详解】(1)反应①的本质是原化合物交换阴阳离子生成新的化合物,且有沉淀生成,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复分解反应;
(2)反应②③均是置换反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3.
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1)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
_____
(2)铁与稀硫酸反应
_____
(3)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_____
(4)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
_____(硫酸钡难溶于水)
【答案】
(1).
+Ca2+=CaCO3↓
(2).
Fe+2H+=Fe2++H2↑
(3).
+2H+=CO2↑+H2O
(4).
Ba2++2OH-+2H++=BaSO4↓+2H2O
【解析】
【详解】(1)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aCO3↓;
(2)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
(3)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2↑+H2O;
(4)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BaSO4↓+2H2O。
24.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往碎蛋壳上滴盐酸.会产生大量气体。已知蛋壳化学成分中含有
CaCO3,则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人体的胃液中存在一定量的胃酸,其主要成分是盐酸。当胃酸过量时,常有胃疼烧心感觉,易吐酸水,若服用适量胃舒平【其主要成分是
Al(OH)3,Al(OH)3
难溶于水】,能治疗胃酸过多,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
【答案】
(1).
CaCO3+2H+=Ca2++H2O+CO2↑
(2).
CO2+Ca(OH)2=CaCO3↓+H2O
(3).
Al(OH)3+3H+=Al3++3H2O
【解析】
【详解】(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的溶质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2)胃酸的主要成分为HCl,与Al(OH)3可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25.
用双线桥法标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并按要求填空
(1)Cl2+2NaBr=2NaCl+Br2_____氧化剂
_____
(2)3NO2+H2O=2
HNO3+NO_____还原剂
_____
【答案】
(1).
(2).
Cl2
(3).
(4).
NO2
【解析】
【详解】(1)根据反应Cl2+2NaBr=2NaCl+Br2可知,Cl2中Cl的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作氧化剂,NaBr中Br的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作还原剂,用双线桥法表示为;
(2)根据反应3NO2+H2O=2
HNO3+NO可知,NO2中N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用双线桥法表示为。
26.
通过如图完成氢氧化铁胶体制备及性质实验.
【实验步骤】
(1)向沸水中加入几滴饱和
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
(2)把盛有
CuSO4溶液和
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用红色激光笔照射两杯中的液体,观察现象。
【回答问题】
(1)Fe(OH)3胶体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2)步骤
2
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
胶体产生的该现象称为
__________。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的直径在
_____范围内。
(3)若将实验改为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答案】
(1).
Fe3++3H2OFe(OH)3(胶体)+3H+
(2).
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通路
(3).
丁达尔效应
(4).
1~100nm
(5).
FeCl3+3NaOH=Fe(OH)3↓+3NaCl
【解析】
【详解】(1)胶体在离子方程式中不拆写,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2)由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而溶液没有,因此盛有Fe(OH)3胶体的烧杯中可以看到一条明亮的通路,胶体与其他分散系不同的根本原因是胶体中分散质的粒子的直径在1~100nm范围内;
(3)若将实验改为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Fe(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NaOH=Fe(OH)3↓+3NaCl。
27.
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3ClO-
+2Fe3++
10OH-
=2FeO+
3Cl-
+
5H2O
(1)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填“升高”或“降低”)
Cl
__________O
__________Fe
__________H
_____
(2)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为____还原剂为_____氧化产物为_____还原产物为_____
【答案】
(1).
降低
(2).
不变
(3).
升高
(4).
不变
(5).
ClO-
(6).
Fe3+
(7).
FeO
(8).
Cl-
【解析】
【详解】(1)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至-1价,得到电子,Fe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至+6价,失去电子,H元素和O元素的化合价均未发生改变,故答案为:降低;不变;升高;不变;
(2)由(1)可知,Cl的化合价降低,故ClO-为氧化剂,氧化剂对应还原产物,故还原产物为Cl-,Fe的化合价升高,故Fe3+为还原剂,还原剂对应氧化产物,故氧化产物为FeO,故答案为:ClO-;Fe3+;FeO;Cl-。
2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烟花爆竹的主要成分有黑火药、特效药剂等。
黑火药由硝酸钾(KNO3)、硫黄(S)和木炭组成,燃烧时,瞬间产生大量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特效药剂常含一些金属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五彩缤纷的火焰。(如图所示)
下表为几种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烧时的火焰颜色:
所含金属元素




火焰颜色

砖红色
黄绿

然而,传统的烟花爆竹不仅会污染环境,也会造成各种伤残及火灾事故。为了改善传统烟花爆竹的
不足,又能为人们的佳节祝兴,电子鞭炮应运而生。目前,常见的电子鞭炮有三种形式。
第一,雷电式仿真电子鞭炮,不仅能发出普通鞭炮的模拟声,而且还能发出闪光,以假乱真。无火
药、无污染,不会发生伤残及火灾事故。能重复使用,大大减少经济支出。其局限性是需要使用家用电
源,不方便移动。
第二,电子鞭炮机,是一种使用煤气和氧气混合气体作为燃料的设备,声响大,与火药鞭炮无异,
但缺陷是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第三,录音鞭炮,通过音频解码播放存储于芯片中的鞭炮录音,声音与功率大小有关。这种鞭炮的
优点是纯电能、可移动、造价低廉。缺点是仿真和氛围感度稍差。
新型电子鞭炮正在不断地被研发出来,更好地促进民俗与科技的融合。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或“×”)。

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是因为药剂中含有不同的金属元素。_______

燃放烟花爆竹后会闻到刺激性的气味,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______

电子鞭炮机在点燃混合气体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______

录音鞭炮的声音大小与功率无关。______
【答案】
(1).

(2).
×
(3).

(4).
×
【解析】
【详解】①烟花中添加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燃放时发生焰色反应而呈现绚丽缤纷的颜色,①正确,故答案为对;
②燃放烟花爆竹时,会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因为烟花爆竹中的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②错误,故答案为错;
③电子鞭炮机是一种使用煤气和氧气混合的设备,声响大,与火药鞭炮无异,但缺陷是混合气体点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③正确,故答案为对;
④录音鞭炮通过音频解码播放存储于芯片中的鞭炮录音,声音与功率大小有关,④错误,故答案为错。
29.
将下列离子
K+、Na+、Cu2+、H+、
NO、Cl-、CO
、OH-按可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的情况,把它们分成
A、B
两组,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若在
A
中滴入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若向
B
中滴入酚酞试剂,可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则:
A
组一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其余三种离子可能为__________。
B
组一定含有的离子为__________,一定不含_________。
【答案】
(1).
H+
(2).
NO、Cl-、Cu2+
(3).
K+、Na+、CO、OH-
(4).
NO、Cl-、Cu2+、H+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结合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分析解题即可。
【详解】CO能够和Cu2+结合成沉淀,和H+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OH-和Cu2+结合成Cu(OH)2沉淀;和H+结合成水而不能共存;在A
中滴入石蕊溶液,可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说明A溶液显酸性,一定含有H+,一定不存在CO和OH-,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有NO、Cl-;而B
中滴入酚酞试剂,可观察到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溶液呈碱性,一定含有OH-,一定不存在Cu2+、H+,一定含有K+、Na+;因A、B每组中均含两种阳离子和两种阴离子,则剩余Cu2+一定在A溶液中,而CO一定在B溶液中;故A组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余三种离子可能为NO、Cl-和Cu2+;B溶液中一定含有K+、Na+、CO和OH-,一定不含有NO、Cu2+、H+和Cl-。
【点睛】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
H+或OH-;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时可排除
Cu2+、Fe2+、Fe3+、MnO4-等有色离子的存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