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5-2016学年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2)一、选择题1.(2015九上·湖南月考)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石蜡熔化 C.瓷碗破碎 D.酒精挥发【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解:A、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2.(2015九上·湖南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水蒸气 D.碘酒【答案】C【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解:A、矿泉水中常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是一种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符合题意;D、碘酒是碘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3.(2015九上·湖南月考)下列说法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B.稀硫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答案】C【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解: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例如氯酸钾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硫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空间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4.(2015九上·湖南月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解析】【解答】解:A、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树叶上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故A正确;B、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D、骑自行车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故D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分析】A、从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树叶上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C、从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去分析解答;D、从骑自行车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5.(2015九上·湖南月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答案】A【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A.【分析】A、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6.(2015九上·湖南月考)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损害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有关该塑化剂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D.1个分子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解答】解:A.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这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可见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故正确;C.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100%=61.9%,故错误;D.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可见1个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来分析.7.(2015九上·湖南月考)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未测值为2 B.丙可能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答案】B【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的质量=(25+15+1+5)g﹣(11+1+22)g=12g,故A错误;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特点,可推测该物质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C、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为12g,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可得知反应中只有15g﹣12g=3g乙物质发生了反应,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25g﹣11g):(15g﹣12g)=14:3,故D错误.故选:B.【分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计算出反应后未测的乙物质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对反应中各物质参与反应情况进行判断.二、填空题8.(2015九上·湖南月考)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二个氮原子 ;(2)+6价的硫元素 (3)镁离子 .【答案】(1)2N(2)(3)Mg2+【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二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6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答案为:(1)2N;(2) ;(3)Mg2+.【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9.(2015九上·湖南月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氯化钠②氢氧化钙Ca(OH)2③活性炭C④氯化铵NH4Cl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能用来做氮肥的是 ;(2)有吸附作用的是 ;(3)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答案】(1)④(2)③(3)①(4)②【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粗盐提纯;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解:(1)氮肥必须含有氮元素,所各物质中只有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可做氮肥;(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性;(3)氯化钠有咸味,常用于食品调味品;(4)氢氧化钙属于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且价格便宜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1)④;(2)③;(3)①;(4)②.【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0.(2015九上·湖南月考)已知碘元素(元素符号为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值为 .(2)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答案】(1)53(2)C【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解:(1)根据已知的已知结构示意图,结合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18+18+7=53;(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与它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7,故选C.【分析】(1)由题目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x的值;(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可知答案;11.(2015九上·湖南月考)2015年3月22日是第23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2)生活中可用 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答案】(1)过滤(2)肥皂;煮沸(3)B【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解:(1)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硬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少,软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3)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都会造成水的污染.只有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故答案为:(1)过滤 (2)肥皂水 煮沸 (3)B【分析】(1)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3)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都会造成水的污染.12.(2015九上·湖南月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2)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由于分子是 .(3)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序号).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4)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填序号).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1)元素(2)不断的运动的(3)B(4)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概念;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解:(1)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打开盛装食醋的瓶盖,会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是因为醋酸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鼻的酸味.(3)牛奶中富含蛋白质;(4)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清除可燃物,移走“煤气罐”,没有了可燃物,燃烧就不能进行了故答案为:(1)元素;(2)不断的运动的;(3)B;(4)A.【分析】(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2)闻到气味,可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解释;(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13.(2015九上·湖南月考)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x.回答问题:(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 【答案】(1)9:4.(2)1【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解:(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则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9:4.(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2×3+1×5+16+14x=71,x=1.故答案为:(1)9:4.(2)1.【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14.(2015九上·湖南月考)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种即可).【答案】(1)4P+5O2 2P2O5(2)(3)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文字表达式【解析】【解答】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故填:4P+5O2 2P2O5;(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氧气消耗,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所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故填: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2)根据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氧气消耗,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行解答.(3)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1 / 12015-2016学年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2)一、选择题1.(2015九上·湖南月考)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酒 B.石蜡熔化 C.瓷碗破碎 D.酒精挥发2.(2015九上·湖南月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水蒸气 D.碘酒3.(2015九上·湖南月考)下列说法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属于氧化物B.稀硫酸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4.(2015九上·湖南月考)“善待地球,保护环境”是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大气中PM2.5(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x10﹣6m的颗粒物)的增多会导致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5.(2015九上·湖南月考)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发生了改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26.(2015九上·湖南月考)媒体近日报道:市面上部分方便面遭到塑化剂污染,长期接触塑化剂可损害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有关该塑化剂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D.1个分子由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7.(2015九上·湖南月考)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反应前质量(g) 25 15 1 5反应后质量(g) 11 未测 1 22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未测值为2 B.丙可能是催化剂C.乙全部发生了反应 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为25:15二、填空题8.(2015九上·湖南月考)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空:(1)二个氮原子 ;(2)+6价的硫元素 (3)镁离子 .9.(2015九上·湖南月考)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熟悉了许多物质.