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2)知道pH与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关系,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度。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初步学会用间接观察的方法收集证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了解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重难点 教学重点:用酸碱指示剂、酸碱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教学难点:溶液酸碱性强弱的实质 三、教学流程 【引入】回顾知识,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我们如何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同时生成了一种酸? ——(石蕊试液) 第一环节:通过实验探究“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确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提出问题]: 食醋、柠檬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蔗糖水等物质是否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它们能否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呢? [猜想与假设]:_____ _________ [收集证据]: 学生利用提供的仪器、药品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重视对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规范化要求,保证实验安全进行,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得信息。 [结果记录] 白醋 柠檬汁 石灰水 肥皂水 食盐水 蔗糖水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上述溶液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2、能否用紫色石蕊试液或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为什么用点滴板做溶液间反应的微型实验? [拓展阅读]: 阅读课本P13,了解酸碱试纸的使用。 [引导归纳]: 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有哪些? 第二环节:通过阅读教材和实验探究明确怎样判断溶液酸碱性的强弱 [指导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1、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跟什么有关? 2、pH的范围如何规定? 3、pH的大小与溶液酸碱性有什么关系? 4、pH如何测定? [活动与探究] 1、指导学生按所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测定一些物质的pH,并按pH由小到大的顺序将式样排序。 2、分析实验过程中学生出现失误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 第三环节:通过阅读教材了解物质的酸碱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思考问题:从教材提供的两组数据中你发现了什么?使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认识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四、教学小结 1、酸碱指示剂在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 酸性溶液 中性溶液 碱性溶液 紫色石蕊试液 无色酚酞试液 2、溶液的酸碱度的表示及pH试纸的使用方法。 五、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