请从①氯化钠②氢氧化钙Ca(OH)2③活性炭C④氯化铵NH4Cl中,选取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1)能用来做氮肥的是 ;(2)有吸附作用的是 ;(3)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 ;(4)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10.(2015九上·湖南月考)已知碘元素(元素符号为I)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1)x的值为 .(2)一般情况下,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的是 .11.(2015九上·湖南月考)2015年3月22日是第23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1)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2)生活中可用 来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3)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12.(2015九上·湖南月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厨房里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全民的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指的是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2)醋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装醋酸的瓶盖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这是由于分子是 .(3)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填序号).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4)若厨房失火时,移走“煤气罐”,这是利用了 原理灭火(填序号).A.清除可燃物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3.(2015九上·湖南月考)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C3H5ONx.回答问题:(1)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2)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 14.(2015九上·湖南月考)使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5等份,如图装置所示.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填一种即可).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解析】【解答】解:A、葡萄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瓷碗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2.【答案】C【知识点】纯净物和混合物【解析】【解答】解:A、矿泉水中常含有许多可溶性杂质,是一种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清新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符合题意;D、碘酒是碘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3.【答案】C【知识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酸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解:A、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氧化物,例如氯酸钾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稀硫酸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故选项说法错误.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的空间结构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酸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4.【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解析】【解答】解:A、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树叶上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故A正确;B、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C、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故C正确;D、骑自行车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故D正确.由于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故答案为:B.【分析】A、从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树叶上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空气中有害烟尘,还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大量减少和降低空气中的粉尘去分析解答;B、从直接燃烧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去分析解答;C、从太阳能是清洁能源去分析解答;D、从骑自行车可以减轻汽车尾气的排放去分析解答.5.【答案】A【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解析】【解答】解: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单质的分子由一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多种原子构成,由图示可知看出反应物是两种单质,而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故B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由反应的图示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3,故D错误.故选A.【分析】A、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的变化;B、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C、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6.【答案】C【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解析】【解答】解:A.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这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可见这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故正确;C.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x100%=61.9%,故错误;D.塑化剂(DMP)化学式为C10H10O4,可见1个分子中含有10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故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来分析;D.根据物质的分子构成情况来分析.7.【答案】B【知识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解析】【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未测物质乙的质量=(25+15+1+5)g﹣(11+1+22)g=12g,故A错误;B、物质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根据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特点,可推测该物质可能为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C、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为12g,根据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差可得知反应中只有15g﹣12g=3g乙物质发生了反应,故C错误;D、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质量比=(25g﹣11g):(15g﹣12g)=14:3,故D错误.故选:B.【分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可计算出反应后未测的乙物质的质量;根据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对反应中各物质参与反应情况进行判断.8.【答案】(1)2N(2)(3)Mg2+【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解析】【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二个氮原子可表示为:2N.(2)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6价的硫元素可表示为: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镁离子可表示为:Mg2+.故答案为:(1)2N;(2) ;(3)Mg2+.【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9.【答案】(1)④(2)③(3)①(4)②【知识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粗盐提纯;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解析】【解答】解:(1)氮肥必须含有氮元素,所各物质中只有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可做氮肥;(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很强的吸附性;(3)氯化钠有咸味,常用于食品调味品;(4)氢氧化钙属于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并且价格便宜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故答案为:(1)④;(2)③;(3)①;(4)②.【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0.【答案】(1)53(2)C【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解:(1)根据已知的已知结构示意图,结合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2+8+18+18+7=53;(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与它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也应为7,故选C.【分析】(1)由题目中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可知x的值;(2)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碘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则可知答案;11.【答案】(1)过滤(2)肥皂;煮沸(3)B【知识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保护水资源【解析】【解答】解:(1)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硬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少,软水加入肥皂水后生成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3)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都会造成水的污染.只有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保护水资源.故答案为:(1)过滤 (2)肥皂水 煮沸 (3)B【分析】(1)水中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2)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3)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C.使用含磷洗衣粉,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都会造成水的污染.12.【答案】(1)元素(2)不断的运动的(3)B(4)A【知识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元素的概念;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解析】【解答】解:(1)强化铁酱油,这里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2)打开盛装食醋的瓶盖,会闻到一股刺鼻的酸味,是因为醋酸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鼻的酸味.(3)牛奶中富含蛋白质;(4)灭火的原理:隔绝氧气、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清除可燃物,移走“煤气罐”,没有了可燃物,燃烧就不能进行了故答案为:(1)元素;(2)不断的运动的;(3)B;(4)A.【分析】(1)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2)闻到气味,可用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解释;(3)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4)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13.【答案】(1)9:4.(2)1【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的相关计算【解析】【解答】解:(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则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9:4.(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12×3+1×5+16+14x=71,x=1.故答案为:(1)9:4.(2)1.【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14.【答案】(1)4P+5O2 2P2O5(2)(3)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知识点】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文字表达式【解析】【解答】解:(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故填:4P+5O2 2P2O5;(2)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氧气消耗,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所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故填: ;(3)实验后发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故填:红磷的量不足或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2)根据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瓶内氧气消耗,压强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集气瓶进行解答.(3)根据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15-2016学年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2)(学生版).docx 2015-2016学年湖南省九年级上学期质检化学试卷(2)(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